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用抑菌霜成「大頭娃娃」?已出貨不止1200瓶 「出廠4元 銷售80...

2021-01-15 手機鳳凰網

記者:新華每日電訊吳劍鋒、陳弘毅、張璇

近日,有微博博主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的事件,一家長爆料稱,自己從市面上購買了一款疑似激素超標的抑菌霜,5個月大的孩子在使用後出現「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的症狀。

一石激起千層浪。抑菌霜是否添加激素、涉事企業資質如何、到底還有多少無保障的幼兒產品在市面流通……時隔多日,圍繞涉事企業、測評機構、當事人以及監管部門的爭論仍不絕於耳。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近日前往涉事企業調查發現,雖然最終結論還未公布,但該事件折射的部分「消」字號母嬰產品「生存之道」,值得社會反思。

實際出貨數或不止1200瓶

「是否含有激素」成為當前各方爭執的焦點。此前,爆料者「老爸評測」曾分別從網店和實體店購買了涉事產品和另一款嬰兒面霜,均為「(閩)衛消證字」,送往檢測機構檢測,結果顯示均含有30多(mg/kg)的激素(氯倍他索丙酸脂)。

「『消』字號產品,簡單說是用來消毒衛生的用品,是不允許加入激素類藥物成分,氯倍他索丙酸脂是非常強效的糖皮質激素,帶來的副作用也相當大,長期超量使用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艾斯說。

針對激素超標的質疑,記者第一時間探訪涉事企業「福建歐艾嬰童健康護理用品有限公司」,這家約800平方的企業租用當地一工業園的三層,地點較為隱蔽,室內包括生產、淨化、包裝等車間。

「在沒用這款產品之前,當事人已經用了好幾款其他產品,說不準是不是其他產品的問題。至於激素成分超標,要看是否是權威機構檢測的結果。」現場,企業大股東胡永林解釋,他還拿出一張由某檢驗檢疫技術中心出具的樣品檢驗報告作為佐證,上面「氯倍他索丙酸脂」一欄顯示未檢出。

記者看到,該報告上聲明處寫著「本單位接受的委託送檢樣品,其代表性、真實性和準確性由委託方負責」,而該樣品委託機構正是該公司。

漳州市衛生監督所所長湯錦升介紹,涉事企業於2017年4月註冊成立,6月取得福建省衛健委審批的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號,是一家生產、銷售衛生用品的企業。企業生產車間為30萬級淨化標準車間,符合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規範。

據了解,當地衛健部門已對現場查見的留樣樣品、產品包裝材料等進行取樣留置,目前正聯繫廈門海關綜合檢驗中心開展涉事產品激素含量檢測工作,對於流入市面的產品,正持續跟蹤下架召回進度,待寄回後同步進行檢測,相關信息將及時公開。

目前還有多少產品留在市面?漳州市衛健部門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場查看該企業生產清單和銷售清單發現,目前涉事的產品有兩個生產批次共1200瓶,都是訂單式發貨,銷往江蘇宿遷和連雲港。但有內部人士反映,廠家或有更多渠道,實際出貨數不止1200瓶。

「出廠4元,銷售80元」

儘管目前是否添加激素仍無定論,但這並非「消」字號母嬰市場首次曝出問題。遊走在政策邊緣,一方面享受著「低門檻」待遇,一方面誇大使用效果,利用巨大的利潤空間搶佔市場,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態勢——某種程度上,涉事公司「歐艾」折射了「消」字號母嬰產品的生存之道。

審批備案環節,瞄準「低門檻」待遇。目前衛健部門反映該企業審批備案環節均無問題。但記者採訪了解到,該企業職工僅5人,法人代表此前長期從事設計工作。成立後前幾年,公司除了生產一點樣品外,一直在尋找代工廠拿貨,自己只負責包裝銷售,去年才開始自主生產,而生產的兩款產品均被曝出問題。

「一般面霜類產品有『消』字號和『妝』字號,前者由地方衛生部門審批,審批時間短,企業無須標出產品所有成分。而後者由國家藥監部門審批,審批時間長,同時需要標明所有成分和輔料,管理嚴格。」「老爸評測」說,在此背景下,不少資質較差的小微企業為了儘快上市,會選擇「投靠『消』字號」。

相關專家證實,「消」字號產品門檻較低,以涉事的抑菌霜為例,備案審批環節,國家規定的檢驗項目不包含該激素成分,這就給了一些企業可乘之機。同時,企業備案環節只需自行尋找認證機構、自行郵寄樣本,最終只將結果提供給地方衛健部門,而衛健部門無須到現場查驗,不排除有的企業利用假樣本矇混過關。

