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涓細流潤心田——全國文明家庭以好家風促社會和諧

2020-12-23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1月13日電 題:涓涓細流潤心田——全國文明家庭以好家風促社會和諧

  新華社記者李錚、王斯班、齊雷傑

  小家相親相愛、鄰裡守望相助、大家和諧共處,作為社會最小的細胞,家庭似涓涓細流,滋潤著家庭成員、鄰居朋友。記者近日走進遼寧、湖北、河北的文明家庭,傾聽他們講良好家風、講志願服務、講文化傳承,各地文明家庭正以小家庭的和睦促進全社會的和諧。

  和諧小家湧動源源不斷正能量

  生活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裕華區建南社區的全國文明家庭郭普林、靳國芳老兩口都已年過八十,但他們的每一天都忙碌而充實。

  被稱為「雷鋒奶奶」的靳國芳自1992年退休後,志願為社區居民服務28年,從照顧困難家庭、調解鄰裡糾紛、為小區加裝天然氣管道、協調規劃小區停車位,到成立政策法律宣傳、環境衛生、空巢老人幫扶等11支服務隊,靳國芳「學雷鋒志願服務站」已成為石家莊響亮的品牌。

  從不關機的「大靳熱線」持續火熱,離不開家人的全力支持。老伴兒郭普林不僅主動擔起了全部家務,而且還做起了妻子的助手,被大家戲稱為「五大員」:炊事員、保潔員、接線員、照相員、駕駛員。

  靳國芳28年如一日的志願服務是對兒孫最好的言傳身教。孝老愛親、友善睦鄰的淳樸家風在一次次為他人服務中得到傳承。晚輩們工作、學習之餘,也熱情投入到靳國芳「學雷鋒志願服務站」中,三代人相處得其樂融融。

  靳國芳說:「我們大家庭常年堅持家庭聚會,每逢周末、節假日,兒女們就帶著我們老兩口去春遊、採摘、泡溫泉、看文藝演出,有時在家中唱歌、打撲克牌……大家庭在充分溝通中相親相愛、互諒互助,更加和諧。」

  鄰裡守望溫暖更多的人

  75歲的全國文明家庭成員、武漢市江岸區百步亭社區居民餘洪芝,18年來每天走家串戶,把收集的民情都記錄在筆記本上,攢下16本日記,被人們稱為「日記婆婆」。

  一次社區走訪中,羅漢清老人的女兒告訴餘洪芝,父親中風後左邊手腳無力,每次進出樓棟門口,下臺階時可以慢慢挪,但上臺階時沒扶手,只能用肩膀靠在牆上借力。

  「兒女由於要工作不能天天陪著,心裡頭掛念著父親,讓人心酸。」餘洪芝說,她將這件事寫進日記本後,就開始琢磨。

  餘洪芝的老伴黃道銀是鉗工,兩人就自己動手買來材料,在臺階上裝上不鏽鋼扶手。「沒花多少錢,但能讓羅漢清輕鬆上下樓,子女放下憂心,這比什麼都值。」

  在餘洪芝影響下,家裡三代人都成為鐵桿志願者:老伴每天義務巡邏,給花草澆水,清潔樓道;媳婦熱心調解鄰裡糾紛;年幼的孫子是社區最小的樓棟長;餘洪芝和兒子在社區設立「餘婆婆治安崗」,在社區巡邏。

  「我家無以為寶,志願服務日記本就是我的傳家寶,我要把這些日記本傳給兒子、孫子,讓志願精神成為家風,代代相傳。」餘洪芝說。

  如今,百步亭社區已有40多個家庭參加了餘洪芝倡導成立的「貼心關愛服務隊」,形成「人人爭做志願者」的社區新風尚。「有時間做志願者、有困難找志願者」的志願服務文化已成為百步亭社區獨特的風景線。

  在文化傳承中振奮精氣神

  走進大連瓦房店市三臺滿族鄉西蘭旗村文化大院,500多平方米的民樂排練室、綜合訓練室乾淨敞亮,整齊地陳列著各種民族樂器。這都是全國文明家庭——溫福珍家庭自掏腰包為村裡置辦的。

