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途中用相機刻錄時光、行攝鄉土、看古村鎮,平凡的生活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
如今我們都已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樓房,但是很多人還是偏就懷念當年「土屋」,尤其最冷或最熱的時候。我們這幾代人中許多在鄉下「土屋」長大,與「土屋」結下了不了情緣。一幢土屋盛著一家幾代人的歡樂,儲著濃濃鄉情,更彰顯了一個工工整整的「愛」!
土屋將家鄉人緊緊系在一起,生死相依,患難與共。土屋禦寒保暖,阻擋炎熱。赤日炎炎的夏天,若在屋內泥土地上潑點水更透涼。光著屁股的孩子吃著瓜果,玩著泥巴——叔侄同樂,舅甥共嬉,陶然沉醉在涼悠悠的土屋裡。
建造土屋,對每個家庭都是一生大事。泥土、茅草作材料很結實,一半「結實」在良心上。每當鄉鄰搭建土屋,大家都來盡義務,只管吃喝不要工錢,一絲不苟,盡心盡責。尺厚土牆厚實板結,能經歷幾代人;房上茅草近尺厚,更換一次,二十年無需修繕。
李莊村一個在廣東省(銀杏之鄉)南雄市坪田鎮與江西省信豐縣萬隆鄉之間的贛州農村,距離信豐縣城42公裡左右車程一個多小時。走進李莊村不僅能看到一棟棟結實的鋼筋水泥樓房,一處處贛州人熟悉的瓦房土屋也被很好的保留了下來,土屋上留下的舊時標語更是充滿了年代感。當嫋嫋的炊煙從黑瓦之間的煙囪慢慢升起的時候時讓人非常激動。
老家土屋形成了一種「文化」,不僅凝聚了木匠、茅匠(鋪設茅草的工匠)、篾匠、泥土匠的智慧和心血,也構築了和諧、親密的鄰裡關係,推助了淳樸善良的家風、民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民道德規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正涵蓋了老家的「土屋文化」。
對於我們許多贛南人而言老家的土屋早沒了,可土屋衍出的勝似血緣親情的鄰裡關係仍在延續。但願「土屋文化」滲出的那種精髓能代代相傳。我們懷念土屋,土屋裡滋生的那種意境,瀰漫的那種情懷,溫馨又感人,我們更為老家人奮不顧身的拼命精神而自豪。
贛州李莊村故鄉的原風景,信豐人熟悉的瓦房土屋,舊時標語現少見。拍植物、拍農村、拍老屋、拍古建築古村鎮這些我們身邊親切的存在,生活中的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 歡迎關注、收藏、轉發、留下你的隻言片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