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壯士」跳崖;神舟七號發射;遼寧艦完成建造;「超級天眼」落成;乾隆皇帝、託馬斯·摩爾根、魯迅、威廉·福克納、羅伯特·布列松、廖承志、格倫·古爾德、斯科蒂·皮蓬出生;老約翰·施特勞斯、約翰·華生、埃裡希·瑪利亞·雷馬克、周立波逝世
1924年9月25日,杭州雷峰塔倒坍。後重建,新建的雷峰塔為中國首座彩色銅雕寶塔。雷峰夕照為西湖十景之一。
雷峰塔是由吳越國王錢俶[chù](929年-988年)為祈求國泰民安而於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的佛塔。雷峰塔之名,則是因為塔建於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之上。
1924年10月,魯迅先生寫了著名的雜文《論雷峰塔的倒掉》。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鎮壓人民的殘酷本質,並鞭韃了那些封建禮教的衛道士,從而表達了人民對「鎮壓之塔」倒掉的無比歡欣的心情。
1941年9月25日,「狼牙山五壯士」跳崖。
「狼牙山五壯士」是指在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保定市易縣狼牙山戰鬥中英勇抗擊日軍和偽滿洲國軍的八路軍5位英雄,他們是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在戰鬥中他們臨危不懼,英勇阻擊,子彈打光後,用石塊還擊,面對步步逼近的敵人,他們寧死不屈,毀掉槍枝,義無反顧地縱身跳下數十丈深的懸崖。
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壯烈殉國;葛振林、宋學義被山腰的樹枝掛住,倖免於難;5位戰士的壯舉,表現了崇高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被人民群眾譽為「狼牙山五壯士」。
1976年9月25日,愛爾蘭都柏林搖滾樂隊U2樂團成立。
U2樂隊已經發行了14張錄音室專輯,是史上最暢銷的樂團之一,在全世界賣出了1.7億多張唱片。他們獲得了22項葛萊美獎,是獲獎最多的樂隊。2005年,入駐美國搖滾名人堂。
在《滾石》雜誌評選的「100位最偉大的藝術家」中,U2樂隊排在第22位。
1997年9月25日,半個多世紀的世界之謎終於解開,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被發現、認證。
香格裡拉市原名中甸縣,香格裡拉,是迪慶藏語,意為「心中的日月」。1933年,詹姆斯·希爾頓(James Hilton)在其長篇小說《失去的地平線》中,首次描繪了一個遠在東方群山峻岭之中的永恆和平寧靜之地「香格裡拉」,為世人所嚮往,不久便被拍成同名電影並榮獲多項奧斯卡獎,更使其為世人熟知。
1996年10月,在雲南尋找香格裡拉的考察啟動。1997年9月,雲南省政府在迪慶州府中甸縣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舉世尋覓的世外桃源——香格裡拉就在迪慶。2001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中甸縣更名為香格裡拉縣。
《洛麗塔》是由阿德裡安·萊恩執導,傑瑞米·艾恩斯、多米尼克·斯萬主演的劇情片,於1998年9月25日在美國上映。
更早版本的《洛麗塔》是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執導,詹姆斯·梅森、蘇·萊恩、謝利·溫特斯主演,於1962年6月13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改編自美國作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中年男子亨伯特與少女洛麗塔的情愛故事。
20國集團(G20)是一個國際經濟合作論壇,於1999年9月25日由八國集團(G8)的財長在德國柏林成立,於華盛頓舉辦了第一屆G20峰會,屬於非正式對話的一種機制,由原八國集團以及其餘12個重要經濟體組成。
二十國集團由中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19個國家以及歐盟組成。這些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約佔全世界的85%,人口則將近世界總人口的2/3。
G20的成立為國際社會齊心協力應對經濟危機,推動全球治理機制改革帶來了新動力和新契機全球治理開始從「西方治理」向「西方和非西方共同治理」轉變。
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於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神七上載有三名太空人分別為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和景海鵬。翟志剛出艙作業,劉伯明在軌道艙內協助,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國成為能進行太空漫步的國家。
2012年9月25日,中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艦按計劃完成建造和試驗試航工作,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大連造船廠正式交付海軍。中國就此結束了沒有航母的歷史,躋身於世界航母大國之列。
2016年9月25日,有著「超級天眼」之稱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在貴州平塘的喀斯特窪坑中落成啟用。這部望遠鏡英文名為「FAST」,可以觀測到137億光年以外的太空,是世界上最先進最靈敏的望遠鏡,其有能力巡視宇宙中的中性氫、探測星際分子、觀測脈衝星、搜尋星際通訊信號。
2017年9月25日,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A星正式交付用戶使用。微信啟動頁變臉獻禮「風雲四號」。之前選用的照片素材名為「藍色彈珠」,這是人類第一次從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全貌。畫面中所顯示的是非洲大陸。此次展示風雲四號拍攝畫面,也是寓意從人類起源到華夏文明的歷史發展。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1711年9月25日[八月十三]-1799年2月7日[正月初三]),清朝第六位皇帝,入關之後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任三年零四個月太上皇,實際行使國家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
弘曆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漢學在此期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社會經濟文化有了進一步發展。但是在位後期奢靡,吏治有所敗壞,多地爆發起義。並且閉關鎖國政策也達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使清朝統治出現了危機。文字獄之風比康熙、雍正時期更加嚴酷。
卒於嘉慶四年(1799年),享年89歲。廟號高宗,諡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葬於清東陵之裕陵。
老約翰·施特勞斯(Johann Strauss I 1804年3月14日-1849年9月25日),維也納音樂家。
老約翰·施特勞斯一生寫過150多首圓舞曲,幾十首波爾卡和進行曲。但他的最大功績,是他和作曲家約瑟夫·蘭納(Joseph Lanner)一起,共同奠定了維也納圓舞曲的基礎。維也納圓舞曲比一般圓舞曲複雜一些,樂曲表達內容也比較深刻,因此,老約翰·施特勞斯被人們稱之為「圓舞曲之父」。
在他的作品裡,影響最大、流行最廣莫過於《拉德斯基進行曲》了。這支曲子是老約翰·施特勞斯於1848年寫成的,編為作品228號。
1849年9月25日,老約翰·施特勞斯在維也納逝世,享年45歲。
託馬斯·亨特·摩爾根(Thomas Hunt Morgan,1866年9月25日-1945年12月4日),美國生物學家,遺傳學家和胚胎學家。被譽為「遺傳學之父」。
發現了染色體的遺傳機制,創立染色體遺傳理論,是現代實驗生物學奠基人。由於發現染色體在遺傳中的作用,贏得了1933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代表作品《進化與適應》《實驗胚胎學》和《胚胎學與遺傳學》
約翰·華生(John Broadus Watson,1878年1月9日—1958年9月25日),美國心理學家,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
