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屆金馬獎的LGBT電影

2021-02-10 GS樂點

文 | 黴豆腐

投稿郵箱 | gayspot_edit@163.com

2017年5月24日,臺灣司法院大法官針對同性婚姻是否違反當地憲法作出解釋,臺灣地區同性婚姻合法化終於有了可能。這一消息令我振奮不已,朋友說我誤打誤撞居然差點預測對了。不管最終是否能夠成功,但同性婚姻合法,在中國地區已近開始了。

2012年我向周圍的人出櫃,好友衝兒問我:「在中國,你們同性戀會結婚嗎?」我告訴他:「如果從電影的角度去看,臺灣5年內會有可能,香港8年內會有可能,大陸說不準。」隨後我從臺灣/香港/大陸三個地區LGBT電影數量上開始對他進行舉例,然後又以三地分別最具權威的金馬獎/金像獎/金雞獎三個獎項中華語LGBT電影受接受程度上對他講解,最後我更加堅信我的看法,當然臺灣5年,香港8年只是一個大致的推測,並沒有確切論據。雖然今年臺灣的公投已經失敗。

電影市場流行的電影雖一直以虛構故事為主,但電影文化一直都承擔著時代記錄與推動作用,社會對某種類型電影的接受程度與該類型電影的文化傳播相互影響。雖然LGBT電影的傳播數量與社會對這一人群的接受程度無絕對關係,但從長期上來看,這類電影的持續傳播是有助於加深社會對LGBT人群接受程度的。除開主流電影市場對LGBT電影的制約與發展,電影節也是此類影片推廣與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即使內地制度上不允許公映,但並不影響優秀LGBT電影在國際知名電影節獲獎。《霸王別姬》便是在第46屆坎城電影節獲得金棕櫚獎,並在25年間造成持續影響。觀眾或許並不能從中獲得多少LGBT相關知識,但至少看到了程蝶衣與段小樓之間的同性情誼。

在中國兩岸三地最知名的電影節分別為金雞獎、金像獎與金馬獎,從數量上看,LGBT電影入圍臺灣電影金馬獎的次數最多。

從1986年臺灣第一部同志電影《孽子》入圍金馬獎最佳女主角開始,1986年-2018年間,總共32屆金馬獎,LGBT電影入圍各項大獎電影入圍23次,數量高達51部,提名各大獎項總計145項,獲得獎項多達55項。其中關錦鵬憑藉《藍宇》摘得第38屆金馬獎最佳導演,李安憑藉《喜宴》摘取第30屆金馬獎最佳導演,蔡明亮憑藉《愛情萬歲》與《郊遊》摘得第31/50屆金馬獎最佳導演,並且《愛情萬歲》和《喜宴》也同時獲得兩屆最佳影片殊榮,成為當年最大贏家。

 

LGBT電影入圍歷屆

臺灣電影金馬獎名單及獎項

 


2018年 | 第55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誰先愛上他的》

導演: 徐譽庭 / 許智彥

編劇: 徐譽庭 / 呂蒔媛

主演: 邱澤 / 陳如山 / 謝盈萱 / 黃聖球 / 周洺甫

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

獲獎最佳電影剪輯

獲獎最佳原創歌曲

獲獎最佳女主角 謝盈萱 

提名最佳影片

提名最佳男主角 邱澤

提名最佳新導演 徐譽庭/許智彥 

提名最佳原創劇本 徐譽庭/許智彥 

「2011年9月,我大一,我在圖書館看徐騰譽編劇作品《我可能不會愛你》,我哭得梨花帶雨,我告訴我的那位程又青:「我可能喜歡男生」,電視劇結束後,我翻開小說《孽子》,點開各種資源網站搜索同志電影,我迫切想要學會如何作為一名同志。7年過去了,徐騰譽作為導演帶著《誰先愛上他的》出現,我想告訴她已經完全是一名同志了。」

《翠絲》

導演: 李駿碩

編劇: 舒琪 / 李敏 / 李駿碩

主演: 姜皓文 / 惠英紅 / 餘香凝 / 周祉君 / 吳肇軒 / 更多...

製片國家/地區: 香港

獲獎最佳男配角 袁富華

提名最佳女配角 惠英紅 

豆瓣簡介:「我想要變性」


2017年 | 第5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阿莉芙》

導演: 王育麟

編劇: 王育麟 / 徐華謙 / 花柏容 / 陳慧玲 / 朱麗安娜·許

主演: 舞炯恩·加以法利得 / 趙逸嵐 / 吳朋奉 / 陳竹昇 / 鄭人碩 /

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

獲獎最佳男配角 陳竹升

提名最佳原創劇本

豆瓣簡介:直男也會愛變裝,不同的族群性別,不同的煩惱,唯一相同的只有---愛

《你找什麼》

導演: 周東彥

類型: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

提名最佳紀錄片

豆瓣簡介:當本片導演第一次被問到「你找什麼?」時,卻仿若開啟一個人生的大哉問,幾乎不知如何回答。於是他帶著攝影機穿梭各大都市,訪問超過60位男同志,交換彼此的生命故事。透過交友APP對於現代人社交模式的影響與改變,映照當代社會對於愛與欲的想像與實踐。

《暗房夜空》

導演: 石家俊 / 黃俊朗 / 黃梓瑩

類型: 動畫 / 短片

製片國家/地區: 香港

獲獎最佳動畫短片

 

2016年  | 第5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樓下的房客》

導演: 崔震東

編劇: 九把刀

主演: 任達華 / 邵雨薇 / 李杏 / 李康生 / 森竣 / 更多...

