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窮人有窮人的浪漫,富人有富人的性感.——小記《追憶潸然》

2021-02-11 日劇圈



25年前,他擔當編劇的《東京愛情故事》影響了一代人的愛情觀。3年前,他筆下的《最完美的離婚》又激烈探討了當下青年的婚姻觀。2010年,他透過《Mother》「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男人和女人,還有另一類人叫母親」深挖母愛。2015年,他帶來的《問題餐廳》,又在直男癌盛行的日本社會,為女權主義樹立了標杆。2016年年初,坂元裕二再次出山,新作《追憶潸然》。

我不知道坂元先生是處於何種考慮才將劇名定作「いつかこの戀を思い出してきっと泣いてしまう」(直譯:「某天想起這段戀情一定會哭泣」,意譯:「追憶潸然」)。這樣的劇名,讀來似有些悲傷情歌的味道,仿佛從一開始劇情就會註定苦澀:

在東京打工的青年曾田練因一封陌生人的信,驅車來到北海道。他找到信的主人杉原音,並幫助她擺了脫過去來到東京。在東京熙攘的人群中,初識不久練和音錯失彼此。練和一名名叫木穗子的女孩談著一段註定沒有結果的所謂愛情。音則開始在養老院拼命打工養活自己。練的青梅竹馬小夏渴望在東京實現自己的夢想。練的朋友晴太則讓小夏感受到了大都市的殘酷與冷漠……


  

顯然這是一部日本版的「北漂」愛情故事。男女主角均是從鄉下來到大城市東京打拼的底層青年。沒有華麗的時裝、沒有炫酷的跑車、沒有體面的工作、更別說「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故事線索。主人翁們平凡如千萬人。他們早出晚歸,依靠地鐵和公交在巨大的城市穿梭。他們整日整夜地做著透支體力卻收入微薄的工作。他們在公用的洗衣機房裡排隊等待,在商店標有折扣價格的暖爐前徘徊思索。

最開始,音和練的東京生活,像極了幾米的繪本圖冊:「她習慣向左走,他習慣向右走,他們始終不曾相遇。」同住在東京的雪谷大塚,他習慣搭巴士,她習慣坐地鐵,一南一北,他們始終不曾相遇。

坂元先生在音的自白中這樣寫道:「從車站走回來需要20分鐘,6坪帶廚房,我有了屬於自己的房子。在東京,室內比室外還冷。而馬桶圈的冰冷,卻是全國共通的。東京的便利店沒有停車場,有的小學生會乘電車上學,信號燈是橫向的,地鐵就像迷宮一樣。如果電車因事故遲到了5分鐘,一定會有人咂舌表示不滿。來東京一年了,我還是沒有遇見他。

音一直掛念著練,那個把她帶出不幸過往的搬家公司職員。「你有喜歡的人嗎?」「有。」「什麼樣的人?」「我不知道。」「為什麼不知道?」 「我們只是在一年前見過一次而已。」「這樣不奇怪嗎?」「這樣奇怪嗎?喜歡,不是在見面時產生的,而是在見不到的時候才會產生吧。」從未遇見的365天,想要見面的365天。

當音和練再次在東京相遇,寒夜靜謐的路燈下,音哭著淚望練,說:「如果可以,請告訴我你的名字,留下你的號碼,我也一個人在東京努力著。」此刻,縱然音和我們隔著銀屏,但那份在大城市孤獨打拼的心情,大抵都會是一樣的吧~



曾經看到有人說:「坂元裕二的劇本就算不是嘴炮,也能三言兩語直指人心。《追憶潸然》裡一句『東京不是實現夢想的地方,東京是讓你忘記沒有實現夢想這件事的地方。』秒殺了太多的上京人。」

