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臉,就是我的電影」---蔡明亮《郊遊》自述

2021-02-08 豆瓣電影

點擊上方即刻關注「豆瓣電影」微信號 ↑

終於盼到蔡明亮的新片《郊遊》出資源,但其實既是期待,又有不舍。導演說,如果這是謝幕,他很高興喜歡的演員都在身邊。我們能看著小康高唱滿江紅,夜啃高麗菜,20年如一日的在蔡明亮的電影中遊走,「他的臉,就是我的電影」。

「沒有什麼故事好說的,影片的主角就是一個沒有什麼故事的人,他為了生活舉著廣告牌,抽菸,沿街撒尿。他生活中的唯一的人類就是他的兩個孩子。他們在一起吃飯、一起睡覺、一起換衣服。他們的住所沒有水、沒有電,每天都睡在大白菜上,但是他們會緊緊地抱住對方。整個城市就是他們的住所——供喪家之犬生活的地方。直到有一天,他們的這個父親,決定帶孩子開始一段不一樣的旅程。」

  

   --導演闡述《郊遊》

  

  十年前我在臺北街頭看到一名男子在路邊舉牌賣旅遊行程,那一剎那很震驚。在紅燈前的幾十秒的問號……他到底要站多久?多少酬勞?他去哪裡上廁所?會遇到親戚朋友嗎?會羞恥嗎?他在想什麼?

  

  他像一根電線桿、一面牆、一棵樹……沒有人理他,他也不理人。

  

  不久,這個行業如雨後春筍,房地產的舉牌人布滿街頭,失業的人越來越多,他們有的是時間,但他們的時間不值錢,都去舉牌賣房子了。

  

  我當時興起一個念頭,要讓小康來演這個角色。

  

  三年前,接到一個關於中年失業、家暴的劇本,又想起那位站在街頭的舉牌人。

  

  那些舉牌人,每50分鐘可休息10分鐘,小便、喝水。一天要站八小時,只能舉牌什麼也不能做。我觀察到他們有些喃喃自語,不知道在說什麼。我就請小康唱《滿江紅》。這是宋朝抗金名將嶽飛作的詩詞,抒發對國家的滿腔熱血與壯志未酬的憤慨。四十幾歲以上的臺灣人,幾乎都讀過這首詞,我曾聽小康唱過。

  

  西化的亞洲城市,讓我感覺似乎處於無地基的浮動狀態,有一種長時間焦躁不安的氛圍。我們好像永遠生活在工地裡,房屋、馬路、捷運不停翻修拆建之中,有更多開發,也有更多遺棄。

  

  一直以來我的影片,從不避開這些景象,那些正在搭建的水泥工地,或是慘敗的樓房廢墟,只不過是再再展示出現代文明開發的瘋狂特質和荒謬的醜陋代價。

  

  《郊遊》裡描述一個單親家庭,沒有媽媽的角色,其實也沒有「家」,「家」變成了廢墟,父子女在一個又一個的廢墟裡移動。影片裡我所拍攝的廢墟,它們仿佛在那裡苦苦地等著我,那些場景我視它如同一個個活生生的角色。我找到它們,同時聆聽它們訴說自己的故事。

  

  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我在一面牆遇到一幅巨大的風景畫,很震撼。這幅畫是這個寂寞城市的一個表情嗎?還是一面鏡子?映照著人世的虛幻或實相?畫的人不知是誰,我決定要拍它。我要求劇組保護它,沒有人有辦法,任何人都可以自由進出廢墟,我只有祈禱。

  

  直到後制的時候,才查詢到這位藝術家叫高俊宏,近年來開始在廢墟做繪畫創作。有趣的是,他跟我說他沒有所謂展出的形式,只是希望這個作品被人遇到。所以,我們相遇了。

  

  更有意思的是,俊宏其實畫的是一張老照片,1871年英國攝影家約翰-湯姆生拍下了臺灣南部一處山水風景,是100多年前的原始地景。照片左角原本有兩個平埔族小孩,俊宏沒有畫上去。

  

  很巧,在我的影片裡,也有兩個小孩在廢墟裡遊蕩。

 

 

  劇本裡原來只有一個女人的角色,她介入小康的單親家庭奪取他的小孩。原本屬意陸弈靜來演,後來我身體很不好,總覺得自己隨時會死掉,很可能《郊遊》是我最後的一部電影,恐怕沒有機會再跟楊貴媚、陳湘琪合作,我突發奇想,為什麼不找三個女人來演同一個角色?後來拍出來,她們是不是在演同一個角色,好像也不重要了。如果這是我的謝幕,我很高興,我喜歡的演員都在我的身邊。他們一直都在我的身邊,不管角色大小,我很感激。