  77歲的溫福珍是滿族民間文化「棒棒舞」的傳承者。10多年前,她看到鄉親們生活越來越富了,但文化生活卻一片空白,記憶深處的民間藝術瀕臨失傳,她就下決心通過「棒棒舞」讓農村人的精氣神提上來,讓大家看看農村人的幸福和喜慶。

  從此,溫福珍就利用休息時間,組織愛好文藝的村民到家裡排練「棒棒舞」。由於多數村民都沒有舞蹈基礎,她時常要一遍一遍地傳授舞蹈動作,一個一個地指導舞蹈要領,一個晚上下來,腰酸背疼。

  溫福珍熱情傳承民間藝術,帶領村民擁抱健康生活,得到了全家老少一致支持。溫大媽的兒媳婦高桂玲能歌善舞,特別擅長對影調戲演唱,是「棒棒舞」隊裡的骨幹,成了溫福珍的好幫手。

  西蘭旗村村民王淑芹說:「我跟溫大媽跳舞十幾年了,不僅身體硬朗了,而且感覺生活特別充實,每天都特別開心。」

  溫福珍說:「家人和睦融洽,身邊的人健康快樂,這就是我們追求的幸福生活。」

相關焦點

  • 愛心細流 | 您涓涓細流般的愛心,將改變他們的命運
    點滴的愛心匯聚,涓涓的細流融匯,把他們的手牽起,把他們的夢託起,把我們的愛傳遞!一起讓愛心細流,滋潤那些渴望成長的幼苗,綻放愛的花朵!中鐵城建邀您加入愛心細流活動,用愛撐起希望!梁**滿的家 家庭貧困原因:我叫梁**滿,今年9歲,準備上4年級了。我們家有7口人,我有1個姐姐、2個妹妹。
  • 建小家 為大家 報國家——記「全國文明家庭」梁麗秀家庭
    人常說大河有水小河滿,南青村的日子好過了,咱家的光景能差到哪裡去?」蔣文才說:「好,我和孩子們一起支持你。」「只要讓鄉親們覺得跟上麗秀有奔頭,能過上好光景,我吃點虧不算什麼!」蔣文才說。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梁麗秀和蔣文才經常用樸實的言語,告訴孩子們要好好學習,教育孩子們要誠實做人、本分做事。梁麗秀和蔣文才的愛如涓涓細流,滋潤著一雙兒女的心田;二人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影響著一雙兒女的價值取向、道德品格、情感志趣和生活方式。
  • 涓涓細流匯成愛的海洋 紅軍小學的愛心期待讓小雄鷹再次翱翔
    …………  連日來,在全國紅軍小學的微信群裡,傳上來一段段來自全國各地紅軍小學的學生們錄製的簡短視頻。每段視頻裡,大家都在鼓勵著一位名叫花爾韋的藏族孩子,隨同視頻一起的,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紅軍小學的愛心捐款,如同涓涓細流,匯聚成愛的海洋。  花爾韋是誰,為何這樣牽動著那麼多孩子的心?
  • 全國文明家庭風採 梁東麗家庭:和諧友愛大家庭開出幸福花
    梁東麗家庭入選2020年全國「文明家庭」,這是一個和諧友愛的大家庭,夫妻之間互敬互愛,孩子積極上進、尊老愛幼,父母姊妹之間尊重體貼、關心諒解,深受鄰裡和社會的好評。這樣的和諧融洽在他們家裡已持續了十幾年。梁東麗是一名法官,丈夫陳桂昌是一名人民警察,夫妻倆既是業務骨幹,也是家庭的頂梁柱。說起梁東麗,陳桂昌滿臉柔情。結婚22年來,他們始終恩愛和睦,家庭幸福美滿,是孩子的榜樣和父母的驕傲,也是外人眼中的模範夫妻。在他們家裡,孝老愛幼是主旋律,向善是總基調。
  • 全國文明家庭白錦仁家庭:家風四世守 家運今日來
    2016年5月15日,在全國「最美家庭」揭曉暨全國五好文明家庭表彰會上,定邊縣街道西關民族社區白錦仁家庭獲得全國「最美家庭」和全國五好文明家庭。2020年11月20日,中央文明委印發《關於表彰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及新一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的決定》,白錦仁家庭再次榮登國家級榮譽,獲得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家業是根,事業是花果。長期以來,定邊縣白錦仁家庭和「白家園」家族同心協力,砥礪相助,振興祖業。
  • 思念的心緒,飄蕩歷史煙雲,涓涓細流在字裡行間
    我常常思念我的家,在那個平靜淡泊的避風處,片刻的歡顏釋放在家園的窗帷。伴隨著玉蘭的暗香,勞累的心靜靜地停下了疲憊的腳步,兒子的歡笑,妻子的飯香,父親的慈祥讓我這常在異鄉漂泊心靈,享受著避風的溫馨,快樂!
  • 海南最美家庭走進海南紅瑞集團,做「好家風」的傳承者和踐行者
