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看牛畫,歷代名家筆下的中國牛

2021-02-15 最美文房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 張路《老子騎牛圖》

張路 《老子騎牛圖》不寫背景,老子坐於青牛背上,手持《道德經》卷,正抬眼注視著一隻飛蝠。

老子騎牛取材於這樣一個故事:老子棄官隱遁,騎一青牛西行,至函谷關時,關令尹喜留其講經,著《道德經》五千餘言,之後便乘青牛西去,不知所終。
為什麼要說老子乘車而不是乘馬出關呢?其中不無寓意。牛是一種性情溫和、柔順服從的動物,且有忍辱負重、堅韌不撥的特點。《易傳》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漢代人以馬來比喻乾卦,以牛來比喻坤卦,馬所代表的乾卦所生發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合乎孜孜不倦地入世進取的儒家的特點。牛所代表的坤卦所生發的「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精神,則合乎道家創始人老子的思想主旨。老子為何乘青牛,而不乘其它顏色的牛?這或許與古代的五星佔有關。古人將五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分別看作是五行的精靈或五帝之子。五帝即青學、白帝、赤帝、黑帝、黃帝。其中,木星(亦稱歲星)是東方青帝的使者。「青」,主春,木德,代表了東方。老子自周入秦,向西而行,來自東方,後世人稱「東方聖人」,用青色正可取其象徵東方之意。這樣一來,「青牛」則象徵著一位來自東方文明地區的文化使者,帶著他的崇尚陰柔之德的智慧,隱向尚未開化的西方。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清 楊晉《石谷騎牛圖》

此圖款題為「畫白石翁詩意」,所提「白石翁」是明代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沈周,晚號白石翁,人稱白石先生。所畫者為王翬,字石谷,號耕煙散人,為清初「虞山派」創立者,而作者即是早期虞山派的佼佼者,經常與師同繪畫作。

清·楊晉 《石谷騎牛圖》局部

此圖中王翬頭戴鬥笠,身墊蓑衣,騎於牛背之上,緩緩而行,像是雨過天晴之後,徜徉於鄉野小徑。墨色輕潤,渲染有致,勾畫簡潔,卻神韻俱足,充滿詩情畫意。

【7】

清 石濤《對牛彈琴圖》

一高士,一古琴,一玄牛。除此之外,畫面別無他物。畫中高士,神情靜穆,目視前方,手揮五弦。玄牛靜臥,相對高士,只留背影,側耳傾聽。淡墨有無,繚繞其間。空闊的背景,洗鍊的筆墨,超拔的詩意,不盡的語言……

這就是石濤獨立高格的水墨作品《對牛彈琴圖》,地地道道的文人畫。此作別出心裁,驚世駭俗,讀來令人撫掌稱絕。「對牛彈琴」一詞本是譏笑言說者不看對象,或諷刺傾聽者愚鈍不慧。同樣與琴有關,但這次,石濤與陶淵明「但得琴中趣,何勞弦上音」的修自然之心的境界不同,他要表達的,是一種卓然不群遺世獨立的反諷與自喻。

品讀畫面題款和石濤摯友之間的唱和,更是令人拍案叫絕:

《對牛彈琴圖》的橫空出世,實踐著石濤的藝術主張:「借古以開今」「筆墨當隨時代」「我用我法」。顯然,他這是在當時流行的「四王」畫派的擬古之風中逆流而行,畫中對牛彈琴的高士,不是石濤又是誰?