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


提名最佳女配角李杏

提名最佳視覺效果獎 遊永傑 / 楊欣林 / 何孟翰 / 左志中

 

《日常對話》

導演: 黃惠偵

主演: 黃惠偵

類型: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

提名最佳紀錄片

提名最佳剪輯獎

「媽媽一直遠離女兒,女兒想知道為什麼,女兒一直都知道,媽媽卻不敢承認自己是同性戀。一次又一次迴避的對話,母親和女兒的日常沒有色彩。」

 


2015年 | 第5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醉·生夢死》

導演: 張作驥

編劇: 張作驥

主演: 李鴻其 / 黃尚禾 / 呂雪鳳 / 鄭人碩 / 張寗 / 

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

獲獎最佳新演員 李鴻其

獲獎最佳電影原創音樂

獲獎最佳剪輯獎

提名最佳影片

提名最佳攝影

提名最佳原創劇本

提名最佳導演 張作驥

提名最佳男主角 李鴻其

提名最佳男配角 鄭人碩

提名最佳女配角 呂雪鳳

 

《保全員之死》

導演: 程偉豪

編劇: 程偉豪

主演: 呂革進

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

獲獎最佳創作短片獎

《無無眠》

導演: 蔡明亮

主演: 李康生 / 安藤政信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 臺灣 / 香港

提名最佳短片創作獎

 


2014年 | 第5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闖入者》

導演: 王小帥

編劇: 王小帥 / 方鐳 / 李非

主演: 呂中 / 馮遠徵 / 秦海璐 / 秦昊 / 石榴 /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提名最佳導演

提名最佳音效

提名最佳原創劇本


 

2013年 | 第50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郊遊》

導演: 蔡明亮

編劇: 董成瑜 / 蔡明亮 / 鵬飛

主演: 李康生 / 陸弈靜 / 陳湘琪 / 楊貴媚 / 李奕䫆 / 

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 / 法國

提名最佳影片

提名最佳攝影

提名最佳音效

獲獎最佳導演 蔡明亮

獲獎最佳男主角 李康生

「蔡明亮導演是我最喜歡的電影導演,他和李康生組合的作者電影模式是全世界電影藝術中最獨特的存在之一,他的電影沒有票房,也沒有視覺奇觀,但他的電影會讓人思考。從《青少年哪吒》開始,李康生幾乎主演了蔡明亮的所有電影。在蔡明亮早期的幾部電影中「小康」這一角色均為同性戀者,加上蔡明亮導演的同性戀者身份,在觀看他的電影很難不預先設想這是一部同性戀電影。所以在這個名單中,我將蔡明亮導演的所有作品納入LGBT電影行列中。」

 


2012年 | 第49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女朋友·男朋友》

導演: 楊雅喆

編劇: 楊雅喆

主演: 桂綸鎂 / 張孝全 / 鳳小嶽 / 張書豪 / 仇泠 / 

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

獲獎最佳女主角 桂綸鎂

提名最佳影片 

提名最佳攝影 

提名最佳原創劇本

提名最佳導演 楊雅喆

提名最佳男主角 張孝全

提名最佳男配角 張書豪



2011年 | 第48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無LGBT電影入圍,但這一年金馬獎並沒有按照慣例邀請上一年獲得最佳影后的呂麗萍(47屆 《玩酷青春》)作為頒獎嘉賓,原因在於她同年在微博上發表反同性戀人群的不當言論。

 


2010年 | 第47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春風沉醉的夜晚》

導演: 婁燁

編劇: 梅峰

主演: 秦昊 / 陳思誠 / 譚卓 / 吳偉 / 江佳奇 / 更多...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 法國


獲獎最佳剪輯

獲獎最佳電影原創音樂

提名最佳男主角 秦昊

提名最佳音效

 


2009年 | 第46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臉》

導演: 蔡明亮

編劇: 蔡明亮

主演: 李康生 / 萊蒂西婭·卡斯塔 / 讓-皮埃爾·利奧德 / 芬妮·阿爾丹 / 陸弈靜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 臺灣 / 比利時 / 荷蘭

獲獎最佳化妝和服裝設計獎

提名最佳影片

提名最佳導演

提名最佳動作設計

最佳藝術指導


 