    同時,把愛家、愛企與愛國,把實現家庭夢與實現企業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夢統一起來,繼續為企業做優做強做大進一步貢獻力量,使廣大員工更加幸福、家庭更加美滿!張豔紅在現場致辭,她說作為全國三八紅旗手,她將充分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帶領紅瑞集團全體員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如既往,不忘初心,立足崗位,奉獻社會。
  • 石柱:三星鄉下塘村開展實踐活動文明花開促和諧
    為讓群眾從文化惠民工程中暢享「文化福利」,下塘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村圖書室為陣地,開展「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學習活動,在農閒之餘組織村民學習,不斷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排民憂、扶真貧,樹立文明新風促和諧下塘村有405戶1300餘人,外出務工人員在1000人左右,留守在家的都是老弱病殘幼者。針對紅白事情人員少、雜事多等實際情況,該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辦實事、做好事,及時為廣大村民排憂解難。
  • 文明讓鄉村更美麗——會寧縣太平店鎮大山川村創建全國文明村鎮紀實
    文明讓鄉村更美麗——太平店鎮大山川村創建全國文明村鎮紀實白銀日報記者 蘇黎明 2020年11月,我市會寧縣太平店鎮大山川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2009年,該村被評為「市級文明村」,2015年,被評為「省級文明村」,今年又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這些榮譽的背後,是大山川人對文明鄉村孜孜不倦的追求。
  • ...中學創建全國文明校園紀實:建設文明和諧學校 培育高素質優秀人才
    近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公布的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名單中,本溪市第一中學榮登榜單,這是本溪市唯一獲此殊榮的學校,也是本溪市第一所獲評「全國文明校園」的學校。獲此殊榮,更是學校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創新發展、特色發展的重要裡程碑,學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體師生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 中國建築13家單位獲評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
    2020年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京舉行,中央文明委發布了關於表彰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的決定。中國建築在「一創五強」戰略目標指引下,憑藉在精神文明建設領域的優秀實踐和優異成績,繼11家子企業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單位後,又有13家子企業獲評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創建數量再創歷史新高。文明文化建設工作再上新臺階,再添新名片!
  • 文明獎牌金光燦燦,家庭美引領新風尚!
    鎮黨委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中,扎紮實實開展好文明創評活動,對群眾身邊的「最美志願者」「好人」「最美庭院」「文明家庭」「鄉賢」「道德模範」「好媳婦」「環保衛生戶」等進行評比、表彰,一塊塊金燦燦的「文明獎牌」成為莊戶人家的「新名片」,亮麗家庭之美。「文明家庭」培育文明風尚的「黑土地」 「文明家庭」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一環。
  • 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邯鄲2個家庭上榜