萬物有靈,牛亦知「道」。但,「牛」絕不僅僅是石濤的表達對象和傾訴對象,「牛」不只是他苦苦尋求的知音。高明的石濤更是在借牛說話,釋放胸中塊壘,那是石濤的象徵,是石濤的寓言,更是他諷刺世事的載體和依託。也許畫家會這樣感慨:「世上的人啊,我不屑與你們交流,你們不配作我的知音,無緣聽我美好的琴聲。」

【8】

近現代畫家畫牛則首推黃胄、李可染。李之簡約、黃之繁複,殊途同歸,而至巔峰,均為後學典範。

李可染 《戲寫蜀中郊野常見景象》

李可染畫的牛,極富生活情趣,這與他長期深入生活、靜觀默察,對牛的動作習性熟稔於心,不無關係。他筆下的牛,或行、或臥、或鳧於水中;牛背上,稚氣的牧童悠然自得,或觀山,或引吭,或競渡,寥寥數筆,他便勾出一幅質樸而生機盎然的田園小景。

李可染 《牛性溫馴 時亦強犟》

「情情溫順,時亦強犟」,李可染筆下的牛也有強犟之時,犟得可愛。他筆下的「犟牛圖」,最見牛的性情。何謂「犟」?黃胄在《驢圖》說得最清楚:「叫站不站,叫跪不跪,牽著不走,打著倒退,謂之犟。」

李可染的這幅「犟牛圖」,無任何背景,犟牛碰上犟童,一個死命牽牛,草帽落在地上也不管,一個硬是一步不肯移動,情景生動有趣。

李可染 《牛性溫馴 時亦強犟》

這是李可染晚年畫的「犟牛圖」,是犟牛遇到了犟牛。此圖筆墨更為剛勁、濃重,牛背、牛角略作枯筆皴擦,將整體效果與細微變化有機統一起來,尤顯牛的「犟勁」。

「牛也,力大無窮,俯首孺子而不逞強。終生勞瘁,事人而安不居功。純良溫馴,時亦強犟,穩步向前,足不踏空,形容無華,氣宇軒昂,吾崇其性,愛其形,故屢屢不厭寫之。」這是著名畫家李可染多次題寫在他的以牛為主題的作品上的跋語,李可染一生酷愛畫牛,並把自己的畫室命名為「師牛堂」。從40年代開始,一直到他生命結束,李可染留下了許多以牛為題材的精彩作品。

李可染 《元宵七牛圖》


李可染 《元宵七牛圖》 局部圖

在半個世紀的創作之中,李可染對於這兩類不同題材的作品分別寄託了自己樸厚的深情,如果我們在崇山峻岭之中看到的一種崇高嚴肅的磅礴之力,而牧童與水牛則成為其抒發淡雅情懷的最好載體。在「峰高無坦途「的山水畫革新路上,能夠不時有「牧童遙指」的勞逸搭配,升華之餘也恰好可以看出李可染人生命情調的兩個側面。


李可染《觀瀑圖》

《榕蔭放牧圖》


《柳塘牧牛圖》

《秋郊放牧圖》

【9】

相比於李可染筆下敦厚安和的解壓牛,黃胄與他筆下的水牛之間卻充滿了「恩怨情仇」。說來有趣,「水牛」雖然作為黃胄八十年代江南寫生的代表題材,可是黃胄將這一物種歸於筆下的過程卻付出近乎二十年的艱辛與期盼。


黃胄 《休憩》

1976年,重拾畫筆的黃胄在一段題款中寫道:「丙辰畫水牛稿近百餘幅,均不能成畫,原因很多,主要是缺少生活,此生僅過江南五次,平時與水牛接觸少,故也」。不曾想到,距離江西一行已過十餘年之久,黃胄卻仍然在以每年百幅的畫稿練習水牛,辛勞至此卻不能成畫,究因不過未下江南,隔岸觀火而已。


黃胄 《休憩》 局部圖

這十六年來的念念不忘,終於隨著全國形式的好轉而傳回音響。1980年,黃胄夫婦終於有機會前往蘇杭,皖南一帶生活,得見了牽掛在心中十餘年的「江南水牛」。相比黃胄年輕時在陝西常見的關中黃牛,江南的水牛群居散養,常有渡水嬉戲的「福利」,其形態豐富多樣,非常適於入畫。