而提到「上京人」,若要真正弄明白這個詞的意思,我們還不得不去先了解一下當下日本社會的宏大背景。在日語中,專有「上京(じょうきょう)」一詞,特別用來形容從地方前往京城(現在指東京)的這一行為。由於日本社會的不斷發展、城市化尤為加劇,導致日本全國的城鄉資源分配極度不均,越來越多的財富集中在了以東京為首的首都圈和以大阪為首的阪神圈。為了尋求更多的發展機會和更大的生存空間,數以萬計的日本青年選擇湧向了全國的政治、經濟中心——大都會東京。據日本總務省2014年發布的《人口遷移報告》顯示:「日本的人口正從全國範圍流向經濟正在復甦的首都圈」。東京圈人口淨遷入已連續19年位居全國第一。在淨流入東京的10萬9408人中,有10萬3325人處於15~29歲的年齡段。」

正是這一現象的產生,後來,日語中的「上京」一詞才逐漸演化成了現在一眾國民,尤其是指年輕人前往大都市尋夢的代名詞。而《追憶潸然》的主角原型們,恐怕也正是這些從全國流向東京的「上京「者。




(「上京」是不是可以接地氣地理解為我們的「北漂」?這樣想來,在某種程度上近似的社會背景,抑或是曾經共通的儒教圈文化環境,會不會成為日韓電視劇相較於歐美影視作品更容易讓中國觀眾產生共鳴的一大原因。)



還記得13年夏天,哭著追完了坂元先生的《Woman》,那個時候就覺得應該沒有人能比坂元裕二更會描寫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平鋪直敘的風格,日式緩慢的節奏,細膩純粹的筆調,太過真實的細節。當飾演望海的小演員天真爛漫地問飾演單身母親的滿島光:「媽媽是因為爸爸給你糖吃,所以才跟他結婚的嗎?」在一旁一起看劇的朋友,一下子不知是哭還是在笑。

(好吧,請允許饅頭在《追憶潸然》的專題,插一張《Woman》的圖,就知道你們喜歡這個,永遠活在照片和回憶裡的慄子爸比~)



其實,《追憶潸然》也有很好地延續坂元先生的風格:溫婉的配樂,細膩的臺詞,細水長流的發展,真實致鬱的故事。比起上一季「月九」滿滿的「韓劇漫改」風格,坂元先生的作品倒更算是回歸了正宗日劇「月九劇」的主流。男女主人翁終於不再是「在世人眼中閃閃發光的你,唯獨看中了毫不起眼的我」,而是回歸到了「在所有人眼中都平凡又渺小的我們,卻在彼此的眼中閃閃發光。」

記不得曾經在哪裡看到過對坂元先生的記錄,他若是要寫哭戲的場景,他定不會讓演員直接哭,他偏愛那種讓情緒醞釀,然後用笑中帶淚的氛圍觸發淚腺的哭。饅頭私以為我們是否也能從中看到坂元先生對其致鬱型作品的態度,抑或是直面現實類日劇作品的作品觀,(比如:《打工仔買房記》、《我存在的時間》等等,當然《追憶潸然》也算):把世間的醜陋和無奈原原本本地、血淋淋地拿給你看,但在同時又會提醒你:在你身邊總會有那些美好的東西,它們能夠幫助你拯救自己戰勝無奈。也許有一天,你能真正知世故,到那時,你便懂得如何不世故。


如果要問截至目前Ep5,《追憶潸然》裡饅頭最喜歡的片段,我想應該會是Ep2的「露天音樂會」:

沒有坐上摩天輪的音和練,意外地來到了音樂會會場。鋼琴音樂會在建築物的二層進行著,音和練卻只能站在建築物一層外圍的一堆廢棄的雜物旁。音仰頭望向二層音樂會會場的燈光。練在一旁的雜物堆中,清理出了一小塊兒地方。音小聲問練:「請問這裡有人嗎?」練認真地回答:「這是A排15座和A排16座。」音向練有禮地一鞠躬,然後便徑直坐下。