廣告宣傳環節,一手隱瞞、一手誇大。記者查看涉事產品說明書,發現上面未標明激素,還寫著「可用於日常護理」,疑似誘導消費者長期使用。針對企業提供的樣品檢驗報告,內部人士提示,由於企業可自行送檢樣品給認證機構,許多企業還會送出一些無激素的樣品,換一紙「無激素的報告」,並在宣傳時使用,進一步誤導消費者。

據媒體報導和部分購買者截圖,涉事企業官方微信公號上曾多次宣傳該款嬰兒霜可祛紅止癢、修護受損皮膚,是嬰童皮膚問題修護、日常護理必入款。而根據國家規定,「消」字號產品不得宣傳具備治療效果。

「擦邊球」形式誇大宣傳是不少此類產品的慣用手法。「現實中往往有消費者被此類宣傳中所謂的『療效』蠱惑,私下購買產品,不僅可能對人身安全造成傷害,而且維權也往往比較困難。」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說。

銷售環節,通過高額利潤誘惑搶佔市場。記者曾在廠家文件櫃中發現一份出庫單,涉事的25g抑菌霜的出庫價為4元,但市場價為80元左右,中間存在70多元的利潤空間,而某知名品牌的25g抑菌霜則只要30元左右。據行業有關人士透露,一些違規的「消」字號產品成本僅3元左右,卻賣到三百元的「天價」。

「老爸評測」說,由於添加激素後見效快,部分「消」字號敢於採取高定價策略,這給線下母嬰店留下大量利潤空間,正因此,這些資質不高的品牌能在線下迅速搶佔市場,「我們去了連雲港4家母嬰店,這些產品都擺在貨櫃顯眼位置,說起孩子的症狀,店員都極力推薦這款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消」字號產品包裝和廣告不得宣傳治療效果,但母嬰店的口頭推銷實際上彌補了這一缺陷。

嚴格適用類型,提高準入門檻

受訪專家、醫生和內部人士認為,針對該事件折射的「消」字號母嬰市場種種亂象,一方面應儘快查清真相,另一方面,需要提高市場準入門檻,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確保相關產品的安全性。

部分業內人士認為,應進一步嚴格「消」字號產品的適用類型,考慮將幼兒抑菌霜等產品納入市場監管部門統一審批和監管,提高準入門檻。否則長此以往,面臨高強度監管的「妝」字號等產品反而喪失市場競爭力。同時,築牢事中事後監管防線,出臺統一政策,確保屬地衛健部門對各家企業能做到一定程度的定期抽檢,並將各類激素指標納入檢驗檢測範圍。

陳音江表示,杜絕此類違規問題,關鍵還是要對症下藥。商家之所以虛假宣傳和非法添加違禁成分,目的就是為了牟取更多非法利益。所以,一旦查清商家確實存在違法行為,不僅要使其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而且要依法對其進行行政罰款、停業整頓、吊銷執照等處罰,讓違法者得不償失。

艾斯建議,嬰幼兒得了溼疹等皮膚病後,應當到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激素類的藥物確實可以治療皮膚病,但前提是在醫生的指導下去使用,患者去母嬰店購買護膚霜等產品的時候,也要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了解產品所含的成分,去選擇合適的產品。」

(監製:易豔剛 | 責編:趙岑 | 校對:莫鑫)