黃胄《五牛圖》

自此之後,各類水牛題材的畫作開也始大規模出現在黃胄的筆下,在江南無數次的觀察研寫之中,黃胄對於水牛的骨骼結構、筆墨渲染的規律也從「不能成畫」變為了如指掌。

黃胄《俯首》

《俯首》作於1984年,筆墨酣暢淋漓、絲絲入扣,在表現人物及動物的神情、動作等方面有天然之妙,濃鬱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頗有宋人翁卷《鄉村四月》詩的意趣:「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不過作者題款「俯首」,自然還有魯迅先生「俯首甘為孺子牛」並以此陶寫心靈、書寫情懷的況味。

黃胄《雙牛圖》

《雙牛圖》是黃胄先生贈送給同為屬牛的小友(友人之子)的小品,僅為1.5平尺左右。畫面充盈,兩隻水牛閒懶的臥於水中,柳葉隨風而動,愜意無比。水牛用筆雖簡但結構清晰,柳葉看似雜亂實則亂中有序。看似不經意的疏懶之作,卻又筆筆到位,彰顯出黃胄先生深厚的繪畫功底。

【10】

潘天壽《耕罷》

此件《耕罷》作於整張八尺宣紙之上,繪高石花叢掩映下,一水牛於水中靜臥。水牛之牛身以溼筆淡墨寫出,牛角與牛頭細部以有力的線條寫出,塑造出水牛堅忍的性情。

【11】

齊白石《放牛圖》

齊白石《放牛圖》局部

這應該是齊白石最遷想妙得的一幅牛畫了,畫牛不見牛,確實牛!

齊白石曾謂:「我是學習人家,不是摹仿人家」;「學古人,要學到恨古人不見我,不要恨時人不知我耳。」

《放牛圖》全畫以齊白石所獨特的筆墨形式來表達這一繪畫題材,並沒有直接將牛描繪於畫面之中,而是通過栓牛的繩來含蓄的表達放牛這一繪畫主題,特殊的聯想手法,恰到好處,堪稱絕妙之至的構思。

