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文明家庭白錦仁家庭:家風四世守 家運今日來

2020-12-23 瀟湘晨報

2016年5月15日,在全國「最美家庭」揭曉暨全國五好文明家庭表彰會上,定邊縣街道西關民族社區白錦仁家庭獲得全國「最美家庭」和全國五好文明家庭。

2020年11月20日,中央文明委印發《關於表彰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及新一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的決定》,白錦仁家庭再次榮登國家級榮譽,獲得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

家業是根,事業是花果。長期以來,定邊縣白錦仁家庭和「白家園」家族同心協力,砥礪相助,振興祖業。不僅家庭成員同吃同住、和諧相處,而且在創業中互幫互助,積極幫助困難人員,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先輩美德 傳承後人

家被看成是一顆參天大樹,家是人的根基所在。定邊縣「白家園」現有人口221人,長期的相處創業中,在打下堅實經濟基礎的同時,培植了良好的家風家訓。

解放初期,白錦仁的祖父母在定邊縣西門經營一家「萬和祥」的騾馬店,是當地有名的商家之地。50年代初期,他們為了響應黨的合作化號召,毅然將17間房舍,近千隻馬、牛、羊的「萬和祥」騾馬店入了集體經營;隨後白錦仁兄弟3人又將21間油坊、庫房、廠房、灶房等無償獻給定邊縣白爾莊村集體經營。多年來祖輩們以捐錢、捐物辦教育,籌措資金,解決白爾莊的人畜飲水;資助貧困大學生、幫助孤寡老人,為社會做出積極貢獻,深得當地群眾好評。

白錦仁的父母經常教育他們「做人要厚道」,「吃虧就是福」,這既是父輩齊家、理財、處事、為人的座佑銘,也是白錦仁兄弟姐妹人生緊要的啟蒙課程。他們父母的勤儉、和順、謹慎、忠孝,一直影響和檢驗著他們做人的道理和準則。

「大家庭」美 「大鍋飯」香

白錦仁兄弟姐妹雖說都已各立門戶,但成家後家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仍在。過去他們父母在世時,每逢節假日,白錦仁3兄弟都會帶上各自妻子、兒孫等一同到父母處問安聚餐。幾十年始終如一已經形成了一個家規。

如今白錦仁兄弟姐妹9人都已四世同堂,今天的白氏家族已成為人口眾多、家業共興的大家族。在這個家族裡 ,其中大專以上學歷的有68人,工作遍及定邊縣的各行業和外地工作的家庭成員。

民以食為天。2001年通過白錦仁哥哥白錦成的提議,兄弟三人共同商議決定三大家一塊吃「大鍋飯」。吃「大鍋飯」這種方式,讓他們一大家親人更加和睦相親,家庭情意表現的更加濃厚。

基金築巢 家愛相助

為了推進白氏家族敬老愛幼、扶貧助困、和諧發展的良好文化氛圍,首先成立了定邊縣「白家園」「祥盛發展基金會」,由定邊縣萬盛祥實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白錦義擔任理事長,並制定出了基金會「章程」條例,明確了組織機構、相應責任、權力義務、基金使用範疇。具體為資助整個大家庭中遭受地震、山體滑波、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災害,遭受重大財產損失的小家庭及個人;資助當年身患惡性腫瘤或其他重大疾病、醫藥花費巨大,給家庭帶來巨大經濟困難的家庭和個人;資助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弱病殘者每體檢一次,獎勵在某方面取得優異成績和獎項的家庭成員或個人等。用一系列優惠政策激勵家庭成員創造業績,並幫扶陷入困境的家庭成員,做到為家人雪中送炭的親情式服務。該基金會現有基金110萬元,有效地確保了社會福利資助、慈善救助及「白家園」成員的成長教育和疾病防治救治。

近5年來,白錦仁家庭中先後培養出8名大學生,其中一名考取武漢大學,分別按照章程進行了表彰和獎勵。

樂於助人 慈善博愛

馬四保因父母離異家庭特困無法完成學業,通過資助完成了西北大學政法系學業;白海鵬因父親腦溢血,母親癱瘓,無法上學,通過資助已完成了西北大學文秘的學業,現在這些貧困生已走上了工作崗位……近年來,白錦仁家族先後資助多名貧困大學生順利入學。「白家園」裡的人經常帶上衣服、糧油、醬醋等去看望家庭非常困難的白爾莊村村民楊玉蘭;為白泥井鎮孤寡老人馬駒送糧油、米麵及生活用品。

