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療損傷腸道怎麼辦?看這篇就夠了!

2021-01-11 騰訊網

寫在前面

腫瘤放療過程中可能對快速增長的黏膜上皮細胞造成損傷,從而引發胃腸道黏膜炎或口腔黏膜炎。

放射性腸炎(放射性腸損傷、放射性腸病)是接受放療後引起的腸道損傷,其根據病理學分期、特徵和臨床表現、部位不同等,可分為急性放射性小腸損傷、急性放射性直腸損傷、慢性放射性小腸損傷、慢性放射性直腸損傷。

放射性直腸炎(RP)指因盆腔惡性腫瘤,如直腸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接受放療後引起的直腸放射性損傷,可分為急性放射性直腸炎(ARP)和慢性放射性直腸炎(CRP)。

放射性直腸炎(RP)治療藥物有氨基水楊酸類藥物 糖皮質激素、抗菌藥物 止瀉藥物、生長抑素類藥物、硫糖鋁、止血藥物等。慢性放射性直腸炎(CRP)以出血為主的可選用硫糖鋁灌腸或以其為基礎的複方製劑灌腸等,以炎症為主的可選用氨基水楊酸類藥物、糖皮質激素、黏膜保護劑(硫糖鋁)、抗菌藥物等。

一、非甾體類消炎藥物

氨基水楊酸類藥物可抗炎、減少消化液的分泌、降低腸壁細胞膜的通透性、減輕腸道損傷,並顯著改善腹痛、腹脹和腹瀉等,如 5-氨基水楊酸(5-ASA)、柳氮磺胺吡啶(SASP)、巴柳氮、美沙拉嗪、奧沙拉嗪等,臨床可用於治療放射性直腸炎(RP)。

用藥方式:可口服和保留灌腸,其可單獨使用或與糖皮質激素聯用。

:《中國放射性直腸炎診治專家共識(2018 版)》中指出,推薦柳氮磺胺砒啶、巴柳氮用於急性放射性直腸炎(ARP),因盆腔放療期間口服奧沙拉嗪或美沙拉嗪,對緩解急性期 RP 症狀無明顯效果,奧沙拉嗪甚至會加重腹瀉發生率及其嚴重程度。

注意事項

柳氮磺胺吡啶(SASP)禁用於磺胺類或水楊酸鹽過敏、腸梗阻者。可使尿液呈橘紅色,應多飲水以防結晶尿。

巴柳氮禁用於支氣管哮喘病史、嚴重心肝腎損害者。不宜與抗生素同用。

美沙拉嗪禁用於消化性潰瘍活動期、嚴重腎衰竭者。慎用於幽門梗阻、凝血機制異常、肝腎功能不全者。可能抑制華法林、維生素 B12 的吸收;可增強糖皮質激素、阿司匹林對胃腸道的不良反應;與肝素合用,可減弱血小板的功能,增加出血的風險;與磺醯脲類藥物聯用,後者的作用可能被增強。

奧沙拉嗪禁用於嚴重腎功能損害者。此外,氨基水楊酸類藥物與巰基嘌呤類藥物聯用,可增加後者的骨髓抑制毒性。

(▲▼上下滑動查看全部內容)

二、抗菌藥物

放療損傷腸道黏膜屏障可能引起腸道菌群易位、菌群種類比例失調及腸道菌異常增殖,進而可能致 RP 者腹脹、腹瀉等,且 RP 被認為與腸道內厭氧菌密切相關,若為細菌過度增殖,可考慮使用抗菌藥物緩解腹脹、腹瀉、出血等,如甲硝唑、環丙沙星。

甲硝唑可抑制厭氧菌,能減輕出血和腹瀉症狀,同時緩解黏膜水腫和潰瘍;

環丙沙星可改善便血、便頻、腹瀉、便急、裡急後重症狀。

註:《中國放射性直腸炎診治專家共識(2018 版)》中指出,推薦抗生素(甲硝唑、環丙沙星)治療 RP 的出血及腹瀉症狀,推薦甲硝唑治療出血性 RP。

注意事項

甲硝唑不良反應:可使尿液呈深紅色,可延緩口服抗凝劑如華法林的代謝,而加強其作用,使凝血酶原時間延長;西咪替丁等肝酶誘導劑可使甲硝唑的加速消除而降效;可抑制乙醛脫氫酶,而加強乙醇的作用,致雙硫侖樣反應。

環丙沙星不良反應:可抑制茶鹼的代謝,聯用可引起茶鹼的嚴重不良反應;抗酸劑可抑制環丙沙星的吸收,避免同用。

三、止瀉藥物

如益生菌製劑、洛哌丁胺、蒙脫石散。

益生菌製劑

放療可破壞腸腔內部正常的微生態結構,致腸道菌群失調,腸道菌群也會影響腸道的放射敏感性及腸道放射性損傷的修復等。益生菌製劑可維持腸道菌群平衡,恢復腸腔正常 pH 值,緩解腹瀉等症狀。