1915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行為主義心理學理論和實踐、情緒條件作用和動物心理學。他認為心理學研究的對象不是意識而是行為,主張研究行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必須拋棄內省法,而代之以自然科學常用的實驗法和觀察法。他還把行為主義研究方法應用到了動物研究、兒童教養和廣告方面。他在使心理學客觀化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對美國心理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浙江紹興人。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代表作品《吶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華蓋集》《中國小說史略》等。
劉易斯·邁爾斯通(Lewis Milestone 1895年9月30日-1980年9月25日),俄裔美籍導演。
早年當剪輯師,後出任導演。1929年因《兩個阿拉伯騎士》獲第一屆奧斯卡最佳喜劇片導演獎。1930年因《西線無戰事》獲第3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1931年憑藉《犯罪的都市》提名奧斯卡獎-最佳導演。
其他代表作品《頭版新聞》《老鼠與人》《太陽下散步》。
尼古拉·謝苗諾夫(Nikolay Semyonov 1896年4月15日-1986年9月25日),蘇聯醫生和化學家。
他最大的貢獻是對化學連鎖反應的量的理論、對熱爆炸的理論和對氣態混合物燃燒的理論。1956年他與西裡爾·欣謝爾伍德(Cril Hinshelwood)一起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沃爾特·皮金
沃爾特·皮金(Walter Pidgeon,1897年9月23日—1984年9月25日),加拿大演員。
1937年,他籤約成為米高梅的一名合同制演員。他的第一個商業成功出演在電影《青山翠谷》裡,這部電影獲得1940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獎。1943年、1944年憑藉《忠勇之家》《居裡夫人》,兩次提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1954年憑藉《縱橫天下》獲得威尼斯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
1951年到1957年之間他擔當美國演員工會主席。
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 1897年9月25日-1962年7月6日),美國文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意識流文學在美國的代表人物,194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獲獎原因為「因為他對當代美國小說做出了強有力的和藝術上無與倫比的貢獻」。
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喧譁與騷動》。
埃裡希·瑪利亞·雷馬克(Erich Maria Remarque 1898年6月22日-1970年9月25日),德國小說家,主要由於著有《西線無戰事》(1929)一書而知名。這部小說可能是描寫第一次世界大戰最著名和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雷馬克18歲入伍,在戰鬥中多次負傷。戰後在他寫作小說期間,雷馬克擔任賽車手和體育記者。《西線無戰事》的情節就是描述士兵在戰壕中刻板的日常生活,他們似乎沒有過去,也不會有將來。該書出版後立即在國際上獲得聲譽,1930年根據它拍成的美國電影也同樣獲得成功。它的續篇《歸途》描寫1918年德國的崩潰。1932年雷馬克離開德國,前往瑞士。1933年他的書被納粹黨查禁。1939年他流亡美國,1947年入美國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他定居在瑞士的龍科港,直至去世。他的其他幾部作品多寫歐洲政治動亂的犧牲者,其中有些相當成功並拍攝成電影,但風評都不及第一本書。
羅伯特·布列松(Robert Bresson,1901年9月25日-1999年12月18日),法國著名電影導演。他是繼讓·雷諾瓦(Jean Renoir)以後,享有最高聲譽的法國電影導演。布列松在《電影手冊》的法國導演排名榜中排名第一。對電影藝術和法國電影新浪潮有著深刻的影響。
1934年,執導劇情短片《公共事務》,正式開啟導演生涯。1943年,執導首部電影《罪惡天使》。1951年,執導劇情片《鄉村牧師日記》,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義大利影評人獎、國際天主教電影視聽協會獎,提名金獅獎。1956年,執導劇情驚悚片《死囚越獄》獲得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提名金棕櫚獎。1959年,執導犯罪片《扒手》,提名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1962年,執導劇情片《聖女貞德的審判》,獲得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和國際天主教電影視聽協會獎、提名金棕櫚獎。1966年,憑藉《驢子巴勒達扎》獲得威尼斯電影節國際天主教電影視聽協會獎、評審團專業致敬獎。1967年,執導劇情片《穆謝特》,獲得坎城國際電影節國際天主教電影視聽協會獎、提名金棕櫚獎;獲得威尼斯電影節帕西內蒂獎最佳電影。
1971年,執導劇情片《一個夢想者的四個夜晚》,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天主教人道精神獎、提名金熊獎。1977年,執導劇情片《很可能是魔鬼》,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銀熊獎和國際天主教電影視聽協會獎,提名金熊獎;獲得義大利大衛獎盧奇諾·維斯康蒂獎(終身成就獎)。
1983年,執導犯罪片《錢》獲得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導演獎、提名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1989年,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金獅獎。1994年,獲得歐洲電影獎終身成就獎。
迪米特裡·蕭士塔高維奇(Dmitri Shostakovich,1906年9月25日-1975年8月9日),生於聖彼得堡,原蘇聯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20世紀世界著名作曲家之一。
1919—1925年在彼得堡音樂學院學習鋼琴與作曲;1923、1925年先後畢業於鋼琴、作曲專業,以畢業作品《第一交響曲》的演出而成名;1927年在蕭邦鋼琴比賽中獲獎;衛國戰爭中所創作的第7交響曲享譽世界;1957、1962年先後因第10、13交響曲引起爭論;1960年加入蘇聯共產黨;1975年在莫斯科去世。
周立波(1908年8月9日-1979年9月25日),原名周紹儀,字鳳翔,又名奉悟。湖南益陽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現代著名作家、編譯家。
早年在上海勞動大學讀過書,1928年開始寫作,1934年參加「左聯」,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戰爆發後作為戰地記者走遍華北前線,1939年到延安,任教於魯迅文學藝術學院,後主編《解放日報》文藝副刊。1942年參加延安文藝座談會,1946年去東北參加土改工作。新中國成立後創作了大量描寫農村新人新貌的小說和散文。他的小說清新秀麗,別具一格,擅長描寫農村中的生活,鄉土氣息濃厚,為讀者所喜愛。代表作品《暴風驟雨》《山鄉巨變》《湘江一夜》。
1979年9月25日因病去世。2019年9月23日,周立波長篇小說《山鄉巨變》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端木蕻(hòng)良(1912年9月25日—1996年10月5日),原名曹漢文(曹京平),遼寧省昌圖縣人。曾任北京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1928年入天津南開中學讀書。1932年考入清華大學歷史系,同年加入「左聯」,發表小說處女作《母親》。1933年開始創作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1935年完成,成為1930年代東北作家群產生重要影響的力作之一。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端木從香港回到北京。1960年5月與鍾耀群結婚。
