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鈞瓷

2020-11-24 騰訊網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大英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許多文物和珍品及很多偉大科學家的手稿,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中國很多珍品也被收藏在這裡,其中就有鈞瓷。

北宋藍釉帶紫粉盒

大英博物館33號展廳,陳列著世界上收集最全、最精美、展覽最豐富的中國瓷器,總共有1700多件展品,時間垮度從公元3世紀到20世紀,一些展品是世界上現存的唯一一件,它包括中國五大名窯中的全部:汝窯、官窯、鈞窯、定窯和哥窯。

北宋藍釉盞

鈞瓷為北方青瓷,始於唐,盛於宋,以其獨特的窯變成為皇家專用瓷器,民間歷來有「縱有家產萬貫,不如鈞瓷一件」的說法。鈞瓷在北宋時期達到頂峰,宋徽宗親自監督,鈞官窯每年燒制數萬件,僅保留36件。

北宋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瓷由於釉色的相互交融而產生的無數顏色不一、形狀各異的窯變,是構成其區別於其他青瓷的一大特色。大英博物館收藏的鈞瓷,既有宋代,也有金代以及元代和明代的,當然最地道的鈞瓷還是宋代。

北宋天藍釉洗

大宋官窯就源自北宋鈞官窯,傳承了北宋官窯的制瓷技藝和官窯文化,創作的鈞瓷多次成為重大國際會議禮品,贈送給各國元首和政要。鈞瓷身份自古高貴,在日常生活中以鈞瓷為禮品既表現出對方的身份尊貴,又彰顯了文化修養。