 音和練在冬夜室外的雜物堆中並排而坐,他們認真地聆聽著二層會場傳來的鋼琴聲。音高興地對練說:「其實,這是我第一次聽音樂會。」練笑著說「我也是。」……


這一段劇情,讓饅頭想到了黑澤明先生在戰後拍攝的電影《美好的星期天》,在這部講述了一對窮光蛋情侶如何在周日運用手裡僅剩的35元度過快樂一天的電影中,貧窮現實的無奈和富足精神的樂觀始終貫穿全片:當他們想聽廉價的音樂會,黃牛黨卻買光了所有的低價票;當他們只想喝咖啡,卻因為看錯菜單而花光了所有錢……可是那又怎麼樣呢?他們還是能和街邊的小孩痛快地來場棒球賽,他們還是能在空曠的露天音樂廳因一場假想的「音樂劇」窮開心,傻愉快……

正所謂:「窮人有窮人的浪漫,富人有富人的性感。」如果我們喜歡走下豪車為潤子撐傘的星川,為什麼不能喜歡邁上卡車親吻練的音的勇敢。純粹意義上的戀愛,或許還真與金錢無關,只與對象有關。



寫在最後

1、本劇選角值得回味。


主演6人年齡均落在20歲~29歲的20代階段。

有村架純(女一)、高良健吾(男一),演員出身。

高畑充希(女二)、西島宏隆(男二),歌手出身。

森川葵(女三)、坂口健太郎(男三),模特出身。

2、坂元裕二不愧書信高手。

列舉《東京愛情故事》、《Woman》、《最完美的離婚》、《追憶潸然》四劇書信作為賞析。



《東京愛情故事》

赤名莉香給永尾完治的告別信

 

你好,丸子。

應該是說晚安吧。

我現在要正式地跟你道別。

雖然有點令人難過,可是,並不是只有難過。

再怎麼說,能在同一個季節裡,和你走在相同的街道上,對我來說是很值得回憶的。

 

丸子,現在這個時刻最美。

跟你離別的這個時候。

能夠這樣子和你在一起,我想我將來也一定能堅強地過下去的。

遇到你是我人生的一大收穫。

 

我不道別,

也不跟你約定,

我想我們一定能再見面的。



《Woman》

青柳信給青柳小春的信

 

致小春:

小春,對不起。我剛剛對你說謊了。我說出去工作,而現在卻在大菩薩嶽。等我回去了,估計沒有信心找藉口。所以我會把這封信,偷偷夾在你的帳本裡。我不需要回信。

從這裡望見的山,是我孩提時代每天都看著的山,我現在回到那個地方了。為了去見那個人。我從出生到15歲,都一直在這個村子,那之間的8歲到10歲的3年,我一直是一個人生活的。

每個月郵遞員會來,交給我一個鑲著綠邊的信封,我會把裝在裡面的前,分成好幾份,分別用作每天的夥食費、零食費,用來交電費,學校的午餐費。我會去商店街買東西,老闆總誇我:每天都來幫家裡買東西,真乖啊。其實我不是幫忙,而是為了自己做飯才去買東西的。

早上醒過來,疊被子,聞聞衣服的味道,如果發臭了就洗。每星期三次,燒洗澡水洗澡。頭髮長了我自己剪。因為如果邋邋遢遢的,秘密會被人發現。一定要保守我只有一個人住的秘密,這是我和那個人的約定。

我就懷著一點冒險的心情,一直守著那個秘密。有時候,那個人會回來,會獎勵我,她會抱著我說:你真了不起,做得真好。然後給我奶糖吃。她會說:再等等,再過一陣子,我們就能一起住了。然後又回東京去。那個人在東京,和一個比我重要的人生活在一起。

冒險到了第三年,鑲著綠邊的信封就不再郵來了。我有些走投無路了,沒有辦法做飯,冰箱也不能用了。鞋子磨破了,也沒有錢買新的。情況越來越嚴重,結果附近的人看到我的時候,也開始皺起眉頭。我真的慌了,因為那個人說過,如果秘密被人發現了,她就會被人抓到牢裡。如果被抓,就再也見不到她了。

