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片旁軸 | 被低估的LEICA CL

2021-02-13 膠片大叔


作者:阿城

職業:建築師

器材:LEICA CL

第一次知道Leica CL這臺膠片相機是在趙嘉寫的《頂級攝影器材》這本書上,當時我一直在尋找一臺可換鏡頭、機身測光、黃斑聯動、輕巧便攜、性價比高、容易操控、可玩性多的旁軸相機,所以當我看到Leica CL這一頁的時候,我就確認它是我要找的隨身機器。

Leica CL是徠卡和美能達合作的產物,於1973年上市,全手動相機,體積嬌小,定位為Leica M5的低配版,所以在功能上,兩者較為相似,但當年CL價格比較便宜,因此在銷量上是遠遠好於M5的。 可以使用徠卡M口鏡頭是這臺相機最大的優點,機身自帶40mm、50mm、90mm框線,不介意的話,滿取景框還可以當35mm範圍使用,而且取景框大而明亮。雖然由於體積小巧導致CL的對焦基線只有31mm左右,比其他M系列短得多,大光圈長焦鏡頭可能不太容易操控,但是我在使用Elmar 90mm鏡頭時,還是能得到不錯的成像效果,畢竟黃斑聯動測距還算準確實用。想想2000塊的機身,再配合龐大的M口鏡頭群,這臺相機的趣味性和可玩性是相當豐富的。Leica CL的測光系統很特別,TTL測光,需要一顆625a電池。Cds測光元件是連在一根杆子上的,轉動過片扳手後,杆子落下來,Cds測光元件會處於鏡頭之後快門之前,進行局部測光,按下快門之後會自動升起進行曝光,測光比較準確,40多年過去了,測光相差也不到一檔,比當年的硒電池測光靠譜多了。不過測光杆的構造,使CL在使用伸縮鏡頭時只能維持伸出狀態使用,不能將鏡頭縮回,不然會弄壞測光杆,戳破快門布簾。還有不方便的一點是,必須要將過片扳手扳動一個角度才可以啟用測光系統,這個操作註定了只能使用右眼取景,而且使用過程有點彆扭。 機身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快門速度轉盤是豎著放在機身正面左上方的,有一小部分突出於機頂,所以在取景的時候,右手可以很輕易的順勢調整快門速度,在取景框裡的快門數值會聯動顯示快門速度變化,操控十分方便。 

裝卸膠捲是我使用這臺相機過程中最為享受的時刻,和我之前那臺具有快速裝片系統的佳能ql17g3大大不同,和其他徠卡M系列也不一樣,CL的裝片方式需要把整個後背拆下來,塞進片頭卡住後,再把後背裝上去,與祿來35系列很像,雖然會比較慢且麻煩,但是手動操作機械器材會有種過去時代的代入感,既然都拍膠片了,也不著急這點時間,慢慢拍吧。

這臺相機最大的缺點是容易損壞,而且產量小、停產早導致零件緊缺,尤其是測光元件,測光元件老化之後幾乎沒法修,以至於各類維修費用高昂,因此使用過程也得小心翼翼,生怕出現什麼意外。 至於徠卡老玩家們一直詬病Leica CL的什麼非正規徠卡血統啊、醜啊、廉價啊等等偏見,對於非徠卡粉的我來說,倒沒有太多在意,反而增加了我對CL的同情和遺憾,但這些依然不影響Leica CL是一臺好相機,一臺被低估的性價比非常高的實用相機。

樣片時間

時間:2020年1月

地點:深圳

機身:Leica CL

鏡頭:VM40 f1.4、Elmar 50 f3.5、Elmar 90 f4

膠捲:柯達全能400、富士業務100、FomaPan100

掃描:諾日士HS1800

處理:PS縮小尺寸

柯達全能400

富士業務100

FomaPan 100

膠片機相關往期索引:

膠片機 | 公文包裡的掃街利器Kodak Retina IIa

膠片回憶錄 | 我的第一臺相機

膠片單反 | 白銀騎士的絕唱BESSAMATIC

膠片機 | 70年前那場135摺疊機的王者之戰

膠片回憶錄 | 過眼雲煙CONTAX T2

膠片單反 | 可以全半幅切換的konica Autorex

膠片旁軸 | 揣在口袋裡的Olympus XA

膠片旁軸 | Canonet QL17 GIII在成都

膠片單反 | 1952年的德意志金屬坦克

半格膠片相機 | Canon Dial 35-2

器材黨 | 中山裝先生 Olympus AF-1

器材黨 | 東德老萌物, 135方格相機-TAXONA

器材黨 | 半格大眼睛,Canon demi EE17

器材黨 | 半格+雙焦,FUJI TW-3

膠片大叔,

用有故事的相機拍有故事的照片。

相關焦點

  • 膠片旁軸 | Rollei 35S 調焦準確度硬核測試
    膠片機相關往期索引:膠片回憶 | 一臺20元的膠片機能拍出什麼膠片旁軸 | Konica IIIM 隱藏屬性復活記膠片旁軸 | 被低估的LEICA CL公文包裡的掃街利器Kodak Retina IIa膠片回憶錄 | 我的第一臺相機膠片單反 | 白銀騎士的絕唱BESSAMATIC膠片機 | 70年前那場135摺疊機的王者之戰膠片回憶錄 | 過眼雲煙CONTAX T2膠片單反 | 可以全半幅切換的konica Autorex膠片旁軸
  • 【影像典藏】機械的極致——徠卡Leica MP
    圖片選自:王琛視覺藝術中心古董相機典藏MP是leica為leica迷特別提供的完美機械製作,把leica當年為極少數攝影師定做的,專業的MP再度呈現給大家。leica MP的相關雜誌說明堅固耐用的機身結構以及不靠電池的機械運轉方式都是它的優點。電池僅供測光表使用,既使連接閃光燈也可以不必在Leica MP機身內裝電池。
  • 關於進口紅酒容量單位cl和ml的規定
    其實不少消費者,包括一些商家都會有這樣的疑問:買進口紅酒時有些酒標上的容量單位是75cl而有些是750ml?究竟哪一種標法是正確的或者說是真品呢?對此,我們就來做一個說明:首先了解什麼是「cl」和「ml」cl和ml都是一個容量單位,「cl」代表「釐升」,「ml」代表「毫升」。
  • 【影像典藏】Leica最後一款以數字命名的膠片相機——leica M7
    圖片選自:王琛視覺藝術中心古董相機典藏      王琛收藏leica M7膠片相機是在2002年美國的PMA博覽會上,Leica 推出的,從而翻開Leica M系列的新篇章。
  • 《糰子大家族 第二季》由cl引發的一些想法
    如果將你的淚點比作是一道牆 那麼cl就是一隻手 一點一點地拆掉你的防線 直到最後一塊磚時你也毫無察覺 當最後一塊磚被拆掉時 你的防線卻全線崩潰了 何況cl還掄大錘在你身邊砸幾下 看這部動漫就是一個如此神奇的過程 就連一句話 一首曲子 都可以讓你的淚腺起反應 這是很多所謂的催淚神作所達不到的高度 不想看文字的話直接翻到最後面 幫鄙人解決一個問題不要小看這
  • cbb電容和cl電容辨別方法
    cbb電容和cl電容辨別方法教會大家。cbb電容和cl電容辨別方法1、直接看電容表面的標誌
  • 《冰菓》是一部被低估的動畫
    #日本動漫#我一直認為《冰菓》是一部被低估的動畫,京阿尼有兩部動畫改變了我動畫觀,第一部是cl,但那時我更多認識的是key社,而第二部是冰菓,他打開了我入坑京阿尼的大門,說來慚愧,第一次看冰菓的時候被無聊到睡著,然後放棄掉,而在兩個月後的暑假,在家無聊的我打開了我曾覺得無聊的冰菓,至此成為我的本命作之一。
  • Leica CL是一臺怎樣的相機?
  • 曾被拍賣出最高價的leica 0-serie的復刻版相機
    這款leica 0-serie  復刻版照相機是為喜好經典產品的人們,特別是為那些喜歡試驗的攝影師準備的。憑藉其極其減少的技術因素和絕對手動的操作常規,有些操作非常專業和特別,是對當今攝影師的新的挑戰。
  • 動漫:CL是一部讓人無法黑的動漫作品,EVA被稱為神作是否過譽?
    cl的工作不愧是key公司最高水準的作品,大眼睛京都的臉是我最喜歡的畫風,看到cl後第一次感動的是風子最後帶大家到戶外,風子看到自己邀請的所有人都來參加老師的婚禮,朋也的話。你的思念傳達到了大家的心中。給這部動畫增添鮮花的是那部音樂,在田園裡朋也說汐哭的地方除了廁所以外只有父親的胳膊時,兩人相互擁抱。
  • 經典德國相機徠卡篇之 LEICA M型鏡頭
    ◎35/1.4階調柔美,35/2色彩鮮豔。◎M 35mm f/1.4光圈全開時成像稍比asph版本來得鬆散,散景似有老鏡特殊的螺旋效果,是支非常有味道的鏡頭。◎leica的summilux一般收到2都不如sumicron全開,而且變形控制差一些。
  • 2ne1 CL時隔4年出演美國《詹姆斯·柯登秀》首次新曲舞臺
    #詹姆斯·柯登秀# #2ne1# #cl# #HWA# #5 STAR# #The Late Show with James Corden #
  • 閒聊 | Leica/徠卡M9 掃街(下)
  • 這是臺血統純正的徠卡「混血兒」| Leica CL開箱視頻
  • 在LEICA CL上使用M鏡頭:熟悉的觸感奇妙的視覺享受
  • Leica M5,一臺被嚴重低估的徠卡M系膠片相機 | 百年徠卡【07/100】
  • 6個月漫長旅途,徠卡Leica Q伴我度過
    作者:Craig Mod原文:http://craigmod.com/sputnik/leica_q/君峰徠卡翻譯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不誇張地說,Leica Q是我用過最好的旅行相機。在過去的六個月裡,它陪伴了我在韓國執行任務,徒步穿越緬甸,攀登四國島上的山,在日本高野山度過了幾個寒冷難熬的夜晚。
  • 徠友分享 | 帶著膠片相機Leica minilux 去看偶像的演唱會
    我手頭上目前在用的有三個機子分別是contax tvs 、leica minilux 和konica bigmini 綜合考量我還是帶了minilu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