相關焦點

  • 牛年畫牛-欣賞十位歷代名家畫牛
    所以,歷代名家畫牛既表現出牛的動作與神態,又表現出牛的品性和精神,賦予牛人格化的魅力。一、唐·韓滉《五牛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李唐,南宋著名畫家,初以賣畫為生, 後被宋徽宗趙佶招入國家畫院。李唐擅長山水、人物。
  • 牛年到,十大牛人牛作,詮釋中國「牛」精神!
    玉鼠回宮,金牛賀歲,牛年來臨,大家都在談「牛」、頌牛。的確,牛的形象,牛的文化,牛的寓意,都值得大書特書。牛對中國人的影響不僅表現在生產、習俗方面,更體現在對中華民族內在精神的塑造上。所以歷代名家鍾愛畫牛,佳作頻出。他們用手中之筆既表現出牛的動作和神態,又表現出牛的品性和精神,賦予牛人格化的魅力。
  • 牛年賞牛,那些經典的「畫中牛」
    中國文化典籍中,牛有極高的寓意,是勤勞和力量的吉祥象徵。牛,樸實無華,默默無聞,吃苦耐勞,不求回報。千百年來,中國人對牛一直懷有深厚的感情,有的視其為朋友,有的把它做楷模。很多畫家紛紛用手中畫筆,描繪自己眼中的牛、心中的牛,留下太多畫牛的經典之作。牛年畫牛,牛年賞牛畫。
  • 牛年特輯 | 畫得比你牛
    歡迎大家來到「畫得比你牛」現場,我是主持人菌少,首先感謝菌菌西瓜廠對本節目的大力支持,中國好西瓜,認準權益牌。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今天是牛年全新的一天,我在這裡先祝各位牛氣沖天,牛年吉祥!蔡評委內心自白:「此子畫的不是馬嗎?可這是正經比賽呀,我要是說這是馬,其他評委說是牛,我豈不顯得很沒有水平,誇她。」蔡評委:「妙哉,妙哉,此畫甚妙哉。」
  • 【牛到吉祥轉乾坤】記當代著名畫家趙梅生筆下的牛
    比如牛郎織女故事中的老牛,《西遊記》中的牛魔王,《嶽飛傳》中的牛皋,《水滸傳》中的牛二,歌曲《王二小放牛》中的放牛郎,以及外國小說《牛牤》中的牛牤等等,都是成功的藝術形象,具有感人至深的鮮明個性。那麼,牛年就要來了,我們今天就來欣賞一下當代著名畫家趙梅生先生筆下的的牛兒形象吧!
  • 牛牛說牛年,你說牛不牛(隨筆)
    在數千年的中國農耕文化中,牛與大地,譜寫了無數耕耘詩篇,寄託著勞動人民對牛的深厚情感。同時也產生了許多謳歌牛的詩詞、故事、俗語、諺語、歇後語。首推文豪魯迅先生的《自嘲》中的一句詩"俯首甘為孺子牛"。用「孺子牛"來形容忍勞忍怨,無私奉獻的人。牛牛小時候,聽讀看電影,第一個神話故事是巜牛郎和織女》。
  • 牛年到,日本的「牛」與中國的「牛」有什麼不一樣?
    牛年,牛氣沖天! 2021牛年到,照往例,日本許多品牌與設計師皆會為新的一年創作新年賀卡,來為來年期許好的運氣與祝福。那麼在日本設計師的創作下,牛年賀卡又會呈現怎樣一番景象呢?牛吃草,我們吃牛肉握壽司!日本知名設計公司Bento Graphics總是這麼有創意!知名微型藝術家田中達也的賀年卡,是要翻成「桔」祥如意比較貼切?
  • 【新春特輯】「牛」意象,辛丑牛年,以「牛」牧「心」
    本文整理自申老師在2月1日的新春公開講座:《辛丑牛年,以「牛」牧「心」》的部分內容。大家好!多謝洗心島文化與東方心理分析研究院組織的這次活動;新春在即!謹以「辛丑牛年,以牛牧心」,為大家送上新年祝福。那麼,我就把準備的內容給大家來介紹。這是著名的牧牛圖,在中國繪畫史上非常重要,被稱為18件最重要的國寶之一。
  • 牛年之「牛」文,「牛」詩,「牛」對聯
    文 | 朱興安 & 圖 | 網絡01.牛年說牛(「牛」文)有人說,在十二生肖裡,最令人討厭的是鼠,最讓人喜歡,讓人敬重的,便是牛了。這種說法,與我的看法完全一致。再過一個月,才是真正農曆的辛丑年,牛年。金牛才會以沖天之氣,高揚著健蹄,帶著無盡的祥瑞,向我們咚咚踏來。我醞釀了好久,想寫一篇牛年說牛文,但遲遲不敢下筆,因為要想把它說好說透,方方面面,恐怕得洋洋萬言,想來想去,未曾開頭,於是只用掛一漏萬的方法,摘取其中一點寫一寫,以饗讀者。
  • 所謂牛年限定,就非得把牛畫在酒標上才更牛?
    是那些牛年限定開始佔據推文的頭條,躋身主播們直播間C位,以及強勢佔領我家酒櫃為數不多的空間的時候。將每年的生肖吉祥物以頗具創意的中國風的形式展現在酒瓶上,是寓意美好的酒圈傳統,卻也難免審美疲勞。牛年限定的主角就非得是只牛嗎?其實也未必。【真心招待所】·酒肉無忌
  • 【牛到吉祥轉乾坤】記當代著名畫家宋述林筆下的牛
    引言在文學作品中,牛以及和牛有關的人物形象比比皆是。