2008年 | 第45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渺渺》

導演: 程孝澤

編劇: 程孝澤 / 蔡怡芬

主演: 柯佳嬿 / 張榕容 / 範植偉 / 吳慷仁 / 屈中恆 /

製片國家/地區: 香港 / 臺灣

提名最佳原創音樂

提名最佳女主角 張榕容

「多年後張榕容在《妖貓傳》中楊貴妃驚豔出演,誰還記得那個大大咧咧的小噯,又有誰還記得範植偉扮演的陳飛與小貝浴池中的糾葛?範植偉,如果還有如果,我希望的他還是《孽子》中受傷的青鳥。」

 

《花吃了那女孩》

導演: 陳宏一

編劇: 陳宏一 / 林宴如 / A.D Lin

主演: 陳泱瑾 / 辛佳穎 / 張榕容 / 魏如萱 / 吳立琪 /

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

獲獎最佳服裝設計獎

 

《漂浪青春》

導演: 周美玲

編劇: 周美玲

主演: 趙逸嵐 / 房思瑜 / 白芝穎 / 陸弈靜 / 徐麗雯 /

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

提名最佳原創歌曲

「周美玲是一位堅持關注「邊睡」人群的導演,在她的電影中,我看到了太多孤獨和寂寞,有時候我就是其中一份子。」

《刺青》獲得2007年 第5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泰迪熊獎 最佳電影

 

2007年 | 第4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無LGBT電影入圍

 


2006年 | 第4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盛夏光年》

導演: 陳正道

編劇: 許正平 / 王繼堯

主演: 張睿家 / 張孝全 / 楊淇

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

獲獎最佳新人獎 張睿家

提名最佳男配角 張孝全

提名最佳新人獎 張孝全


「沒有辦法理解陳正道《盛夏光年》中的青春傷痛,但張孝全是我要守護的男人。」

 

《黑眼圈》

導演: 蔡明亮

編劇: 蔡明亮

主演: 李康生 / 陳湘琪 / Norman Bin Atun / Pearlly Chua

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 / 法國 / 奧地利 / 中國 / 馬來西亞

語言: 漢語普通話 / 馬來語 / 孟加拉語 / 臺語

提名最佳女配角 蔡寶珠

 


2005年 | 第4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天邊一朵雲》

導演: 蔡明亮

編劇: 蔡明亮

主演: 李康生 / 陳湘琪 / 陸弈靜 / 楊貴媚 / 夜櫻李子

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 / 法國

提名最佳影片

提名最佳導演

提名最佳女主角 陳湘琪

 

《面子》

導演: 伍思薇

編劇: 伍思薇

主演: 陳衝 / 楊雅慧 / 陳凌 / 王進 / Guang Lan Koh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獲獎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獎

提名最佳女主角 楊雅慧

不管在哪兒,中國人固有的傳統思維即是我們的桎梏,也是我們堅強活下去的信念。

「很多人都說它是女版《喜宴》,可是啊,《面子》中陳衝扮演的媽媽是理解了女兒,《喜宴》中郎雄扮演的爸爸是妥協了生活,這中間差別很大呢。」

 

《孤戀花》

導演: 曹瑞原

編劇: 陳世傑 / 蕭颯

主演: 袁詠儀 / 李心潔 / 蕭淑慎 / 庹宗華 / 高捷

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

改編自白先勇同名小說

提名最佳女配角 蕭淑慎


 

2004年 | 第4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這一年的金馬將最佳新人獎很奇怪,一共入圍4部影片,其中只有《擁抱大白熊》為非LGBT電影,其餘四部均為LGBT電影!

 

《海南雞飯》

導演: 畢國智

編劇: 畢國智

主演: 張艾嘉 / 陳立鵬 / 梅拉尼·羅蘭 / 甄民達 / Craig Toh / 

製片國家/地區: 新加坡 / 香港 / 澳大利亞

提名最佳女主角 張艾嘉 

提名最佳電影原創音樂

「單身母親養育三個男孩,其中三個都是gay。」

 

《秋天藍調》

導演: 陳秀玉

編劇: 黃素玉

主演: 王絹 / 王柏森 / 徐圭瑩 / 莊於萱

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

提名最佳女主角 王娟

 

《十七歲的天空》

導演: 陳映蓉

編劇: 傅睿邨

主演: 楊祐寧 / 周群達 / 金勤 / 張大鏞

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

獲獎最佳新人獎 楊祐寧

「不管是17歲還是現在的楊祐寧,我都想睡。」

 

《蝴蝶》

導演: 麥婉欣

編劇: Xue Chen / 麥婉欣

主演: 何超儀 / 田沅 / 陳逸寧 / 蔣祖曼 / 曾江 /

製片國家/地區: 香港


提名最佳新演員 田沅

提名最佳跨媒介改編劇本獎

「忘不了青春時期和你的日子,多少年都忘不了。」

 

