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瓷器之國,英文名china竟然是因為這個

2020-12-26 騰訊網

眾所周知,中國在英語中被稱為「china","china"即是「瓷器」的意思。那為什麼瓷器在英文中叫「china」呢?

那是因為在過去千百年的對外貿易中,瓷器一直是我國遠銷海外的主要商品,西方世界最初都是通過瓷器而認識中國,了解中國的。而當時的瓷器主要出自我國江西省浮梁縣轄區的一個小鎮,因地處昌江之南,故名「昌南鎮」。因此,西方世界就把「昌南」的音譯—"china"作為瓷器英文名。

而這個「昌南鎮」在明朝景德年之後,改名成了如今大名鼎鼎的「景德鎮」。僅從中國這英文名就能看出,瓷早已成為中國的代名詞,並且中國的瓷在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影響和意義都非常巨大。

陶瓷文化在中國也是源遠流長,對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頗著。根據最新的考古成果,有一種觀點認為瓷器的燒制藝術甚至要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夏朝,但是目前學術界普遍認同的觀點還是,我國在東漢時期成功燒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青瓷。

然後在魏晉時期,陶瓷生產進入「南青北白」時代,在中國大地上形成和建立了世界上最為先進的陶瓷生產體系和工藝。

隨著時代的發展,唐朝的越窯青瓷和邢窯白瓷在那個時代大放異彩,接下來到了宋朝,宋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瓷器的工藝水平和人們的審美能力也飛速發展,最後形成了汝窯、官窯、鈞窯、哥窯、定窯這各具特色的五大名窯。

隨著朝代更迭,到了元明時期,皇帝對瓷器文化也是推崇備至,甚至動用了行政力量。皇帝下令在景德鎮設置專門機構,招攬全國專業人才,使得景德鎮逐步崛起成為官窯、御窯的中心。一時形成「工匠八方來、瓷成走天下」的空前繁榮局面。更是讓景德鎮成為了汝、官、鈞、哥、定五大名窯的集大成者。其中青花瓷和五彩瓷可以說是名動天下!

最後,到了清朝。清朝時期的漢族勞動人民瓷器燒造水平可謂登峰造極。數千年的經驗,加上景德鎮的天然原料,還有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政治安定,經濟繁榮,和皇帝重視,使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當時的粉彩、琺瑯彩等瓷器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藝術創造力。是悠久的中國陶瓷史上最光耀燦爛的一頁。

這些陶瓷融實用性與藝術性為一體,承載了不同時期的審美特徵,完美地體現了文化的變遷和時代的發展。中國陶瓷文化絕對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且幾千年來東西方文化、商貿交流的重要載體都是通過陶瓷,陶瓷文完全可以成為「一帶一路」文明的標誌與象徵。

通過陶瓷文化傳播可以將歷史與現在、中國與世界聯繫在一起,營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社會基礎和民眾基礎。保護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目的是讓更多人了解中華文化,其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是重要途徑與手段。

