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起功能障礙(ED)常見於40歲以上的男性,是一種主要臨床症狀為陰莖無法勃起或勃起後無法維持能夠成功插入的多因性疾病。ED是男性常見的健康問題,據估計,在1995年全世界超過1. 52億人患有ED;2025年的預測顯示ED患病的人數約為3 22億,增加近1. 7億人。
目前對勃起功能障礙的治療主要有藥物治療、行為治療、手術治療等多種方式。一線治療多為口服PDE5抑制劑,這種方法操作簡單、使用有效,為很多患者緩解了勃起困難,但這種方式不能從根本上修復勃起器官的病理變,且有難以避免的諸如腸胃不適、頭痛、面色潮紅等不良反應,也就是說,對器質性ED的治療有時沒有很好的效果。
二線治療有的會採用陰莖海綿體內注射前列地爾,雖有一定的效果,但其即時性和注射後會造成患者巨大的疼痛,使其在臨床上無法大量開展。 三線治療常用的方式是陰莖支持體置入術,這種方式是用於一二線治療均無效或者重度的ED患者,但由於價格昂貴且術後併發症較多,致使其也無法在臨床上廣泛的應用。
在這裡,我們為大家介紹一種新的治療方法,目的在於了解醫學發展的前沿領域,而非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必用和唯一方式。低強度衝擊波作為ED的一種新興的無創治療方式,在促進細胞增殖、血管生成、促進神經再生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治療效果,為從根本上治療ED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已作為一線治療被引入到201*年《歐洲泌尿外科學會男性性功能障礙指南》中。
低強度衝擊波是一種攜帶能量的特殊聲波,不同能量層級的衝擊波針對治療的疾病類型有所差異。高強度的體外衝擊波用於治療結石等疾病,而低強度的體外衝擊波則可以治療諸如組織、肌肉等相關疾病。它對勃起功能障礙的治療機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通過增強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在內的各種細胞因子表達,促進細胞增殖,改善組織再生。
第二,加速新生血管生成,減少了平滑肌的萎縮並促進了內皮細胞的再生。
第三,對神經的保護和促進神經再生作用可能源於減輕局部炎症、增加神經生長因子的表達、減少自由基這些方面。
第四,抑制炎症反應,促進組織恢復。
第五,促進陰莖祖細胞的原位活化。
ED是較為常見的男科疾病,PDE-5抑制劑的廣泛使用雖然解決了大部分ED患者的煩惱,但據報導仍有25%左右的患者對此種治療方式無效,並且包括陰莖海綿體內注射在內的治療方式,均無法從根本上糾正ED。因此,一種新治療方式的出現,對這部分患者來說又是一種契機。
低強度體外衝擊波治療可以通過促進各種細胞因子的表達,促進神經的修復,抑制炎症反應,甚至能夠促進陰莖祖細胞的活化和增殖,並且對前列腺癌根治術後的繼發性ED患者仍有較好的療效。但畢竟作為一種新興的治療方式,低強度體外衝擊波治療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與缺陷,仍需要大量的臨床試驗和研究,才能廣泛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