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首例試管嬰兒在蚌醫一附院誕生

2020-10-12 蚌埠廣電

近日蚌醫一附院傳出喜訊,一對健康、可愛的雙胞胎寶寶誕生了,這是蚌醫一附院首例試管嬰兒,也是蚌埠首例。這標誌著蚌醫一附院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從技術探索向技術成熟,跨出了堅實的一步。

下午三點,在蚌醫一附院生殖醫學中心,雙胞胎寶寶的媽媽正在做檢查,她的心裡非常高興。

寶媽:「沒有想到第一次就成功了,現在終於當上媽媽了。兩個寶寶都很健康,心裡非常高興和幸福。」

她結婚已有幾年了,一直想要個孩子,可是始終未能如願。經過臨床診斷,寶媽由於個人身體原因,造成輸卵管堵塞、為繼發性不孕。檢查中發現,寶爸的精子活躍度不足,導致人工授精沒有成功。

幸運的是,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治療等環節,都很順利。最終這對雙胞胎寶寶健康出生,母嬰平安。

蚌醫一附院生殖醫學中心負責人杜丹麗:「第一例試管嬰兒的出生,對於我們醫院來說,從生殖技術上是一個突破,醫院上了一個臺階,對蚌埠市試管嬰兒是一個首創,在皖北片也是一個首創。」