那個時候,救下我的是郵遞員宮前先生。宮前先生人很有趣,他總是吹牛說:我能用眼皮開啤酒瓶蓋!他酒量不好,喜歡吃布丁。

小春對我來說,是有生以來第一個家人。事到如今,還去見那個人,能有什麼意義呢?這就回家,對小春說「我回來了」,抱起望海,3個人一起吃晚飯,這樣不是挺好的嗎?我這麼想著出了醫院,往車站的方向走去,往家人等著我的家走去。

我根本不求那個人能給我什麼,也不指望她跟我道歉,跟沒指望她對我說她很後悔。事到如今,我也不指望我們能握手言和,只是想讓那個人看看,想讓她看看長大後的我。只是想讓媽媽能夠把目光轉向我而已。

我和媽媽說著話,事實上,也一邊在想別的事。有沒有什麼辦法呢?也讓小春和小春的媽媽和好。我想和小春,還有小春的媽媽,一起吃飯。所以,我想先走就去拜訪小春的媽媽,當面談談,告訴她:現在小春也當了媽媽,養育著一個女兒,做著有媽媽味道的油炸豆腐包壽司。我想看見小春和小春的媽媽一起吃飯的場景。

一定會成功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我有這樣的預感。



《最完美的離婚》

星野結夏給濱崎光生的信

 

致光生:

寫下了你的名字,我自己都嚇了一跳,印象中太長時間都沒有叫過你的名字,有點緊張,總之先向你報告一下,我搬出去了。你進門以後大吃一驚吧,有沒有目瞪口呆?我會把原委說清楚的,你就先冷靜下來看完這封信吧。

光生啊,我覺得我們繼續這樣住在一起有些不對勁,我們已經離婚有段日子了,我覺得總有些不方便,究竟哪裡不方便,我也說不清楚。最近看到你,就莫名的覺得心靜不下來,我也想方設法的消除自己的煩躁,或者努力恢復原先的狀態,但都不成功。

我曾說過你是個怪人,或許最奇怪的人是我,我沒辦法協調好很多事,跟喜歡的人在生活上步調不一致,合拍的人卻又喜歡不起來。

我從來都無法贊同你的言行舉動,卻還是喜歡你啊。愛情與生活經常發生碰撞,該怎麼說呢,這或許是在我有生之年都無法治癒的頑疾。

以前我們不是去看過一次電影嗎?就是我遲到了10分鐘那次,我在過人行道的時候看到你站在約好的地方,一副很冷的樣子,把手插在口袋裡。我一想到這個人正在等我呢,不知為何就覺得很開心,就想一直遠遠看著你,因為你的身影可比電影好看多了。

我喜歡偷偷看你。你很害羞,很少面向我,所以我有很多機會可以偷偷看你,我們倆並排走在目黑川的時候,我偷偷看過你,看DVD的時候,讀書的時候,我總是偷偷看著你,心裡自然而然的充滿了喜悅。嫁進可以看到櫻花的家裡,和討厭櫻花的人一起生活,但我比你所想的更加依賴你。

雖然我們並沒有平等的包容對方,但是我體會到了躺在你膝上放鬆身心的舒適安寧,就好像貓咪一樣,一整天都沐浴在陽光下一般,或許我就像是生活在這個家裡的第3隻貓咪吧。

謝謝你做的美味飯菜,謝謝你鋪的溫暖床鋪,謝謝你曾輕撫我枕在你膝上的頭。

能仰望你,俯視你,能偷偷看你,凝視你,對我而言,都是無可替代的幸福。

光生,謝謝你。

雖然是我自己決定要分開,但也覺得有點寂寞。

但是,如果我又想偷偷看看你,或者想跟你說說話的時候,總會再見的。



《追憶潸然》

媽媽給杉原音的信

 

致小音:

現在是半夜2點多。

我想著,或許這就是最後的機會了,於是跟護士借了信紙和筆。

字已經寫得不漂亮了,有點難為情。

信紙透過燈光,會浮現出小小的花瓣,很漂亮吧?

