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瓷器大觀中,越窯瓷器一直被認為是瓷器之中的珍品。有關越窯瓷器的相關收藏知識與您逐一細說。
一、越窯瓷器-基本概述
越窯是我國古代南方著名的青瓷窯,其窯址所在地位於我國浙江省餘姚、上虞、慈谿、寧波和紹興地區等。由於古代時候這一帶屬于越州,因而得名為越窯。越窯青瓷在唐代晚期時就開始大量外銷,瓷器遠銷多國,為中外文化之間的交流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二、越窯瓷器-燒造時間
越窯瓷器主要燒造的器物是青釉瓷,燒造時間是從東漢時期至北宋時期,三國、兩晉和晚唐五代為高峰時期,其中唐代晚期和五代的秘色瓷最為出名。北宋中期,制瓷業不再大力發展,北宋晚期,瓷器燒造也處於衰弱的時期。到龍泉窯興起時候,越窯系被龍泉窯所取代。
三、越窯瓷器-主要器型
越窯瓷器的器型主要有:碗、盆、杯、匙、罐、瓶、洗、缽、盒、燈、枕、硯臺、燭臺、託盤、盞託、耳杯、穀倉、燻爐、盤口壺、執壺、雞首壺等等。
四、越窯瓷器-胎釉特點
越窯瓷器的胎質細膩,胎體較為厚重,胎色灰白,比較堅實。青釉瓷器的釉層薄而透明,釉質比較瑩潤,有如冰似玉的感覺。瓷器色澤是青中帶綠與茶青色比較相近。
五、越窯瓷器-主要紋飾
越窯瓷器的紋飾除了簡潔清麗的線條之外,還採用有寓意的自然風景等紋飾,常見的紋飾主要有:鴛鴦紋、蝴蝶紋、鸚鵡紋、遊魚紋、花卉紋和孩童紋等等。
六、越窯瓷器-裝飾技法
越窯瓷器在北宋時期非常盛行花紋裝飾,一般多採用鏤雕、戳印、刻花、劃花、印花、褐色彩繪、金銀飾、淺浮雕和堆雕等多種裝飾技法。
七、越窯瓷器-燒造方法
越窯瓷器的燒造方法是以長條細泥墊隔,因此有的瓷器器物底足會有數段長條細泥的痕跡。
八、越窯瓷器-窯爐特點
越窯的窯爐為龍窯。龍窯的歷史非常悠久,浙江上虞商代時期就已經建有龍窯,因依山勢傾斜砌築,形狀似龍而得名。經過不斷地發展和演化,一直沿用至今。
九、越窯瓷器-飲茶關係
越窯青瓷實際上與唐代的飲茶風尚有直接的關係。
唐朝文學家陸羽,所著《茶經》中評鑑了中國各地生產的茶碗,他將越窯列於首位。許多文人學士也對越窯瓷器稱讚不已,如陸龜蒙的《秘色越器》、施肩吾的《蜀茗詞》、顧況的《茶賦》等等。
十、越窯瓷器-真假鑑別
仿製越窯瓷器的特點:
1.仿製造型
仿製品中造型大多按照圖片仿製,外觀上初看確實比較接近,但是仔細觀察還是漏洞百出,因為仿製者並不了解古人造型裝飾的主題思想與深刻寓意,只是照葫蘆畫瓢的感覺。所以在鑑定中,應該從局部細節入手。
2.仿製紋飾
仿製品中的紋飾由於仿製者並不理解古人所蘊含的思想,因此所仿造的紋飾線條不可能那麼自然流暢。
3.仿製胎體
現在仿製者大多用高嶺土仿製,而古人使用的是古代的瓷土,這兩者所顯露的胎體呈色就不一樣,一個灰胎,一個白胎,比較容易分辨。
4.仿製釉色
仿製者只是仿製大概的瓷器釉色,卻並不十分掌握和領會當時燒造瓷器所用的火候,所以仿品的青色會有漂浮之感,有時瓷器也會有掉色現象。
我是紫色百合香,請您點擊關注,每天為您分享各類精華收藏知識。感謝您的每一次瀏覽、轉發及收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