《豔光四射歌舞團》

導演: 周美玲

編劇: 周美玲

主演: 陳煜明 / 鍾以慶 / 馬翊骯 / 賴昱錡 / 王明璋

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

獲獎最佳原創歌曲

獲獎最佳造型藝術設計

獲獎年度傑出臺灣電影獎

提名最佳新人獎

提名最佳藝術指導

提名最佳電影原創音樂


「中國式變裝皇后,白天是道士,晚上是皇后。」

 


2003年 | 第40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這一年,李康生拍攝的《不見》與蔡明亮拍攝的《不散》共同入圍40屆金馬獎最佳影片,他們倆,還真是他們倆。

 

《不散》

導演: 蔡明亮

編劇: 蔡明亮

主演: 李康生 / 楊貴媚 / 石雋 / 苗天 / 陳湘琪 /

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

獲獎最佳剪輯

獲獎年度最佳臺灣電影獎

提名最佳影片

提名最佳導演

提名最佳音效

提名最佳女主角 陳湘琪

 

《妖夜迴廊》

導演: 李志超

編劇: 李志超

主演: 吳彥祖 / 蔣怡 / 惠英紅 / 高雄 / 谷峰

製片國家/地區: 香港

提名最佳男主角 吳彥祖

提名最佳陪女角 惠英紅

「準備好紙巾,去看吳彥祖自慰。」

 

《飛躍情海》

導演: 王毓雅

編劇: 王毓雅

主演: 王毓雅 / 林依晨 / 周群達 / 邱綺雯 / 小嫻

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

提名最佳女主角 林依晨

 


2002年 | 第39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藍色大門》這部2002年臺灣電影中最具代表性的電影,在報名階段就拒絕參與金馬獎的評審,拒絕參與的原因是評審不公正等理由。但是這並不影響《藍色大門》成為臺灣最具影響力的LGBT電影,多少年後觀眾依然記得孟克柔、張世豪。

 

《天橋不見了》

導演: 蔡明亮

編劇: 蔡明亮

主演: 李康生 / 陸弈靜 / 陳湘琪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 臺灣

蔡明亮  提名最佳短片創作獎

 


2001年 | 第38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藍宇》(2001年)的故事起源於性交易,但我們卻在秘密的愛情中發現陳捍東(胡軍)和藍宇(劉燁)交往中看到了令人唏噓不已的愛情,為數不多有關大陸同志群體的電影中,終於讓觀眾看到了不那麼妖魔化的同志生活,倒不是說早一點的電影《東宮西宮》(1996年)惡意妖魔化,而是同樣是胡軍扮演的電影,兩部電影交織起來似乎有了一種錯覺,1996年-2001年,大陸同志生活正在變好。

 

《藍宇》

導演: 關錦鵬

編劇: 魏紹恩

主演: 胡軍 / 劉燁 / 蘇瑾 / 李華彤 / 盧芳 /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 香港

獲獎最佳導演 關錦鵬

獲獎最佳男主角 劉燁

獲獎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獎

獲獎最佳跨媒介改編劇本獎

提名最佳影片

提名最佳攝影

獲獎最佳剪輯

提名最佳音效

提名最佳藝術指導

提名最佳造型設計

提名最佳男主角 胡軍


「他們的故事太動人,多年後劉燁在節目中對著胡軍喊:師兄,一時沒忍住眼淚。」

 

《遊園驚夢》

導演: 楊凡

編劇: 楊凡

主演: 王祖賢 / 宮澤理惠 / 吳彥祖 / 趙志剛 / 陳克宇 / 

製片國家/地區: 香港

提名最佳藝術指導

提名最佳造型設計

「遊園一見,驚夢一生。」

 

《你那邊幾點》

導演: 蔡明亮

編劇: 蔡明亮 / 楊璧瑩

主演: 李康生 / 陳湘琪 / 陸弈靜 / 苗天 / 葉童 /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 臺灣

獲獎評委會大獎

獲獎評委會特別獎

提名最佳影片

提名最佳導演

提名最佳音效

提名最佳原創劇本

提名最佳女配角 陸奕靜

 

《情色地圖》

導演: 陳耀成

編劇: 陳耀成

主演: 周文淇 / 何珮頤 / 馬才和 / 陳令智

製片國家/地區: 香港

語言: 粵語

提名最佳原創音樂

提名最佳男配角 馬才和

 


2000年 | 第37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夜奔》

導演: 徐立功 / 尹祺

編劇: 王蕙玲

主演: 黃磊 / 劉若英 / 尹昭德 / 戴立忍 / 歸亞蕾

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 / 中國大陸

提名最佳音效 湯湘竹 / 杜篤之

提名最佳男配角 戴立忍

「千禧年,大陸和臺灣共同製作的電影《夜奔》可以說是最好的跨世紀禮物了,同志間的故事雖然同樣令人惋惜,可那種太現實的年代需要這樣的浪漫式電影。後來黃磊和劉若英合作的電視劇《似水年華》讓烏鎮成為許多人來過便不曾離開的地方,奶茶一直擔任烏鎮代言人,黃磊與其他人發起了烏鎮戲劇節。」

 

1999年 | 第36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無LGBT電影

 


1998年 | 第35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洞》

導演: 蔡明亮

編劇: 蔡明亮 / 楊璧瑩

主演: 李康生 / 楊貴媚 / 苗天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 臺灣

提名最佳女主角 楊貴媚

 

《愈快樂愈墮落》

導演: 關錦鵬

編劇: 魏紹恩 / 楊智深

主演: 邱淑貞 / 陳錦鴻 / 曾志偉 / 吳君如 / 蔡家樂 / 更多...