相關焦點

  • 大英博物館裡的敦煌文物,太珍貴了!
    據統計,敦煌遺書在中國國內僅存2萬件,而英國大英博物館館卻有1.371907年,英國人斯坦因帶著中國翻譯蔣孝琬,跑到藏經洞來。他千方百計誘騙千佛洞主持王道士,揀選了24箱古寫本,五箱古畫和絲繡品,計一萬餘件,全部運抵倫敦大英博物館。
  • 博物館奇妙夜3:大英博物館裡的華麗夜遊
    假髮和鬍鬚使得眼前這位《唐頓莊園》裡走出的丹·史蒂文斯(Dan Stevens)本人變得不那麼容易認出,倒是這部「古墓之謎」裡英武騎士大戰巨型三角龍、徵服中國九頭妖的打怪動作場景卻不由分說地浮現腦際。如此精心為大家安排一場實地的夜遊體驗,因為在導演肖恩·利維(Shawn Levy)眼裡,《博物館奇妙夜3》裡最值得一提就是這部電影實景拍攝的部分比起前兩集中的任何一部都多,並且作為一部劇情長片,獲準來到大英博物館內拍攝更是史無前例。
  • 大英博物館裡為什麼收藏的不是英國文物?
    大英帝國曾經是無可爭議的海洋霸主,以世界第一強國的姿態主導國際事務長達一個世紀之久。其版圖覆蓋了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土地,領土遍及七大洲、四大洋,有「英國的太陽永遠不會落下」的說法。一路上見證了大英帝國崛起、興盛直到衰落的,不是大英女王,也不是名人傳記,而是大英博物館數百年來的館藏。
  • 大英博物館裡真的有幽靈嗎
    安吉爾第一次聽到這些故事,是在倫敦一家酒吧為一位曾在大英博物館工作的朋友慶生時,所有在場的在大英博物館工作過的同事們開始分享博物館的詭異軼事。「我以為會有六七個路人皆知、被稍加修飾和改編的故事在博物館中流傳。」 但4年過去了,故事仍在源源不斷地湧現,至今他已與50多名參觀者和工作人員交流過,線索仍沒有枯竭的跡象。
  • 【鈞瓷徵文】鈞瓷魂
    在我的心目中和記憶裡,鈞瓷從來都不是普通的物件,而是有血、有肉、有溫度的生命體,它是轉世的精魂,有著豐富的情感! 我常常敬慕地凝視鈞瓷的釉色,品讀它意象萬千的窯變。努力想像著它是如何的偉大:在工匠手裡塑形,在爐火之中涅槃。
  • 大英博物館,收藏著2萬多件被掠奪的中國文物,卻未保管妥善!
    大英博物館,又名不列顛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於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羅素廣場。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法國羅浮宮、英國大英博物館、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和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 大英博物館中古玉器,巧奪天工!
    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又名不列顛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羅素廣場,成立於1753年,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
  • 大英博物館*快手開啟中國直播夜:200萬人在線雲遊學
    北京時間2月15日晚上8:00,倫敦時間中午12:00,一場別開生面的博物館直播正在上演。在十四年金牌解說常吉的帶領下,大英博物館以在線直播的方式,通過博物館有意思、快手課堂等快手號,開啟了他的中國直播夜,讓眾多網友在線品嘗了這道大洋彼岸的文博大餐。
  • 說說鈞瓷那些事:中國鈞瓷歷史文化之四——衰落篇
    萬羅皇帝願出一百五十金買一鈞窯瓶插花,鈞瓷在當時聲價及稀有略見斑。但對鈞瓷生產與否尚未發現文獻記載。  宣德之後,明朝政局十分動蕩。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之變中被俘,其弟朱祁鈺繼位,改正統為景泰,史稱代宗。後朱祁鎮被放回,經過極其複雜殘酷的爭權鬥爭得以復位,改元天順。在30多年時期裡,竟然換了三個皇帝。
  • 大英博物館:不是每件藏品都是搶的 罕見中國珍貴文物無緣歸故土
    要論歐洲博物館藏中國陶瓷的收藏品味與水準,絕對是以大英為首的。全球範圍內多個古老文明、數不清的寶物就是以這樣的方式離開老家,亮麗而落寞地躺在大英博物館的展館和庫房裡,無緣回歸故土。在一次大英博物館的講座活動中,講座組織者、大英博物館亞洲展區負責人香薩利(Sushma Jansari)解釋說:「有各種歷史故事,而他們只強調殖民主義的一面,導致一些人頗為憤怒。而我們想做些平衡。
  • 大英博物館:到底是大英帝國的光榮還是恥辱,看看藏品就知道了
    大英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的布魯姆斯伯裡區,收藏了大約八百萬件文物,是目前存在的規模最大,最全面的博物館。(不清楚800萬件是什麼概念,我告訴你,我國最大的博物館,故宮博物院,連地上的可以當文物的磚頭算上,也才180萬件文物。)
  • 鈞瓷文化源遠流長
    坐落於河南省禹州市禹王大道辛莊路口的宣和古陶瓷博物館的成立,填補了我國鈞瓷歷史的空白,也是我國首家鈞瓷博物館。  禹州市宣和古陶瓷博物館隸屬於宣和瓷業集團,以保護和傳承鈞瓷文化為己任,繼承和發揚優秀的傳統工藝,並且在釉色配方和製作方面有較大的創新,竭力打造出具有強烈感召力的鈞瓷藝術珍品。
  • 大英博物館今日關閉,一起來看看裡面讓人滴血的中國文物吧!
    由於疫情影響,大英博物館昨日宣布18日起臨時關閉,且不確定何時重新開館。這條消息一出立刻成為微博熱搜。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而且,它也是收藏中國文物最多的博物館,其藏品數量高達2萬3千多件!
  • 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一件中國文物,曾主動歸還,中國為何沒要
    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一件中國文物,曾主動歸還,中國為何沒要 英國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庚子之變的發起國,在掠奪和收藏清宮文物方面,與其他國家相比,因為動手早、下手狠,所得豐富且精品多。英國許多博物館、圖書館甚至私人收藏家都藏有清宮文物。其中以大英博物館最突出。
  • 大英博物館不得不看的十件宋瓷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設有近百個展廳,幾乎囊括了全世界各個地區的文化。對於我們這些中國陶瓷愛好者來說,怎麼能不去中國展廳看陶瓷?藏品幾乎貫穿中國整部陶瓷史,從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到東漢的原始青瓷,從隋唐的白瓷、三彩,再到宋、元、明、清的瓷器,種類之廣、品質之高,令人目不暇接。
  • 大英博物館羅浮宮再次暫停開放
    【大英博物館羅浮宮再次暫停開放】3日晚,大英博物館宣布將於11月4日下午5時起暫停對公眾開放。館長稱,「保護員工和參觀者的健康與安全是大英博物館的首要責任。我們希望可以在12月初重新開放,再次與您相見。」據媒體報導,英國政府10月31日宣布新的疫情應對方案,英格蘭計劃從11月5日至12月2日再次實施大範圍的「禁足」措施。
  • 又是一年博物館日,著名的大英博物館……又開始盤點「鬼故事」了
    據英國《每日郵報》12日報導,大英博物館關閉有一段時間了,但是近日有工作人員稱在空曠的18世紀大英博物館裡隱隱聽到一些聲音,像鬼魂的腳步聲又像神秘的哭聲。藝術家諾亞·安吉爾採訪了50名工作人員和一些有靈異經歷的遊客,他們紛紛講出了自己的可怕經歷。
  • 大英博物館,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博物館,看完心裡五味雜陳
    博物館應該是很多人比較熟悉的地方,因為現在的旅遊景點大多都會有一個博物館,用來介紹當地的文化歷史。當然這些博物館很多都沒什麼名氣,只是簡單的一些圖文介紹,很少有真正的文物可以參觀。不過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個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博物館。
  • 大英博物館,大火紀念碑,厄爾布魯士
    大家好,我是譚卉桐,今天給大家說說《大英博物館》《大火紀念碑》《厄爾布魯士山》大英博物館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歷史可追溯到二三百年前的喬治二世國王的醫生漢斯·斯隆爵士。這位醫生鍥而不捨地收集世界各地的書畫、錢幣、服裝、動物、花卉等,希望在他去世之後,這些東西都保存在一起,供人們前來大開眼界,大英博物館就這樣誕生了。1795年大英博物館正式開館,這時漢斯·斯隆爵士已逝世6年了。初時,博物館一周只開放3天,且每小時只許進10人,因此誰也沒有充裕的時間仔細觀看展品,參觀者只得匆匆穿過各展覽室。
  • 大英博物館:世界上第一座國家博物館,更是座「戰利品大寶庫」
    今天,這一切,我們將要在英國的博物館裡一睹它們的真容了。好吧,為了面向更好的未來,小娘子今天就來正視歷史。與巴黎羅浮宮、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齊名的大英博物館,位於倫敦中心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羅素廣場,不過這個廣場可真沒多大,外表看上去也很低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