1996年,因白爾莊村人畜飲水極度困難,人畜飲水須到幾裡地外去拉,白錦仁等幾人與村幹部到市、縣跑項目,解決了上千人畜飲水問題。

同時,白錦仁三兄弟出資援建了白爾莊村小學建設、解決了定邊鎮南園則小學教學設備短缺問題。

2012年,白錦仁三兄弟了解到白爾莊村收成不好,多戶人家過不了年,他們合計後拿出20萬元給白爾莊村民每戶一袋米、一袋面,還贈予800多件牛羊絨衫,其中給年齡大、特困戶每戶500元,讓村民度過了一個溫暖春節。

吃「大鍋飯」,傳承和諧互助的家庭美德,關心幫助周邊苦難群眾,定邊縣「白家園」越來越得到社會的認可與好評。(記者:馬龍)

【來源:榆林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家風傳承的又一種方式 ——記「全國文明家庭」濟源沁園街道濟合苑...
    一條樸素的家風,自李守哲起已經傳承了7代人。這家風,如同一種無形的力量,變成了「老李家」每一個家庭成員的自覺行動。  李鵬舉為記者講了一個故事。他說,這些年生活好了,家族裡的人大多數都居住到市區了。進城後的「老李家」遇到了一個實際問題,大家由於居住分散,平時聚少離多,每年僅在春節時匆匆見面。走親戚時拿的禮品也是東家拿西家,你家拿我家。這些又麻煩又浪費的舊習俗每年都困擾著大家。
  • 建小家 為大家 報國家——記「全國文明家庭」梁麗秀家庭
    平定縣柏井鎮南青村梁麗秀家庭是個普通的家庭,一家人相親相愛,將平凡的生活釀出了幸福味道。在用心經營自家小日子的同時,梁麗秀亦用樸實無華的言行生動詮釋了什麼是家庭、家教、家風和家國情懷。  梁麗秀出生在一個貧寒家庭,中學念完便回家務農。
  • 【最美家庭】點讚!臨沂市2個家庭上榜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榮譽榜單!
    11月20日,中國文明網發布《中央文明委關於表彰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及新一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的決定》。其中,499戶家庭榮獲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稱號,臨沂市兩戶家庭上榜。快來看看他們分別是誰朱呈鎔家庭 蘭山區銀雀山街道蘭田玉園社區 梁兆利家庭 沂南縣依汶鎮後峪子社區帶你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故事★朱呈鎔家庭 ★
  • 涓涓細流潤心田——全國文明家庭以好家風促社會和諧
    新華社北京11月13日電 題:涓涓細流潤心田——全國文明家庭以好家風促社會和諧  新華社記者李錚、王斯班、齊雷傑  小家相親相愛、鄰裡守望相助、大家和諧共處,作為社會最小的細胞,家庭似涓涓細流,滋潤著家庭成員、鄰居朋友。
  • 貴州:創建「幸福家」品牌 涵養家庭文明新風尚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 「三個注重」 重要指示和黨的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及《全國家庭教育指導綱要》精神,結合全國婦聯 「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統一部署,2020年省婦聯創建「幸福家」品牌,建基地、組隊伍、辦活動,以家庭家教家風宣傳教育系列活動,傳承家庭美德,傳遞正能量,涵養貴州文明新風尚
  • 【文明家庭好家風】這部紀錄片值得看!
    有家就有家風。 家風,影響著一個家族每一代人的成長。 從世族大家文字化的家訓、家譜,到普通百姓父母長輩的一言一行,家規、家教形式不同,傳遞的都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道德準則和價值取向。良好的家風,對孩子的成長大有裨益。
  • 【全國文明家庭事跡展播】郭滿福:創文明家庭 作守信村民
    【全國文明家庭事跡展播】郭滿福:創文明家庭 作守信村民 2020-11-24 10: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邯鄲2個家庭上榜
    「家是最小國 國是千萬家」近日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名單公布>邯鄲2個家庭榜上有名他們在各自不同的領域為國家、為社會貢獻著力量,也在自己的小家凝聚起溫暖、和諧與正能量,讓好家風傳遍燕趙大地。苗花娣家庭邯鄲市永年區2012年,邯鄲市永年區前馬營村苗花娣與丈夫籌資8萬元在村裡蓋起5間農家書屋,並成立永年區第一家「農家女讀書協會」。
  • 金山工業區馬歡花家庭獲得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榮譽稱號 只因...
    還沒有見到馬歡花和她的家庭成員,鄰裡、同事們對他們一家的各種評價,就已讓記者在腦海中勾勒出來一個「熱情、融洽、和善」的家庭形象。前不久,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家在金山工業區的馬歡花家庭獲得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榮譽稱號。獲此殊榮並不是因為這家人有什麼驚人的英雄壯舉,而是他們平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打動人心,溫暖雋永,可敬可學。