製片國家/地區: 香港

獲獎最佳男配角 曾志偉

《美少年之戀》

 

導演: 楊凡

編劇: 楊凡

主演: 馮德倫 / 吳彥祖 / 舒淇 / 曾仕賢 / 尹子維 / 更多...

製片國家/地區: 香港

提名最佳美術設計 楊凡

提名最佳原創配樂 鮑比達

馮德倫和吳彥祖,真美少年。楊凡導演採訪曾說:「我是一個沒有和男人有過性經驗的同性戀,真令人煩惱。」

 


1997年 | 第3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這是金馬獎最不尊重LGBT人群的一次。

 

2017年54屆金馬獎用海報致敬《春光乍洩》,但粉絲記得當年小八卦。

1997年的第34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上,張國榮出演的《春光乍洩》被指本色演出,並且以戲份不足為藉口,拒絕承認他也是《春光乍洩》的主演之一。

因為張的雙性戀身份,媒體將其視為理所當然,因為他是gay。 而另一男主角梁朝偉則被娛樂媒體各種同情」以直男身份出演gay「。

雙重標準不僅踐踏了張作為演員的尊嚴,還否定了他為此片做出的努力與貢獻。

 

在隨後不久的頒獎典禮上,開場前的熱場表演就是在惡意調侃《春光乍洩》和張國榮的同志身份。臺上的演員用著誇張做作噁心的表情扮著同性戀親向旁邊的人,被旁邊的人推開咒罵」噁心,變態「之類,臺下的攝影師在全場的鬨笑聲中將鏡頭別有用心的對準了張國榮。 一段幾分鐘的小品,張國榮的面部特寫被對準了四次,每次都長達近十秒。

張還只能沉穩的符合著整場的鬨笑,最後他沉默的表情看起來很讓人難受。

張國榮在他的97跨年演唱會上委婉公開性向。滿城風雨,路人皆知,媒體大肆口誅筆伐。

 

《春光乍洩》

導演: 王家衛

編劇: 王家衛

主演: 張國榮 / 梁朝偉 / 張震

製片國家/地區: 香港 / 日本 / 韓國

語言: 粵語 / 漢語普通話 / 西班牙語

獲獎最佳攝影 杜可風

提名最佳導演 王家衛

提名最佳男主角 張國榮

提名最佳藝術指導 張淑平

 

《河流》

導演: 蔡明亮

編劇: 蔡明亮 / 楊璧瑩 / 蔡逸君

主演: 李康生 / 苗天 / 陸弈靜 / 陳昭榮 / 陳湘琪 /

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

提名最佳影片

提名最佳音效 楊靜安

提名最佳男主角 苗天

提名最佳女配角 陸奕靜

 

《念你如昔》

導演: 關錦鵬

編劇: 楊智深

主演: 關錦鵬

類型: 紀錄片 / 短片

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 / 香港

提名最佳紀錄片

「關錦鵬與母親的對話,不認,不認,終須認。關母結尾時候的哭泣,我想起了我的母親曾說——要哭我也是背著你哭。」

《自梳》

 

導演: 張之亮

編劇: 小唐

主演: 劉嘉玲 / 楊採妮 / 歸亞蕾 / 李綺虹 / 趙文瑄 / 更多...

製片國家/地區: 香港

語言: 粵語 / 漢語普通話 / 英語

提名最佳女配角 李綺虹

 


1996年 | 第3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強迫曝光》

導演: 陳若非

編劇: 陳若非

主演: 邱安忱 / 溫吉興

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


提名最佳短片

《金枝玉葉2》

 

導演: 陳可辛

編劇: 阮世生 / 林愛華

主演: 張國榮 / 梅豔芳 / 袁詠儀 / 陳小春 / 李綺虹 / 更多...

