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ca CL是一臺怎樣的相機?

2021-02-13 Leica徠卡相機和他的朋友們

徠卡家族眾多產品線中,無反系列也是徠粉們日常關注的焦點之一,無反系列中Leica CL呼聲非常高。這不前段時間,徠友們留言,想要就這款相機的性能和使用進行一些了解。那麼,本文我們根據徠友們對於Leica CL關注的一些問題進行解答,文末也為大家整理了近期LFI精選作品,希望給大家提供一些幫助。

如果大家還有任何關於這款相機的問題,歡迎文末添加群主微信,進群學習~


我們可以把Leica CL看作徠卡的入門級別相機,這款相機對於初次接觸徠卡的朋友來說非常友好。外觀方面,Ta秉承徠卡相機的極簡設計風格,緊湊小巧,非常便於出門攜帶。在做工方面,也秉承了徠卡一慣的堅固耐用和出色做工,適合各種環境下進行拍攝。從操控來講,這款相機也具備非常簡單易上手的使用邏輯,初學者完全不用擔心。


這款相機採用了Maestro II系列的2400像素傳感器,畫面細節表現出色,高感控噪也以細節保留為第一位;色彩把控精準,黑白模式可用度極高10fps連拍速度,可以保證動態捕捉效果;此外,49個帶有測光的快速自動對焦點,確保較暗環境也能保證對焦精準度;同時還能錄製每秒30幀,高達4K解析度的視頻。要說這款相機的優點,自身帶的EVF(電子取景器)不得不說,這款電子取景器是針對CL相機特別研發的,刷新率低於人眼的感知閾值,並具有236萬像素解析度,強光下拍攝也不會被幹擾。而且這款電子取景器的放大倍率為0.74x,帶有±4屈光鏡,自帶眼部傳感器,可在LCD和EVF之間快速輕鬆地切換。



Leica CL具備觸控操作,在實時取景時,我們可以通過觸控選擇對焦點,不過我們事先要在菜單中「對焦」選項當中「觸摸自動對焦」打開;

我們也可以通過觸控設置拍攝參數;另外,在預覽照片時,也可以觸控放大觀看或滑動屏幕查看下一幅

從操控來說,這款相機的操控理念非常人性化和直觀,其菜單邏輯和Q2相機類似,菜單設置簡潔、一目了然。半按快門後,按下「MENU」鍵,拍攝模式、光圈、快門、感光度、白平衡以及色彩模式、對焦方式等很多基本功能就都可以通過觸控屏幕進行設置。

當然,這款相機頂部也提供了兩個用於設置光圈、快門速度、ISO值和曝光補償的撥盤,方便我們在拍攝時隨手可及調整參數,無須把眼睛移開相機就可進行相關參數的調節。

雙波輪中間的按鈕均可按下,左側撥輪按下後為調整拍攝模式(A/S/M/P檔),而右側則是調整感光度


按下「MENU」鍵,菜單打開的那一刻,我們便可以看到「照片」和「視頻」兩個選項,通過觸摸菜單,便可以切換到視頻界面。如果是在實時取景拍攝界面,向右滑動屏幕,也可以快捷到達視頻界面,按下快門視頻拍攝開始,再次按下,則停止。


進入主菜單——「顯示設置」我們可以看到EVF-LCD的選項,LCD代表實時取景拍攝。選擇「自動」的情況下,相機會自動選擇拍攝方式;如果想要省電,建議選擇「電子取景器」,因為長時間拍攝的情況下,LCD耗電較快。「EVF擴展」代表外接電子取景器,如沒有外接情況下,相機也會默認選擇電子取景器。

實時取景拍攝或是預覽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在高光位置會顯示一閃一閃的畫面,這是相機的「高光預警」顯示。如果不需要該信息,我們可以進入主菜單,分別將「拍攝助手/預覽」當中的「裁切」關閉。

為什麼我的相機不能設置1/8000秒以上的快門時間?

了解這款相機的朋友都知道,這款相機的快門速度範圍為30秒~1/25000秒,但有的朋友會發現在使用的過程中,有時並不能設置高於1/8000秒的快門速度,這是因為我們將「電子快門」關閉了,選擇「總是開啟」或「擴展」便可恢復設置。

風光選廣角,人文選35mm,人像選50mm或中長焦,一般來說,這是一條選擇鏡頭的基本原則。不過,我們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Leica CL是APS-C畫幅機型,存在等效焦距約為1:1.5的換算。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想要得到35mm的視角,那麼就需要選一支23mm焦段的鏡頭;相應的,需要50mm的視角,那麼選擇35mm焦段~

