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藝術推介#

在位於法國巴黎十七區維埃大街的十九世紀建築中,有一個非常著名的讓·雅克·亨納故居「MUSEE NATIONAL J.J. HENNER」,裡面展示著法國學院派畫家讓·雅克·亨納當年工作與生活的環境以及他的許多藝術作品,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
讓-雅克斯·亨納(Jean-Jacques Henner,1829- 1905年),以擅長運用模糊和明暗對比法而聞名,創作了許多具有自然主義風格的肖像畫和眾多宗教作品。

亨納出生在法國伯恩威勒,從小開始學習藝術,師從過著名畫家米歇爾·馬丁·德羅林(Michel Martin Drolling)和弗朗索瓦·愛德華·皮科(Francois-Edouard Picot)。可見,每一位成功的藝術家,天賦必然重要,老師的啟迪與引導更不可少。

1848年,亨納進入巴黎美術學院(Ecole des Beaux Arts)學習,並於1858年憑藉一幅《亞當和夏娃發現亞伯屍體》參加了羅馬大獎賽(Prix de Rome),並獲得羅馬獎,從而有機會到羅馬留學。

在羅馬,亨納在弗蘭德林 (Flandrin的指導下,為科爾馬畫廊(Colmar gallery)畫了四幅畫。1863年,亨納第一次在沙龍展出《沉睡的沐浴者》(Bather Asleep)。

隨後的1865年他又在奧賽博物館(Musee d』orsay)展出《浴中的蘇珊娜》(the chaste susannah )。

這幅世界名畫中,美麗的蘇珊娜正在沐浴,她低頭、彎腰、曲膝,構成了一個優美的S形,特別是強烈的明暗對比,更突出了她窈窕秀美的體態與風韻。善良的她哪裡會想到,暗中的歹徒正在設計中傷她。
這是一個流傳於西方的家喻戶曉的故事,也是繪畫大師們不厭其煩描繪過的題材。亨納所畫的《浴中蘇珊娜》,已不似古典主義的冷靜與嚴謹,而是充滿了浪漫的抒情氣息。

亨納的另一幅著名代表作《阿爾薩斯女孩》構圖獨特,他繪畫了女孩的側面肖像,卻也清晰地展示出了人物的表情和情緒。尤其是畫中利用紅色的帽帶提彩,屬於點睛之筆,使得作品更富有魅力,仿佛這位阿爾薩斯女孩正在款款前行,並若有所思。

亨納其他著名繪畫作品包括:《抹大拉(1878)》;《哈耶姆肖像(1878)》;《耶穌基督埋葬(1879)》;《聖傑羅姆(1881)》;《希羅底(1887)》;《基督裹著他的裹屍布》和《卡洛魯-杜蘭的肖像(1896年)》;《福奎爾小姐畫像(1897)》和《夢想(1900)》。他最廣為人知的繪畫作品是創作於1885年的《聖法比奧拉肖像》,雖然原作現已失傳,但世界各地的藝術家都出於虔誠的目的複製了它。

亨納於1873年被任命為榮譽軍團騎士,1878年被任命為軍官,1889年被任命為指揮官。1889年,亨納在法蘭西學院接替卡巴內爾(Cabanel) 。

亨納有許多學生,其中包括美國畫家瑪蒂爾德·穆登·雷辛(Mathilde Mueden Leisenring)和羅馬尼亞藝術家迪米特裡·塞拉菲姆(Dimitrie Serafim)。亨納還參加了1900年巴黎世界博覽會的繪畫大獎賽。

1905年7月23日,亨納在巴黎去世,享年76歲。
(聲明: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來自您的閱讀是對我們最大的幫助!歡迎收藏、關注、點讚及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