    「家是最小國 國是千萬家」近日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名單公布>邯鄲2個家庭榜上有名他們在各自不同的領域為國家、為社會貢獻著力量,也在自己的小家凝聚起溫暖、和諧與正能量,讓好家風傳遍燕趙大地。苗花娣家庭邯鄲市永年區2012年,邯鄲市永年區前馬營村苗花娣與丈夫籌資8萬元在村裡蓋起5間農家書屋,並成立永年區第一家「農家女讀書協會」。
  • 好家風帶動鄉風文明 汶上「好媳婦、好婆婆」受表彰
    濟寧資訊網訊(記者 崔相遊 通訊員 梁飛)為弘揚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汶上縣婦聯聯合愛心企業在全縣評選「好媳婦、好婆婆」,樹立典型,宣傳先進事跡,讓傳統美德深入人心,努力營造樹新風、促和諧的文明風尚。12月17日下午,汶上縣第二屆安泰杯「好媳婦、好婆婆」表彰暨關愛睏境婦女送溫暖活動在安泰技能培訓學校舉行。活動中,安泰技能學校向困境婦女捐贈了愛心物資。隨後,現場嘉賓向好媳婦、好婆婆、優秀學員代表等先進個人進行了頒獎。汶上縣婦聯主席張穎說,「家和萬事興,家齊國安寧。
  • 【最美健康家庭】我的家——和諧溫暖的家
    我的家,一個六口之家,上有年過半百的父母,下有一對天真可愛的兒女。我的家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但我們全家人用樸實、勤勞、愛共同守護著這個家,享受著最舒心的生活。在生活中我們一家夫妻和睦、尊老愛幼、勤儉持家、鄰裡互助。互相尊重、坦誠相待生活中我們夫妻互相包容、互相諒解,做事都會考慮對方的感受,共同構建了和諧文明的家庭環境。
  • 愛你,滿腔柔情如涓涓細流;想你,許我今夜與你夢裡相見
    愛你,滿腔柔情如涓涓細流一樣填滿心海,想你,許我今夜與你夢裡相見,相聚在夢裡也能讓離別的愁消失殆盡,想你,靜靜地想你,沒有打擾的思念如入夢境,自你離開以後,我便喜歡靜靜地坐在一處想你,在那種靜寂的時光裡想你,閉上眼睛就好似與你相依在一起,人生中最美的不是風景,而是心裡那份摯愛的感情!
  • 創文明家庭 向幸福出發
    張志勇:文明的家庭,首先我感覺一個是家庭要非常和諧,家庭成員有一種向上向善的生活氛圍和生活追求。然後是家庭內部大家相親相愛,外部是積極參加一些社會公益性活動,來帶動鄰裡的和睦、社區的和諧。我覺得從直觀講,文明家庭應該有這樣一種形象在人們面前,讓人覺得是很溫馨的地方、很有希望的地方,也是一個很溫暖的地方。家裡面是一個相親相愛、相互友善、互相尊重、共同提高的家庭氛圍。
  • 【最美家庭】點讚!臨沂市2個家庭上榜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榮譽榜單!
    11月20日,中國文明網發布《中央文明委關於表彰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及新一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的決定》。朱呈鎔家庭獲評2016年全國「五好文明家庭」,2020年全國「抗疫最美家庭」。★ 梁兆利家庭★
  • 全國文明村鎮 蘇家寺村 建設美麗鄉村 打造文明示範
    11月20日,中央文明委表彰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紅古區花莊鎮蘇家寺村榜上有名。喜訊傳來,蘇家寺村村民群情振奮,大家紛紛表示,再接再厲,不遺餘力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業主要以精細蔬菜種植為主,佔家庭經營收入的74%以上。現有高起架大棚116畝,各類專業合作社3家,分別是蘭州市紅古區花莊三鑫生豬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紅古區守豔蔬菜產銷專業合作社、甘肅金蘭高原夏菜專業合作社。2016年,被納入蘭州市「小康村」建設項目,2017年實施了市級美麗鄉村建設項目,被評為國家級文明示範村、省級文明示範村和蘭州市文明示範村。
  • 【民生】化「小家」矛盾 促「大家」和諧!肥西法官為人民,工作站...
    【民生】化「小家」矛盾 促「大家」和諧!家庭調解好不好還要人民群眾說了算!肥西法院山南法庭是如何做到以「小家」和睦促「大家」和諧的呢?下面,微小西將為你一一解答~~~小小工作室,家事解紛大舞臺「法官到我們村來了!」山南鎮的居民聽到消息,紛紛來到社區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