  

  我也感謝我的乾兒子和乾女兒,我看著他們出生和長大。他們是小康的侄子,都不怎麼喜歡演戲,哥哥李奕三歲就演《不散》,五歲演《是夢》,每次都是半夜把他搖醒上戲,現在他是國中生了,勉強再來演一次。七歲的李奕婕,開始根本不肯演。結果一上戲,精彩極了。

  

  要不是小康,我也不會拍這部電影吧。

  

  對電影我已倦怠,近代電影所謂的娛樂屬性、市場機制、大眾口味,令我反感。我不覺得我要一直拍電影,更直接地說,我不覺得我還要拍那種在院線等著觀眾來買票的電影。我總是在問,電影是什麼?為什麼要拍電影?我在為誰服務?大眾是誰?是看史蒂芬-史匹柏的那些人嗎?老實說,我一點興趣都沒有。

 

 

  在2011年,我跟小康合作一個舞臺劇,排戲時他一個慢走的表演讓我震動,我脫口而出:「康,原來我們合作了20年,就在等待這一刻。」

  

  劇場朝生暮死,演完就沒了,我又升起了拍片的衝動,於是開始了小康《慢走長徵》的短片拍攝計劃,我在想,我還要再拍小康那張臉,而且放大。

  

  漫長的20年,這張臉在攝影機的注視之下變成了什麼?或者顯現了什麼意義?《郊遊》的拍攝計劃,其實只是一個手段,從劇本到拍攝到剪接,歷經三年,我最大的功課,就是去故事,去情節,去敘事,去結構,甚至去角色。就只是這張臉,在某一段行為之下的一張臉的完全呈現,其中一個鏡頭,我給了小康一顆高麗菜叫他吃掉,然後開機,我不記得給了他什麼指示,或許我什麼都沒說,我看著他,從容的、安靜的、憐惜的、感傷的、怨悔的、寂寞的、滿足的、酸楚的、爆裂的……啃、咬、塞、咀嚼、生吞活剝、愛恨交錯……我看著他,用他人生的20年吃掉那顆高麗菜,他哭,我也哭。

  

  從1991到2012,最終我還是要說,他的臉,就是我的電影。

郊遊 (2013)
豆瓣評分:7.5
導演: 蔡明亮
主演: 李康生 / 陸弈靜 / 陳湘琪 / 楊貴媚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 / 法國
片長: 138分鐘

