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王》系列有那麼多!為什麼牌佬們偏偏喜歡《遊戲王GX》呢?

2021-12-10 九遊玩賞好遊戲


牌佬們和「動畫遺老」們的代溝,從《遊戲王GX》就開始了——九醬

作為世界上最暢銷的TCG卡牌遊戲,《遊戲王》自系列誕生至今,已經推出了整整七部動畫。

如果要在其中找到一個人氣最高的所在,那麼非初代的《遊戲王DM》莫屬——即便是沒有親自進行過一場「黑暗決鬥」,那些在當年守著點播臺觀看這部動畫的「遺老」們也能如數家珍地喊出「三幻神」、「布魯艾茲懷特多拉貢」的大名,這部經典動畫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在初代動畫的巨大成功下,系列第二部作品《遊戲王GX》的存在感就顯得有些微薄,無論是主角遊城十代那長相酷似奧特曼的代表怪獸「元素英雄新宇俠」,還是「把打牌當學上」的決鬥學園設定,都似乎沒有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然而就是這樣一部相對中庸的作品,卻在牌佬間人氣頗高。



對於那些只看過動畫的觀眾而言,這似乎是個挺令人費解的事兒:論劇情,前有法老王穿越時空拯救世界,後有不動遊星騎乘決鬥再創系列時髦值新高;

論怪獸,經典紅黃藍配色的三幻神且不提,不動遊星用「明鏡止水之心」當場印出的流星龍也頗為聞名。



那麼看似中庸的《遊戲王GX》究竟是憑藉什麼吸引那些「莫得感情的打牌機器」的呢?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還得將視線轉回初代遊戲王動畫。



「口胡王」與他的繼承者


要說初代《遊戲王》劇情的優秀,這一點沒人會懷疑:從第一話無限攻擊力的黑暗大法師爆殺海馬,到狂戰士之魂無限鞭屍羽蛾,可謂名場景不斷,以至於不少人將其視作熱血漫來看。



(完形填空時間:這不比_____燃多了?)


雖說《遊戲王DM》有著極為優秀的劇本,但在牌佬們看來,卻是槽點滿滿。


眾所周知,主角武藤遊戲的裡人格法老王阿圖姆,在玩家中有個響亮的外號叫做「口胡王」——之所以這麼叫他,是因為他經常無視規則進行「說書」。



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例子,就是在動畫第七集,在對方的怪獸因為場地魔法卡「海洋」而無法攻擊的時候,我們的法老王體現出了他高超的物理學水平:他讓巖石巨兵攻擊自己設置的場地魔法卡魔性之月,從而使得海水退潮,讓怪獸重新出現。



這個看似精彩的逆轉劇情,在牌佬們看來卻無比下飯:按理說怪獸卡是無法直接攻擊魔法卡的,於是大家去翻官方規則,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口胡」!



玩笑歸玩笑,但《遊戲王DM》中隨處可見的口胡,確實是因為當時尚未完善的規則所致,因而萌新們也經常會被動畫帶偏,打出許多讓牌佬們辣眼睛的操作來。



而到了《遊戲王GX》時代,隨著K社的接手,動畫中的規則也被逐步完善。


因而到了遊城十代當主角時,雖然他也經常憑藉其「不洗牌」的運氣,打出經典「五換一」的絕學,但其相對講武德的說書方式,還是讓牌佬們表示無比舒適。


(一圖流解釋什麼叫經典「五換一」)


正如遊城十代從武藤遊戲中接過主角的接力棒,《遊戲王GX》作為系列的承上啟下之作,也很好地盡到了自己的職責,可以說日後大師規則的基礎,正是在這部動畫的基礎上奠定的。



(當然,《遊戲王GX》中也不乏名場景——比如著名的摩天樓+火焰翼人COMBO)


而對於牌佬們而言,這部動畫的意義還不止於此:作為系列中少有的「去口胡化」的一作,對於那些「女人只會影響我打牌」的牌佬們來說意義尤其重大。



(最終孤身一人踏上旅途的遊城十代,是否也是諸位牌佬的真實寫照呢?)


