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招投標工作實踐中,廢標難以避免。廢標是影響採購項目進度、造成採購周期長、效率低的一個難點問題,雖然從某種程度上講,廢標現象體現了招標投標制度的嚴肅性和公正性,但是經常遭遇廢標是很多投標人的心腹之痛。今天,中國比地招標網小編就跟大家介紹常見的廢標原因及如何防止廢標,希望投標人能夠有效提高中標率。
廢標是指政府採購中出現報名參加或實質性響應的供應商不足三家、存在影響採購公正的違法違規行為、投標報價均超過預算、因重大變故採購任務取消的情形時,招標採購單位作出來的全部投標無效的處理。
常見的幾種廢標原因:
招標文件編制水平不高:招標文件是指導投標人投標的評標委員會評標的重要依據,但由於當前行業培訓教育系統性、規範性缺乏,招標文件的編制水平參差不齊,不容樂觀。儘管現在很多情況下是招標代理中介機構代理招標,但是很多機構對招標項目不夠熟悉,往往局限於紙上談兵,通常一味地套用現成的招標文件範本,卻忽視了招標項目之間的差異。招標文件中經常出現與招標項目不相協調,甚至前後矛盾、相互牴觸的條款,應該明確的不明確,應該規定的沒規定,投標人在投標時只好根據自己的經驗去琢磨,去猜測,結果導致廢標。
採購文件不科學:一是廢標條款過多,有的招標文件有幾十項廢標條款,投標人稍不注意,就會因個別地方漏籤字、部分內容未按要求排序等細節問題被廢標;
二是評分標準不合理,有的評審條款具有明顯的傾向性,個別評分項分值過高,讓投標人覺得招標活動不公平,因而放棄投標;
三是內容前後矛盾,有的招標文件語言表述有歧義,有的文字與表格內容不一致,有的技術參數指標與評分標準技術指標內容相矛盾,讓專家無法進行評審,只能修改招標文件後重新組織招標。
專家評審不盡責:有的專家責任心不強,為了減少工作量,形成了「資格審查先廢幾家再說」的錯誤思維,千方百計挑企業毛病廢標,有的企業由於一些非實質性原因也被廢了標;有的專家違規與供應商相勾連,為了幫助中意的供應商中標,想方設法找理由將其競爭對手廢標;還有的專家在項目廢標後沒有發揮專業特長,幫助招標機構分析廢標原因,提出改進意見,導致有的項目多次招標反覆廢標。
投標報價均超過了採購預算:本法第六條和第三十三條規定,政府採購應當嚴格按照批准的預算執行,其中就包括政府採購項目不得突破預算額度。換句話說,就是批准的政府採購項目預算是採購支付的最高限額。一旦各投標人的報價都超過了採購預算,表明投標人的要價超過了採購人的支付能力,採購人不能籤訂採購合同,為避免不必要的經濟糾紛,應停止招標活動。
如何防止廢標:
加強政府採購法規的學習和宣傳:作為政府採購的各方當事人來說,如果,大家都能加強對這些政府採購法規的學習和宣傳,就會從思想上重視招標採購,增強防範廢標意識,就會熟知哪些環節容易發生廢標,哪些環節應當謹慎操作,從而不會人為地發生廢標的情形,所以,加強政府採購法規的學習和宣傳,應當成為時刻堅持的一項工作任務,尤其是在每次開標前,由集中採購機構組織採購人和投標的供應商一起學習上述法律法規,並對應注意的一些細節問題進行強調,非常必要,這等於為採購當事人各方防止廢標,注射了一劑「預防針」。
嚴密編寫採購文件:一是採購文件語言文字表述要嚴謹、準確、避免出現歧義和前後不一致。
二是採購文件格式要規範,要求應清晰,對重要事項和廢標條款應作出重點提示,防止供應商因對採購文件理解有誤被廢標。
三是採購文件內容不得有違規、歧視性條款,不得通過不合理分包、製造商授權、特定業績要求、設置排他性評分標準等方式,排斥潛在投標供應商。
嚴禁專家隨意廢標:一是評審專家認為投標文件未實質性響應招標文件時,應當要求專家與投標人進行現場溝通確認,告知投標人廢標理由,投標文件非實質性條款遺漏、誤填的,不得廢標。
二是招標機構應當監督評審專家的行為,對專家判定企業廢標的理由和依據進行覆核,防止專家不按招標文件規定評審,隨意判定企業廢標。
三是落實專家評價制度,記錄專家職業操守、履職盡責情況,對違規違紀、責任心不強的專家及時清退出評審專家庫。
精心測算採購預算:當出現投標人的報價均超過了採購預算,採購人不能支付的,就應予廢標。這就提醒我們,測算採購預算,既不能「丟頭去尾」,也不能不留有餘地,一定要精心測算。首先,測算採購預算要全面考慮,要著眼於採購項目的全過程測算,決不能把採購項目的運輸成本、安裝成本、調試成本等全部或部分寄托在供應商的免費售後服務上;其次,預算價格不能低於市場價太大。要把預算價格確定在優質優價的起點上,決不能把預算價格一味確定在低價格的起點上;再次,備足採購資金,防止市場行情發生變化。一方面向財政部門申請資金時,要先徵求集中採購機構的意見,使採購資金數額比較準確,另一方面本單位也應準備一定數額的自有資金,從而不管市場行情發生多大變化,都能保證不會發生採購人不能支付的情形。
以上就是中國比地招標網整理關於「招投標活動中常見的廢標原因及如何防止廢標」的相關內容分享,想要獲取更多招投標信息請登錄中國比地招標網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