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卡無人駕駛項目實現首單突破 無人駕駛系統由中車株洲所研製

2021-01-11 湖南24小時

2020年12月,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與陝西神延煤炭有限責任公司,正式籤署神延煤炭西灣露天煤礦礦用卡車無人駕駛技術研究項目合同,包括31臺無人駕駛礦用卡車及其輔助作業車輛。這是國內首個批量採用國產關鍵系統的大功率電驅動礦用卡車無人駕駛技術商業化項目。

無人駕駛礦卡正在作業 企業供圖

礦用車,對很多人來說比較陌生。如今的礦區開發,尤其是大型露天礦區,所使用的都是「巨無霸」型礦用車。目前,全球載重最大的礦用車,載重量達到450噸,排名第二的載重量也達到400噸。

「巨無霸」看起很厲害,但也有「缺點」,比如人工成本、運營效率、視野盲區等。而礦卡無人駕駛,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從2019年至2020年,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以及國家煤礦安全監督局,連續發布了包括《煤礦機器人重點研發目錄》、《關於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在內的多項政策通知和指導意見,明確指出發展「露天礦卡車無人駕駛系統」,爭取在2035年實現「智能感知、智能決策、自動執行」。

國外礦卡無人駕駛技術整體起步早,國內技術發展起步較晚,大多處於示範應用階段。憑藉在軌道交通牽引變流、控制系統、礦用卡車全自主化電驅系統、多領域無人駕駛系統以及多系統深度融合等方面的深厚技術積累,2017年,中車株洲所正式進軍礦卡無人駕駛領域,並於2018年與合作夥伴完成國內第一輛真正無人駕駛礦卡樣車。

中車株洲所研製的礦卡無人駕駛系統,包括車載無人駕駛、無人運輸作業智能管理、「車-地-中心」傳輸、協同作業管理4個主要系統,可有效解決多塵環境障礙物感知、非鋪裝路面障礙物感知、非結構化道路路徑規劃、不平路面橫縱向聯合控制、多車協同調度等礦卡無人駕駛難題,在確保安全、高效、節能的前提下,實現最小化成本、最大化作業效率。

目前已有一臺無人駕駛礦卡在礦區進行調試,預計在上半年可完成該項目首批車輛交付。

神延煤炭礦卡無人駕駛項目,是在國家大力發展「新基建」的大背景下,中車株洲所正與合作企業一起,積極探索5G通信、大數據、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高新技術與產業融合。