 

小音,媽媽很快就要走了。

時間真的很快啊,根本不夠用。我還什麼都沒做,還不能死,不能丟下你獨自一人。

小音,讓你變成沒有爸爸的孩子,我一直後悔不已。

媽媽已經沒辦法幫你扎辮子了。雖然如此,媽媽還是覺得:能讓你來到這個世界,真是太好了。

你總是充滿好奇心,為什麼水能淋溼東西?為什麼頭髮會不斷地長,眉毛卻只長一點點?

為什麼人會感到寂寞呢?

你不需要圖畫書,因為你會將自己創作的故事講給我聽,說著說著就睡著了。我走路很快,你總是說著「沒關係」,努力追上來。

看著你那小小的身影,我總是想著:這孩子有能力開闢人生。

 

小音,要遇到很多人哦。

要自由地看,自由地說。

隨心所欲地活著哦。

這就是你與生俱來最珍貴的寶物。

有一天,你會去上學,交朋友吧?

變成初中生,變成高中生,然後喜歡上某個人吧?

你會談一場怎樣的戀愛呢?

談戀愛不只是開心,有時也會難過呢。

我想人之所以會寂寞,一定是為了和某個人相遇吧。

人生雖時而殘酷,但戀愛時能夠忘記這一切。

談幾場戀愛,然後,要是能夠在某一天,遇到獨一無二的那個他就好了。

他一定會回答你的問題,聽你的故事,為你的出生而感到開心。

 

葡萄的花是葡萄味的,香蕉的花是香蕉味的。

愛,就是以心傳心。

小音笑的時候,媽媽也在笑。小音跑的時候,媽媽也在跑。

我最愛的女兒,我最愛的小音,媽媽愛你。

一定要幸福哦。



(寫於《追憶潸然》第五集末,全劇未終,所有評述,僅針對前五集內容。期待下周精彩逆變。)

(另:本劇好臺詞俯仰皆是,且讓我們留在「一劇一詞,一期一會」分享吧!P.S.很喜歡第五集井吹說的那句:「單戀就像扁桃體,沒什麼用,卻會讓你生病。」 哈哈哈哈哈,那闌尾也算是吧~ )