可惜的是系列的「去口胡化」並沒能持續多久,而且頗有些愈演愈烈的趨勢。

到了《遊戲王ARC-V》中,更是出現了「現場編效果」的終極口胡,相較之下,也就不奇怪牌佬們為什麼會如此推崇相對古早的《遊戲王GX》了。



從「散兵遊勇」到「體系作戰」


相較於引入同調機制的《遊戲王5DS》,和加入連接召喚的《遊戲王VRAINS》,《遊戲王GX》作為系列的第二部作品,實際上並未加入太多新元素,因而在很多動畫觀眾看來,從這部作品的身上確實看到了很多初代動畫的影子,甚至連「主角和背後靈」的組合,都和前作如出一轍。



俗話說得好:「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看似一成不變的《遊戲王GX》,實際上卻推廣了一個相當重要的機制——那就是詞條系統。


在此之前,無論是花式召喚黑魔導的武藤遊戲,還是將青眼白龍視作「白嫁」的海馬社長,想要上手這些魂卡,多數情況下都是靠神抽。強如法老王,也經常往卡組裡塞進去一些意義不明的卡片。



而在《遊戲王GX》中,詞條系統的廣泛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這樣的窘境:只要入手一張關鍵牌,那麼很容易就可以檢索到自己想要的同詞條卡片,這在另一方面也是本作「去口胡化」的基礎。



神抽(X) 從牌組裡自己拿(√)


在這樣的改變下,動畫中的決鬥不再是單純看臉的「抽一打一」,而是各個角色都有一套自稱體系的卡組:庫洛諾斯教授擁有強力封后場效果的古代機械卡組;怎麼投硬幣都是正位置的齋王「賭命」卡組;以及凱撒亮簡單粗暴的電子流卡組,每套卡組都有自己獨特的取勝方式,因而整部動畫的決鬥構成就顯得更加有看頭。



(健康的笑容來源於決鬥帶來的快樂——指用時間魔術師炸對面場)


當然,對於牌佬們來說,詞條系統最大的意義,還是第一次讓他們體會到了說書的快樂,而K社也十分雞賊地在之後對經典的白龍卡組和黑魔導卡組的基礎上做出了類似的補強,賺得盆滿缽滿——當然,那是後話了。



新時代下的文藝復興


雖然牌佬們對於《遊戲王GX》評價頗高,但畢竟時代不同了,如今的遊戲王早已經是「一張卡拉出一車麵包人」的時代了。



(雖然已經退環境了,但秘旋諜卡組依舊是新時代下「說書卡組」的典型代表)


雖說牌佬們有著「說書是這個遊戲的一環,不爽不要玩」的共識,但每下一張卡都要提心弔膽地防對方手坑的遊戲體驗著實也是讓人有些心力交瘁。



漸漸地,有人開始懷念起當年用電子終結龍爆殺對面的日子,如果再加上一張力量焊接來個超級加倍,那更是絕殺——真正高端的卡組,使用的素材往往都是如此樸素。



幸運的是,在遊戲王OCG逐漸「神仙鬥法」的大環境下,還有《遊戲王:決鬥連結》這種文藝復興的存在:眼看著國服的GX世界已經上線,想必在不久的將來,又要有眾多牌佬化身凱撒,給萌新們帶去笑容了吧。



寫在最後


所謂一代版本一代神,縱使是曾經數次用打牌拯救世界的武藤遊戲,在面對身為自己後輩的遊城十代時,也會被強行「劇情殺」為五五開,這不得不說也是時代的一種傳承。


對於各位來說,你們更喜歡《遊戲王GX》的哪套卡組呢?

 點一下閱讀原文來遊戲王-決鬥連結打牌!