了解了等效焦距,這裡給大家推薦幾款小巧便攜的徠卡TL鏡頭~

ELMARIT-TL 18 f/2.8 ASPH.這支鏡頭是TL鏡頭當中體積最小的鏡頭,它的成像性能非常出色,自動對焦也非常快,所以被稱為CL相機「永恆的伴侶」

下面這支Summicron-TL23mm/f2.0ASPH.鏡頭,其等效焦距35mm,是非常經典的紀實焦段。而且這支鏡頭的最大光圈F2,能夠幫助攝影師呈現唯美的焦外效果。

再來推薦一支變焦鏡頭Vario-Elmar-TL 18–56mm f3.5–5.6ASPH.。這支鏡頭能夠涵蓋包括風光、紀實、人像等諸多題材。從成像方面來講,這支鏡頭也毫不示弱,即便光線較暗的環境下,也能為我們捕捉到細膩銳利的畫質。

最後,我們從一組LFI精選作品中,感受Leica CL這款相機搭配鏡頭拍攝的唯美畫面~

Leica CL / Summilux-TL 35mm F1.4 f/5.6 1/1000s ISO200

Leica CL / Super-Vario-ElmarTL11-23f/3.5-4.5ASPH f/11 1/250s ISO200

Leica CL / Super-Vario-ElmarTL11-23f/3.5-4.5ASPH f/11 1/250s ISO200

Leica CL / Super-Vario-ElmarTL11-23f/3.5-4.5ASPH f/11 1/250s ISO200

Leica CL / Summicron-TL23mm/f2.0 ASPH f/8 1/40s ISO3200

Leica CL / Summilux-M 50mm F1.4 f/1.4 1/500s ISO1250

Leica CL / ELMARIT-M 28 f/2.8 ASPH. f/2.8 1/125s ISO320

Leica CL / Summilux-M 50mm F1.4 f/1.4 1/2000s ISO100

Leica CL / Summicron-TL23mm/f2.0 ASPH f/2 1/1250s ISO1600

Leica CL / ELMARIT-TL 18 f/2.8 ASPH. f/2.8 1/50s ISO320

Leica CL / Vario-Elmar-TL 18–56mm f3.5–5.6ASPH. f/3.5 1/60s ISO100

Leica CL / ELMARIT-TL 18 f/2.8 ASPH. f/10 1/400s ISO800

Leica CL / Summilux-TL 35mm F1.4 f/1.4 1/1000s ISO100

平凡生活中怦然心動的瞬間

如果你想要擁有Ta

直達店鋪


《階梯》| 2020 NO.8 主題徵集作品展示

走進女攝影師瑪格麗特.伯克--懷特 | 探秘大師【6】

每周精選 | 2020 NO.38·Leica徠卡和他的朋友們

Leica M10 最新 LFI 精選圖集

徠卡 M 鏡頭選購指南

徠卡M相機最好的鏡頭是什麼?

徠卡90mm F/1.5是一支什麼樣的鏡頭?

關於徠卡M10-R,你關心的幾個問題

關於徠卡M相機照片直出,你可能會忽略的幾項JPEG設置

徠卡Q2 大型真香現場,你動心了嗎?

 徠卡光學取景器VS電子取景器,哪種更好用?

 徠卡M系相機超全面實用技巧分享

徠咖專訪 | 高尚—在芭蕾舞臺後自由穿行

帶上徠卡出發吧 | 在巴黎赴一場流動的盛宴——LouisYaourt

 關於Leica徠卡相機和他的朋友們 

這是一個、兩個、三個.一群·喜歡用徠卡相機來攝影表達的朋友們的自組織交流平臺,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徠卡相機核心用戶社群,我們一起·交流些攝影作品·分享些拍攝體驗·發布些個人作品·聊一聊攝影與之周邊的生活方式·並通過群內早晚自習的分享和線上線下交流活動,共同學習提升群友們的徠卡使用技巧和攝影水平。

