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什麼,你的欲望就會在此野蠻生長。你所缺少的往往正是你所恐慌的。
孫洪鶴舉例:不愛學習或學習不好的孩子對學習這件事更愛說謊。因為害怕,害怕老師、害怕家長,比如你問他作業的問題,上學的問題,就經常愛說謊。再比如男人怕老婆,老婆問你一個問題,明明你沒啥事,但可能還會說謊,男人都有這個經歷吧,最後沒有事也變成複雜的聯想了。
這種現象叫:貧窮思維下的恐慌症,越是長期處於貧窮狀態下的人,這種因恐懼而不自信的謊言就越多,創業者也是如此。
在生活中你會發現:越是優勢的群體越敢於講真話,毫無顧忌的情況下說謊話其實是一種成本,比如有錢有勢有關係有資源,他們往往很有個性,因為他們不懼怕,因為他們認為出現問題自己可以輕鬆擺平。而窮人弱勢群體卻不敢這麼大膽,謹慎小心,恐怕說錯了話,辦錯了事,因為一件小事就可能讓窮人弱勢群體丟掉工作,失去賺錢機會,長期以往就養成了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