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有機會"凝視"另外一張臉,竟是於流逝的時間中,捕捉剎那的定格。
蔡明亮《你的臉》可謂:人不知其非凡而總道尋常是也。
第56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於11月23日晚間在臺北國父紀念館盛大登場,導演蔡明亮作品「你的臉」榮獲「最佳紀錄片獎」,雖蔡導演未克前來,由製片王雲霖代轉達,其幽默的感言是:「今年我拿了很不像紀錄片的電影報名紀錄片,結果評審很滿意。」
據了解評審團認為,本片超越語言,呈現形式上的突破與大膽創新。以13張臉部特寫延展召喚出觀者的生命共感,全長78分鐘,無華麗的臺詞和對白丶平淡無劇情,透過平凡人的臉和講述,展現特寫鏡頭在觀看電影經驗之獨特性,影像在蔡明亮的掌鏡下呈屬超凡的魔力之作!
英國作家勞倫斯說:"卓別林那古怪難看的臉,比起範倫鐵諾的面孔要更具有本質之美。在卓別林的眉目間,有一種真實的美,一種純淨之光。"2018年,61歲的蔡明亮完成拍攝的新片《你的臉》。這部作品用13張臉入選75屆威尼斯電影節官方「非競賽單元」,這是蔡導演第8次接受邀請在威尼斯進行世界首映。受邀40多個影展,是去年臺灣金馬獎的閉幕片。一個人穿訪過歲月的雕琢,於生命因緣的世態中,有情無情蹉跎的走了過來…到蔡明亮導演的鏡頭前,13張《你的臉》分別被安排在回憶的長廊中,只為電影院中的我們所觀看!金馬獎影后楊貴媚包場,帶領眾人走入蔡明亮導演的藝術世界!「可不可以,看一部電影,不說故事,沒有表演,只是凝視:一張又一張的臉,白雲蒼狗,滄海桑田,凝視一個個不同的表情,不同的心境,也凝視時間。」—— 蔡明亮2014年《郊遊》走入美術館,2017年《家在蘭若寺》走進VR的虛擬實境;2019年,蔡明亮發起電影的「凝視計劃」。最新作品《你的臉》和《光》,既非劇情片也非紀錄片,蔡明亮給出了13張被時間雕刻的臉部大特寫。捨棄一般電影敘事手法、打破電影中對白的框架及公式,以「凝視」藝術品為核心概念。當在美術館內凝視藝術品的純粹精神,被搬移到戲院的黑盒子裡,巨大的銀幕包覆著所有感官,更震攝更直接,讓你重新尋回電影令人著迷的神秘特質與悸動,開創在電影院「看」電影的新格局。一張張臉彷佛一幅幅畫作,又像乘載時間的容器,他們的故事,被攤得又長又平、雲淡風輕,只剩下最簡單的生活。法國文學批評家羅蘭巴特1957年於〈嘉寶的臉〉一文言:"攝影機讓我們接近某種臉孔的感性,開啟臉的神秘。使得我們理解,在現實與影片中的容顏是多麼的令人著迷。"
蔡明亮導演從街頭挑選了十餘位中老年人加上永遠男主角李康生,定時定格光影的拍特寫拍攝。過程非常簡單,每人講話及默靜各25分鐘。蔡明亮導演沒有給予他們任何指令,只是請他們坐在攝影機前。鏡頭時間下25分之際,人都能睡一覺了,也可以回到青蔥年少的心情分享…
老先生在銀幕上只是吹口琴,沒說話,其他的面目也一樣,有人睡覺,有人講了一些事,但整體都不是故事,觀眾凝視著那些臉,自己去想像、或是回憶起自己的故事,或是乾脆因為無聊而睡著了,蔡明亮覺得這樣都滿好的。「看我的電影可以生氣,也可以睡著,這是身為觀眾的自由。」《你的臉》近距離的特寫,讓臉部佔據了整個銀幕,在光與影的雕琢下,每個斑點、每道皺紋都訴說著生命裡的喜悅與哀愁。2018年是臺北中山堂82歲生日,中山堂主任黃國琴特別邀請蔡明亮拍攝一部中山堂的紀念短片 :《光》,以將近20分鐘的光影變化紀錄中山堂的臉譜,並慶祝中山堂升格為國定古蹟。蔡明亮導演說這部電影「其實就是要拍它的臉」,把中山堂當作一位老人家來拍;中山堂有光的時候最美,在僅僅短短兩天的拍攝日裡面,總是在追著光跑。本片更以特寫的鏡頭記錄中山堂中央樓梯間知名雕塑大師黃木水的作品「水牛群像」;水牛群像陪臺北中山堂走過79個年頭,原名《南國》,是黃土水創作生涯中最大件作品,以淺浮雕雕出五條水牛、三個小牧童,背後襯上幾株芭蕉樹,呈現當時臺灣田園裡牧童與水牛間的真摯情感,以及悠閒平和的田園風情。2OO3年蔡明亮、李康生與陸弈靜於法國羅浮宮拍攝影片《臉》製作會議上,蔡明亮突然蹦出一句:「不如,我們三個人來開一家咖啡店吧。」突發奇想後,以三人姓氏命名的「蔡李陸咖啡」於焉誕生。2O11年蔡李陸團隊如願進駐中山堂四樓,取名"蔡明亮咖啡走廊",蔡導用「苦行僧」的方式經營著他的電影和咖啡,在這棟充滿記憶的建物裡,懷舊復古的長廊空間,讓人有置身在60-70年代的電影情節中的時空背景。而今已歇業的蔡明亮咖啡走廊,曾經為臺北城構築出一處極具人情味與實驗性的空間。蔡明亮導演曾在此經營「蔡明亮咖啡走廊」、也曾在光復廳拿到臺北電影節獎項,新片《你的臉》也在光復廳拍攝,跟中山堂的淵源很深、很親密。
你的臉,13張面孔特寫,串聯出來的畫面,彼此沒有交流,沒有故事情節,默靜無言,說話的,每一臉龐經過歲月的盈虛消長便算是時間所留下的物華天寶了。
金馬獎影后楊貴媚在《愛情萬歲》中,彷佛落在人間一隅,獨自的哭泣了起來…
《愛情萬歲》片尾長鏡頭裡金馬獎影后楊貴媚獨自的哭泣,《河流》中苗天的寡言,李康生的臉——直到13張臉中,有人不自覺發笑,轉翻舌頭做臉部運動的和滔滔不絶掉入回憶講述自己人生趣事的,及至終沉默不語丶吹口琴以聲代語,甚至還有打瞌睡的…構築了蔡明亮特寫的"臉書"!