相關焦點

  • 世界上先有窮人還是先有富人?富人到底是怎麼產生的?
    好的知識,改變你的認知,大家好,我是明墨,世界上先有窮人還是現有富人?富人到底是怎麼產生的? 在人類早期,也就是在原始社會,人類沒有窮人與富人的差別,所有人都是窮人,即使他是這個部落的酋長,他也是窮人
  • 富人的《變形計》,窮人的《變心計》。
    當然,我們不能完全否定這檔節目,有很多從這裡變形之後的孩子的確是得到了充分的教育,從根本上改變了自己的性格,其中最簡型的應該就是對於富人家的孩子可以變好,這當然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但是反觀窮人家庭的孩子,從變形計結束以後,有很多已經無法再適應自己本來生活的環境,甚至變得嬌縱,蠻橫無理,對自己生活的環境表示不滿
  • 富人定律:沒有富人思維,再努力都是窮人!
    沒有富人思維,再努力都是窮人! 這可以說是一條富人定律,因為人與人之間,雖然都擁有幾乎同樣的身體條件,也可能會付出同樣的努力,但不同的思維卻會造就不同的結果——窮人和富人。
  • 窮人思維有多可憐?富人思維有多厲害?兩個故事告訴你,恍然大悟
    窮人思維有多可憐?富人思維有多厲害?兩個故事告訴你,醍醐灌頂,恍然大悟 故事一 有一個窮得有上頓沒下頓的窮人,日子過得十分之悽慘,一位富人看到後起了同情心,想要幫他脫貧。
  • 窮人與富人之間的道理,你早該知道的
    富人到底是如何幫助窮人改變的?馬上點擊觀看!看完電影,或許你會有所疑問:把房間整理得有條不紊就能致富了?! 表面上,富人只是在幫助窮人整理房間,疊被子、疊衣服,打掃清灰、丟垃圾,讓房間變得整潔。但實際上,富人希望幫助窮人改變的,不僅僅只是房間的環境,更是亂糟糟的人生。
  • 如果分別給窮人與富人100萬,他們會怎麼做?
    其次,我們在說窮人與富人的本質區別為什麼是思維?舉例說明,當你同時給窮人與富人100萬時,窮人拿到錢之後,會想:我先拿著100萬付個首付,然後再餘下的錢買一輛車,然後我就變成有車有房的人了。而富人拿到錢之後,會想:我如何將這100萬變成1000萬,變成1個億元,然後再將其中一部分拿出來投資10套房,換一輛車。當同樣面對這100萬時,窮人與富人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這就是區別,窮人想著如何將錢變成自己所擁有的,而富人所考慮的是錢是一種工具,如何錢生錢。
  • 思維燈泡|窮人思維與富人思維的差別
    如果你非要我說「窮人思維」,嗯,我也可以給你提煉幾點:1.過度的「節約」如果你沒有窮過,你是很難真正想像窮人的生活,體驗窮人的感受。我一個朋友的親戚,爺爺輩的那種,打小就很窮,窮到什麼程度呢?他們會為面子犧牲很多,哪怕是一項決策,明顯A是理智的,對自己有好處的,但容易讓人笑話,所以他們會選B,僅僅是因為面子問題,哪怕選B其實對自己是很不利的。因為窮人身邊大多是窮人,也很少關注有價值的重大事情,所以就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家長裡短,你家兒子我家女兒的,各自攀比,尤其是農村裡和小城鎮。
  • 嫁給窮人,和嫁給富人,女人的生活核心是有區別的
    【明一悅讀原創,感謝喜歡,謝絕抄襲】窮人,富人,嫁了之後的女人,生活究竟會發生怎樣的改變?很多人會說,嫁給窮人當然是受窮,嫁給富人才會有生活品質可言。不否認,在經濟問題上,嫁給窮人,和嫁給富人,生活品質是不一樣的,但生活畢竟不僅僅是錢的問題,生活品質也需要講究點核心內容。那麼,嫁給窮人,和嫁給富人,女人的生活核心又有哪些區別呢?
  • 《寄生蟲》富人在上,窮人在下
    看前刷了一半的劇透,可正式觀片仍有無數個細節震撼我。金司機彈開的蟲像極了某個早上在廁所看見的那隻沒有讓我尖叫拍死的蟑螂。 生活的迫害到底在什麼時候讓人崩潰呢?或許在你住地下室卻走進別人家如此敞亮、舉高臨下的房子後。或許是別人在為雨後晴天的party慶幸,而你家因為下雨漏水,你只能叼著煙蹲在馬桶上,看著水位上升淹沒你的時候。猜到了這電影的結局有命案,富人一家會出事兒,卻未曾猜對兇手。
  • 富人不願意幫助窮人,低賤的文人給他們找藉口
    不得不承認,發生在叢飛,朱之文身上的事情,也許是真實的,但類似的事情,到底有多少?我相信大部分窮人是好的,是會知恩圖報的,更不會恩將仇報。再說,富人做慈善,是為了了對方回報嗎?假如您只是為了對方回報,那您還不如不做。寫這些文章的所謂文人,其實也都是道聽途說,就信口開河的為富人找藉口。大家想想,像我這樣趴在電腦旁碼字的人,會有幾個是富人?
  • 富人思維和窮人思維有何不同?從這3點便可看出,難怪了