1980年,端木當選為北京市作家協會副主席,1984年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理事。1985年,《曹雪芹》中卷(與夫人鍾耀群合著)出版。1996年10月5日,因病於北京逝世,享年84歲。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大地的海》《江南風景》《大江》,短篇小說集《土地的誓言》《憎恨》《風陵渡》,童話《星星記》,京劇《戚繼光斬子》《除三害》,評劇《羅漢錢》《梁山伯與祝英臺》及長篇歷史小說集《曹雪芹》等,為世人所流傳。同時,文章《土地的誓言》被錄用為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科書第9課和魯教版六年級下冊第16課。長篇小說《曹雪芹》影響卓著。
弗蘭科·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1918年6月18日-2003年9月25日),義大利籍美國人。1985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在1950年代與美國經濟學家布倫伯格(Richard Brumderg)和艾伯特·安多(Albert Ando)共同提出了消費函數理論中的生命周期假說。這一假說以消費者行為理論為基礎,提出人的消費是為了一生的效用最大化。
與美國經濟學家默頓·米勒(Merton Miller)共同提出了公司資本成本定理,即「莫迪利阿尼——米勒定理」。這一定理提出了在不確定條件下分析資本結構和資本成本之間關係的新見解,並在此基礎上發展了投資決策理論。
莫迪利阿尼作為一個後凱恩斯主義者,在消費理論和投資理論兩個方面發展了凱恩斯的學說。他關於利率對國民收入影響的論述對IS—LM模型的發展有重大意義,他關於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論述也有相當大的影響,在與貨幣主義、理性預期學派的論戰中,他堅持主張國家幹預經濟。
高木彬光(Akimitsu Takagi 1920年9月25日-1995年9月9日),日本著名推理小說作家,與江戶川亂步、佐野洋、森村誠一和橫溝正史並稱日本推理文壇「五虎將」。
1948年發表處女作《刺青殺人事件》,小說構思新穎,手法獨特,一炮打響後走上專業作家道路。1961年發表了代表作《破戒裁判》,開拓了推理小說在法律題材上的新領域。小說塑造了一個有正義感的律師,歌頌了人道主義精神。另一部小說《能面殺人事件》獲日本推理作家俱樂部獎。
高木彬光一共寫了60多部推理小說,如《鬼面謀殺案》《女富翁的遺產》等。
主要作品有《破戒裁判》《檢察官霧島三郎》《零的蜜月》等。
謝爾蓋·邦達爾丘克(Sergei Bondarchuk,1920年9月25日-1994年10月20日),蘇聯著名電影演員、導演。
《戰爭與和平》獲得1965年第四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大獎及1969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1975年執導《他們為祖國而戰》提名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獲得1977年俄羅斯聯邦共和國瓦西裡耶夫兄弟獎。
1981年獲得義大利大衛獎羅馬城市金質獎章。邦達爾丘克還與墨西哥、義大利等國共同導演影片《紅鐘》,獲1982年第23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大獎。1986年憑藉《鮑利斯·戈都諾夫》提名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保羅·巴杜拉-斯科達(Paul Badura-Skoda 1927年10月6日-2019年9月25日),奧地利鋼琴家。世界級的鋼琴巨匠,和另外一位奧地利的鋼琴大師約爾格·德穆斯(Jorg Demus)並稱為「維也納雙傑」,是當今最富盛譽的鋼琴演奏大師之一,古典演奏風格的代表人物之一。
巴杜拉-斯科達錄製了大量唱片,超過200張的密紋唱片和幾十張CD,當中包括貝多芬、莫扎特和舒伯特鋼琴奏鳴曲的全集。巴杜拉-斯科達最擅長、也是為他贏得崇高聲譽的就是莫扎特的鋼琴作品。甚至在《牛津音樂辭典》中對「保羅·巴杜拉-斯科達」的注釋中都直接寫道:莫扎特演奏專家。他所錄製的莫扎特鋼琴作品的唱片,也受到業界極高的評價,其中不少錄音還被評為「示範級」的演奏版本,被全世界莫扎特的樂迷們競相收藏。
安迪·威廉士(Andy Williams,1927年12月3日—2012年9月25日),享譽已久的美國歌壇大師。
他是縱橫歌唱、電影、電視和百老匯的全方位藝人,擅長鄉村、爵士樂、輕音樂,聲線優美,富有魅力,而又純樸自然,美國總統隆納·雷根曾經讚譽他的聲音是「國寶」。在1950至60年代披頭四樂隊橫掃全球樂壇之前,他可算是美國最成功的藝人。1961年,加盟著名的哥倫比亞唱片公司,一發而不可收拾,1961年到1972年,12年間發行過30張專輯,演唱了不少電影主題曲和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如《月亮河》《愛情的故事》《柔聲傾訴》《出埃及記》《西區故事》都已成為名垂青史的經典作品。包括許多經典電影如《教父》《愛情故事》《蒂凡尼的早餐》《日瓦戈醫生》等主題曲。其歌曲多次獲冠軍名曲。擁有18張金唱片和3張白金唱片,以及5次葛萊美獎提名。
威廉士在密蘇裡州布蘭森還擁有一座叫「月亮河」的大劇院。
阿諾德·丹尼爾·帕爾默(Arnold Daniel Palmer,1929年9月10日-2016年9月25日),美國著名職業高爾夫球手。
自1955年起,他獲得過數十個PGA巡迴賽及冠軍巡迴賽的冠軍,1974年帕爾默就被列入世界高爾夫球名人堂,之後創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服裝品牌,2007年美巡賽一項賽事賽事改名為帕爾默邀請賽,帕爾默還是WGC世界業餘高爾夫錦標賽的贊助人,他的一生都在致力於高爾夫運動的發展和普及。
芭芭拉·沃爾特斯(Barbara Walters,1929年9月25日-),美國電視新聞歷史上第一位女性聯合主持人。有「美國電視新聞第一夫人」之稱。
尼克森首次訪華團中唯一的女主播,採訪過自尼克森以來每一位美國總統和第一夫人,獲得艾美獎,當選過「歷史上最偉大的流行文化偶像」「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婦女」。她見證甚至間接促成了無數歷史事件與政治決定。
2000年,70歲的芭芭拉·沃爾特斯仍被美國ABC公司以年薪1200萬美元聘為新聞主播,是當時美國歷史上身價最高的主播。
《試鏡人生芭芭拉》以回憶錄的形式,見證了這位傳奇女性的一生。
格倫·古爾德(Glenn Gould,1932年9月25日-1982年10月4日),加拿大鋼琴演奏家,以演奏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樂曲聞名於世。
自幼隨母親學琴,後入多倫多皇家音樂學院學習。12歲畢業,成為該校歷史上最年輕的畢業生。15歲時,與多倫多交響樂團合作首次公演。1955年到美國公演,彈奏巴赫的作品《哥德堡變奏曲》,一舉成名。他還從事作曲,並在多倫多大學任教。在現代鋼琴家中,象他那樣以巴赫作品作為整個音樂會曲目是絕無僅有的。其演奏以嚴謹的結構、豐富多彩的變化、生動傳神的處理,令人嘆為觀止。他演奏的曲目相當廣泛,但以演奏巴赫作品獲最高評價。1964年以後停止公開演奏,轉向錄音。
胡比·布朗(Hubie Brown 1933年9月25日-),出生於賓夕法尼亞州海茲萊頓,前美國職業籃球教練。
1975年幫助肯塔基上校隊贏得球隊歷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ABA總冠軍。在1977-1978和2003-2004賽季兩度當選NBA最佳主教練。2005年入選奈史密斯籃球名人紀念堂。
愛德華·薩義德(Edward Said,1935年11月1日-2003年9月25日),以色列著名文學理論家與批評家,也是巴勒斯坦立國運動的活躍分子。薩義德以他提出的東方主義最為世人所知。
他在1978年出版的《東方主義》一書中指出,19世紀西方國家眼中的東方世界沒有真實根據,是憑空想像出來的東方,西方世界對阿拉伯-伊斯蘭世界的人民和文化有一種強烈的偏見。薩義德認為,西方文化中對亞洲和中東長期錯誤和浪漫化的印象為歐美國家的殖民主義提供了藉口。這本書已經成為後殖民論述的經典與理論依據。
薩義德的另一本書《文化與帝國主義》則從西方文學的角度進一步闡述了西方文化與西方殖民主義、帝國主義之間的關係。他的《知識分子論》則提出,知識分子應該特立獨行,不應該與當權者妥協、誓從獨立的角度提出批判。
麥可·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1944年9月25日-),出生於新澤西州,美國電影演員、製片人。