2017年的威尼斯影展,蔡明亮導演在麗都島海灘上看見了身穿白色襯衫、一頭銀髮的坂本龍一,上前打招呼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詢問坂本自己大學時候最喜歡、但後來卻一直找不到的一首曲子,簡單哼了幾句旋律,坂本立即記起是自己一張20年前的CD,以衝繩民謠為靈感創作來源的三味線曲,兩人聊得十分開心。回臺北後,蔡明亮導演寫信邀請坂本為《你的臉》做配樂,第二天就收到坂本回信,「我幫你配樂,給我一個月時間。」導演並沒有多做解釋或闡述任何概念,坂本也沒有過問其他細節,一個月以後就收到了音檔。
坂本龍一創作出令蔡明亮聽了「心上石頭落了地」的音樂。
「起初還有些擔心他的音樂太美了,一個月之後我收到了12首曲子,我真的太喜歡了。花了二十幾年以後,我終於為我的電影找到了配樂。」蔡明亮說。
坂本龍一為《你的臉》影像音樂輕描淡寫點綴在這部沉靜的作品之中,仿佛曆史灰塵從天而降徐徐鋪在影像之上,發出細微的迴響。
蔡明亮:「如果不是去年在威尼斯的沙灘上與他不期而遇,我想很可能我的電影一輩子都不可能有配樂,我跟他這次的合作像一場生命的冒險,既刺激又愉悅。」
「你幹嘛老拍李康生?我們看膩了,你已經有能力換別人!」當年的韓國釜山電影節,《你那邊幾點》首映完,滿滿觀眾在蔡明亮眼前,有人舉手犀利發問。
這句話讓蔡明亮直面回答影迷,「你搞錯喔!我要一直拍李康生,拍到我死為止。」
李康生曾在《郊遊》電影書裡說,蔡明亮讓他感覺像多了一個「媽媽」,因為很嘮叨。蔡導聽了大笑,認為兩人其實是命運的安排……時間被他們延展出綿長的光澤,如水域的反光。讓我們涉水而入,窺探李康生作為演員,如何演繹蔡明亮。李康生說蔡明亮: 「他足足花了數十年的時間,才經營起『光頭大耳』的形象。即便在一大堆面孔中,他的容顏是較好辨識的,像是百年修行,特地修出來的一張臉。」《青少年哪吒》怎麼來的?1991年西門町大公戲院旁,那個電光火石的瞬間,蔡明亮遇見李康生。年歲無聲流轉,李康生從少年小康成長為孤獨而無助的成年小康,蔡明亮的每一部電影成為他成長的見證。蔡明亮説李康生:"他不爭,也不張牙舞爪,如果老天有安排,就是安排他做我鏡頭的對象,以他來反映我內在對生命的每一個階段。"李康生的慢速生活到沉靜姿態徹底改變蔡明亮,從「他的整個生命狀態,都在眼前,我還要拍什麼呢?」李安佩服蔡明亮,有一個忠誠的團隊,長久的合作,不離不棄,他們的默契來自因緣。
蔡明亮和李康生是命運共同體,黏在一起分不開的。
很多人說看不懂蔡明亮的作品。
蔡導演試圖讓這些觀眾覺解,反問"我們到底想看什麼?又想要看懂多少東西?有時候我們欣賞一個東西是因為它美,不需要特意去弄懂。你去看月亮,月亮不會回答你的問題,但是你每次看月亮的心情都不一樣。世界上有許多東西,我們都未必看懂,所以沒有必要因此覺得痛苦啊!但人的一生很少有認真凝視的機會,只要我們願意去看,拾取凝視的能力,相信從此就會對自己的生命有不一樣的感覺。"
2010年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的回顧展於紐約MoMA美術館本次大型回顧展由被稱"行為藝術祖母"的阿布拉莫維奇,將40年來的近50件作品文獻和41位青年藝術家對阿布拉莫維奇經典作品的重新演繹,以及她的新作品《藝術家在場》三部分組成。從開展之日起她每日都坐在館裡,直到閉館。人們排隊與她對坐、凝視,正如欣賞一幅"阿布拉莫維奇的自畫像"。其中發生了令人動容的一幕…她與年輕成名的創作伴侶烏雷在這時空語境中"重演"當年兩人的創作,相會重逢"凝視"對望的兩人,微笑流淚間一泯恩仇,最終跨越了身體的距離,四目四手相接。一如往常,蔡明亮電影藝術的創作概念往往不是內容,而是超出內容的,在"光"的場域中拍攝"時間",一直是蔡明亮電影的母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