相關焦點

  • 嬰兒霜「大頭娃娃」再追蹤:實際出貨數或不止1200瓶
    嬰兒霜「大頭娃娃」事件再追蹤↑這是1月8日拍攝的福建歐艾嬰童健康護理用品公司。 新華社記者魏培全攝本報記者吳劍鋒、陳弘毅、張璇近日,有微博博主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的事件,一家長爆料稱,自己從市面上購買了一款疑似激素超標的抑菌霜,5個月大的孩子在使用後出現「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的症狀。一石激起千層浪。
  • 5月大嬰兒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
    【5月大嬰兒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1月7日,B站博主@老爸測評魏文鋒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有家長從市面上購買「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此事引起眾多網友熱議。
  • 嬰兒使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下架!調查!
    嬰兒使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下架!調查!1月7日,有博主曝光,一家長因給孩子使用福建歐艾嬰童健康護理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僅5個月大的女嬰變成重達22斤的「大頭娃娃」,並有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症狀。
  • 最近娛樂圈關於孩子的瓜太多,而我只關注「大頭娃娃」再現!4元成本的藥膏賣80,中國母嬰市場到底有多黑?
    本月7日,專門從事打假的博主@老爸測評魏文鋒,B站發布一條短片,說收到家長求助,他們5個月大女兒,因使用一款「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約2個月,變成了「大頭娃娃」,出現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現象。女嬰父母表示,女兒在約3個月大時停止長高,只是不斷變重,現已超過10公斤重。
  • 大頭娃娃"背後抑菌霜:違規加激素非個案
    「大頭娃娃」一事,持續引發網絡關注。8日下午,南都記者從「歐艾嬰童」所在的福建省漳州市龍文區朝陽工業區管委會獲悉,根據調查,該款「益芙靈」抑菌霜生產兩批共1200瓶,以4元一瓶的價格銷售給經銷商,主要銷往江蘇連雲港、宿遷兩地,目前廠裡留存的少量樣品已送往福州的檢測機構。9日,南都記者走訪廣州等地的多家母嬰店、藥店,未發現涉事的「益芙靈抑菌霜」在售。
  • 5月大嬰兒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 現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症狀
    有博主爆料稱,5個月大孩子使用抑菌霜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圖片來源/視頻截圖博主@老爸測評魏文鋒稱,事後,家長、嬰兒輾轉做全套檢查,檢查結果均顯示正常。圖片來源/視頻截圖上遊新聞記者了解到,「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等產品的生產廠商為福建歐艾嬰童健康護理用品有限公司,該公司註冊地為福建漳州,經營範圍為:衛生用品[抗(抑)菌製劑(液體、膏劑、凝膠、粉劑)(淨化)]的生產、銷售;發用類、護膚類、香水類、美容修飾類化妝品的生產、銷售;化妝品、日用品百貨、一類醫療器械、保健食品的銷售;中藥飲片的研發、生產、銷售等。
  • 女嬰疑抹嬰兒霜變「大頭娃娃」 記者探訪涉事母嬰店「金寶貝」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女嬰疑抹嬰兒霜變「大頭娃娃」,記者探訪涉事母嬰店店鋪老闆白金庫表明,益芙靈抑菌霜的進價為28元,官方指導價為69元,「檢查按批次,說實話激素超標什麼的我們也不懂,廠家檢測報告是沒有激素的」。新京報記者 王瑞文 校對 李銘連雲港「大頭娃娃」事件引發關注。
  • 4個月寶寶疑抹抑菌霜變「大頭娃娃」,母嬰店「爆款」背後隱患重重
    針對「益芙靈」涉嫌違法添加「激素」等問題,涉事企業福建歐艾嬰童健康護理用品有限公司所在的福建漳州市衛健部門表示,涉事的兩款產品共1200瓶,分別銷往江蘇宿遷和連雲港,目前正召回檢測。涉事企業已暫停生產,並通知經銷商對所有涉事產品下架。「大頭娃娃」:突如其來的肥胖與多毛症柚子第一次接觸「益芙靈」時,她才兩個月大。
  • 官方通報「大頭娃娃」事件:產品含有激素,移送公安機關!
    -01-17 11: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日前,「嬰兒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
  • 「大頭娃娃」疑雲:嬰兒疑用益芙靈抑菌霜後變「大頭」 官方:召回涉...
    1月7日,視頻博主「老爸評測」在多個平臺發布了一段為時4分58秒的視頻,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名叫「柚子寶寶(減肥中)」的網友購買了「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在給孩子使用後,出現了「性早熟、發育遲緩、全身肥胖、汗毛茂盛」的現象。此事迅速發酵,登上熱搜,引起眾多網友熱議。