1970年,憑藉《歡呼,英雄》提名美國金球獎最佳男新人。1976年因擔任《飛越瘋人院》製片人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獎。1988年憑藉電影《華爾街》獲得奧斯卡獎、美國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獎;獲得人民選擇獎最受歡迎電影男演員;獲得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外國男演員。1989年,憑藉《致命誘惑》提名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男主角。
1990年,憑藉《錯對冤家》提名美國金球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外國男演員;提名人民選擇獎最受歡迎電影男演員。1993年,憑藉《本能》提名MTV電影獎最佳男演員、最佳銀幕搭檔。1996年,憑藉《白宮奇緣》提名美國金球獎最佳男主角。1998年獲得法國凱撒獎榮譽凱撒獎。
2000年,和比他小24歲的英國女星凱薩琳·澤塔-瓊斯結婚。2001年,憑藉《奇蹟小子》提名美國金球獎、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男主角。2002年,憑藉《威爾與格蕾絲》提名艾美獎最佳客座男演員。2004年,獲得美國金球獎塞西爾·B·戴米爾獎。
2011年,憑藉《華爾街:金錢永不眠》提名美國金球獎最佳男配角。2010年8月,被確診患上咽喉癌。2013年,主演《燭臺背後》獲得艾美獎、美國金球獎最佳男主角。2016年,憑藉《蟻人》提名土星獎-最佳男配角。2019年,憑藉《柯明斯基理論》提名艾美獎最佳男主角;獲得美國金球獎最佳男主角。
佩德羅·阿莫多瓦(Pedro Almodovar,1949年9月25日-),出生於西班牙,導演、編劇、製作人。
1980年,編導第一部登堂入室的喜劇片《烈女傳》。1987年,與弟弟阿古斯汀·阿莫多瓦組建了家族式「欲望無限」電影製作公司;憑藉《欲望的法則》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泰迪獎最佳長片。1988年憑藉《獎精神瀕臨崩潰的女人》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金奧賽拉獎最佳編劇獎;獲得歐洲電影獎最佳青年電影;提名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獲得西班牙戈雅獎最佳原創劇本;獲得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人民選擇獎-最佳故事片獎;獲得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外國導演。1990年,編導情色片《捆著我,綁著我》,提名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1993年,憑藉《情迷高跟鞋》獲得法國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
1995年,改變編導風格,推出心理片《窗邊的玫瑰》和倫理片《顫抖的欲望》。1999年,執導劇情片《關於我的母親的一切》獲得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獲得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天主教人道精神獎、提名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獲得歐洲電影獎觀眾獎最佳導演;獲得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大衛·林恩導演獎、最佳非英語片;獲得法國凱撒獎、德國電影獎、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外國電影;獲得西班牙戈雅獎最佳導演。
2002年,憑藉劇情片《對她說》獲得奧斯卡獎最佳導演、提名最佳編劇;獲得歐洲電影獎最佳編劇、最佳導演;獲得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編劇、最佳非英語片;獲得法國凱撒獎最佳歐盟電影。2004年,拍攝驚悚愛情片《不良教育》,提名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2006年,自編自導喜劇片《回歸》,獲得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編劇獎、提名金棕櫚獎;獲得歐洲電影獎最佳導演、觀眾獎最佳影片,提名最佳編劇;獲得西班牙戈雅獎最佳導演。2009年,執導愛情驚悚片《破碎的擁抱》,提名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歐洲電影獎最佳導演。
2011年,執導劇情片《吾棲之膚》獲得坎城電影節技術大獎、提名金棕櫚獎;獲得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非英語片。2013年,憑藉《我超興奮》提名歐洲電影獎最佳喜劇;獲得歐洲影人世界電影傑出成就獎。2014年,擔任喜劇片《荒蠻故事》製作人,首映於當年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2016年,憑藉《胡麗葉塔》提名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2019年,指導《痛苦與榮耀》提名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獲得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金獅獎。
鮑勃·麥卡杜(Bob McAdoo),1951年9月25日出生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格林斯博羅,前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司職前鋒/中鋒。
在1972年NBA選秀中,鮑勃·麥卡杜於第1輪第2位被布法羅勇敢者隊(現洛杉磯快船隊)選中,NBA生涯曾效力於布法羅勇敢者隊、紐約尼克斯隊、波士頓凱爾特人隊、底特律活塞隊、紐約網隊(現布魯克林籃網隊)、費城76人隊以及洛杉磯湖人隊,新秀賽季當選NBA年度最佳新秀,2次隨湖人隊奪得NBA總冠軍,1975年榮膺NBA常規賽MVP,5次入選NBA全明星陣容,1975年入選NBA最佳陣容一陣,1974年入選NBA最佳陣容二陣,3次當選NBA得分王。
1986年,鮑勃·麥卡杜宣布從NBA退役。在14年的職業生涯裡,他總共得到了18787分和8048個籃板。離開NBA之後,鮑勃·麥卡杜在為奧林匹亞米蘭隊效力的4個賽季裡,曾經兩次獲得義大利聯賽冠軍,1988年榮膺總決賽MVP。
1993年,鮑勃·麥卡杜正式宣布退役。2000年,鮑勃·麥卡杜入選奈·史密斯籃球名人紀念堂。退役後的鮑勃·麥卡杜曾在1995-2014年間擔任邁阿密熱火隊助教,並隨熱火隊在2006、2012-13年3次奪得NBA總冠軍。
克里斯多福·裡夫(Christopher Reeve,1952年9月25日-2004年10月10日),出生於紐約,美國影視演員。
1976年,初登銀幕,出演《死亡潛航》中的小配角。1978年至1987年間,出演《超人》系列電影;獲得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有前途新人主演;3次提名土星獎最佳男主角。1981年、1983年,憑藉《時光倒流七十年》《死亡計中計》,2次提名提名土星獎最佳男主角。
1995年,裡夫因一次意外事故而癱瘓。1997年,執導《黃昏時刻》,提名艾美獎最佳導演;憑藉《沒有遺憾-有關能力的電影》獲得艾美獎。1998年,重返銀幕,參演《後窗》,提名美國金球獎電視類最佳男主角;憑藉《克裡斯託夫·裡夫:心願晚會》提名艾美獎。2003年,憑藉《克里斯多福·裡夫:勇敢的腳步》提名艾美獎。
2004年10月10日,克里斯多福·裡夫因病逝世。
卡爾·海茵茨·魯梅尼格(Karl-Heinz Rummenigge),1955年9月25日出生於西德利普施塔特,德國足球運動員,司職前鋒。1980年代初期最偉大的球星之一。現任拜仁俱樂部主席,是歐洲足壇最有權勢的人物之一。也是日本動漫《足球小將》中卡爾·海因茨·施奈德的原型。
共在世界盃打進9粒進球,帶領球隊奪得兩次世界盃亞軍和歐洲杯冠軍。
1980年德國足球先生;1979年歐洲銀球獎;1980年歐洲杯最佳球員;1982年世界盃銀靴獎;1982年世界盃銅球獎;1982年世界盃最佳陣容;1979/1980、1980/1981、1983/1984年德國甲級聯賽最佳射手;1980/81歐洲冠軍杯最佳射手;1988/1989年瑞士甲級聯賽最佳射手;1982年世界十大優秀足球運動員之一。
1989年6月,卡爾·海茵茨·魯梅尼格宣布退役。1990年獲「超級金球」獎;2009年獲金足獎終生成就獎;1956-2010年《法國足球》金球獎總積分歷史第四位;FIFA國際足聯名人堂前20位入選成員。
斯科蒂·皮蓬(Scottie Pippen),1965年9月25日出生於美國阿肯色州漢堡,前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司職小前鋒,綽號「蝙蝠俠」。