相關焦點

  • 牌佬過年!《遊戲王:大師決鬥》收費模式公開 可合成單卡
    最近關注遊戲王的牌佬們屬實是過年了,在最近開啟的遊戲王發布會上,公布了海量的遊戲王情報。
  • 遊戲王GX是個悲情故事?
    作為一個遊戲王鐵粉,本來我是想寫一篇《遊戲王vrains(簡稱V6)》的文章,但是鑑於遺老觀眾較多,很多人沒看過後作,可能看不懂V6的決鬥過程,所以我衡量了一下,決定寫一篇《遊戲王GX(簡稱GX)》,別問我為什麼,問就是HERO天下第一。
  • 論時髦你是贏不過我的,聊聊遊戲王系列中正確的刷時髦值方式
    雖說遊戲王系列動畫從二代開始就偏向於宣傳手段,但對於非牌佬的觀眾而言,遊戲王系列的動畫還是有很多趣味性,畢竟這群牌佬不打牌的時候就是文豪,結合彈幕和劇情共同使用效果簡直翻倍。而只要幹過開彈幕看《遊戲王》的觀眾基本上幾集下來都能get到一堆莫名其妙的梗。
  • 面對遊戲王的新手遊, 「動畫遺老」們想起了被說書支配的恐懼
    然而有人歡喜有人愁,雖說高畫質化的遊戲王看上去確實很有吸引力,但本作使用大師規則的消息,還是讓不少玩家望而卻步——這個「寫作OCG,讀作說書」的打牌規則,是眾多初代遊戲王動畫觀眾的噩夢。在最初看到採用大師規則的遊戲王OCG時,大部分因為初代動畫「法老王黑暗決鬥」而入坑的動畫觀眾顯然胸有成竹:不就是比動畫多了4000血量麼?只要青眼白龍拍得夠多,那麼再多的血量都是浮雲。
  • 懷念遲到的童年,《遊戲王》將在中國推出官方遊戲
    2020年的4月16日,也許很多年以後,遊戲王的粉絲們還是會記得這個日子,上海的映蝶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獲得了KONAMI的官方授權,將成為正式的代理,面向市場推出遊戲王的官方卡片遊戲之系列產品。90後我不了解,我相信大多00後是在《遊戲王gx》開始知道這個遊戲的吧,那是在不知多少年前了,那時候的電視臺,沒有熊出沒,也沒有現在播放的一些幼齡動畫,可能連喜羊羊都還沒有吧。那時候的我們,可以在電視臺看任何國家的動畫片,而遊戲王,也從那個時候開始走進我的世界。
  • 《遊戲王GX》觀後有感
    工作學習之外,總得有調劑,人之常情。或刷劇,或遊戲,凡此種種,因人而異。最近經常忙一陣之後,就跑去看上一兩集《遊戲王GX》。二倍速觀看的話,一集大概十分鐘左右。一個多月的時間,我竟從頭到尾看完了整整180集。幼稚嗎?其實整部動漫總體看起來,相當幼稚,甚至幼稚得有些愚蠢。不過休閒之時,我向來是懶得動腦子的。
  • 《影之詩》VS《遊戲王Sevens》究竟誰才是遊戲王正統?
    而飽受詬病的《遊戲王Sevens》在播出後卻有粉絲大呼「真香」!兩部動畫產生如此差異,原因主要可以歸結為三點。首先,兩個IP對於動畫的定義存在差異。其次,廠商對待遊戲的環境與規則有著不同的看法。如今,《影之詩》遊戲的環境隨卡包更新了十五次,但動畫中的主要遊戲環境居然還是最初的標準卡包!試想動畫的環境得有多老?這要是真有新玩家入坑遊戲看到現在的一堆「怪物」不會一臉茫然嗎?
  • 《遊戲王》系列裡面那些讓人印象深刻的女主角
    大家好,今天我們的主題是遊戲王,在遊戲王裡面每個男主角的成功,都離不開女主角的默默支持,好了開玩笑啦,今天我們來介紹每代遊戲王系列裡面那些最強,大家印象深刻的女主角,在遊戲王的世界裡面,女主角的決鬥技術也是很厲害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為什麼說遊戲王DM是一代經典?
    講到了遊戲王DM,不知道是多少95後到99後的童年記憶。這一部超級超級經典的遊戲王,不是可以說是,而是絕對是遊戲王系列的鼻祖。要說為什麼?可以自己去看看,遊戲王裡面的卡牌規則就是在遊戲王DM這部動漫的前期慢慢的定下來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動漫的前期裡,遊戲王的打牌方式幾乎是處於沒有規則的狀態,動漫裡的角色在打牌時幾乎完全都是一通嘴炮,胡亂召喚怪獸上場,胡亂使用魔法卡和陷阱卡,以至於在遊戲王DM動漫的前期,很少有人能弄明白,一場牌局下來,主角是怎麼獲得勝利的。
  • 遊戲王卡圖故事:9個版本的黑魔導卡牌,哪個是你喜歡的?
    黑色魔術師(黑魔導)作為初代決鬥王武藤遊戲的王牌怪獸可以說是非常的受到牌佬們的中意。