來源/株洲日報 記者/高曉燕

編輯/黃盼

聲明:分享要尊重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株洲發布」刪除。

【來源:株洲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首輛出口海外120公裡時速全自動無人駕駛列車下線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14日,中車株機為土耳其伊斯坦堡新機場線研製的首列地鐵列車在株洲下線。這既是我國首個交付伊斯坦堡的地鐵項目,也是我國首個出口海外的120公裡時速速度等級的全自動無人駕駛大軸重車輛。
  • 全球首個極寒無人駕駛礦用車進入聯合調試
    記者從航天重型工程裝備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 「航天重工」)獲悉,由航天重工和國家能源集團神華寶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聯合研製的全球首個極寒型複雜氣候環境露天礦 「5G+無人駕駛卡車編組安全示範工程項目」 (以下簡稱 「無人駕駛項目」),目前正在調試中。
  • 中車株機為土耳其伊斯坦堡新機場線研製的首列地鐵下線
    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為土耳其伊斯坦堡新機場線研製的首列地鐵列車下線儀式現場。 劉曼 攝中新網株洲7月14日電 (劉曼 徐志雄)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株機」)為土耳其伊斯坦堡新機場線研製的首列地鐵列車,14日在湖南株洲下線。這是中國首個交付伊斯坦堡的地鐵項目,標誌著中國首個出口海外的每小時120千米速度等級全自動無人駕駛大軸重車輛將服務亞歐大陸橋新機場。
  • 6個月實現新造地鐵列車下線 伊斯坦堡新機場將迎「中國造」地鐵...
    人民網株洲7月15日電(匡瀅 梁超)全自動無人駕駛,全壽命遠程跟蹤、診斷和維護,全車內循環感應系統,極具土耳其風情的外觀及內飾……7月14日,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為伊斯坦堡新機場線研製的首列地鐵列車下線,這是中國首個交付伊斯坦堡的地鐵項目,標誌著我國首個出口海外的120km
  • 北鬥三號系統中的青島科技力量:裝上「聰明大腦」拖拉機實現無人駕駛
    經過前期設計、評測、檢測、生產等各種工序,在2016年年底,第一臺航天微小型相機研發生產成功,2018年搭載了由青島市光電工程技術研究院研製的太陽帆板監視相機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二十六、二十七顆導航衛星發射成功,拍攝圖像順利傳回了地面衛星測控站。這也意味著,由青島光電院研製的太陽帆板監視相機圓滿完成了對組網衛星太陽帆板運行過程的可視化監測。
  • 無人駕駛最高時速160公裡 全國最快市域列車成都新都造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列車系全球首款實現時速160公裡的5G車車通信全自動駕駛列車,完善了市域列車譜系,填補了行業空白。 據悉,這列集合了國內若干科技新成果的超級「鐵路公交」,由中車四方股份公司、成都軌道交通集團、中車成都公司聯合研製,技術上融合了5G通訊、全自動駕駛、智能運維、本構安全、輕量化等先進技術
  • 蝶變傳奇——中車株洲所六十年發展紀實
    這是一片地圖上難覓蹤跡的地方,卻培育了中車株機、中車株洲所、中車株洲電機三家軌道交通優質企業,孕育了中國軌道交通電氣化之夢,成就了株洲「中國電力機車搖籃」的盛名。中國第一臺電力機車、中國第一臺交流傳動電力機車、中國第一臺高速動車組、中國第一臺磁懸浮機車、全球首列超級電容低地板有軌電車、全球首款智軌電車等「明星」產品均誕生於此。
  • 俄羅斯鐵路在PRO//Motion.EXPO上展示無人駕駛列車「拉斯託卡」
    「Lastochka」(拉斯託卡)。阿基莫夫表示:「我們所看到的是一項重大的技術突破,這是由於拉斯託卡是我們的工程師在我們的技術中心與不同的合作夥伴一起創造的,而這些合作夥伴一直與俄羅斯鐵路公司進行拉斯託卡的開發。」別洛焦羅夫則表示:「對俄羅斯鐵路公司而言,這是歷史性的一天。我們離打造完善的無人駕駛技術已經很近了。我要感謝我們所有的開發人員 -- 我們完全利用俄羅斯的系統做到了這一點。
  • 我國高鐵為何不怕卡脖子?看完這裡的黑科技就懂了
    11月8日剛獲得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的馮江華表示,「進入軌道交通的智能時代,面向科技前沿,我們從追趕向並跑、領跑轉變,大膽去『無人區』開展研究,比如,以智軌列車為代表的一系列創新成果,就是全新的突破,是全世界之前都沒有的。」馮江華是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下稱「株洲所」)的總工程師。
  • 東風公司、中遠海運、中國移動跨界合作 5G+無人駕駛賦能智慧港口...