如果你也擁有徠卡相機·請微信搜索 LeicaFamily加群主好友按要求加入,我們誠摯地邀請您加入Leica徠卡相機和他的朋友們的大家庭。

掃一掃二維碼,加入群聊

- 徠卡同城攝影群 -

除「Leica徠卡相機和他的朋友們」大群外想入同城群請加群主微信並發送地名

| 北京 上海 川渝 杭州 雲南 粵港澳 |

相關焦點

  • 【影像典藏】機械的極致——徠卡Leica MP
    圖片選自:王琛視覺藝術中心古董相機典藏      王琛收藏的這款相機是繼徠卡M7之後的一臺膠捲相機——徠卡MP相機,這臺相機採用了復古的外觀,三套取景器,測光系統,傳統的快門速度,在M-A出現之前也被認為是最後的徠卡膠捲機。
  • 一臺 Leica M10 相機是如何製造出來的?
    Leitz Optische Werke 由傳奇相機設計家 Oskar Barnack 製作。雖然後來 Leica 將總部搬到不遠處的 Solms,但是在 2014 年重回 Wetzlar,並且繼續在總部生產 Leica 相機。Richard Seymour 拍攝一部紀錄短片,記錄 Wetzlar 總部內生產 Leica M10 的過程。
  • 【影像典藏】Leica最後一款以數字命名的膠片相機——leica M7
    圖片選自:王琛視覺藝術中心古董相機典藏      王琛收藏leica M7膠片相機是在2002年美國的PMA博覽會上,Leica 推出的,從而翻開Leica M系列的新篇章。圖片選自:王琛視覺藝術中心古董相機典藏M7因為是電子快門帘幕,快門的聲音幾乎聽不到,比其他M機的快門要輕。M7設有A門(光圈優先系統),其中1/60和1/125秒可以實現機械快門。
  • 膠片旁軸 | 被低估的LEICA CL
    《頂級攝影器材》這本書上,當時我一直在尋找一臺可換鏡頭、機身測光、黃斑聯動、輕巧便攜、性價比高、容易操控、可玩性多的旁軸相機,所以當我看到Leica CL這一頁的時候,我就確認它是我要找的隨身機器。可以使用徠卡M口鏡頭是這臺相機最大的優點,機身自帶40mm、50mm、90mm框線,不介意的話,滿取景框還可以當35mm範圍使用,而且取景框大而明亮。雖然由於體積小巧導致CL的對焦基線只有31mm左右,比其他M系列短得多,大光圈長焦鏡頭可能不太容易操控,但是我在使用Elmar 90mm鏡頭時,還是能得到不錯的成像效果,畢竟黃斑聯動測距還算準確實用。
  • 曾被拍賣出最高價的leica 0-serie的復刻版相機
    在1923年,徠卡公司共生產了25部Leica 0-Serie相機,用於測試市場反應。目前為止,這25部Leica 0-Serie相機僅存12部。在維也納的WestLicht Photographica拍賣會上,一部Leica Null-Serie(又稱0-Series)相機最後以216萬美元高價賣出,成為世界上最貴的相機。
  • 百年經典——LEICA相機
    讓後代的人們可以藉由影像,再加上文字,來認識過去那些年代的種種樣貌。 而拍照的工具隨著科技進步不斷的演變。從過去攝影師必須扛著一個大箱子,躲到黑布裡頭按下快門,一直到現今,幾乎是人手一臺的智慧型裝置,多數具有可以拍出很棒照片的規格。讓我們能夠時時刻刻的使用影像來記錄生活。今年是Leica相機的100週年。
  • 我的第一臺膠片相機——徠卡M-A | 冬雨
    雖然家裡有日本相機,什麼牌子記不得了,依稀大概是美能達之類的可更換鏡頭的135自動機。2003年,因為可以拍別人,因為可以記錄自己覺得美好珍貴的東西,於是開始了高中時候開始第一次拍照,傻瓜機,黑白卷,兩個人。我覺得當時拍的還是挺好的,只是照片不在手邊。
  • 徠卡 Q2 Monochrom 是一臺怎樣的相機?
    不出所料,Leica Q2 Monochrom相機上市半月,全國境內再次缺貨,大家對這款相機的喜愛毋庸置疑。那麼,Ta究竟是一臺怎樣的相機呢?八月末,我收到Q2 Monochrom,並進行了大約3周的測試,疫情原因我無法使用相機進行任何旅行,不過我仔細研究了它的性能。這款相機本質上是SL2相同的傳感器,但Q2 Mono沒有彩色濾光片陣列。
  • 6個月漫長旅途,徠卡Leica Q伴我度過
    作者:Craig Mod原文:http://craigmod.com/sputnik/leica_q/君峰徠卡翻譯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不誇張地說,Leica Q是我用過最好的旅行相機。在過去的六個月裡,它陪伴了我在韓國執行任務,徒步穿越緬甸,攀登四國島上的山,在日本高野山度過了幾個寒冷難熬的夜晚。
  • Leica M5,一臺被嚴重低估的徠卡M系膠片相機 | 百年徠卡【07/100】