類型: 喜劇 / 同性

製片國家/地區: 香港


提名最佳原創歌曲獎 張國榮/梅豔芳/《有心人》


「這部續集終於不再只是一個異性戀的故事,愛,好像是一步一步地真的不那麼分性別了。」

 

1995年 | 第3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無LGBT電影入圍

 


1994年 | 第3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這一年,蔡明亮拍出《愛情萬歲》,並且獲得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這是1993年李安導演《喜宴》後,LGBT電影第一次蟬聯金馬最佳影片。

《愛情萬歲》

 

導演: 蔡明亮

編劇: 蔡明亮 / 楊璧瑩 / 蔡逸君

主演: 楊貴媚 / 李康生 / 陳昭榮 / 陸弈靜

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

獲獎最佳影片

獲獎最佳導演 蔡明亮

獲獎最佳錄音 楊靜安

提名最佳男主角 李康生

提名最佳男配角 陳昭榮

「關錦鵬說——楊貴媚在床上得不到滿足,小康在床下也得不到滿足。」

《金枝玉葉》

 

導演: 陳可辛

編劇: 阮世生 / 陳可辛 / 李志毅 / 陳寶華 / 許願 / 許月珍 / 奚仲文 / 張國榮

主演: 袁詠儀 / 張國榮 / 劉嘉玲 / 陳小春 / 曾志偉 / 

製片國家/地區: 香港

提名最佳原創歌曲獎 林夕許願

「謝謝張國榮,謝謝林夕。謝謝這部電影所有人,雖然實際上還是一個異性戀的故事。」

 


1993年 | 第30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如果這一年《霸王別姬》順利入圍了金馬獎,那麼金馬獎角逐將是《霸王別姬》與《喜宴》之間,誰會更好呢,誰也不知道,但這一年應該被所有人記住,兩部偉大的LGBT電影第一次攜手,那麼耀眼地向兩岸三地、向全世界呈現華人LGBT人群,也是從這一年開始,臺灣地區更多走向更加開放與多元化的社會。

《霸王別姬》原本計劃於1993年春節在臺上映,卻因為不符合二分之一制(二分之一制:赴大陸拍攝的電影啟用大陸編導演人員不得超過二分之一。即主創團隊中大陸人員不可超過二分之一)被列為大陸電影,無法取得上映許可,不能參加金馬獎的評選。1993年8月,幾大企業聯手百貨公司發起了「萬人支持《霸王別姬》上映籤名活動」呼籲臺灣當局能夠早日修法,準許該片上映。993年12月,臺灣當局宣布,在原有的二分之一制度的基礎上,增加一條修正案:在五大影展(坎城,威尼斯,柏林,奧斯卡,紐約影展)獲最佳影片獎者不受限,可以公映。不過仍需進一步查證該片的資金必須是港臺資金,未與大陸合資,才完全符合規定。折騰了近一年,《霸王別姬》總算能在臺灣公映了。

第二年的金馬獎,大家都以為《霸王別姬》有份入圍,結果影展仍然以二分一制為門檻,判定《霸王別姬》不能參加評選。

 

《喜宴》

導演: 李安

編劇: 李安 / 馮光遠 / 詹姆斯·夏慕斯

主演: 趙文瑄 / 郎雄 / 歸亞蕾 / 金素梅 / 米切爾·利希藤斯坦

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 / 美國

獲獎最佳影片

獲獎最佳導演 李安

獲獎最佳男配角 郎雄

獲獎最佳女配角 歸亞蕾

獲獎最佳原創劇本 李安 馮光遠

提名最佳剪輯獎 李安

 

1992年 | 第29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青少年哪吒》

 

導演: 蔡明亮

編劇: 蔡明亮

主演: 李康生 / 王渝文 / 陳昭榮 / 陸弈靜 / 苗天

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

獲獎最佳原創音樂 黃舒駿

提名最佳導演 蔡明亮

提名最佳女主角 王渝文

提名最佳原創劇本 蔡明亮

提名最佳剪輯 王其洋


 

1991年 | 第28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無LGBT電影入圍

 


1990年 | 第27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無LGBT電影入圍

 


1989年 |  第26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無LGBT電影入圍

 

1988年 第25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無LGBT電影入圍

 


1987年 | 第2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無LGBT電影入圍

1987年7月15日由當時的臺灣地區最高領導人蔣經國宣布解嚴為止。

 


1986年 第2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孽子》

 

導演: 虞戡平

編劇: 孫正國 / 白先勇

主演: 邵昕 / 蘇明明 / 孫越

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

提名最佳女配角 李黛玲


 

1985年-1962年期間,

均無LGBT電影入圍。

如有信息錯誤,還望指正。

1973 年,美國精神醫學學會把同性戀從精神疾病的診斷列表中去除。

1977 年,白先勇的同志題材長篇小說《孽子》開始在《現代文學》連載。

1983 年,《孽子》出版。

1986年,電影版《孽子》上映。華語LGBT電影第一次開始進入金馬獎,

1993年,《青少年哪吒》5項提名入圍金馬獎,一直到2018年,只有1995年/1999年/2007年華語LBGT電影沒有入圍金馬獎,其他年份均不少於1部華語LGBT影片入圍金馬獎。

希望未來,有更多的LGBT電影出現在華語電影文化中。


黴豆腐

QAF退休的壓製成員, 倒黴的生活壓不垮豆腐.