相關焦點

  • 視頻 一起去美術館 「郊遊」 躺著看蔡明亮的電影
    作為臺灣電影新浪潮第二波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以犀利冷酷的影像風格,展現出現代人空虛而封閉的精神世界。其作品《愛情萬歲》、《河流》、《天邊一朵雲》、《郊遊》先後榮獲1994威尼斯影展金獅獎、1997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2005柏林影展銀熊獎、2013威尼斯影展評審團大獎,並五度榮獲國際影評人協會費比西獎。2009年,其作品《臉》入藏羅浮宮,成為該館首部電影典藏。
  • 電影:蔡明亮《郊遊》,生活的背後
    走了好遠,我還在想,他到底要站多久?多少酬勞?他甚至更像一棵樹、一根電線桿...這也是生活... 《郊遊》就是類似的簡單故事,光鮮的城市裡,每個角落都有人在為生存掙扎,另外有些人總是來去匆匆。下樓栽剛剛買的吊金鐘,那個清潔小區的漢子拉著垃圾車,一例綻開滿是塵埃的臉頰,我所做的只能是把手中的垃圾準確無誤地扔進垃圾桶。
  • 蔡明亮 • 郊遊
    據悉,這個展是蔡導自己策的,到時去看看~~~,聽說還有團體夜宿美術館,蔡導給你講睡前故事的活動,至於活動怎麼安排,請自行諮詢時代(020-26272363),俺也不清楚~~~下面是他對觀眾各種發嗲的信和他的訪談,蔡導的來歷我就不用介紹了吧。
  • 蔡明亮訪談:關於《郊遊》
    本文轉自迷影網 作者李光爵看過蔡明亮導演的電影,很難不被他電影中那道靜止的影像美學所疑惑過。常有人無法理解他電影裡的演員們就是那套班底,二十多年來的劇情長片或短片與劇場表演都是李康生,李康生是他電影裡的不變臉譜。蔡明亮說:「我覺得我可以從他的臉講出很多故事。」去年在金馬獎第五十屆,如此具有意義的一屆,李康生總算以《郊遊》奪下蔡明亮認為最重要的最佳男主角。 「對他來說這獎晚了,很多人只認為他們(演員)是我電影裡表演的工具,但其實不是,沒有那樣的默契與信任,他們演不來我的電影的。」
  • 與蔡明亮一起來美術館郊遊
    在這樣的情況下,羅浮宮才會適時地跳出來提醒大家:電影是一門藝術,而藝術的基礎就是要有創作自由,你們要給我一個自由性的電影。所以他們選了他們認為亞洲,或世界上還能有自由創作態度的導演來創作作品。
  在拍《郊遊》之前,我就跟林曼麗老師說了這樣的念頭:這部電影要在美術館放映。
  • 前瞻 | 北京電影學院大師講堂 ——蔡明亮導演作品《郊遊》放映與領票公告
    關於影片:蔡明亮在1994年以《愛情萬歲》首度奪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後,相隔19年,再次憑藉《郊遊》摘得威尼斯評委會大獎。蔡明亮表示,《郊遊》將是他最後一部劇情長片。整個城市就是他們的住所——供喪家之犬生活的地方。直到有一天,他們的這個父親,決定帶孩子開始一段不一樣的旅程。」導演自述(文/蔡明亮)  十年前我在臺北街頭看到一名男子在路邊舉牌賣旅遊行程,那一剎那很震驚。在紅燈前的幾十秒的問號……他到底要站多久?多少酬勞?他去哪裡上廁所?會遇到親戚朋友嗎?會羞恥嗎?他在想什麼?
  • [NBA]後工業哥特/詩意與「慢電影」——蔡明亮電影《郊遊》中的廢墟意象
    同樣,在小康吃「高麗菜小姐」的十分鐘鏡頭中,他醉意醺醺,先要用枕頭將其「悶死」,然後擁抱、親吻它,手指插進它的眼睛,然後啃、撕咬,痛哭……我們看到的,不知是落魄潦倒、飽經生活摧殘的流浪父親,還是人到中年、閱過滄桑的李康生自己(影片最後13分鐘鏡頭裡,如一尊雕像般面無表情凝視壁畫、然後緩緩流下一行淚的陳湘琪同理)。蔡明亮說,「從1991到2012……他的臉,就是我的電影。」
  • 姜文觀片喜歡有驚喜 暫不了解蔡明亮《郊遊》信息
    他透露,新片《一步之遙》已籌備得差不多,隨時可以開拍,並不排斥拍成3D電影的可能。而對於擔任評委工作,姜文表示,看片前他從不會看任何信息,喜歡看片的時候有驚喜。■當導演《一步之遙》或拍3D版當天,姜文自述了與威尼斯的淵源,表示很高興重回熟悉的地方。
  • 任性 臺灣大導演蔡明亮的《郊遊》首次在大陸公映
    其作品《愛情萬歲》、《河流》、《天邊一朵雲》、《郊遊》先後榮獲1994威尼斯影展金獅獎、1997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2005柏林影展銀熊獎、2013威尼斯影展評審團大獎,並五度榮獲國際影評人協會 費比西獎。2009年與法國合作作品《臉》入藏世界知名藝術殿堂羅浮宮,成為該館首部電影典藏。