    (上海)信息通信科技共同聯合開發的首臺定製平臺港口無人駕駛貨櫃卡車通過了實際生產運行試驗,5G+智慧港口建設完成了由實驗研究,到全業務場景試點生產和試商用階段的跨越!「『5G+無人駕駛賦能智慧港口』戰略合作項目的發布及籤約,是中遠海運、中國移動與東風公司面向智能化時代開展戰略合作的一項重要成果,也是落實國家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竺延風表示。
  • 蝶變傳奇——中車株洲所六十年發展紀實_社會新聞_新聞中心_懷化...
    這是一片地圖上難覓蹤跡的地方,卻培育了中車株機、中車株洲所、中車株洲電機三家軌道交通優質企業,孕育了中國軌道交通電氣化之夢,成就了株洲「中國電力機車搖籃」的盛名。中國第一臺電力機車、中國第一臺交流傳動電力機車、中國第一臺高速動車組、中國第一臺磁懸浮機車、全球首列超級電容低地板有軌電車、全球首款智軌電車等「明星」產品均誕生於此。「國家之強始於交通之強,交通順則百業興。」
  • 無人駕駛只是為了炫技嗎?不,有些是被逼急的
    特定場景式自動駕駛有很多種,比如露天礦區的無人駕駛礦山車、港口與大型工廠的無人駕駛運輸車、景區與機場的無人駕駛巴士、園區的無人駕駛環衛車、生活小區與寫字樓的無人駕駛快遞車等等。它們有兩個共同特點,就是低速行駛和封閉範圍運營,因而實現難度相對比較小,也沒那麼依賴於相關法案落地。
  • 無人駕駛真的普及了,你敢一個人在睡覺交給自動駕駛嗎?你怎麼看
    在關於這兩個領域的技術中最引人注目的,無非就是無人駕駛這項高科技。儘管包括奔馳奧迪,等豪華品牌在內的車企,都在努力嘗試推出屬於自己的無人駕駛技術甚至包括谷歌百度等網際網路企業也在跨界尋找無人駕駛技術的突破性技術,也在不斷嘗試突破技術壁壘。然而,外界對於無人駕駛技術的出現普遍保持質疑的態度。即便質疑聲音普遍存在,依然無法阻擋眾多企業對於無人駕駛技術的追求。
  • 無人駕駛汽車革命為何停滯不前?
    引領這一領域的Google分拆公司Waymo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雖然他們自動駕駛汽車的宣傳畫面讓世界讚嘆不已,但隨後看上去卻是進展不大。 去年10月,Waymo宣布公眾現在可以「在短期內」打到無人駕駛的計程車,而且沒有任何安全駕駛員,儘管僅限於陽光明媚的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郊區,那裡道路的每一釐米都已經由Waymo計算繪製完成。
  • 北京發布自動駕駛路測報告,上汽通用五菱率先建成無人駕駛物流線路
    大會籤約的項目包括長三角無人智能裝備基地項目、長三角「5G+智能駕駛」產業研究院項目、長三角服務中小企業金融創新區項目等。其中,長三角「5G+智能駕駛」產業研究院項目,由長三角「5G+智能駕駛」協同創新聯盟、智能型新能源汽車協同創新中心與浙江嘉興市嘉善縣三方共建。
  • Waymo開放無人駕駛服務;特斯拉將發布最新版FSD
    One用戶可在該地區體驗無需配備安全員的完全無人駕駛計程車。 特斯拉將發布最新版FSD套件 當地時間10月8日,特斯拉執行長埃隆馬斯克表示,最新版本的FSD(全自動駕駛)軟體將在幾周內發布,新系統可以實現零幹預駕駛功能,這意味著配備了全自動駕駛套件的車輛將不再需要向汽車輸入任何操作指令。
  • 無人駕駛爽死了,但副作用也不小
    Google正在將其工作重心放在搭載了Google Chauffeur軟體的無人駕駛汽車上。這實際上到目前為止,也只有上述這幾個州允許無人駕駛汽車上路。在所有無事故形式的時間裡,無人駕駛汽車遇到了20萬個停止行駛標誌,60萬個交通燈,以及1.8億輛其他類型的汽車。當然,Google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也承認,他的無人駕駛汽車發生了12起交通事故,但是他很快便對媒體透露,所有這些事故都是由其他車輛所引發的,無人駕駛汽車沒有任何責任,而且完全有能力接管人類駕駛員來開車。
  • 首列無人駕駛地鐵列車在泉州臺商區下線
    首列「福建造」全自動無人駕駛地鐵列車泉州網4月11日訊(記者遊怡冰 黃雅珊 通訊員何經偉 吳宏道 文/圖)清晨,在一陣悅耳的「蜂鳴」聲中,地鐵列車從車庫裡自動「醒來」,自檢無誤後,自動開往始發站。整個運行過程中,列車上沒有一個操作員,全部實現自動化……這不是電影裡的情景,而是剛剛誕生的一項高科技。9日,首列「福建造」全自動無人駕駛地鐵在泉州臺商投資區泉州中車唐車軌道車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泉州中車唐車公司)完成各項試驗,順利下線。列車具備休眠、喚醒、自檢、自動運行、停車、自動開關門及遠程控制等功能,自動化程度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 「福建造」無人駕駛地鐵列車來了 首列在泉州下線
    首列「福建造」全自動無人駕駛地鐵列車  廈門網訊 據泉州晚報報導 (記者遊怡冰黃雅珊通訊員何經偉吳宏道文/圖)清晨,在一陣悅耳的「蜂鳴」聲中,地鐵列車從車庫裡自動「醒來」,自檢無誤後,自動開往始發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