更多作者精彩文章

愛透屁股的不日

政客+同志=醜聞?

愛上敵對黨的滋味。穆斯塔法吸過猶太人的J*B

一個州的出櫃名單

足球與同性戀

她是男人,他是女人

身份也是一種修行?

你覺得我是同性戀嗎?

基佬愛礦工

老師是同性戀

抗爭勝利之後

爸爸是同性戀,住在彩虹老人院

媽媽是同性戀

乾旦坤生

今晚chugui的是你們而不是我

男生女相

荷爾蒙迷戀

請以我的名字呼喚我

世界上第一部同志電影

一個叫喬治的男人決定去死

我們的友情叫做愛


長按二維碼關注GS樂點

微信號:gayspot

網站:www.gayspot.cn

投稿郵箱:gayspot_edit@163.com

合作QQ:1531514762

相關焦點

  • 陶晶瑩連續三年主持金馬獎!歷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女主持人誰最美?
    金馬獎算是國內電影界的一個權威,每年的金馬獎頒獎典禮都能吸引眾多人的眼球。不僅能看到優秀的作品和演員得到肯定,同時也能豐富對電影知識的了解。在金馬獎頒獎典禮上,主持人也是一大亮點!下面就來盤點一下歷屆金馬獎女主持人,看看誰最美?
  • 歷屆金馬獎最佳四大男主角,成龍第二,梁家輝墊底,第一竟是他!
    中國歷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成龍第二,梁家輝墊底,第一竟是周潤發。1955年5月18日,周潤發出生於農村家庭。1989年,其參加黃沾、倪匡、蔡瀾主持的《今夜不設防》,拿臺灣導演侯孝賢的名作《童年往事》和自己的童年欣然對比。
  • 金馬獎歷屆遞獎大使
    從第54屆金馬獎開始,頒獎典禮就有規劃潛力新星組成遞獎大使。
  • 設計|歷屆臺灣金馬獎主題海報賞析
    金馬獎自1962年創立以來,獎勵了無數華語優秀電影和電影工作者。是兩岸三地最具公信力和影響力的電影節,其中也留下了不少蘊含深意、極具設計感的海報。今天小編帶大家來欣賞下歷屆金馬獎的創意海報。第55屆金馬獎(2018年) △海報設計:方序中設計理念:面對電影,每個人都是配角海報以本屆金馬四個代表人物李安(臺北金馬影展執委會注席)、侯孝賢(金馬電影學院院長); 鞏俐(金馬獎評審團注席)、小野
  • 第56屆金馬獎主視覺「尋找黑馬」亮相,附歷屆海報合輯
    「金馬56」LOGO細節「金馬56」LOGO細節 主視覺海報大膽運用較濃的黑色調,來表現電影人摸索自我、努力創作的歷程:也象徵觀眾在黑暗裡透過光、發掘電影的欣喜。除了濃鬱的色調,黑馬周遭的每一寸刻痕,都是桀敖不馴的痕跡,象徵電影人對創作的熱情與執著。
  • 細數歷屆金馬獎獲獎歌曲,聽時代的聲音
    ●●●第54屆金馬獎已經落下帷幕,作為華語圈內第一個面向所有華語電影和創作者的獎項,是整個華語地區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獎。儘管近幾年式微,但我們仍感激這個關心華語電影的頒獎禮,不受流量和市場的影響,從電影的專業角度,鼓勵認真做電影的人。
  • 第51屆金馬獎完全獲獎名單 小編帶你回顧金馬獎歷屆之最
    以下是完整版獲獎名單:臺灣電影金馬獎(Golden Horse Award)是臺灣地區主辦的電影獎項,創辦於1962年,金馬獎在華語圈中它歷史最為悠久,與香港電影金像獎和大陸的中國電影金雞獎並稱華語電影最高成就三大獎,也是三大獎中唯一不設地域限制
  • 細數歷屆知名金馬獎影帝影后,誰最實至名歸,誰最令人嘆息?
    中國臺灣電影金馬獎,創辦於1962年,旨在促進華語影視電影製作邁向更高水準,並為對華語影視的發展有傑出貢獻的電影人而設立的獎項。臺灣電影金馬獎與中國大陸電影金雞獎、香港電影金像獎並列稱為「華語三大電影獎」,並被譽為華語電影的奧斯卡,可見金馬獎在華語影壇舉足輕重的地位。
  • 金馬獎歷屆最佳電影歌曲
    1962——2017金馬獎已走過風風雨雨的54年。
  • 李小璐是童星出身,歷屆金馬獎得主中最年輕的影后!
    李小璐是童星出身,從3歲起就在螢屏上「奮鬥」,早在16歲那年就憑《天浴》一片獲得金馬獎影后。她是青春偶像劇的代言人,擅長演一些比較古怪精靈的角色,她還特別喜歡演喜劇,演起戲來不太顧形象,雖然平時很在意自己漂不漂亮。
  • 歷屆金馬獎最佳影片(獨家整理)
