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曬一張雨林缸的全景圖:
雨林缸的製作過程:
第一步:建缸
這個雨林缸即將扮演客廳和飯廳隔斷的重要角色
先挑選兩塊根狀沉木拼接成一組,好贊的形狀呀!
沉木之間用螺絲釘和扎帶固定,並留出縫隙,作為後面種植蘭花類植物的空間
粘好玻璃,缸體完成;雨林缸分為水上和水下兩部分,所以下半部分是密封的缸
而上半部分設置了可以活動的玻璃門,上下橙色的兩條就是玻璃門的滑軌
玻璃門滑軌細節,弧形的紙板是以後作為水上和水下的分界點
將底濾接到柜子下面
這麼多層過濾棉!好強大的過濾系統啊!
做了背濾,這是缸內部分的後面,看到閥門了麼,還有跟家裡的水管一樣粗的管子
第二步: 雕刻
雨林缸一般是立體造型,且布局複雜,很少用石頭,容易導致缸體不穩固、承重太大,所以一般用發泡膠模擬石頭的形狀代替。但是,這個大神不是用發泡膠,而是泡!沫!板!雕!刻!下面是第一次用厚泡沫板做好的樣子!
看了很久,還是不夠逼真,想讓石頭更像石頭,就得有歲月的痕跡,就是流水侵蝕、風化石頭的孔洞和紋理。於是,扔掉,重來!這次,用硬一些的泡沫板,仔細雕刻出紋理和空洞,模仿被侵蝕、被風化的歲月痕跡
一層層雕刻好,然後粘在一起。(刻啊刻啊刻啊刻。。。刻了好幾天。。。)
終於雕刻完了!但還要進行打磨,讓它紋理更細膩,不那麼毛糙。(磨啊磨啊磨啊磨。。。看這紋理和孔洞!超讚)
這塊是作為支撐的部分
但是泡沫板有一個很明顯的劣勢:太輕了!而水下的部分需要克服很強的浮力,非常不穩定,所以需要在其中放入一些能承重的東西,孔洞中塞滿鉛珠和石頭,才能確保不會漂浮起來
這位大神一定是有強迫症,看下面這個雕刻的超級有型,話說藏在下面根本看不見的說
鉛珠排列的超級整齊,處女座的吧!
所有都準備妥當,放入缸中試試效果吧!果真是天道酬勤,比第一次的視覺效果好太多了
再雕刻出水上的部分,巖石牆
細的通路作為水流的道路和種植苔蘚、石斛等的區域,三塊大石頭中間的空隙,可以嵌入花盆,用來以後種大型植物
第三步:上色
先用灰色的薄漆上色,完成後是這樣的
這個顏色不真實,不能叫做石頭。於是調出了新的大地色,同時又上了一遍漆,完成後的樣子,就是這個色(shai)了!
那些流水腐蝕的孔洞,強迫症大神覺得:如果是綠色的,會更真實,於是開始重點上色,那些溝溝洞洞
描。。。描了很久很久。。。一塊塊「巖石」就真的這樣誕生了!然後把牆壁的石頭上色
感覺綠的有些過分了,於是又上了一遍淺色漆,放進缸裡開燈看看很一致的顏色
今天是個好日子!心想的事兒都能成。。。這項最艱難的工作終於完成了。。。
第四步:製作栽種區
現在可以打發泡膠把背景牆的縫隙填上,並且固定種植籃
用種植籃,包括上水苔和泥,種植熱帶植物非常透氣,而且方便取出
發泡膠上粘好椰糠,發泡膠的痕跡就被遮蓋了,顯得非常自然
同時安裝噴淋頭
安裝風扇
第五步: 加水
硬骨架終於搭建好了,放上底砂,加水看看效果
正面:
背面:
遠景:
近景:
第六步:種植
勝利就在眼前了!迎來了第一批綠色生命
狼尾蕨
鐵線蕨栽進種植籃中
積水鳳梨
蝴蝶蘭
彈簧草和醡漿草
這個植物不認識,用綁帶扎在水苔上種植
石豆蘭
石斛
其他一些植物
第七步: 水下和雨林植物
天胡荽、大水榕、小椒草
睡蓮長的飛快,就要開花了。
積水鳳梨
食蟲植物也來了,豬籠草(pitcher plant)
一種美豔的秋海棠
各種蘭花都開花了
白掌也開花了
狼尾巴更長了
夏天來了,溫度太高,風扇也不夠用了,加了冷風機
這麼多電線!
第八步:上小動物
這個四腳小可愛,通常管他們叫「壁虎」,北方人叫「歇留虎子」,南方人叫「四腳蛇」,玩家叫它們「守宮」
藍色眼影的小精靈,犀利的小眼神兒
這慵懶的小姿勢,好撩人
拈花惹草的傢伙,真會睡
背影有點嚇人
這個色眯眯的小逗比
第九步:拍全家福
【聲明:本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文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留言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