註:《中國放射性直腸炎診治專家共識(2018 版)》中指出,推薦益生菌製劑用於治療 RP 的腹瀉症狀。《腸道微生態製劑老年人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2019)》中指出,推薦放療期間可用地衣芽孢桿菌活菌膠囊、雙歧三聯活菌腸溶膠囊、酪酸梭菌活菌膠囊(保留灌腸,1 g,3 次/周)等防治放射性腸炎。

注意事項

常見不良反應有胃腸道反應如噁心、胃部不適、胃腸脹氣、輕度腹部不適、腹痛、腹瀉、腹脹,隨服用時間延長,症狀會自動消失。其他包括心悸、頭暈等。

罕見引起菌血症、感染性心內膜炎等風險,且多發生於已有疾患者。免疫功能缺陷及短腸症候群為禁忌症,對微生態藥物有過敏史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與抗菌藥物同用,最好間隔 2-3 h 以上。制酸藥物可降益生菌製劑的活性,不應同服,必要時可間隔 3 h。鉍劑、鞣酸、藥用炭、酊劑等可抑制、吸附活菌,應錯時分開服用。

(▲▼上下滑動查看全部內容)

洛哌丁胺

洛哌丁胺為外周阿片受體激動劑與收斂、減少腸道蠕動作用的藥物,可與腸壁阿片受體結合,抑制乙醯膽鹼和前列腺素的釋放,可增加肛門括約肌張力,而明顯降低腸道蠕動的頻率、減緩腸道運輸速度、提高膽鹽吸收率與改善腹瀉症狀,減少放射性腸炎的大便次數。

註:《中國放射性直腸炎診治專家共識(2018 版)》中指出,推薦洛哌丁胺治療 RP 的腹瀉症狀。

注意事項

不良反應有噁心、嘔吐、瘙癢、皮疹、口乾、腹脹、食慾缺乏、頭暈、頭痛、乏力等,過量可致嚴重心律失常或死亡。

慎用於重症肝損害者。合併腸狹窄和腸梗阻者避免使用止瀉劑。可增加去氨加壓素的血藥濃度,謹慎合用。

蒙脫石散

蒙脫石散為腸黏膜保護劑和吸附劑,可保護與修復消化道黏膜、吸附腸道毒素、局部止痛,並收斂腸道黏膜,改善腹瀉症狀,縮短腹瀉病程及腹瀉時間,減少腹瀉排便次數和量,可用於治療急性或慢性腹瀉。

注意事項

不良反應有輕微便秘、大便乾結。可能影響其他藥物的吸收,若需聯用應在服用蒙脫石散前 1 h 服用其他藥物。

四、生長抑素類藥物

如生長抑素、奧曲肽,可減少消化液的分泌、減輕消化液的侵蝕作用與控制消化道出血。

生長抑素對出血、腸瘻、腹瀉、腸梗阻有較好的效果;

奧曲肽可能對咯哌丁胺無效的難治性盆腔放療相關腹瀉有更好的治療效果,同時可降低放射對組織的破壞和引起的小腸炎症反應。

註:《中國放射性直腸炎診治專家共識(2018 版)》中指出,推薦生生長抑素類藥物治療 RP 的腹瀉症狀。

注意事項

生長抑素偶有暫時性的臉紅、眩暈、噁心、嘔吐、直立性低血壓等。因抑制胰島素與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島素依賴型者使用應謹慎,可能會發生短暫的低血糖或 2-3 h 後出現高血糖,應 3-4 h 監測血糖。可延長環己烯巴比妥導致的睡眠時間,且加劇戊烯四唑的作用,不宜與這類藥物或同類藥物聯用;與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合用,可使降糖作用增強。

奧曲肽不良反應有噁心、嘔吐、腹瀉、畏食、腹部痙攣疼痛、高血糖、膽結石、糖耐量異常、肝功能異常等。慎用於腎、胰腺功能異常與膽石症者。對胰島素瘤者,可能加重低血糖程度。可減少環孢素的吸收;延緩對西咪替丁的吸收。

(▲▼上下滑動查看全部內容)

五、黏膜保護劑

如硫糖鋁,其在胃酸的作用下可解離為氫氧化鋁和硫酸蔗糖離子,與潰瘍面上帶陽性電荷的蛋白質或壞死組織相結合而形成保護膜,同時刺激局部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釋放,改善潰瘍局部血流,保護黏膜和促進潰瘍癒合,並可增強腸黏膜的屏障作用,維護腸黏膜的生理功能,促進腸上皮組織儘快恢復,可用於治療 RP。