相關焦點

  • 你知道中國英文名的來源嗎?為啥不是Ci而是China?
    中國的英文名是「china」,它還有個意思是瓷器,這個應該很多人都知道。但瓷的發音不是[ci]麼?還有為什麼要用瓷器來指中國而不是四大發明之一呢?這就得從瓷器的來源說起。不僅是上虞,浙江慈谿、餘姚、寧波等地都有類似燒制陶瓷的窯場,因為這幾處原屬越州,產品類型相同,因此這一帶窯場統稱越窯。到了宋朝,瓷器得到了更大的發展(這個詳情後面講),出口量猛增。東南亞在中國陶瓷沒輸入之前,當地人「飲食以木癸為碗,不施匙筋、木菊而食之」(宋趙汝適《諸蕃志》)。
  • 都知道中國的英文china是瓷器的意思,那日本japan是什麼意思呢?
    China,現譯「中國」、「瓷器」。陶瓷最初被稱為「Chinaware",直譯:中國陶瓷製品,稱為瓦片(古代以陶器製作的陶器,可稱為「瓦片」)。後來省略ware瓷器為china,china獲得瓷器的意義已經是清末的事了。還有一種說法是起源於公元前三世紀的秦朝。
  • 瓷器的英文——china,是怎麼來的
    在宋代以前瓷器早已經傳承上千年,但宋代以前的瓷器都不是主流陳列品,算不得高雅,與華麗精美的金銀銅器相比,甚至顯得有些不入流。是宋徽宗把瓷器列為了上流社會的高尚之物,隨著其工藝技術發展,民間對瓷器的追求也是趨之若鶩。至此,瓷器成為了相對於金銀銅更為獨具特色的藝術品。
  • 這個地方是,瓷器的故鄉,China一詞也有瓷器的意思
    屏幕前的孩子們喜歡瓷器嗎?如果對瓷器感興趣的話,請去景德鎮看看,景得鎮是瓷器的故鄉,China這個是中國的意思,還有一個意思是瓷器。景德鎮是江西省的一個市,景德鎮有一個瓷器之都的名字,景德鎮是即使去也想去的城市,有賣很多瓷器的地方,瓷器很漂亮,買回來做紀念。
  • 中國的英文名字China真的和景德鎮舊稱昌南有關嗎?
    2012倫敦奧運會中國標識我以前只知道「China」一詞和瓷器有關,是因為古代中國的瓷器名氣太大,才出現了這種情況。至於,「China」竟然來源於景德鎮的舊稱,這我倒是第一次知道,所以,作為一名旅行愛好者,很震驚也很好奇,一定要一探究竟。原來,老郭的說法並不準確。
  • 為什麼日本韓國人不起英文名,中國人愛起英文名,竟然是因為香港電視劇?!
    關於這個英文名字,有人大喊,這些人都是賣國賊,都是狗賊,不要做中國人,不要臉,是崇洋媚外。還有一種聲音,認為起英文名是方便和外國人交流,因為中國人的名字用英文來念,實在是分不清誰是誰,一個公司幾十個姓王的。大家都有大家的道理,但是,大家想過這樣一個有趣的問題沒有:中國人從封閉到開放,究竟中國人是什麼時候開始流行英文名的?而中國人流行的,是不是英文名呢?
  • 各種外語的中國、發音都和china類似,是因為音譯自這些漢語字詞
    那麼,和這個china發音相似的、對應的是我國的哪個字(詞)呢?年父針對這個主題,搜集了一些資料,將歷史上可能對應china發音的中國漢字、整理如下。第一個、茶茶是中國的傳統飲品。有證據顯示,世界上的很多地方的飲茶習慣是都從中國傳過去的;因此,很多人都認為飲茶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種茶習慣也都是直接或間接從中國傳過去的。
  • 嗯哼英文名的來源,竟然是因為他!
    說起起名字這個技術活小編老奶奶都不服就服霍思燕杜江
  • 中國越窯瓷器大觀
    中國瓷器大觀中,越窯瓷器一直被認為是瓷器之中的珍品。有關越窯瓷器的相關收藏知識與您逐一細說。一、越窯瓷器-基本概述越窯是我國古代南方著名的青瓷窯,其窯址所在地位於我國浙江省餘姚、上虞、慈谿、寧波和紹興地區等。由於古代時候這一帶屬于越州,因而得名為越窯。越窯青瓷在唐代晚期時就開始大量外銷,瓷器遠銷多國,為中外文化之間的交流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靠給中國孩子取英文名,這個英國小姐姐一年賺了30萬磅 | 英文名取不好,丟人少不了
    中國父母取英文名會有困難,為了這個巨大的市場,她創了一個網站專門為中國寶寶取名字。連比歐自己也沒有想到,她賺取第一桶金的靈感,竟然源自和爸爸的一次中國之行。來到中國後,爸爸的一位生意夥伴,竟然對自己提出了這樣要求:「你可以給我3歲的女兒取一個英文名嗎?」