1987年NBA選秀,皮蓬在首輪第五順位被西雅圖超音速隊選中,隨後被交換至芝加哥公牛隊。與麥可·喬丹,丹尼斯·羅德曼為公牛三巨頭。職業生涯曾先後效力於芝加哥公牛隊、休斯敦火箭隊及波特蘭開拓者隊。
皮蓬職業生涯與麥可·喬丹一起拿到6枚總冠軍戒指;七次入選NBA全明星賽;1994年獲選NBA全明星賽MVP;1996年入選NBA50大巨星。
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皮蓬代表美國國家隊「夢一隊」和「夢三隊」獲得男籃冠軍。
2004年,皮蓬宣布退役。2005年12月10日,公牛為皮蓬舉行球衣退役儀式。2010年4月6日入選NBA名人堂。
斯坦尼斯拉夫·布寧(Stanislav Bunin),1966年9月25日出生,俄羅斯鋼琴家,當今國際樂壇最傑出的鋼琴演奏家之一。
出生於莫斯科的音樂世家,早年就讀於莫斯科音樂學院。1983年,年僅17歲的布寧在「瑪格麗特·隆-蒂博鋼琴比賽」上奪得最高獎;1985年榮膺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一名。1988年,布寧成為華沙國際蕭邦音樂協會成員。1990年,他與維奈蒂獨奏家樂團及克勞迪奧·西蒙尼一起合作,共同在EMI公司錄製了唱片(莫扎特第12、13鋼琴協奏曲),並獲得日本金唱片獎。1992年,他因在義大利的出色表演被授予維奧蒂金獎。
1988年,布寧離開蘇聯,旅居德國和日本。1990年,他在位於川崎的日本最大的私立音樂學院——洗足學園創建了「鋼琴藝術中心」,並從1991年到1997年期間一直在該學院執教。
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1968年9月25日出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美國演員、歌手。
他12歲時以說唱歌手的身份踏入演藝圈,並於1985年組成組合DJ Jazzy Jeff & The Fresh Prince,隨後兩度獲得葛萊美獎。
1993年,威爾·史密斯開始登上大熒幕,主演影片《六度分離》;憑藉《新鮮王子妙事多》,2次提名美國金球獎最佳男主角。1995年、1996年主演《絕地戰警》《獨立日》等作品提名MTV電影獎最佳男演員,逐步確立影壇地位。1997年推出的《黑衣人》系列則可以認為是威爾·史密斯在商業電影上最成功的作品之一;獲得MTV電影獎最佳電影歌曲、最佳打鬥場面。
2002年,憑藉《拳王阿里》提名奧斯卡獎、美國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獲得MTV電影獎-最佳男演員。2005年憑藉《全民情敵》獲得青少年選擇獎-最佳喜劇電影男演員;獲得法國凱撒獎榮譽凱撒獎、人民選擇獎最受歡迎動作片男星。2007年,憑藉《當幸福來敲門》提名奧斯卡獎、美國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獲得青少年選擇獎-最佳劇情電影男演員。2008年,憑藉《我是傳奇》獲得MTV電影獎最佳男演員、土星獎最佳男主角、青少年選擇獎最佳恐怖/懸疑電影男演員。2009年獲得人民選擇獎最受歡迎動作男星、最受歡迎男影星。
2015年,威爾·史密斯收入2600萬美元,居福布斯全球演員富豪榜並列第18位。2015年,主演《腦震蕩》獲得好萊塢電影獎最佳男演員;提名美國金球獎最佳男主角。
凱薩琳·澤塔-瓊斯(Catherine Zeta-Jones),1969年9月25日出生於英國威爾斯的海濱城市斯旺西。英國演員。
1984年,成為一名真正的歌舞演員;獲得全英踢踏舞冠軍。1987年,因主演歌舞劇《第42街》而嶄露頭角。1990年,拍攝銀幕處女作《美女神燈》。1991年,因在電視連續劇《五月的花朵》中清秀脫俗的形象而被英國民眾熟悉,從此踏入影視圈。1995年,前往好萊塢發展。1998年,出演動作冒險片《佐羅的面具》獲得「西部影展」最佳女配角;提名土星獎最佳女主角。1999年,主演浪漫驚險片《偷天陷阱》,獲得歐洲電影獎觀眾獎最佳女演員;提名MTV電影獎最具突破女演員和最佳打鬥場面。
2000年,主演犯罪電影《毒品網絡》提名美國金球獎最佳女配角。2002年,主演音樂歌舞片《芝加哥》,獲得奧斯卡金像獎、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女配角;提名美國金球獎最佳女主角。2004年,主演犯罪電影《十二羅漢》。2006年提名人民選擇獎最受歡迎動作女星。2007年,主演浪漫愛情喜劇《美味情緣》。
2010年,由於對影視業的突出貢獻獲得英女王頒發的CBE勳章;2012年,參演歌舞片《搖滾年代》。2013年,主演動作片《赤焰戰場2》;2014年10月,出演傳記電影《教母》。
昌西·比盧普斯(Chauncey Billups),1976年9月25日出生於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職業籃球運動員,司職控球後衛。
1997年NBA選秀大會上,比盧普斯在第三順位被凱爾特人摘走。比盧普斯在NBA徵戰17個賽季,職業生涯一共效力過凱爾特人、猛龍、掘金、森林狼、活塞、尼克斯、快船7支球隊。在2003-04賽季幫助活塞在總決賽擊敗湖人奪得總冠軍,並當選總決賽MVP。5次入選NBA全明星陣容,2006年入選NBA最佳陣容二陣,2次入選NBA最佳陣容三陣,2次入選NBA最佳防守陣容二陣。
2014年9月10日,比盧普斯退役。2016年2月11日,活塞主場迎戰掘金,在中場休息期間為昌西·比盧普斯的1號球衣舉辦了球衣退役儀式。
天下霸唱,1978年9月25日出生,天津人,本名張牧野,向上影業CCO(首席內容官),向上影業股東。其代表作《鬼吹燈》系列小說風靡一時,從而引起「盜墓」小說暢銷盛行。
2007年,以280萬版稅獲2007第二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第十九名。2010年,又以420萬版稅榮登2010第五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第十名。2010年10月上旬以總價1000萬元籤約北京新華先鋒文化傳媒有限公司。2016年1月,向上影業戰略發布會在京舉行,肖飛先生現場宣布天下霸唱擔任向上影業CCO(首席內容官)。同時,肖飛傾力打造「天下霸唱+」模式,2015年6月,宣布打造繼《鬼吹燈》之後又一部震驚中外的原創懸疑探險小說《死亡循環》,天下霸唱擔綱劇本顧問,徐崢擔綱監製;2015年10月,宣布向上影業與愛奇藝聯合出品的《鬼吹燈之牧野詭事》,天下霸唱和黃曉明聯合監製。2016年3月,宣布軟科幻電影《零下37度》組建中韓夢幻團隊。
天下霸唱任命首席內容官之後,將對向上影業陸續啟動的IP《鬼吹燈之牧野詭事》番外篇、《崔老道追妖》《八極拳宗師》《兇冥十殺陣》《我的鄰居是妖怪》《守魂符》《靈異遊戲》等進行內容上的把控,製作出內容精良的佳作。2017年2月,第二屆網文之王評選中位列百強大神。
T.I.,1980年9月25日出生於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美國說唱歌手、演員。
2001年10月,發行個人首張專輯《I'm Serious》。2003年發行專輯《Trap Muzik》。2004年發行專輯《Urban Legend》。2006年發行第四張專輯《King》。2007年2月,在格萊美頒獎典禮上,憑藉單曲《What You Know》獲得格萊美最佳說唱歌手;憑藉和賈斯汀·汀布萊克合作的單曲《My Love》獲得最佳說唱歌曲合作獎;7月發行第五張專輯《T.I. vs T.I.P.》,發行首周獲得公告牌專輯榜冠軍。2008年發行專輯《Paper Trail》,發行首周獲得公告牌專輯榜冠軍,這是他連續三年獲得公告牌專輯榜冠軍。2009年獲得葛萊美獎最佳說唱樂隊/組合。2010年發行第七張專輯《No Mercy》;參演動作電影《劫匪》。2013年參演喜劇電影《身份竊賊》;提名青少年選擇獎最佳夏日歌曲。2014年憑藉單曲《Blurred Lines》獲得格萊美兩項提名。2015年參演科幻電影《蟻人》,提名人民選擇獎最受歡迎嘻哈歌手。
常遠,1981年9月25日出生在天津市,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相聲表演藝術家常寶華長孫,常氏相聲的第四代傳人。開心麻花籤約演員。
6歲時,首次與爺爺常寶華搭檔,在央視春晚表演相聲《對話趣談-爺孫對話》。2009年首次出演開心麻花舞臺劇《書桌裡的銅鑼灣》。2011年,參加央視小品大賽表演小品《落葉歸根》,獲得三等獎。2012年,登上央視春晚表演小品。2013年2月,在央視春晚表演小品《大城小事》,因飾演服裝設計師一角被人們熟識;登上央視元宵晚會表演小品。2014年,在央視元宵晚會表演小品。2015年,在央視元宵晚會上表演小品;同年出演開心麻花首部喜劇電影《夏洛特煩惱》。2016年,參加綜藝節目《喜劇總動員》第一季,搭檔蔣欣、袁姍姍;同年,參演電影《情聖》。2017年參與東方衛視《歡樂喜劇人》第三季的錄製,奪得四期周冠軍。2019年2月,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節聯歡晚會表演小品《佔位子》。2020年末,執導並主演的喜劇《溫暖的抱抱》上線。