    臺灣電影金馬獎(Golden Horse Awards)是由中國臺灣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的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在中國臺灣地區舉辦的華語電影獎項。 創辦於1962年,與中國電影金雞獎和香港電影金像獎並稱為華語三大電影獎。
  • 暫停大陸電影參加金馬獎,請不要讓電影藝術成為犧牲品!
    有些人會覺得,即使大陸與香港電影不參加金馬獎,依然還有金像獎,金雞獎、百花獎、華表獎等等電影盛會,為何要在乎金馬獎一家?說回金馬獎創辦於1962年。當年主要是為了促進臺灣地區電影製作事業和表揚對華語電影文化有傑出貢獻的電影人。長期以來,因為海峽兩岸立場不同,使得金馬獎在2000年之前,多偏重於臺灣電影及香港電影的鼓勵。但是臺灣電影工業的衰弱,香港電影工作人員大量的流失,使得本獎項逐漸開放中國大陸電影進入,並參加競賽項目。
  • 金馬獎再啟大幕 [電影網]將直播CCTV-6全景呈現
    金馬獎再啟大幕 [電影網]將直播CCTV-6全景呈現 周杰倫、桂綸鎂將助陣金馬獎     第49屆臺灣電影金馬獎頒獎典禮將於11月24日揭幕,本屆金馬獎共網羅了211部作品參選,再創歷史新高,各大獎項的角逐勢必異常激烈。
  • 盤點歷屆臺灣金馬獎港星得獎最多的明星
    第55屆臺灣金馬獎頒獎典禮將在本周六(17日)舉行,這個亞洲地區歷史最悠久的電影頒獎禮,雖然是臺灣舉辦,但歷來以香港人得獎的最多,甚至比臺灣業者更多。本文將盤點香港影星在金馬獎當中明星,梁朝偉:最多金馬影帝在梁朝偉和王家衛合作,獎項便陸續有來,雖然梁朝偉最早演出的《悲情城市》(1989)令臺灣人認識,《阿飛正傳》(1990)他演出令人驚豔,可惜當時未有得獎,後來的《重慶森林》(1994)、《無間道》(2002)、《色戒》(2007)讓他拿下3次金馬影帝梁朝偉更是香港電影金像獎最多影帝獎項的男演員,五度封帝
  • 金馬獎大勢已去!入圍者都是本土人,終於把電影盛會變成自娛自樂
    第56屆金馬獎將於2019年11月23日舉行,前幾天金馬獎入圍名單也向大眾正式公布。
  • 金馬獎2018出什麼事了?2019年金馬獎涼了怎麼回事?
    國外有奧斯卡和金球獎,國內就有金馬、金像和金雞獎,這三大獎項也代表著國內電影行業的頂尖水平,各路電影人也都以被這三大獎項提名而深感榮耀。可就在最近兩年時間,金馬獎卻因為某些有些人的挑唆與利用,引發了諸多爭議,不但導致諸多明星深陷輿論,甚至連電影局官媒都直接表態,官宣今年暫停內地影片和電影人參加金馬獎。難道金馬獎真要徹底一涼到底了嗎?
  • 第50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揭曉 李康生章子怡分封帝後
    東方網11月24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昨晚,走過50個年頭的臺灣電影金馬獎星光熠熠。為了慶賀50周年,林青霞、張曼玉、劉德華、梁朝偉等大腕兒悉數出席。對金馬獎來說,50年見證了臺灣電影的起起伏伏。著名導演侯孝賢親自執導宣傳片,並力邀已經淡出影壇的張曼玉出演。而在昨天的頒獎典禮上,懷舊和致敬的味道頗為濃厚。
  • 華語電影界的奧斯卡,2018金馬獎完整獲獎名單
    今年共有667部影片報名角逐金馬獎,可謂是創了歷史新高,畢竟是被譽為華語電影世界的奧斯卡,影響力不減當年。僅憑以上幾部作品,足以令人感受到金馬獎今年的深厚底蘊。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屆提名最佳導演的名單中,清一色的內地導演,港臺導演少見地缺席,從中也可以看出內地電影格局的崛起。
  • 第57屆金馬獎主視覺海報曝光
    8月13日,第57屆金馬獎主視覺海報正式公布,由負責上屆「金馬56」主視覺設計的JL DESIGN團隊再度操刀。金馬執委會表示,主視覺海報由此概念出發,集結上半年來自大眾的生活攝影,同時邀請去年入圍金馬獎的溫貞菱、巫建和、王淨
  • 內地電影金馬獎?
    縱觀今年金馬獎的提名名單,內地電影成為絕對主角,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等主要獎項基本全部來自內地電影和內地電影人,作為55周年的臺灣金馬獎,此番被內地電影搶去風頭,在被媒體調侃為「內地電影金馬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