  • 中國的英文名字為何叫China
    中國,她的英文名字為什麼叫China?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竟困擾了我好久好久。大家都知道China這個詞的意思,可是,用這個詞,作為中國的英譯,究竟有何緣由與來歷?細想之下,這個看似無比簡單的問題,竟真的不能作答,不覺惶恐與汗顏。
  • 【科普貼】一些英文有趣的由來,中國為何叫China,而不是Central Kingdom?
    SOS大家都知道SOS也是一種求救信號,而現在也常被理解為 Save OurShip、Save Our Souls 或 Send Out Succor (發出救援) 的縮寫字,但其實它的起源跟以上的字沒有關係,SOS 是1905年德國政府制定的摩斯密碼求救信號,因為 S 跟 O 在摩斯密碼裡是最容易打的,因此選用這兩個字母當作緊急求救訊號,SOS 在摩斯密碼當中是「三個短音
  • 英國王室與中國瓷器的故事
    隨著英國在海路上的擴張,使得他們慢慢地接觸到了中國,中國的茶葉和瓷器也逐步走入了英國皇室人員的生活中。在18世紀末,英國的喬治三世決定派馬嘎爾尼前往中國,以為乾隆皇帝賀壽為名,來商討與中國進行貿易之事。1793年,馬嘎爾尼成功訪華,並面見了乾隆。可是由於翻譯的原因,乾隆沒有理解英國進貢的西洋機械有什麼妙用,導致大為失望。
  • 暴力紳士AMG GT R 實拍china blue瓷器藍特別版
    GT R能看到的就不多,更何況是我接下來要介紹的擁有專屬顏色的china blue瓷器藍的GT R車型。假設開著這輛車出街,有種只聞其聲不見其車的感覺,因為你怎麼也想不到,這麼淡雅溫柔的藍色居然用在了這麼暴力的車上,後來一想,這只是一種障眼法罷了,反而形成一種反差的效果。
  • 《中國好聲音》轉椅變戰車 英文名改為《Sing!China》
    除了戰車,導師面前還被設了一道門,在沒有作出選擇決定前,這道「聲音之門」將起到遮擋導師視線的作用,只有按下選人按鈕,門才會升起,戰車將以每秒1.2米的平均速度「衝」到學員面前,車底的攝像頭將全程記錄這段畫面。
  • 馴美藝訊|中國嘉德力推線上瓷器拍賣專場——「遞藏之趣」
    馴美藝術品鑑賞助您解決這些困惑,歡迎添加wechat:sjtuartwork,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中國嘉德力推線上瓷器拍賣專場--「遞藏之趣」》的相關內容。  中國嘉德第十六期網絡拍賣會,瓷器部分甄選近七十件拍品,推出「啟程——明末清初瓷器」、「遞藏之趣」、「擷英——同一私人收藏」三個線上專場,呈現給眾位藏家。
  • 瓷器收藏:17世紀到18世紀風靡歐洲宮廷和貴族家庭的中國外銷瓷器
    Hatcher號沉船的年代為1643~1646年,沉船中瓷器(大部分為景德鎮青花瓷)的年代大約在1640~1645年,正好處在崇禎末至順治初。多數歐洲人要到16世紀末才知道中國瓷器。他們非常驚訝瓷器竟會比水晶還要美麗。
  • 替中國人取英文名,竟然變成一門暴利生意
    中國一年一千多萬新生兒,他們的父母可能也會有類似需求,何況還放開了二孩。她開始把這個想法變成一門生意——一個由她打理的、專門給中國人起英文名的網站上線。在這個叫「特別名字」的網站上,用戶選擇性別之後,在包括「優雅」「樂觀」「敏感」「自信」等12種性格特徵選項中選擇5種,一份命名申請就完成了。目前每次命名的價格是19.96元,支持支付寶。
  • 荷蘭國寶代爾夫特藍,原是中國瓷器仿品,卻成王室最愛馳名世界
    中國是瓷器的發源地,英文名CHINA本身就有「瓷器」之意,在我國歷史上曾出現過無數精品,古代頂級瓷器也一直是國外收藏家們的關注重點,有據可查的瓷器最高拍賣價基本被中國古瓷包羅,比如創下8.4億天價的——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但是遺憾的是,在當今世界頂級8大瓷器名單中,卻找不到中國瓷器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