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原風景》,原名《故郷の原風景》,是日本陶笛大師宗次郎的曲目,透過清新悠揚的陶笛樂音,闡述他對於自然萬物與山川土地的感懷。曾在TVB《鹿鼎記》(陳小春版),《神鵰俠侶》 (古天樂版)《大俠日天》,《鹿鼎記》(韓棟版)中出現。
宗次郎先生師從香山久先生,學習陶隕是在栃木山的一個村莊裡,學成之後移居到栃木縣東部的茂木町居住,那裡的自然風景是很美的,那裡有美麗的淡水河那珂川,盛產鯰魚。說到故鄉的原風景的創作背景,和自然風景是分不開的,還有另一點,是充滿禪意的生活方式,如同禪宗的「自性清淨」說,講究的是最上之禪,從空出有,如蓮花之清淨不染,SOJIRO(即宗次郎先生)在遠離塵囂的環境中,自己製作陶笛,並且進行耕田,種植等農作(他還說過陶笛就是對空氣的耕種)才會有這樣出塵的作品誕生。
賞析
不同人有不同的故鄉,千萬人對本曲有千萬種感受。在每一個夜深人靜的夜晚,總會想起兒時的故鄉,春日裡故鄉的小溪邊,成群結隊的羊群,踏著溪邊的青草,咩咩細語的低吟,我總會坐在對岸的石頭上,細心的數著:一隻兩隻,············ 一陣清風吹過,牧羊人的羊鞭一甩,咩咩細語的低吟伴隨著東去的溪水,漸漸的不見了蹤影·········
【生機】
音樂響起,思緒飛到那遙遠的地方去了。那是一個冬天的末尾,原野上到處還是皚皚白雪,故鄉山中的樹梢上還滿是冰稜花;小河雖然還被冰凍著,但已經能夠聽到冰下傳來的「譁譁」流水聲了。儘管這還是冬天的景象,但春天畢竟是不可抗拒地來臨了。
太陽出來了,那萬丈光芒照耀著大地上的一切。小河開始解凍,河面上開始出現一個個圓圓的洞,冰兒不再團結成一塊,水面上不時有浮冰在飄流;樹梢上的冰稜花開始消失,樹兒露出它本來的面目,冷藏一冬的大山終於透露出些許的生氣。主旋律響起來了,萬物在復甦,大地上的一切開始復活,小鳥在歌唱,花兒在春風中搖擺著美妙的身姿跳舞,小魚在水中快樂地吐著泡泡……好一派北國之春的景象,故鄉,沉浸在春天的歌聲裡,萬事萬物共同在譜寫一曲春之歌,春天的戀歌。
【寂寥】
瑟瑟寒風,孤仞萬重山,天高地闊,縱馬馳奔。一聲塞外鈴鼓,搖墜長河落日圓;夕照殘陽似血,鄉關日暮是何處?仗劍獨行天涯客,臨風勒馬憑高處,不識舊時飛雁,任高天流雲飛渡。這時的一聲長笛音韻,刺穿故鄉雲邊的天際破空傳來,仿佛是響起來的兒時頑伴們的呼喚……
立馬黃沙高崗處,南望中原。任男兒鐵石,不敢回看來時程,臨風無言。解徵轡,御雕鞍,放馬山野,燃一堆篝火,伴泉澗松風,惆悵婆娑,燒一壺烈酒,藏一片冰心於玉壺,醉倒萬裡鄉愁。鐵甲寒衣扶相擁,望孤月,醉依松下山泉石,夢伴山澗流水聲。魂遲奔,故園近……
故土仍在雲天處。從此胡笳柳笛聲,不帶簫音過玉門。長亭盡頭更短亭,塞外遠山殘雪裡,夜寒清風笛簫音,竟成風中凝咽聲,遠山,孤峰,塞外碧寒天影中,一彎落沉下弦孤月,竟自重複昨日夢,且待白髮徵夫還,埋骨故園慰夢魂。揮淚處,影緲時,一騎風沙絕塵去…
《故鄉の原風景》使人徹底感受孤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意境中……
【悲涼】
該曲作為神鵰俠侶配曲時,當小龍女跳崖的那一刻,這首音樂的悲涼氣息被發揮到了極致,可以說和劇情配合的天衣無縫,幽怨的旋律刻畫出了楊過的悲傷和無奈的心情。高聳的山峰,瑟瑟的寒風,無一不襯託出劇情中場面的悲涼,加上陶笛深邃的旋律,那種生離死別的感覺仿佛感染這每一個觀眾。往事在眼前浮現,腦中徘徊,但已是物是人非,此時,只有這首音樂能夠表達一切,無需贅言……無言勝有言。
對於這首樂曲,曾有過很多版本的填詞,也曾有人極力反對為其填詞。因為樂曲的意境已經遠遠超過了樂曲本身,任何填詞,都會局限對其意境的延伸。事實上,好的音樂總是這樣的,它總能承載不同年代,不同環境下,不同人的情感和生活。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獨一無二的故鄉,和從故鄉一路走來的獨特人生,所以才會對此曲有著不同意義的解讀和感悟。