玄彬(Hyun Bin),本名「金泰坪」。1982年9月25日出生於韓國首爾。韓國男演員,畢業於韓國中央大學。
2003年,參演電視劇《保鏢》和《Nonstop4》,正式熒幕出道。2004年,參演電視劇《愛爾蘭》,獲得MBC演技大賞最佳新人獎。2005年,主演電視劇《我叫金三順》,該劇以大結局高達50.5%的收視成為韓國2005年度收視冠軍;年末獲得MBC演技大賞男子人氣獎、最優秀男演員獎。2006年,2月主演電影《百萬富翁的初戀》,獲得韓國百想藝術大賞最佳人氣男演員獎;11月主演電視劇《雪之女王》提名韓國百想藝術大賞電視類最佳男演員獎。2008年,主演電視劇《他們生活的世界》。
2010年,主演電視劇《秘密花園》,該劇最高達到收視率31.4%,獲得韓國百想藝術大賞電視部門最高大賞、提名最佳男演員;2011年,2月主演電影《晚秋》;3月正式入伍韓國海軍陸戰隊;2012年,12月正式退伍。2014年,主演古裝歷史電影《逆鱗》。2015年,通過愛情劇《海德、哲基爾與我》回歸螢屏。2017年,1月主演動作片《共助》,該片累計觀影人數780萬人次;11月參演犯罪片《騙子》。2018年9月,主演犯罪片《協商》;10月主演古裝片《猖獗》。12月主演懸疑劇《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2019年12月,主演愛情劇《愛的迫降》。
小唐納德·麥金利·格洛沃(Donald McKinley Glover Jr.),作為歌手時的藝名為幼稚岡比諾(Childish Gambino),1983年9月25日出生,美國演員、編劇、歌手,畢業於紐約大學帝勢藝術學院戲劇創作專業。
2006年,擔任美國情景劇《我為喜劇狂》的編劇而進入影視圈。2008年,發行首張混音帶《Sick Boi》而作為歌手出道。2009年,其參演的喜劇劇集《廢柴聯盟》首播。2011年,發行首張錄音室專輯《Camp》。2013年,發行第二張錄音室專輯《Because the Internet》。
2016年,其自導自演的喜劇劇集《亞特蘭大》開播,獲得美國金球獎電視類最佳男主角獎和艾美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獎等獎項;12月,發行第三張錄音室專輯《「Awaken,My Love!」》。2017年,入選《時代周刊》「2017年全球百大人物」。2018年,憑藉歌曲《Redbone》獲得第60屆葛萊美獎最佳傳統R&B歌手獎;5月,個人單曲《This Is America》發布首周取得美國公告牌百強單曲榜冠軍。2019年,在第61屆葛萊美獎中獲得四項大獎,同年為真人版電影《獅子王》中的成年辛巴配音。
趙又廷(Mark Zhao),1984年9月25日出生於臺灣臺北,臺灣影視男演員,畢業於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
2009年主演電視劇《痞子英雄》出道成名,獲得臺灣金鐘獎最佳男主角獎。2010年憑藉首部大熒幕電影作品《艋舺》獲得亞洲電影大獎最佳新演員獎;提名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新演員。2012年,主演的愛情片《LOVE》取得了1.25億元的票房成績;憑藉劇情片《搜索》獲得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境外華裔男演員獎;提名華語電影傳媒大獎觀眾票選最受矚目男演員。
2013年,因出演青春愛情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中陳孝正一角獲得關注,提名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男配角;同年,主演懸疑動作片《狄仁傑之神都龍王》,飾演狄仁傑。2014年,主演動作片《痞子英雄:黎明升起》獲得華鼎獎最佳男主角;提名華語電影傳媒大獎觀眾票選最受矚目男演員。2015年,主演3D冒險片《九層妖塔》。2017年,因出演古裝玄幻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中夜華一角獲得更多關注。2018年,主演都市職場劇《平凡的榮耀》。2019年,主演電影《蘭心大劇院》《晴雅集》。
柳俊烈(Ryoo Joon-Yeol),1986年9月25日出生於首爾,韓國男演員。
2014年主演獨立電影《社交恐懼症》正式出道;同年主演短篇電影《Midnight Sun》。2015年1月參演懸疑電影《島:消失的人們》;5月參演KBS金土劇《製作人》;6月主演青春電影《Glory Day》;11月主演tvN金土劇《請回答1988》。2016年1月參演的科幻電影《機器人,聲音》上映,並搭檔趙寅成和鄭雨盛出演電影《The King》;2月,獲得MaxMovie最佳電影獎最佳新人男演員獎和Rising Star獎;5月搭檔黃正音出演MBC電視臺新劇《好運羅曼史》男主角;確認出演電影《計程車司機》;6月,獲得第52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最佳新人男演員獎;8月,出演電影《沉默的目擊者》;11月,確定出演電影《小森林》。
淺田真央(Mao Asada),1990年9月25日出生於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市,畢業於中京大學,國際女子花樣滑冰頂級賽事冠軍,日本花樣滑冰女運動員。
淺田真央是是亞洲第一個三次奪得世界花樣滑冰錦標賽桂冠的女子單人滑運動員。淺田真央在日本少年錦標賽2002至2003賽季獲得冠軍。2010年淺田真央獲得溫哥華奧運會亞軍,並在比賽中完成了三個阿克塞爾三周跳打破金氏世界紀錄。2013年,淺田真央在花滑大獎賽日本站女子單人滑比賽中獲得冠軍。2014年淺田真央奪得琦玉花樣滑冰世錦賽的冠軍。
2017年4月10日,淺田真央宣布退役。
2013年9月25日,快舟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2013年9月25日,國防科工局召開發布會,揭開了嫦娥三號月球車的神秘面紗,並面向全球徵集名稱,最終結果將在11月上旬確定公布。
2013年9月25日,崔仁浩(Choi In-ho)逝世,韓國作家。代表作《商道》《王道》。獲得韓國百想藝術大賞電影類獎項-最佳電影劇本獎。
2011年9月25日,旺加裡·馬塔伊(Wangari Maathai)逝世,肯亞社會活動家,綠帶運動和非洲減債運動聯盟的發起人。東、西非的第一個女博士。200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2009年9月25日,阿利西亞·德·拉羅查(Alicia de Larrocha)逝世,西班牙女鋼琴家。
2009年9月25日,二十國集團第三次金融峰會在匹茲堡閉幕,與會領導人就金融體系改革等一系列問題達成共識,發表《領導人聲明》。
2008年9月25日,Falcom研發的一款日式經典動作角色扮演類遊戲《雙星物語2》在日本上市。
2007年9月25日,福田康夫在召開的眾議院全體會議上當選為第91任首相,替代現任首相安倍晉三,並於當天組建新內閣。
2005年9月25日,澳門第三屆立法會選舉投票日。
2005年9月25日,日本愛知世界博覽會閉幕。
2005年9月25日,歐盟憲法原訂在波蘭舉行全民公決,但被無限期推遲。
2005年9月25日,烏裡·布朗芬布倫納(Urie Bronfenbrenner)逝世,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提出生態系統理論。
2005年9月25日,唐·亞當斯(Don Adams)逝世,美國演員、導演、編劇。憑藉《糊塗偵探》獲得艾美獎最佳男主角。
2005年9月25日,M·斯科特·派克(M. Scott Peck)逝世,美國著名作家、醫學博士、心理治療大師。
2005年9月25日,王秉璋逝世,開國中將。
2004年9月25日,中國返回式衛星FSW-3-2返回。
2004年9月25日,小林星蘭(Kobayashi Seiran)出生,日本兒童女演員。
2003年9月25日,盧楷浚(Ivan Loo Kai Jun)出生,新加坡童星。
2002年9月25日,由羅曼·波蘭斯基執導的《鋼琴家》在法國上映。
2000年9月25日,國務院決定設立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
2000年9月25日,中國中央電視臺英語國際頻道發射至衛星,成為衛星電視。
2000年9月25日,饒子健逝世,開國中將。
1999年9月25日,丁盛逝世,開國少將。
1999年9月25日,何厚鏵委任澳門特區行政會委員。
1999年9月25日,薩利赫再次當選為葉門總統。
1998年9月25日,我國網絡應用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由我國自主設計的高科技信息網絡工程——「中國C(城市)網」在解決計算機網際網路應用難題方面取得了突破,正式啟動。
1997年9月25日,在香港舉行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會結束。
1997年9月25日,兗礦集團成立。