相關焦點

  • 心中最美的機構——蚌醫一附院GCP印象
    6月是離別的季節,帶著對機構的依依不捨,在我們蚌醫一附院2018屆全體GCP實習生即將畢業離開朝昔相處的和藹可親的老師們,奔赴人生新的旅程之際,
  • 蚌埠滕湖機場有新消息嗎?動物園何時開工建設?蚌醫一附院大學城院...
    原創 蚌小布 蚌埠發布聲明:以下為蚌埠發布微信公眾號運營團隊—蚌埠報業傳媒集團融媒體發布中心編發的原創稿件,版權所有,嚴禁轉載。有政策要諮詢?有情況要投訴?有建議要轉達?
  • 醫學史上的1月16日:我國首例人工授精嬰兒在長沙誕生
    歷史上的今天即1983年1月16日,我國首例冷凍精液人工體內授精嬰兒在長沙誕生,此項工作由中國遺傳學與生殖醫學專家、中南大學生殖與幹細胞工程研究所所長、中國生殖工程的創始人之一、同樣有「試管嬰兒之母」之稱的盧光琇教授指導完成。
  • 贛南首例!贛醫一附院開展心臟除顫電極拔除術
    12月21日,贛醫一附院成功完成了一例37歲女性患者心臟除顫電極拔除術。據了解,該技術屬贛南地區首例,標誌著該院電生理手術水平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
  • 安徽省首例「試管豬」誕生
    記者9月9日從安徽農業大學獲悉,近日該校動物科技學院與亳州市產學研合作,誕出我省首例「試管豬」。  據悉,安徽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張運海教授和章孝榮教授領銜的動物繁殖學團隊與利辛縣大鵬養殖合作社近年來開展合作,不斷優化和完善豬體外受精技術。
  • 蚌埠多家醫院發布疫情常態化防控期間門診管理規定
    蚌埠新聞網訊 為了鞏固疫情防控成果,防止疫情反彈,更大程度保障來院患者及家屬就診安全,有效防止院內交叉感染,近期蚌埠市多家醫院發布疫情常態化防控期間門診管理規定。市三院發布通告稱,疫情防控期間患者採取提前預約方式就診,患者可通過網絡、電話、自助機、窗口等多種方式進行實名制免費預約。
  • 全國第三代試管排名哪個比較好?
    國內試管嬰兒技術發展雖然比較遲,但是現在也有不少的醫院可以做了,國內做常規治療沒辦法治癒的不孕不育症可以選擇做試管嬰兒來幫助患者獲得懷孕的機會,不過國內這麼多醫院可以做試管嬰兒,全國第三代試管排名哪個比較好?
  • 安徽農業大學成功研製我省首例「試管豬」
    安徽農業大學成功研製我省首例「試管豬」 2016-09-12 09:14:19   來源:安青報
  • 青大附院生殖醫學中心喬遷新址,臨床妊娠率55%以上國內領先
    據介紹,擁有百年歷史的青大附院,是國內較早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醫療機構,先後開展了人類精子庫和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該院於1984年開展深低溫精子冷凍和供精人工授精(AID)術,1985年誕生第一例AID嬰兒,1998年開始夫精人工授精(AIH)及體外受精-胚胎移植術(IVF-ET),1999年誕生青島市第一例試管嬰兒。
  • 贛醫一附院啟用直升機轉運病危老人
    急救直升機從贛醫一附院黃金院區停機坪起飛。當日,71歲的患者賴某因胸前區及劍突下疼痛一周,並呈陣發性發作,9時許於大餘縣人民醫院就診,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病情異常危急。10時20分,患者家屬向贛醫一附院發出空中轉運救援申請。
  • 鄭大二附院基層幫扶工作亮點紛呈
    ,送醫到基層,提升基層醫生的診療水平。,鄭大二附院開啟「紅會送醫計劃」活動,在全院範圍內積極深入宣傳「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動員專家積極參與到「紅會送醫計劃」活動中。在各分院的幫扶工作中,鄭大二附院專家幫助受援醫院實現了多項突破,幫助相關科室完成了一系列高難度手術和危重複雜病例診治。
  • 濰醫附院——醫者仁心,懸壺濟世
    人命貴逾千金,濰醫附院為醫者,皆如至親之想,不避忌艱難困苦,亦不瞻前顧後,自慮吉兇,全心全意地去救護病人,以仁心妙術,懸壺濟世。 古人云:「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此謂之醫道」,作為醫者,需心懷天下世人,悲天憫人,治療病痛。在我國古代就提出醫學必須關注人本身,要求醫者必須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
  • 贛醫一附院鄒曉峰、張國璽教授受邀主持「大咖面對面」網絡學術會議
    隨著正常診療工作的展開,崇尚學術、熱愛學習的贛醫一附院人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活動。4月1日,受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泌尿外科的邀請,我國知名泌尿外科專家,贛醫一附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泌尿外科學科帶頭人鄒曉峰教授和我國知名青年泌尿外科學者,贛醫一附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張國璽教授共同主持了愛惜康菁英論壇之「大咖面對面」線上學術交流活動,和國內專家一起,分享了微創泌尿外科技術的應用體會。
  • 全國首例!蚌埠利用5G遠程技術,治療帕金森綜合症的手術!
    6月14日上午,一名帕金森綜合症患者在蚌埠市第三人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手術室,接受了來自千裡之外的解放軍總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專家實施的5G遠程操控手術,這是全國首例利用5G技術,遠程操控術中腦電圖和微電極記錄系統,治療帕金森綜合症的手術。
  • 贛醫一附院急診護理團隊在全國急診護理學術會上榮創佳績
    贛醫一附院急診科護理團隊多人應邀參會,並展示了贛醫一附院護理人風採。  葉華榮獲中華護理學會全國急救技能比賽「三等獎」  為提高急診醫護人員的急救水平與應急能力,會議同期舉辦了全國急診護理「強質量·重內涵」急救技能總決賽。贛醫一附院急診科主管護師葉華以全省單項留置針第一名的好成績代表江西省參賽,並榮獲「留置針操作技術」項目三等獎。
  • 鄭大一附院婦科紀妹教授開展國內首例達文西機器人髂恥韌帶懸吊術
    當前位置 > 首頁 > 河南新聞 > 正文 熱線:65851328-7053(網站) 信箱:henanonline@126.com鄭大一附院婦科紀妹教授開展國內首例達文西機器人髂恥韌帶懸吊術 2019年07月23日 09:28來源:中新網河南責任編輯:李新賀
  • 西安交大一附院婦產科 揚帆領航鑄輝煌
    奮楫揚帆敢為先西安交大一附院婦產科與醫院同步成立於1956年,建院初期,婦產科條件簡陋、設備簡易、人員缺乏,只能開展一些常見疾病的診治。經過半個多世紀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和不斷發展,醫院婦產科在醫、教、研三方面均取得了長足進步,婦產科的病床也由原先不足30張床位到現如今的146張床位。
  • 青大附院舉行生殖醫學中心成立十周年遷址慶典暨不孕症規範化診療...
    、中國醫師協會、中國性學會、全軍婦產科專業委員會、省醫學會、省醫學倫理學學會有關專家及省內外知名學者,青大附院院長董蒨,青大附院黨委副書記寧險峰,青島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副院長閆博民及醫院職能部門負責人、專家代表200餘人出席了儀式。
  • 全國第三代試管排名前十的醫院
    核心提示:現如今做試管嬰兒助孕的話,大部分人都會想做三代試管,畢竟這項技術能夠通過基因篩查,真正做到優生優育,所以越來越多患者希望能夠在國內醫院享受到這項技術。不過國內三代試管發展得比較遲,大部分人都想往好的醫院去,那全國第三代試管排名前十的醫院有哪些?
  • 我國第一個「試管寶寶」,如今生活咋樣?網友:有點「失望」
    但對於試管嬰兒的質疑聲卻一直存在,距離我國第一個試管嬰兒已經有31年了,我們來看看她如今怎樣了呢。國內首例試管嬰兒已31歲,現狀讓不少人「失望」了我國首例試管嬰兒叫做鄭萌珠,當時她的母親由於輸卵管堵塞而無法正常受孕,已經38歲高齡的她,聽從了醫生的建議,嘗試了在當時最新且國內無人實驗過的試管嬰兒,並且成功誕下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