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原始的文字,其體現人文性也越基礎,對人的影響也就越深刻。漢字中所含有豐富的人類文明的原始信息,可以讓我們窺見先民的精神和思想源頭,對今天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帶來有益的啟示。
告
字形演變:
本義溯源:
甲骨文「告」有兩種寫法:
甲骨文「告1」
甲骨文「告1」,從口中發聲向遠處喊叫。「告」的古音若[áo],與「敖」同一音系。
甲骨文「告2」
甲骨文「告2」,以牛的仰頭長鳴,表示人們拖長聲音的祭告(後來與上部為放射字根的「告1」合併)。「告」與「嚎」同一音系。
隸書將上部「牛」有所變形,寫作:
隸書「告」
之後的楷書、行書等字形就不再贅述了。
「告」的本義:人們像牛叫那樣拖長音向神或祖先祭告。
衍生含義:
古詩欣賞:
示兒
(宋)陸遊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其他漢字解釋:
越原始,越深刻 – 重新理解漢字本義 │ 一朝「饗」之
越原始,越深刻 – 重新理解漢字本義 │ 「寧」靜致遠
越原始,越深刻 – 重新理解漢字本義 │ 「祭」如在
越原始,越深刻 – 重新理解漢字本義 │ 「禮」尚往來
越原始,越深刻 – 重新理解漢字本義 │ 秋收冬「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