  • 牛年探「牛」|牛牪犇!動物園裡萌牛賀歲,牛年春節處處「牛」
    牛年春節,「牛」元素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春節假期,在青島動物園和青島森林野生動物世界,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來看牛,和憨態可掬的大牛小牛拍張照、沾沾「牛氣」成為很多家庭的「必選項目」。視頻拍攝製作:記者 董真牛為六畜之一,擅耕種,在中國文化歷史中,是勤勞、樸實、開拓、奉獻的代表,亦是集「牛氣沖天」的美好寓意與「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精神於一身的祥瑞形象。青島的動物園裡有哪些牛?一起跟著記者的鏡頭來看看吧。 如今,在青島動物園裡,住著五頭金毛羚牛。
  • 牛年刮牛票 讓你「牛氣沖天」
    晨報訊(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楊靜)牛年刮牛票,一起牛牛牛!2021年是農曆辛丑牛年,金牛報春,即開上新。2021年體彩賀歲「辛丑牛」系列3款生肖主題即開票如約而至,現已陸續在全國體彩實體店上市。 牛年刮「牛票」,牛起來!
  • 時評丨牛年中國經濟會更牛
    牛年春節,世界看到了中國的澎湃活力,也感受到了中國傳遞的信心與希望。春節假期一結束,電影票房、零售消費、短途旅遊等一系列數據的出爐吸引了外媒關注。據燈塔專業版實時數據,截至2月17日22時,2021年春節檔總票房累計超78億元,總觀影人次1.6億,累計場次285.8萬,創中國影史春節檔累計票房、人次新紀錄。
  • 溱洧風情 ‖ 牛年說「牛」(上)
    「牛,大牲也。」 在十二生肖中,「牛」位居第二。關於「牛」和「鼠」誰大誰小還有一段來歷:聽說牛和老鼠一起去天庭排名,老鼠知道它大不過牛,突然竄到牛背上,這時突然有人大叫:「看,多大一隻老鼠!」結果老鼠排了第一名。
  • 【椒鄉文苑】牛年說牛
    編者按:明天就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的「立春」,按照中國傳統,明天起,進入牛年。都說今年實「鼠」不易,期待明年「牛」轉乾坤,那麼,你了解牛嗎?讓我們一起跟隨焦如麗老師去看看吧!吃苦耐勞的最美中國牛與美麗傳說!作者:焦如麗
  • 「牛」遍世界 各國的牛年生肖郵票都長啥樣
    牛年來臨,多國紛紛推出各式各樣的牛年郵票,可謂是「牛」遍世界!匈牙利2月8日發行的中國農曆牛年生肖郵票,是由匈牙利設計師曼德爾·阿明·本亞明設計。該郵票以紅、黃、白三色為底色,展現了祥雲中昂首奮蹄的耕牛形象。畫中央是頭牛,牛在中國文化中代表可靠、忠誠、務實、堅韌的寓意,而這些象徵著穩定、和平和諧與耐心。
  • 【文化之窗】牛年說「牛」
    在此辛丑牛年之際,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與「牛」有關的知識吧!「牛」是象形字。甲骨文像正面看的牛頭之形。金文大致相同。小篆整齊化。隸變後楷書寫作「牛」。《說文·牛部》:「牛,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頭三、封、尾之形。凡牛之屬皆從牛。」(牛,大的牲畜。像兩角和頭三樣東西,像肩甲隆起的地方和尾巴的形狀。大凡牛的部屬都從牛。)「牛」的本義為家畜之一的牛。
  • 牛年的〔牛〕字寫作提綱90例,果然牛!
    要能吃「苦」,甘做艱苦奮鬥老黃牛做個「小總結」,給節日氣氛畫個「句號」立個「小目標」,給全年工作畫個「冒號」邁個「小步伐」,給每項計劃畫個「逗號」鑄進「孺子牛」精神,堅守「那永遠奉獻的就是我」的為民初心鑄進「老黃牛」精神,書寫「那永遠奔騰的就是我」的實幹擔當鑄進「拓荒牛」精神,汲取「那無私拼搏的就是我」的拼搏力量用中國牛精神耕出中國紅
  • 牛年的「牛」到底用哪個英文單詞?
    1419 次原創牛年快到了!前兩天跟老同學年前吃飯,還感慨到2020庚子鼠年真的不順,牛年快到了,希望「牛」轉乾坤啊。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這「牛」。其實傳統上,「牛」在十二生肖中存在感並不高,不像龍、馬、虎那麼威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