    富人思維和窮人思維有何不同?從這3點便可看出,難怪了有些人可能會猜想一個事情,那就是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是怎樣的,畢竟窮人和富人,可以算是在生活方式中的兩種極端,富人的生活,和窮人相比的話,自然是無法比擬的。
  • 窮人和富人在買車這件事上,思維有很大的差異,看完你就懂了
    窮人和富人在買車這件事上,思維有很大的差異,看完你就懂了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窮人,一種是富人。可想而知,窮人和富人之間最大的差距就是金錢。窮人生活質量低,手上沒有多少錢。而富人生活質量高,根本不缺少金錢。
  • 專家:婚姻對富人沒意義,對窮人很殘酷,看似無情卻句句大實話
    對這句話,他予以了具體闡述:  婚姻制度對富人階層有意義嗎?對他的財產繼承來說,是有意義的,但是到了富裕的階層,一般情況下,他們不太要求婚姻的忠實度了,這一段對他們來說意義不大。婚姻對窮人,也很殘酷,因為富人存在著性奢靡,是靠花錢買,而窮人存在著性散亂,因為他維持不住穩定的性關係,穩定的性關係是要供養的。
  • 《上流寄生族》影評|窮人富人都是病態社會的犧牲品
    獲得美麗又易輕信的富太太的賞識,窮人家長子再包裝他妹妹的身份轉介紹給富太太,成為富家小兒子的藝術老師,接著窮人家女兒耍小聰明、戲劇性地再將富人家的司機和管家弄走,將父母轉介紹來工作。窮人家成為了富人家的寄生族。當一切變得順利,被炒魷魚的管家的突然出現,使這家窮人的命運出現了極大轉折,演變成一場血腥的搏鬥。
  • 窮人與富人之戰:《寄生蟲》與奉俊昊電影
    那麼,階級之間,有沒有流動的可能呢?或者說,窮人要永遠窮下去嗎?下層階級,能夠靠自己的努力,進入上層階級嗎?《寄生蟲》用了一組很形象的畫面,來講這件事兒有多難。富人們看到了,會琢磨一下自己家裡的傭人靠不靠譜,自己是不是也正在被寄生著,然後再對窮人生出一些悲憫之情;窮人們看到了,會感慨一下貧富差距所帶來的不公,甚至會同情一下自己的境遇,然後再對富人生出一些怨恨之意。階級問題,是個太普遍的問題,也是大學學習社會學出身的奉俊昊,自從拍電影以來就在關心的問題。
  • 電視劇中砸車的窮人和富人,將會面臨什麼後果?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75條規定 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判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 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蟲》,拷問了富人的道德和窮人的欲望
    更重要的是,電影《寄生蟲》拷問了富人的道德和窮人的欲望,揭示了富人和窮人是怎樣演變成寄生蟲。富人的優越感和窮人的鄙視,更是顯而易見。就連富豪家的小兒子對氣味極其敏感,他發現:這四個人身上有一樣的味道。氣味都成了富人和窮人之間的一道鴻溝。
  • 《頂樓》:年少窮人,不顧一切擠進富人圈,值得嗎?
    《頂樓》主要是圍繞著窮人與富人之間的矛盾而展開,在這部劇裡,窮人處於一種弱勢的地位,嚴格來說,他們本身並沒有太大的過錯,讓富人們認為他們有錯的也只是因為他們的資質太過於優秀,有一種要搶了他們資源的勢頭,所以那群表面上已經什麼都有的富人,利用自己財力上的優勢,對窮人進行了一系列的打壓。
  • 《寄生蟲》窮人與富人是對立統一的存在,解讀韓國社會問題的本質
    關於這部電影,不少解讀都是關於導演攝影的技巧,故事內容等等,在我看來,一個國家有富人,就會有窮人,兩者是對立統一的存在,既然導演刻意安排出現,那一定會有其中的道理。本文將從三個角度來深度解讀窮人與富人之間的社會問題,在第四部分,予小草說電影會結合全文,談談窮人與富人兩者之間的問題帶來的幾點現實啟發。
  • 窮人買新車,富人買二手車,這句話可信嗎?車主有必要看看!
    窮人買新車,富人買二手車,這句話可信嗎?車主有必要看看!應該說,這句話說的不是很全面,但還是有著一定的道理的。下面,我就在這裡,和大家一起來分析下這句話吧。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都擁有了自己愛車,而且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人加入待購汽車者的行列。而在對於新車,或者二手車的選擇上,應該是沒有什麼富人,或者是窮人的這樣的區分吧。新車,各種外觀內飾零部件什麼裡裡外外的東西都最新的,滿足了國人對於新鮮事物 的不懈追求。而且,傳統上,中國人就有著買新不買舊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