1995年9月25日至28日,中共十四屆五中全會召開,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要實行經濟體制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這兩個具有全局意義的根本性轉變。
1994年9月25日至28日,中共十四屆四中全會在北京舉行。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建設幾個重大問題的決定》。
1994年9月25日,俊傑(VO)出生,本名馮俊傑,中國內地流行樂歌手、影視演員,ZERO-G成員。
1993年9月25日,京津塘高速公路全線通車。京津塘高速公路是國務院批准建設的第一條高速公路,也是中國第一條跨省市的高速公路。
1993年9月25日,「銀河號」貨輪返航,「銀河號」事件始末被披露。
1992年9月25日,馬西莫·科裡·隆戈(Massimo Corey Luongo)出生,澳大利亞國腳。2015年亞洲杯最佳球員。
1992年9月25日,美國用大力神3型火箭發射成功一個火星觀察者號探測器。
1991年9月25日,日最高法院判決政府閣僚參拜靖國神社違憲。
1991年9月25日,《飄》的續集——《郝思嘉》(Scarlett,《斯佳麗》)問世。這是美國女作家亞歷山德拉·裡普利(Alexandra Ripley)經過3年的辛勤筆耕完成。
1991年9月25日,陳宗基逝世,中國科學院院士、流變力學和地球動力學家。
1991年9月25日,趙賢祐(Jo Hyeon-woo)出生,韓國職業足球運動員,司職門將。
1991年9月25日,艾米·克拉克(Emmy Clarke)出生,美國女演員。
1990年9月25日,達麗雅·斯託寇思(Daria Strokous)出生,俄羅斯模特。
1987年9月25日,黃河漂流探險結束,中國人首次用無動力工具完成。
1987年9月25日,香港電臺電視大廈正式啟用,臺址位於九龍廣播道1A,前身為佳藝電視總部。
1987年9月25日,莫妮卡·尼古萊斯庫(Monica Niculescu)出生,羅馬尼亞女子網球運動員。
1987年9月25日,瑪麗·阿斯特(Mary Astor)逝世,美國女演員。奧斯卡獎-最佳女配角。
1986年9月25日,瀋陽防爆器械廠被整體拍賣,中國第一家破產倒閉企業。
1986年9月25日,傑米·奧哈拉(Jamie O'Hara)出生,英國足球運動員。
1986年9月25日,廖允傑(原名廖俊傑)出生,臺灣男子演唱團體棒棒堂的成員。
1986年9月25日,中國水上花樣遊泳雙胞胎組合蔣文文、蔣婷婷出生。2010年花樣遊泳世界盃冠軍。她們曾多次創造歷史。
1986年9月25日,傑米·奧哈拉(Jamie O'Hara)出生,英格蘭足球運動員。
1984年9月25日,西菲韋·查巴拉拉(Siphiwe Tshabalala)出生,南非足球男子運動員。
1984年9月25日,國務院批准建立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這是繼中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後,國務院批准建立的第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1983年9月25日,孫淡妃(Son Dam-bi)出生,韓國女歌手、演員、模特。
1982年9月25日,中美洲國家薩爾瓦多山崩,參加教堂宗教儀式的60人死亡。
1982年9月25日,大衛·斯洛文斯基(David Slowinski)發現了第28個梅森素數。
1982年9月25日,中國女排以3:0戰勝秘魯隊,奪得第9屆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冠軍。
1981年9月25日,桑德拉·戴·奧康納(Sandra Day O'Connor)宣誓成為美國最高法院法官,成為美國最高法院中首位女性法官。
1981年9月25日,貝里斯加入聯合國。
1981年9月25日,金正哲(Kim Jong-chul)出生,朝鮮前領導人金正日的次子。金正恩的哥哥。
1980年9月25日,約翰·博納姆(John Bonham)逝世,英國鼓手,著名搖滾樂團Led Zeppelin(齊柏林飛艇)成員之一。搖滾史上最偉大的鼓手。
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發表《關於控制我國人口增長問題致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號召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
1979年9月25日,中共十一屆四中全會在北京舉行,正式通過《關於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
1979年9月25日,以色列把兩千六百平方英裡的西奈地區交給埃及。這是兩國和約規定的一部分。
1978年9月25日,美國太平洋西南航空一架波音727客機於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墜毀,共144人罹難。
1978年9月25日,裡卡多·加德納(Ricardo Gardner)出生,牙買加足球運動員。
1978年9月25日,朱迪·基德(Jodie Kidd)出生,英國模特兼演員。
1978年9月25日,沈星出生,鳳凰衛視女主持人。
1977年9月25日,克麗·杜瓦爾(Clea DuVall)出生,美國女演員、製作人、導演、編劇,提名聖丹斯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1977年9月25日,喬·大衛·摩爾(Joel David Moore)出生,美國演員,提名MTV電影獎-最佳銀幕搭檔。
1976年9月25日,夏洛特·阿雅娜(Charlotte Ayanna)出生,波多黎各裔美國女演員。
1974年9月25日,奧利維爾·達科特(Olivier Dacourt)出生,法國足球運動員。
1973年9月25日,蒂賈尼·巴班吉達(Tijani Babangida)出生,奈及利亞、荷蘭足球運動員。
1973年9月25日,美國空間實驗室──「天空實驗室2號」──的三人飛行小組,在地球軌道飛行59天後,在太平洋安全降落,創造了當時的世界紀錄。
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並於29日建立兩國的正式外交關係。
1969年9月25日,丁海峰出生,中國內地演員。1998年,參演首部電視劇《水滸傳》飾演武松。
1968年9月25日,康奈爾·伍爾裡奇(Cornell Woolrich)逝世,美國作家、編劇。
1966年9月25日,中國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製造的轟-5前線輕型戰術轟炸機試飛成功。
1965年9月25日,拉斐爾·馬丁-巴斯克斯(Rafael Martin-Vazquez)出生,西班牙足球運動員。
1965年9月25日,羅伯·施密特(Rob Schmidt)出生,美國導演、演員。提名聖丹斯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1963年9月25日,泰特·多諾萬(Tate Donovan)出生,美國演員。獲得艾美獎最佳特別節目。
1963年9月25日,姬麗·沙耶·史密斯(Keely Shaye Smith)出生,美國女演員。
1962年9月25日,阿爾及利亞人民民主共和國正式宣告成立。
1961年9月25日,弗蘭克·費(Frank Fay)逝世,美國演員。
1961年9月25日,海瑟·洛克萊爾(Heather Locklear)出生,美國女演員,提名美國金球獎電視類最佳女主角。
1960年9月25日,林國斌出生,香港武師、動作演員。
1960年9月25日,伊戈爾·別拉諾夫(Igor Belanov)出生,烏克蘭足球運動員,歐洲足球先生得主。
1960年9月25日,多田薰(Kaoru Tada)出生,日本女漫畫家。代表作品《淘氣小親親》,被改編成多個版本電視劇《惡作劇之吻》和動畫片而為人們熟知。
1959年9月25日,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赫魯雪夫在美國總統別墅戴維營與美國總統艾森豪舉行會談。雙方就德國問題、柏林問題、美蘇關係等問題交換意見,並就阻撓中國掌握核武器達成了默契。史稱「戴維營會議」。會談27日結束。
1959年9月25日,斯裡蘭卡總理班達拉奈克遇刺,次日逝世。自由黨人達哈納亞克組成新內閣。
1959年9月25日,全秀日(Soo-il Jeon)出生,韓國導演,製片人和編劇。憑藉《黑土少女》獲得威尼斯電影節國際同盟藝術電影獎、人權電影網絡獎。
1958年9月25日,蘭迪·科伯(Randy Kerber)出生,美國鍵盤手、作曲家,提名奧斯卡獎最佳配樂。
1957年9月25日,美國小石城事件爆發。在美軍第101空降師士兵的武力保護下,9名黑人學生得以進入阿肯色州小石城中心中學,史稱小石城事件。
1957年9月25日,麥可·馬德森(Michael Madsen)出生,美國演員。出演《殺死比爾1》和《殺死比爾2》裡冷酷邪惡的布德。
1956年9月25日,毛澤東在同拉丁美洲一些黨的代表談話時,回顧了中國共產黨的一些歷史經驗。他指出:錯誤有兩重性。
1956年9月25日,傑米·海納曼(Jamie Hyneman)出生,美國特效專家,以主持探索頻道電視節目《流言終結者》著稱。