柔軟的時光版
一縷清風 呼喚遙遠的記憶
幾朵浮雲 裝點生命的蔥 綠
最早的呼吸 穿越動人的綺麗
最初的美麗 就在這裡
故鄉 啊~~~ 故鄉
我 心中 最 美麗的 地方
離家的腳步 漸行漸遠
淳樸的鄉音 清晰依然
金色 麥浪 鼓舞豐收的大地
歲月的歡歌 收穫季節的贊 禮
悠悠的時光 篆刻繽紛的傳奇
秋水 長天 共此不息
故鄉 啊~~~ 故鄉
睡 夢中 最 溫暖的 天堂
走過了歲月 千迴百轉
無盡的思念 一生相伴
母親的牽掛 眺望黎明的晨曦
遠歸的雁陣 捎來遊子的消 息
嫋嫋的炊煙 飄來溫暖情思
阡陌 縱橫 相偎相依
一縷清風 呼喚遙遠的記憶
幾朵浮雲 裝點生命的蔥 綠
最早的呼吸 穿越動人的綺麗
最初的美麗 還在這裡
張國憲版
綿綿雨秋 入夢溫柔
恬靜似風 沉醉如酒
悠悠鄉音 娓娓訴說
溫存似你 天真如我
那是哪年凌晨的月色
在我窗前辭別的故友
恍然追尋消逝的身影
已是我們相繼遠赴的生活
蔚藍河流 白雲輕遊
笛音似水 清澈如歌
柳絮飄落 淡淡哀愁
燕舞似你 眼眸如我
那是何時凋零的花朵
枝葉染上落寞的顏色
偶然凝望當初的風景
卻只剩下微笑的回眸
徐光中版(與余光中相區別)
片片相思 順著江河下
絲絲懷想 隨著風兒牽掛
涓涓愛戀碧泉般無瑕
幽幽笛音 縈繞谷崖
蕭蕭的落木啊 枯葉將飄向誰家
驀然的回首 映紅霞
殘陽似血
笑靨如花
妍妍紅日 浮在長河上
明明皓月 依著湖波蕩漾
清清思戀 蓮荷般幽香
戚戚琴聲 沁潤心房
南飛的群雁啊 今晚將棲息何方
夢中的人兒 愁容悵
嬋娟之下
駐足守望
片片相思 順著江河下
絲絲懷想 隨著風兒牽掛
涓涓愛戀 碧泉般無瑕
幽幽笛音 縈繞谷崖
妍妍紅日 浮在長河上
明明皓月 依著湖波蕩漾
清清思戀 蓮荷般幽香
戚戚琴聲 沁潤心房
——徐光中作於2007年10月20日
秋暮版
詞:林火鬼雲
曲:《故鄉的原風景》
萬裡秋情,繪一筆沉吟
點燈獨行,愁一腔離別音
雪染雙鬢,蹉跎歲如雲
青衫泥濘,照影伶仃
故鄉青山之外,前程(暗暗)無處尋
誰伴我知心,共此行
與子同衣,生死不吝
素衣簪荊,她笑語如鈴
渡口送行,掩淚句句叮嚀
夜半酒醒,相思寄與卿
中庭落英,空笑冷清
伊人千裡之外,孤窗(冷衾)對月明
願伴她今生,止飄零
琴瑟在御,年歲寧靜
春和景明,當時少年心
飛鳥逐雲,看山外天無垠
黃粱夢裡,得意醉花陰
涉水投奔,春華委頓
衰草離披,而今悽涼意
年歲幾經,得失幾場夢醒
伊人老去,故園煙火明
芳草滿津,埋沒歸徑
《落葉歸根》插曲版
詞:栩木伊
曲:《故鄉的原風景》
小橋流水,滲透原野的氣息。
茅舍屋簷,淋著雨滴泣。
田野麥浪,飄散泥土芬芳。
夕陽晚霞,風光如畫。
山村長成的少年啊,何處才是你的家。
翻越高山,踏過深溪。
遠在他鄉,只回望。
漫漫人生,免不了起起落落。
一腔熱血,也許也會錯。
何去何從,追尋遙遠記憶。
夜裡夢裡,絲絲牽掛。
二十年的徹夜難眠啊,斑白了誰的發。
山村漫步,林間輕舞。
逝者如歌,只悵惘。
小橋流水,滲透原野的氣息。
茅舍屋簷,淋著雨滴泣。
田野麥浪,飄散泥土芬芳。
夕陽晚霞,風光如畫。
一絲一縷,一如往常。
重回故鄉,我為你歌唱。
星空月光,擁有多少希望。
遙想未來,只為故鄉。
《故鄉的原風景》詩歌版
作者:鄒陶然
一棵樹、眾多的樹
它們都站立在原地
一雙手、眾多的手
它們都伸向了天空
它們在白天親吻陽光、空氣和水
它們在夜晚數星星、盼月亮
當思念的芽孢都長成了綠葉
我們是否還會憶起那一片片
曾經的青翠與蔥蘢
當日子漸漸的發黃
我們是否已經讀懂了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這樣的詩行
它們都站立在原地
它們向我們伸出了雙手
一隻許以溫情
一隻給予撫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