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春天,一個老人在一個邊陲小鎮畫了一個圈成就了一座超級城市。自那開始,改革開放的大潮隨著時代洪流不斷在全國各地翻騰出新的面貌,而依山傍水的重慶也在這種不斷突破大山大水的阻隔中完成了現代化變遷,中渝御府與有榮焉。
時光流轉,隨著重慶的直轄,多中心、組團式的城市生長結構,讓各地區不斷崛起新的「市中心」。這也是重慶魔幻的一點,「別人家的城市」,都只有一個「市中心」,而重慶,從渝中半島的解放碑、到江北觀音橋,後來的大坪、楊家坪、三峽廣場,再到現在的嘉州商圈,重慶的中心,仿佛是流動的。而他們之間也有共同點,那就是它們都有大流量的商圈支撐。
商圈的發展史即一座城市中心的變遷史,隨著城市的飛速發展,重慶商業的中心版圖也隨之不斷擴張。回望重慶商圈發展,從解放碑商圈一枝獨秀到傳統五大商圈割據一方,再到新興商圈遍地開花,重慶商圈已然走過了20年的風雨歷程。
#FormatImgID_1# 曾經,五大傳統商圈制霸
多年來,解放碑商圈、觀音橋商圈、南坪商圈、楊家坪商圈和沙坪垻商圈作為重慶五大傳統核心商圈,一直都是重慶人優先選擇的消費目的地。
其中解放碑作為最老牌的商圈,物業形態豐富、發展非常成熟,是重慶傳統商圈的典範。能與之媲美的當屬發展迅速的觀音橋商圈,同時沙坪垻商圈、楊家坪商圈、南坪商圈等重慶老牌商圈,如今更是樓宇縱列,人氣爆棚。五大商圈各自佔據一方。商圈的火爆,在當時無疑也使得以上五個板塊的區位價值進一步得到夯實。
然而重慶獨特的地理結構將註定其無法實現環狀式發展,於是「多中心、多組團」成為了城市發展的特殊模式。
破局:「1+18」商圈多元化升級
隨著城市發展變遷和人口外溢,傳統商圈格局逐漸被打破。重慶市商務網發布的《重慶商圈發展報告》顯示,主城區正大力推進「1+18」(即1個中央商務區、18個城市核心商圈)的商圈建設規劃,大坪商圈、嘉州商圈、龍洲灣商圈、西永商圈、茶園商圈、龍興商圈等新興商圈異軍突起。
與傳統商圈形成於人口自然集聚不同,嘉州商圈布局之初便有科學合理的規劃和完善的城市配套,在重視細節追求、提供舒適體貼服務等方面也更加完善。 新商圈的入局,使得重慶商業版圖發生劇變。
發展:區位價值顯著,嘉州商圈崛起
縱觀重慶近20年的城市發展,北區已牢牢佔據主城的絕大部分版圖,可以看出城市中心早已悄悄轉移,而與解放碑並肩的第三個千億商圈——嘉州,已有傲居中心之勢 。
接駁世界資源,區域價值備受矚目
隨著重慶一路向北和兩江新區政策的落實、以及最新成渝雙城經濟圈的提速,嘉州逐漸成為新的「市中心」。
這個在主城核心人口聚居之地上崛起的商圈新貴,憑藉其土地資源、地理位置、人口、產業等優勢,已經形成一個重慶重量級的龍頭商圈。2013年嘉州被規劃為第三個千億級核心商圈,將打造成為「國家中心城市重要門戶商圈」。同時作為重慶向北發展的第一站,嘉州商圈順勢成為引擎重慶持續向上的又一著力點,成為名副其實的城市新中心。
以嘉州商圈為支撐,在區位價值備受認可的同時,嘉州周邊自然而然匯集了豐富的交通、政商以及交通資源,而這恰恰是決定寫字樓價值的首要因素。且因政府北遷,而與政府有緊密聯繫的金融地產、商貿、事業單位等剛需自用企業也將隨之遷入,籌備上市企業、網際網路大牛以及籌備入渝的外資企業都將眼光投向了這裡。嘉州商圈產生巨大的寫字樓需求,於是重慶國際都會順應時代,應運而生。
重慶國際都會雄踞新牌坊嘉州商圈。重慶一線政務機構、金融中心和豪宅別墅都在此雲集,坐擁珍稀資源,重慶國際都會以現代化高標準打造5A甲級寫字樓,連結區位便捷交通,奢享圈層效應加持更有頂尖硬體設施彰顯高端商務辦公環境。三分區獨立入戶大堂分別匹配獨立電梯;先進智能新風系統,以4級淨化有效過濾室外灰塵,高效實現清潔度99.9%的新風置換,人均新風量可達40㎡/h,更有5200餘個海量車位,速享便捷生活,讓商務更從容高效。
#FormatImgID_6# 重慶嘉州·一公裡
企業家·城市領域
左右時間,方不被時代左右
編輯:甘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