  • 電影會等你長大——金馬獎影后包場的蔡明亮:《你的臉+光》
    「可不可以,看一部電影,不說故事,沒有表演,只是凝視:一張又一張的臉,白雲蒼狗,滄海桑田,凝視一個個不同的表情,不同的心境,也凝視時間。」—— 蔡明亮2014年《郊遊》走入美術館,2017年《家在蘭若寺》走進VR的虛擬實境;2019年,蔡明亮發起電影的「凝視計劃」。最新作品《你的臉》和《光》,既非劇情片也非紀錄片,蔡明亮給出了13張被時間雕刻的臉部大特寫。
  • 《當代電影》|反叛與突破:蔡明亮電影的藝術邊界
    蔡明亮電影摒棄電影傳統經驗的徹底,已經達到讓我們質疑其作品電影性的地步。然而,正是這位堅守於突破傳統的作者,無限拓展著藝術邊界,讓我們得以看到電影不再稱為綜合性藝術的希望。我們可以不喜歡蔡明亮的作品,但我們不能不知道蔡明亮電影,不能不敬畏蔡明亮電影。他讓我們感受到電影之謂電影、人之為人的自由與獨立精神。「我是在大戲院看電影長大的小孩,從來也沒想到,有一天,我帶著我的電影離開了戲院。
  • 蔡明亮在臺北,陷入絕望深淵中...
    他依靠在車水馬龍的十字路口,頂風冒雨 高舉房產廣告牌,來賺取一點僅夠養家餬口的微薄工資。當他找到一間骯髒、陰暗的廢棄公寓,便與他的兩個孩子暫時蝸居在那裡。當他爬上床,赫然發現枕頭上倚靠著一顆高麗菜,他的小女兒在它上面畫了一張豔麗的臉。
  • 蔡明亮: 李康生是我的偶像
    李康生跟蔡明亮的關係最為近厚,蔡明亮把他看作「我」;陸奕靜是「你」;楊貴媚是「她」。分開來看,三齣戲是三個人的靜默或獨語,合起來其中有我、有你,也有她(他)。 郊遊著的蔡明亮「很多人說我和小康是一對,這太把人看低了,人的情感是很複雜的,不一定有某種關係,它就是命運的安排。」提到李康生,蔡明亮的話滔滔不絕,甚至主動把話鋒轉到和李康生的關係上。
  • 蔡明亮憤怒,絕不只是因為盜版
    連他自己都說:「我是一個叛逆的小孩,不是行為上的叛逆,在心裏面叛逆。」這種叛逆讓他一眼就認出了那個在鏡頭前不會演,堅持「我就是這樣」的同類李康生,並促成長達近三十年的合作,也讓他對紀錄片和劇情片邊界刻意模糊,和商業片徹底決裂。
  • 臺灣導演蔡明亮:拍電影是一種修行
    一個網友在片後留言「這個人走這麼慢真想拿磚頭砸他。」蔡明亮每天讓助理一條條把那些謾罵念給他聽,「四百萬人的評論中,如果有一個人看完後改變了一些,那就是這四百萬人的功德。」他希望自己的電影有點「度化眾生」的意思,「我特別希望改變全世界,儘管很難,但還是要去做。」
  • 威尼斯獨家專訪之蔡明亮_娛樂頻道_鳳凰網
    隨後,導演蔡明亮接受鳳凰娛樂獨家專訪。蔡明亮的投資人曾說,他的作品總會留在電影的歷史裡。在國內電影業喧囂不已之時,回過頭來與蔡明亮對話,無疑能讓人冷靜下來,感受電影的原生態創作力量。這部新片《郊遊》,選在臺中秘境拍攝,此處是東區臺糖大水池,當年開發案中止,荒廢多時形成自然湖泊與生態,還有高大樹群,成為蔡明亮眼中不受拘束的「郊遊」秘境。
  • 蔡明亮:電影應該是一種能夠改變世界現狀的藝術
    就這樣,我在課堂上看完了這部似乎應該獨自享用的《愛情萬歲》。從此,再說起臺灣電影,我可能不會說蔡明亮,可是談到藝術電影,我一定要講他,蔡明亮——一個堅持拍且只拍一個叫李康生的演員,並直言到李康生退休自己就會封鏡的導演。
  • 小康的臉 蔡明亮的臉
    電影方面,這次藝術節以「法國藝術」為主題,為影迷獻上10部圍繞文學、繪畫、舞蹈、文明主題的電影,其中包括蔡明亮為羅浮宮創作的《臉》、講述塞尚與左拉傳奇友誼的新片《我與塞尚》、女畫家薩拉菲娜人生故事《花落花開》等。在香港來一場法國文化之旅,豈不妙哉。應蔡明亮導演之邀,在臺北中山堂看了公映版的《臉》。
  • 蔡明亮的「電影節神話」
    蔡明亮說:「《不散》讓我很明確說,我不是電影導演,我是一個藝術家。」蔡明亮拍攝《臉》,是對「法國電影新浪潮」的開創者特呂弗的致敬。在蔡明亮看來,如果法國導演特呂弗在世的話,他也會把老去的利奧德再拍一次,就像他堅持拍小康一樣。特呂弗對蔡明亮影響至深。
  • 偷窺蔡明亮用15000張紙將美術館變身
    比如有人說導演我好愛你,但如果你的電影像王家衛電影那樣多一點明星,或者多一點阿莫多瓦的音樂,會賣座一點。我說你要幾個阿莫多瓦?你要幾個王家衛?……不過不要生氣,我的能力就是這麼多。我認真地講,每個人都有限度,我只能拍這種電影。」蔡明亮穿著一雙夾腳拖鞋、一身黑色T恤和黑色休閒褲,緩緩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