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廣東人,若問我廣東有什麼特產,我一定會說荔枝。畢竟,這可是被蘇軾「日啖三百顆」的珍品呀。
荔枝盛產於我國廣東、福建等南方地區,古時就已經是貢品,現在更是人氣爆棚。不過,在我眼中,荔枝除了飽滿多汁、肉質鮮美外,更重要的是百搭:與什麼食物都能搭配,要麼將自己的特質提升一個檔次,要麼就是作為綠葉,襯託出其它食物的美味。因此,我覺得「荔枝」甚至可以作為一個形容詞,專門用來形容別人足夠百搭!
荔枝的各式吃法,可謂是廣東人的拿手好戲,甚至連「荔枝柴」,我們也不放過,會用來燒制食物,以便將荔枝果木的清香附著在食物上。而作為新鮮水果,則會直接品嘗或做成甜品。烘乾後做成的荔枝幹,除了可以直接用來煲湯、食用外,還有一種做法是廣東人最喜歡的,那就是製作荔枝紅茶!
荔枝紅茶的名聲,還是由楊貴妃打響的,由於她的喜愛,這款茶被冠以「貢品」稱號。「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深得楊貴妃喜愛的,不止有荔枝,還有這款荔枝紅茶。荔枝紅茶順著大運河,從南方漂流到京城,呈在了「三千寵愛在一身」的楊貴妃面前。它的第一次現身,就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作為最早的自然水果紅茶,這款茶也是我們廣東人的驕傲。
荔枝紅茶做法並不難,就是在荔枝的烘乾過程中同時燻制紅茶,使荔枝香依附在茶葉中。當紅茶與荔枝香交融匯合,便無人可以抵擋。這款茶將荔枝一個月的賞味期延長到了一年365天,更將荔枝的味道帶到了世界各地,可謂是將荔枝的百搭發揮得淋漓盡致了。因此,與其說是紅茶賦予了荔枝新的展示方式,倒不如說是荔枝給予了紅茶最新鮮的活力!
在廣東,還有這麼一個習慣:品嘗完新鮮荔枝以後,吃上一點鹹口的東西,據說可以敗火。所以,廣東人出門採摘荔枝,都要帶上一點鹽,吃完荔枝後就吃一點點鹽。眾所周知,上火對廣東人來說是很恐怖的,但凡有一點上火症狀,家人就會忙不迭地給你遞涼茶,給你煲下火靚湯。但是這款「荔枝紅茶」,卻能將廣東人害怕的「上火」給剔除,讓你在品嘗荔枝清新味道的同時,也不必擔心上火。你說,愛荔枝的人怎能不愛「荔枝紅茶」呢?
茶葉的保質期相對較長,混合上家鄉的味道,這就成了很多離開家鄉打拼的廣東人出門必帶的第一要品。一個人在他鄉待久了,累了,想家了,這一抹荔枝紅茶香總能給他們以安慰,慰藉他們疲憊的、思鄉的靈魂。或許,我們並不需要賦予它這麼多名頭,儘管它值得。它只是一個能帶給廣東人慰藉的味道,一個可以向別人展示廣東的味道,一個能代表廣東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