  • 遊戲王GX:最後一集決鬥牌面分析 武藤遊戲VS遊城十代誰贏了
    為什麼我這麼說,這裡我就給大家做一下,這場決鬥最後動漫留給我們的牌面分析。首先,我們說一下武藤遊戲場上的牌面,因為他用黑魔族復活之棺,把黑魔導女孩和十代的大地鼴鼠作為祭品,召喚黑魔族的怪獸。此時再用封印在精靈之鏡內的編碼轉換,將黑魔族轉換為神,成功從墓地裡面復活了歐西裡斯的天空龍。天空龍降臨的時候,武藤遊戲手牌為五張,因此天空龍的攻擊力為5000。
  • 遊戲王正版卡牌為什麼那麼貴?
    然而KONMAI公司(俗稱k社)推出的遊戲王卡牌更是風靡一時,受到了無數人的喜愛,然而現在遊戲王卡牌在國內已經成為小眾圈子,偶爾爆出來的新聞更是讓很多吃瓜群眾感慨遊戲王一個卡牌遊戲為什麼那麼貴,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遊戲王正版卡牌之所以那麼昂貴的理由。
  • 《遊戲王》系列最使你印象深刻的反派boss
    大家好今天的主題是《遊戲王》,遊戲王裡面,主角利用卡片對決來拯救世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每一代《遊戲王》裡面的最強boss吧。黑暗大邪神佐克應該是《遊戲王》系列裡面唯一一隻不用通過卡片召喚出場boss吧。最後被遊戲用三幻神融合出來的光之創造神一下秒殺,而遊戲也找回了自己的名字。
  • 【同人小說】《遊戲王GX後傳》(二十一)
    對十代簡單說明了效果後,十代只好老老實實把自己這兩張後場陷阱收回了手牌。沒有了任何能阻止AOMG攻擊的手段,十代輸了!「我輸了。」十代伸出了手,這是他自與遊戲先生決鬥以後第二次在自己全力以赴的情況下輸掉決鬥了,「好強啊老哥,但下此我一定會贏你的~」看得出十代並不沮喪。「好啊,十代,下此再戰。要知道你可是少有的差點OTK我的人。」
  • 遊戲王正版遊戲遊戲王決鬥連結與遊戲王YGOPro
    這兩款遊戲,決鬥連結是我最新入坑的遊戲。至於為啥能找到它,那就得謝謝決鬥之城的成全,要不是它我也不會知道決鬥連結的遊戲。決鬥連結斷斷續續我已經玩了大概也有1年,卡組也是斷斷續續的有了一套古巨基和最新的構組卡組。
  • 遊戲王:歷代主角們使用最多的種族夥伴是這幾個,你都有用過嗎
    遊戲王講述的是主角們通過一種叫「卡牌決鬥」的遊戲,召喚出強力的怪獸和敵人對戰,拯救世界的故事。既然是卡牌決鬥,那麼小夥伴們也應該能猜到這部動漫的特色了,沒錯,就是卡牌怪獸啦。小南覺得這也許是《遊戲王》這麼受到歡迎的原因吧。小南觀察了一下主角們的卡組,他們的怪獸夥伴,無論有什麼特點,和前作有什麼變化,都離不開以下幾個種族。
  • 【遊戲】我的回合,抽卡!丨遊戲王:決鬥連結
    《遊戲王:決鬥連結》的手遊已經開服了一段時間,相信很多人會衝著童年回憶去體驗一番,當然,也許也有人是衝著打牌前去遊玩的。筆者也去下載玩玩看,畢竟小時候看過《遊戲王》的動畫與漫畫(雖然沒看完),當主角們的熱血打牌現在依舊曆歷在目(這不比《博人傳》燃?)下載完畢,登陸遊戲,進去才發現,原來這個界面如此具有「懷舊感」?
  • 【同人小說】《遊戲王GX後傳》(六)
    這個盒子是店裡的商品,也就是「遊戲王補充包」,每盒裡有20包,每包裡有5張卡。每過一段時間K社就會發售一個新的補充包,用來對遊戲王已有的卡組系列進行加強補充。——回到十代那裡——「你說找個人?十代。」精神領域裡,尤貝爾雙臂環抱在胸前問道。即便說的是發出疑問,她的語氣依然不顯太多感情,冷靜淡漠。「嗯嗯,尤貝爾麻煩你。
  • 科樂美《遊戲王》系列新作!根據動畫改編NS遊戲
    根據外媒Gematsu報導,科樂美在Jump Festa 2021 Online上正式宣布了《遊戲王》系列的全新遊戲——《遊戲王 Rush Duel》,該作將登陸Nintendo Switch。
  • 喜歡遊戲的女星那麼多,為什麼《新神魔大陸》選擇楊冪呢?
    這幾年電競行業發展的越來越好,喜歡遊戲的人也越來越多,喜歡遊戲並不是壞事,在空閒的時間玩玩遊戲這是一種休閒的娛樂方式,但千萬不要沉迷。其實除了我們普通人,一些明星也喜歡玩遊戲,別看他們每天那麼忙,但經常你會看到誰誰誰在片場或者休息室裡玩遊戲之類的話題,那麼在眾多喜歡遊戲女星中,為什麼偏偏是楊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