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大世界宣布掛靴修葺;一晃9年過去,上海大世界要全新開幕了的消息幾乎是被人們奔走相告。就像一個中場轉回到後臺補妝的明星,大世界正耐心等待著大幕再度拉開。圖為大世界老照片
「新元素」
大家好,發姐又來了。今天給大家劇透一下大世界。
俗話講,「沒有到過大世界,等於沒到大上海」。
從1917年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豐富的遊樂體驗曾經確保了大世界極具競爭力的遊客數字,其實絕大部分的人不知道,「大世界」三個字暗藏著玄機——「大」字三筆,「世」字六筆,「界」字九筆,意指當時各類人群皆可在大世界找到自己的喜愛。
不過,經過時間的洗刷,今天的人們一聊到大世界,腦中浮現的還是十二面「神奇的鏡子」:
舊照:人們排隊照「哈哈鏡」
作為榮獲群眾最難忘獎的「大世界標配」,這十二面「爺爺輩兒」的哈哈鏡居然還「完美健在」,享受著明星待遇,收拾一新、金光閃閃地站在序廳裡「笑臉迎客」:
說起來,這十二面「哈哈鏡」原是荷蘭定製,本來是面名副其實的「西洋鏡」,其名之所變成「哈哈鏡」,大概是因為能使照鏡人變型,「笑」果卓著了。
現如今,它們身邊有了「新助攻」——在數碼技術的幫助下,遊客可以在「電子哈哈鏡」前「攝錄形象」,並「列印製成一張個人寫真照片」——
「哈哈鏡」帶給當年人們的快樂,和大世界本身一樣,幾乎成為上海城市文化和娛樂地標的代言。馬尚龍先生在《大世界繁花》一文裡,曾試圖重建大世界與今天上海城市生活的聯繫:
「我們去了離大世界很近的寧海西路,基本上等於是大世界的後門。一排生全是吃熱氣涮羊肉的……《繁花》開頭就是這麼一個場景:陶陶說,長遠不見,進來吃杯茶。滬生說,我有事體。陶陶說,進來嘛,進來看風景……」
這原是作者金宇澄長篇小說《繁花》中的一段,被評彈藝術家高博文打造成了一部新劇,獻給百年大世界。其實老人們都知道,除了哈哈鏡之外,作為大世界另一臺柱——戲曲演繹,曾經堪稱時髦。
曾經擁有兩層坐席、千名座位的「乾坤大劇場」擁有傳奇版的紀錄,日映好萊塢電影夜演國粹京劇,其首開上海灘上男女同臺獻藝之先河更是造星無數,薈萃各路名角,一舉拿下「遠東第一俱樂部」的盛名,成為全國的文化娛樂中心。
十指彈唱間,戲曲茶館經典重製,許多老上海的「白相大世界」活靈活現地回來了,還有些新的東西,也一起來了。
大世界插畫描繪園內盛況
「非遺世界」
全新亮相的大世界,在文化樂園的精緻外殼下,包裹著一顆柔軟而熾熱的新內核——對一種不可複製之物的深刻聚焦。在這裡,「專廳專享」的傳承展示將讓更多普通市民遊客和他們的孩子們,得到更多與世界級非遺文化的接觸和動手體驗的機會。
大世界也有了自己的官方微信和二維碼,線上遊覽可以通過掃碼實現
準備好你的wifi,下拉本條內容看看,大世界整個兒都「刷新」了些什麼?