1956年9月25日,丹尼·希利斯(Danny Hillis)出生,美國發明家,企業家,作家。思考機器公司創始人之一。
1955年9月25日,Zucchero出生,義大利傑出的搖滾歌手,有「義大利最偉大的搖滾巨星」美譽。
1954年9月25日,胡安德·拉莫斯(Juande Ramos)出生,西班牙足球運動員、教練。
1954年9月25日,喬普·朗格(Joep Lange)出生,荷蘭醫生,前國際愛滋病協會主席。
1953年9月25日,羅恩·拉什(Ron Rash)出生,美國著名小說家、詩人。2010年獲得弗蘭克·奧康納國際短篇小說獎。
1953年9月25日,理察·哈維(Richard Harvey)出生,英國曼陀林演奏家,鍵盤演奏家,作曲家。
1953年9月25日,《人民日報》正式公布了由毛澤東提出的過渡時期的總路線。
1952年9月25日,我國第一部自製三千瓦水輪發電機在東北電機廠試製成功。
1952年9月25日,貝爾·胡克斯(bell hooks)出生,美國作家,女權主義者,社會活動家。
1952年9月25日,科林·弗瑞爾斯(Colin Friels)出生,蘇格蘭-澳大利亞演員。
1951年9月25日,馬克·哈米爾(Mark Hamill)出生,美國演員。土星獎最佳男主角。
1949年9月25日,國民黨新疆警備司令部和新疆省政府所屬軍政單位,在陶峙嶽、包爾漢等率領下通電起義,新疆和平解放。
1949年9月25日,咪咪·甘迺迪(Mimi Kennedy)出生,美國女演員兼編劇。
1945年9月25日,日本天皇會見麥克阿瑟元帥。
1944年9月25日,美軍越過齊格菲防線。
1944年9月25日,王伯沆逝世,清末至民國年間著名國學大師。
1943年9月25日,羅伯特·瓦爾登(Robert Walden)出生,美國演員、導演和編劇。提名艾美獎最佳男配角。
1942年9月25日,羅伯特·米亞諾(Robert Miano)出生,美國演員和製片人。
1941年9月25日,英主力艦巴漢號被德軍炸沉,死859人。
1940年9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佔領當局解散挪威行政委員會,建立吉斯林傀儡政權。
1940年9月25日,二戰:德軍飛行員阿道夫·加蘭德(Adolf Galland)在不列顛空戰中擊墜40架敵機,獲得橡葉寶劍騎士鐵十字勳章。
1939年9月25日,費羅茲·汗(Feroz Khan)出生,印度寶萊塢影星。
1937年9月25日,瑪麗·艾倫·威爾克斯(Mary Allen Wilkes)出生,美國女計算機科學家。
1937年9月25日,義大利獨裁者墨索裡尼會晤到訪的德國元首希特勒。
1937年9月25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共產黨參加政府問題的決定草案》。
1937年9月25日,平型關大捷。抗日戰爭中八路軍115師於在平型關附近伏擊日本軍隊並取得抗日首勝的戰鬥。這次勝利打破了日本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振奮了全國人心,加強了全國人民抗戰必勝的信念。
1936年9月25日,朱麗葉特·普勞斯(Juliet Prowse)出生,非洲裔美國女演員、歌手。
1933年9月25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反對國民黨軍第五次「圍剿」的戰役開始。
1933年9月25日,林·拉德納(Ring Lardner)逝世,美國體育新聞記者,幽默作家。
1932年9月25日,阿道弗·蘇亞雷斯·岡薩雷斯(Adolfo Suarez Gonzalez)出生,西班牙首相。
1930年9月25日,尼諾·塞魯蒂(Nino Cerruti)出生,義大利時裝設計師,創立了尼諾·塞魯蒂品牌。有義大利時裝之父稱譽。
1930年9月25日,謝爾·希爾弗斯坦(Shel Silverstein)出生,美國偉大的繪本作家。
1929年9月25日,羅尼·巴克(Ronnie Barker)出生,英國演員、編劇。多次獲得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電視獎-最佳輕型娛樂表演獎。
1929年9月25日,德利婭·斯卡拉(Delia Scala)出生,義大利芭蕾舞女演員。
1928年9月25日,理察·費爾頓·奧特考特(Richard F. Outcault)逝世,美國漫畫家,普遍認為他創立了第一部連環漫畫《黃孩子》。
1927年9月25日,盧德銘犧牲,秋收起義總指揮,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
1927年9月25日,科林·戴維斯爵士(Colin Davis)出生,英國指揮家。
1926年9月25日,奧爾多·雷(Aldo Ray)出生,美國演員,提名美國金球獎最佳男新人。
1921年9月25日,羅伯特·大衛·馬爾登爵士(Robert David Muldoon)出生,紐西蘭政治家,曾任第31任紐西蘭總理,曾獲得聖米迦勒及聖喬治勳章和名譽勳位勳章。
1919年9月25日,印度馬德斯自由主義聯盟通過反對保障法案的決議,該法案於今日在帝國立法議會秋季會議的最後一次會上被通過。同時,義大利頒布新選舉法,規定實行普選制,並仿造法國實行聯名投票制和比例代表制。
1919年9月25日,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協約國最高委員會把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的主權授予挪威,該群島於1920年2月9日正式併入挪威。
1914年9月25日,日軍藉口對德宣戰,侵佔山東濰縣車站。
1912年9月25日,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成立,是全美乃至全世界最優秀的新聞學院。
1911年9月25日,近代革命家、同盟會會員吳玉章、王天傑等率保路同志軍,在四川榮縣起義,建立革命政權。
1908年9月25日,廖承志出生,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傑出的社會活動家、黨和國家的優秀領導人。廖仲愷何香凝的兒子。
1904年9月25日,成都兵工廠職工近600人抗議工頭剋扣工資舉行罷工十數日。
1903年9月25日,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出生,美國抽象派畫家。
1898年9月25日,羅伯特·布拉克曼(Robert Brackman)出生,美國畫家。
1893年9月25日,哈拉爾德·克拉梅爾(Harald Cramer)出生,瑞典數學家和統計學家,專研數學統計學。
1893年9月25日(八月十六),黎民偉出生,中國內地編劇、導演、攝影師、製作人。中國電影先驅之一,有「中國電影之父」之稱。
1883年9月25日,俄國境內的第一個馬克思主義團體——勞動解放社成立。
1865年9月25日,亨利·勒巴斯克(Henri Lebasque)出生,法國後印象派畫家。
1862年9月25日,比利·休斯(Billy Hughes)出生,澳大利亞政治家,澳大利亞前總理。
1851年9月25日,太平軍攻佔永安州。
1790年9月25日,為給高宗弘曆祝壽,從揚州徵調了以著名戲曲藝人高朗亭為臺柱的「三慶」徽班入京,成為徽班進京的開始。
1789年9月25日,12條美國憲法修正案被提出,其中後十條得到美國國會通過,史稱美國權利法案,第二條後於1992年被通過,成為美國憲法第27修正案。
1777年9月25日,約翰·海因裡希·蘭伯特(Johann Heinrich Lambert)逝世,德國數學家,天文學家,物理學家。
1766年9月25日,阿爾芒-埃馬努埃爾·德·維涅羅·迪·普萊西(Armand-Emmanuel de Vignerot du Plessis)出生,法國貴族、軍人和政治家。
1694年9月25日,亨利·佩勒姆(Henry Pelham)出生,英國首相。
1683年9月25日,讓-菲利普·拉莫(Jean-Philippe Rameau)出生,法國著名歌劇作曲家,管風琴家,音樂理論家。奠定近代和聲學理論。
1660年9月25日,清朝順治帝的董鄂妃被追封為端敬皇后。
1615年9月25日,阿拉貝拉(Arabella)逝世,英格蘭女貴族。
1599年9月25日,弗朗切斯科·博羅米尼(Francesco Borromini)出生,義大利巴洛克藝術風格建築師。與建築師喬凡尼·洛倫佐·貝尼尼合作設計的建築為羅馬巴洛克風格建築的巔峰。
1555年9月25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與德意志新教諸侯籤訂奧格斯堡和約。
1513年9月25日,繼西班牙達塞德·雷盎發現弗羅裡達半島後,西班牙人瓦斯科·努涅斯·德·巴爾沃亞(Vasco Nunez de Balboa)穿過巴拿馬地峽,發現太平洋。
1396年9月25日,奧斯曼帝國蘇丹巴耶塞特一世率領軍隊在尼科堡戰役中擊敗匈牙利、法國等國組成的基督教聯軍。
1066年9月25日,英格蘭國王哈羅德二世在約克的史丹福德橋之戰中擊敗挪威軍隊,挪威國王哈拉爾三世(Harald III of Norway)陣亡,結束了維京人對英格蘭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