  • 劣質嬰兒「抑菌霜」被曝光,寶寶抹完成「大頭娃娃」,家長還在買
    文/胡胡育兒日記很多寶媽都會因為天氣乾燥或者炎熱給寶寶使用抑菌霜,來保護寶寶的皮膚,對寶寶的溼疹以及皮膚疾病有良好的功效,但是只要用在寶寶身上的產品,家長就要擔100個心,生怕寶寶會遇見三無產品給寶寶造成嚴重的傷害,這是很有必要的。
  • 早讀|用了「純天然無激素」藥霜,為啥寶寶成了「大頭娃娃」
    ※日前,一位微博博主曝光了一起疑似嬰兒護膚品引發「大頭娃娃」的事件,引發網友熱議。 1月7日,微博測評博主「老爸評測」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視頻顯示,五個月大的「柚子寶寶」,在使用「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後,出現「大頭娃娃」症狀,如發育遲緩、臉部腫大等。 據「柚子寶寶」家屬介紹,發現孩子症狀後,帶孩子到南京兒童醫院進行檢查;醫生建議停用嬰兒霜後,孩子症狀出現好轉。
  • 嬰兒用抑菌霜成大頭娃娃?!官方回應了
    ,涉事企業已暫停生產,並通知經銷商對所有涉事產品下架。該通報載明,目前,衛健部門已責令該企業召回涉事產品,並對在檢查現場查見的留樣樣品、產品包裝材料等進行取樣留置,聯繫權威檢測機構進一步檢測。涉事企業已暫停生產,並通知經銷商對所有涉事產品下架。事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天眼查信息顯示,福建歐艾嬰童健康護理用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4月5日,註冊地址為福建省漳州市龍文區朝陽工業區,法定代表人為張宗傑。
  • 嬰兒使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官方已介入調查
    就在昨天1月7日,B站博主@老爸測評魏文鋒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寶寶」事件:一位家長從市場上購買了「噯嬰樹」牌「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用,使用後卻出現了「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面部浮腫等,此事引起眾多網友熱議。博主@老爸測評魏文鋒說,在使用這款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後,家長和寶寶進行了全身檢查,結果顯示都很正常。
  • 又一家長投訴孩子塗面霜變大頭娃娃
    「大頭娃娃」一事再起風波。南都此前調查江蘇女嬰疑因使用嬰兒抑菌霜變「大頭娃娃」引發廣泛關注。近日,雲南一名女嬰母親投訴其女兒疑因使用廣州一廠家生產的「戒之館嬰親霜」後,臉部出現腫大、多毛、發育遲緩等症狀。1月14日,南都記者從廣東省衛生監督所獲悉,監管部門已於1月12日介入調查此事,涉事產品已送檢,檢測結果還需要等待。
  • 「大頭娃娃」事件最新進展!央視追問:為何又見「大頭娃娃」?
    根據食品安全法,嬰幼兒配方乳粉、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屬於特殊食品,在我國實行嚴格註冊管理和出廠批批檢驗,質量安全有保障。折斷祖國「花朵」就是犯罪!又見「大頭娃娃」?這是一個令人震驚和心碎的消息,十幾年前震驚全國的「大頭娃娃」事件,至今仍是公眾的心頭之痛。猶記得當時一批官員被問責,有關經銷商也被判刑。
  • 黃河視評:別再出現「大頭娃娃」了,有些傷害不可逆
    1月7日,有視頻博主曝光了一起因使用嬰兒霜導致孩子發育遲緩、多汗毛、臉腫大等情況的「大頭娃娃」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1月9日,福建漳州衛健委針對該事件發布通報稱,目前,衛健部門已派出調查組前往江蘇宿遷和連雲港,召回涉事產品並檢測,涉事企業已暫停生產。
  • 「大頭娃娃」事件追蹤:江蘇多地檢查涉事產品
    」事件後續追蹤:江蘇全省多地摸排檢查涉事產品  近日,網傳「大頭娃娃」事件引發社會持續關注。據福建漳州市衛健部門通報,涉事「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兩款產品共1200瓶,分別銷往江蘇宿遷和連雲港,目前正召回檢測。那麼,在江蘇其他城市,還有沒有涉事批次產品在銷?是否造成了一定危害?記者對此進行了多方調查。
  • 「大頭娃娃」事件頻出,母嬰行業亂象叢生……可憐天下父母心
    近日,有微博博主爆料稱,有家長在市面上購買了含有激素的嬰兒霜,導致孩子出現「大頭娃娃」現象,引起軒然大波。據了解,此次涉事產品的售賣來源是實體母嬰店。2020年5月發生的另一起「大頭娃娃」事件也與母嬰店有關。諸多母嬰行業產品質量新聞的背後「真兇」,是實體母嬰店的混亂。
  • 「大頭娃娃」背後「消字號」的秘密,原來出廠價4元卻能賣到70幾元
    來源:國是直通車 「利」字號作怪近日,有嬰幼兒博主曝光一位家長購買「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腦袋腫大、毛髮密集等。據該博主介紹,其將該款抑菌霜送專業機構檢測顯示,違規含有30多(mg/kg)的激素(氯倍他索丙酸脂)。該產品取得了「(閩)衛消證字」許可證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