  • 「家和萬事興——吉林省家庭家教家風主題展」在長春開幕
    本次展覽旨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指示精神,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教、培育良好家風,引導廣大家庭崇德向善、見賢思齊,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落地生根,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 好家風系列之三丨劉國華家庭獲評2020年度「全國五好家庭」
    好家風系列之三丨劉國華家庭獲評2020年度「全國五好家庭」 2021-01-14 18: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家大愛 文明「忻」風 | 講述家庭故事 弘揚最美家風【五寨篇】
    小家大愛 文明「忻」風 | 講述家庭故事 弘揚最美家風【五寨篇】 2020-11-16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巧婦9妹」沃野騰飛希望 記全國文明家庭甘有琴家庭
    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陸銘 攝廣西新聞網靈山12月4日訊(通訊員 雷德生 陸銘 實習生 唐飛敏)11月20日舉行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西瓜視頻創作人「巧婦9妹」甘有琴家庭獲得了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榮譽稱號,並作為全國文明家庭代表之一上臺領獎。「甘有琴夫妻倆恩愛情深、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關懷子女、真誠待人;他們一家與鄰裡相處融洽,一家其樂融融的生活令全村人羨慕不已!
  • 廈門:最美家庭出爐 最美家風動人
    廈門:最美家庭出爐 最美家風動人 2014-06-06 07:20:00 導讀:凡人善舉總能給我們最多感動。5日在廈門市「最美家庭」、「十佳母親」揭曉暨「五好文明家庭」表彰會上,一個個家庭精彩而美麗的夢想、火熱的生活激情、淳厚的家庭美德,深深地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 「全省精神文明表彰」文明家庭代表楊昆霞家庭:傳承家風享受幸福
    這一直是銅仁市紀委監委派駐第十四紀檢監察組楊昆霞和丈夫張魯黔言傳身教的一句話,這個三口之家,積極進取、和睦和諧、相敬相愛,共同構建了全省文明家庭的「幸福密碼」。楊昆霞與張魯黔結婚14年來,夫妻兩人共同走過了一段如象牙一樣潔白細緻、溫潤柔和的「象牙婚」。「在工作上我們互相支持,在生活上彼此相互照顧。」
  • 文明家庭丨好家風營造文明好家庭——一個擁有十幾口人大家庭的暖...
    「這是一個崇尚文明、積極進取、相敬相愛的家庭。」24日,泰前街道辦事處聖華社區工作人員向記者這樣描述著轄區居民段青梅一家,「夫妻結婚十幾年來一直與老人住在一起,相敬如賓、其樂融融,是一個和睦的大家庭。」
  • 人民日報談家庭家風:家和萬事興的道理並未過時
    在古代,孝悌恭敬是倫理道德的重要範疇,立業興家是人生奮鬥的基本追求。今天的生活格局雖然發生巨變,但作為拔苗育穗的溫室、幸福生活的港灣、安享晚年的依託,家庭的功能沒有變化,「家和萬事興」的道理並未過時,家庭美德建設依然至關重要。作為社會生活的「練兵場」,從價值觀到財富觀,從文明習慣到是非判斷,家庭生活在潛移默化中塑造著每個人的行為方式。
  • 【點讚】高安三個家庭入選宜春市文明家庭,看看花落誰家?
    好消息高安這3個家庭被評為「宜春市文明家庭」啦!他的家離公墓不到500米,數十年來,尤國慶年復一年跟著父親到公墓掃祭,為公墓做起了守護人。「只要能走,父親就帶著我們四兄弟去公墓掃墓。」今年六十六歲的尤國慶說。1999年,尤漢清去世,臨終前要求兒子們把他也葬在公墓邊上,並囑託他們接力為抗日陣亡將士守墓。尤漢清去世十多年間來,尤國慶牢記父親的遺願,每年的清明、中元節、冬至和年三十都會到公墓掃祭,從未間斷。
  • 「全國文明家庭」馮佑來家庭:熱心公益,小家大愛灑向人間
    他們就是獲得「全國最美家庭」「全國文明家庭」榮譽稱號的馮佑來家庭。11年來,馮佑來一家人策劃、組織了大小型義工活動達300場,受益對象達10000人次之多。2020年11月20日,中央文明委授予馮佑來家庭「全國文明家庭」榮譽稱號。
  • 我家門口|「家庭紀檢委」守望好家風
    讓兒子莊廣勇幹公司最苦最累的活,是因為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莊國印時刻牢記著莊家40年來以廉促和、以和興業的家訓。目前,莊家創辦的龍都石化公司年產值5億多元,年上繳稅金上千萬元。但莊家一家老小仍本著吃苦吃虧的家訓,事事勤儉節約,公是公、私是私。莊國印67歲的大哥莊國慶身為公司董事長,手機話費都是自己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