一層
序廳
首先還是孩子們的最愛哈哈鏡
中庭大舞臺
這裡主要進行匯聚非遺雜技、曲藝、歌舞、群藝的展示,並對國內外社會院團開放。
據說未來這裡將誕生更多臺柱子
中庭 連廊
修復經典結構:原來大世界內部的五幢建築,中央有一個按同心弧形排列的造型,擁拱著表演雜技、魔術為主的中央露天劇場。以這裡為中心,主樓與主樓間通過百米天橋南北相貫,上下拾級相通,北部是假山花壇,建有噴池、水榭、人工瀑布。
目測自拍好去處……
二層
非遺原生態(展廳)
非常高大上,首期展示將力邀全國六大區的國家級、代表性非遺傳承人展出藏品,展示古法技藝,聆聽感悟老匠人「擇一事終一生」的匠心精神和技法表演:
龍勝英演繹苗繡
陳柏華製作「秦淮燈彩」
唐明敏編織「絨繡」
上海「顧繡」展示
景泰藍工藝展
數字非遺(展廳)
首期將為遊客推出「二十四節氣繪畫互動牆」:
同時也是親子互動好場地
以及「民族服飾換衣鏡」:
體驗世界民族服飾換裝,可掃碼列印出自己的百變形象
這裡的展廳將致力於連結全世界的非遺icon,並打造非遺智能作品展創平臺
戲曲茶館
除了首期以本地院團「定製劇目」(如京昆滬越淮劇經典橋段)為主,將持續引進多曲種、多流派作品。特設的開放式後臺、戲迷擂臺、互動式工作坊、藝術家講座等活動,種類繁多,也是滬上獨一無二(而且表演形式更時髦)。
高博文(左)說《繁花》
三層
非遺再設計
將傳統非遺技藝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在工藝和技法上對「材料」、「功能」及「審美」進行創新設計。
再設計展區之《雲屋》
說這是在斯德哥爾摩我也信
非遺書院
定期舉辦主題沙龍、文化講座等活動,主推藝術家和新銳設計師。在這裡不僅可以聽課,還能放鬆悅讀、閒品茶點……
劉蘭芳講解「慶陽香包」文化,後排的沙發好舒服……
傳習教室
特設遠程互動系統,實現國內外非遺專家學者的技藝互動,由非遺傳承人現場講解演示技藝技巧,並為師生提供優秀作品的展示空間。目前上海已有19家院校接受了合作邀請。
孩子們也可以參加哦!照片上的孩子們正在老師家長的帶領下體驗「磚雕拓印 」技藝
四層
民俗文化展
持續引進全球珍貴三民文化項目和作品。首期《360行》民俗文化手繪瓷碟展系海外回流後首次全系列展出。展品囊括明初「衣、食、住、行、農、工、育、樂、藝、什」十大職業:
這麼一看大世界內部真的很大
非遺主題展
首期以《織悟》為主題,模擬打造「莫高窟」原貌,欣賞原創定製和百年藏品地毯與手工編織技藝,觀眾也可掃碼參與萬人織毯互動,工藝大師現場親自指導,一同完成「大世界獨家定製」主題作品:
怕熱星人終於可以近距離在家門口感受莫高窟了
VR非遺體驗
作為上海市中心唯一的VR非遺內容展示平臺,大家可以通過仿真漫遊和虛擬交互兩種體驗相結合,體驗獨一無二的大世界CAVE廳:
聽說還能「定製」場景
其他還「臨展區」以及公共活動休閒空間等,將展示符合當下生活方式的手工藝精品。「城市文化符號」展集中展現40餘個城市特色風貌;「海上絲韻」展薈萃絲綢珍品;「海派文化」展精選海派紙布技藝展品,全方位詮釋海派風情。
不管是曾經的「上海人民遊樂場」還是「上海市青年宮」,舞廳滾軸溜冰場或是卡拉OK錄象茶座,發姐想說,時代審美的車輪滾滾向前,大世界總是那個弄潮兒。從1917到2017整整過去了一百年,大世界還是個值得去「白相」好幾次的地方,當然這次,可以同時帶上爸爸媽媽和孩子們。
像踏春一樣,一起去大世界吧!
作者:唐漪薇
編輯:唐漪薇、楊燊
監製:王俊稷
聲明:本文系「第一財經廣播」微信公眾號獨家內容,轉載前請聯繫後臺授權。
長按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第一財經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