    (Leica M5 正臉 + 定製皮套)雖說同樣是全金屬機身,但徠卡M5的造型確實挺不「徠卡」,方方正正的外觀,有稜有角,很有傳統德式工業設計的味道。M5的曝光提示是指針式的,如下圖,兩根指針分別代表光圈和快門,轉動光圈環或者快門盤時,指針會跟著移動,當兩根指針交匯時,代表曝光準確。這個設計個人感覺更加直觀,與之後M6開始的三點式曝光提示完全不同。整個測光系統,由一節小小的625汞電池(現在也有鋅空氣電池的解決方案)驅動,而快門系統,依然是全機械的,不受電池制約。
  • [你需要一臺怎樣的相機]Canon EOS 5DS R 試用體驗
    [你需要一臺怎樣的相機]Canon EOS 5DS R 試用體驗 圖文/小虎牙當我們舉起相機的時候,是否能預料到,快門按下之後會有一張怎樣的照片呈現給我們?如果想通了這個問題,也許「你需要一臺怎樣的相機」這個問題可以立即得到回答。然而,攝影並不是做數學題。對於同一個攝影題材,即使同一個人用相同的器材去拍攝,得到的結果也不盡相同。 你永遠不知道,你下一張照片會是什麼樣的。這是它最讓人痴迷的地方。
  • 徠卡 M10-P、M10-R 和 M10 Monochrom 相機發布新固件: 利用計算成像修正透視畸變.
    以上所列相機的用戶完成更新後,便可激活透視控制功能。原理是運用相機集成的定向感光元件來識別機身是被保持在一個水平位置,還是向上或向下傾斜了。基於該信息,LPC就可利用「計算化成像」來修正成像畸變——這種在建築攝影中讓人煩惱卻常見的現象。其中,「計算化成像」是指用機內算法成像的過程。 相機顯示器上能生成修正透視畸變而裁切後的圖像預覽。
  • 徠友分享 | 帶著膠片相機Leica minilux 去看偶像的演唱會
    一般我就調到af後拿起相機就拍 ,不用再對焦看參數之類的, 閃光燈也一般就是自動 ,雖說是入門級的相機, 但是成像絲毫不比其他高端機子遜色 ,至少我是覺得minilux的鏡頭和成像非常出色了 ,性價比很高了 ,快門聲也很是讓我中毒 。使用minilux一年多了 ,也帶出去拍照很多次了, 目前為止我的相機沒有出現過什麼問題(除了中途沒電換過一次電池) ,使用感滿分💯。
  • 初學攝影,一臺什麼樣的相機才適合你
    而第二類人,由於對攝影有更高的要求,手機已不能滿足需求,因此需要購買專業的拍攝設備,比如購買單相機反或者目前熱門的無反相機,但相機品牌、型號種類繁多,到底購買怎樣一臺機子才適合自己呢?這一課小編就購買相機的一些看法與各位分享一下,希望能對你選購相機有一個參考。
  • 情懷黨的玩物日誌,Leica Sofort 拍立得相機.
    ◆ ◆ ◆ ◆ ◆ 出門在外,記錄美好瞬間絕對必不可少~而現在人們會往往利用手機取代相機的存在,而真正失去了用相機拍照給人們帶來的快樂意義。Leica Sofort 拍立得相機功能全面,融合了徠卡家族獨特的設計與專屬功能。
  • 經典德國相機徠卡篇之 LEICA M型鏡頭
    ◎35/1.4階調柔美,35/2色彩鮮豔。◎M 35mm f/1.4光圈全開時成像稍比asph版本來得鬆散,散景似有老鏡特殊的螺旋效果,是支非常有味道的鏡頭。◎leica的summilux一般收到2都不如sumicron全開,而且變形控制差一些。
  • 外形不夠「娘炮」所以不被關愛的 Leica M5
    新的單眼相機大幅搶奪了旁軸相機的市場份額,徠卡作為旁軸相機的舉旗者自然損失慘重。所以徠卡決定做出一些積極的改變,為攝影師們生產一臺劃時代的新旁軸相機。從性能和操控來說,Leica M5 具備實用且穩定的中央測光功能、更高效的操作感、更舒適的持握感,是一部功能接近完美的旁軸膠片相機。
  • 我的Leica CM—頂級口袋相機使用分享
    在過往一段很長時間裡,無論數碼還是膠捲,我都一直在故意選用手動系統進行拍攝,無論是旁軸還是單反,很多時候,都要背一大堆設備往外跑最近可能由於天氣實在太熱了,秋老虎一點都沒錯,又是上街5分鐘,流汗2小時的節奏,還再背個相機包,那可真的是熱透了再加上之前使用過GR1s,那種直接褲兜裡掏出來,實現快速拍攝的感覺實在太贊,所以也就種草了要買一臺PS
  • 【攝影器材】拍街頭需要一臺什麼樣的相機?
    雖說是對於器材沒有限制,但是為了捕捉瞬間發生的情緒,我們還是需要選擇一臺合適的器材來幫助我們實現這一目的。即使是街頭攝影,也存在著不同的風格,就像我之前所說的,器材限制了風格和主題,選擇合適的器材,才能拍出自己最想要拍到的畫面。
  • 我們並不是安利你去買一臺拍立得相機
    微單(具有單眼相機畫質的小型相機)的發展已經出神入化,全畫幅,小巧,35mm 蔡司鏡頭等一系列配置都成為了上個數碼時代的夢幻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