註:《中國放射性直腸炎診治專家共識(2018 版)》中指出,推薦硫糖鋁灌腸治療出血性 RP。

注意事項

全身使用不良反應有噁心、口乾、便秘、胃痛等。習慣性便秘者禁用。不宜與 H2 受體拮抗劑合用;

可幹擾脂溶性維生素 A、D、E、K 的吸收;可減少西咪替丁的吸收;制酸劑可幹擾硫糖鋁的藥理作用;

可與多酶片中的胃蛋白酶絡合,降低多酶片的療效,不宜合用。

(▲▼上下滑動查看全部內容)

六、糖皮質激素

如潑尼松龍、倍他米松、氫化可的松等,有抗炎作用,可緩解便血等。

註:《中國放射性直腸炎診治專家共識(2018 版)》中指出,推薦糖皮質激素灌腸治療出血性 RP。

注意事項

全身使用不良反應有代謝紊亂、誘發和加重感染、血壓異常、出血傾向、體重增加、骨質疏鬆、自發性骨折、股骨頭壞死等。禁用於活動性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新近胃腸吻合術後、嚴重的精神病史、較重的骨質疏鬆,抗微生物治療未能控制的病毒、細菌、真菌感染者等。

慎用於胃潰瘍、胃炎或食管炎、高血壓、充血性心衰、重症肌無力、糖尿病、甲減、骨質疏鬆、高脂蛋白血症、癲癇、情緒不穩定和有精神病傾向、肝功能損害、腎功能損害或結石等。

(▲▼上下滑動查看全部內容)

七、其他

抗氧化劑如維生素 A、維生素 C、維生素 E、己酮可可鹼等,因電離輻射可誘導產生大量氧自由基,繼而引起細胞損傷,抗氧化劑可清除氧自由基,改善臨床症狀如腹瀉等。

註:《中國放射性直腸炎診治專家共識(2018 版)》中指出,推薦抗氧化劑治療慢性放射性直腸炎(CRP)。

氨璘汀是一種抗輻射細胞保護劑,可清除放射所致的自由基和提供修復 DNA 損傷所需的氫,對正常細胞有選擇性保護作用。

註:《中國放射性直腸炎診治專家共識(2018 版)》中指出,推薦氨磷汀用於預防急性放射性直腸反應。

穀氨醯胺是一種非必需胺基酸,是腸黏膜細胞特異性營養物質,對腸黏膜的再生及維護腸屏障有重要作用。放療後血漿中穀氨醯胺濃度會明顯下降,進而影響腸道上皮細胞修復。因腸內餵養不足而需專用腸外營養者,可考慮靜脈補充穀氨醯胺。

註:《中國放射性直腸炎診治專家共識(2018 版)》中指出,推薦首選腸內營養治療,必要時可加用腸外營養補充,可適當加用穀氨醯胺、益生菌和維生素 B12。

此外,《中國放射性直腸炎診治專家共識(2018 版)》中指出,推薦複方灌腸製劑治療輕中度出血性 RP。

策劃:GoEun

題圖:站酷海洛

參考文獻:

1 李萌等. 2014 年 MASCC/ISOO 腫瘤治療繼發黏膜炎管理的臨床實踐指南解讀 [J]. 中華放射腫瘤學雜誌,2016,25(12):1388-1390

2 中國放射性直腸炎診治專家共識(2018 版)[J]. 中華炎性腸病雜誌,2019,3(1):5-14

3 慢性放射性腸損傷外科治療專家共識(2019 版)[J]. 中國實用外科雜誌,2019,39(4):307-309

4 王磊等. 慢性放射性腸損傷的規範化診治 [J]. 中華胃腸外科雜誌,2019,22(11):1021-1025

5 潰瘍性結腸炎中西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2017 年)[J]. 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誌,2018,26(2):105-110

6 王磊. 重視慢性放射性直腸病的規範化治療 [J]. 中華外科雜誌,2017,55(7):500-502

7 任建安等. 放射療法致放射性腸損傷的防治 [J]. 消化腫瘤雜誌,2008,1(1):19-21

8 陳志榮. 放射性腸炎診治規範 [J]. 蘇州醫學,2011,34(1):5-6

9 劉松濤等. 放射性腸損傷研究現狀 [J]. 輻射防護通訊,2016,36(5):2-3

10 陳新謙等. 陳新謙新編藥物學 [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104,110,552, 578-579,605-607,609,766

11 腸道微生態製劑老年人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 (2019)[J]. 中華老年醫學雜誌,2019,38(4):355-361

12 益生菌兒科臨床應用循證指南 [J]. 中國實用兒科雜誌,2017,32(2):81-85

13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及常見合併症藥物治療與藥學監護指引 [J].2020

14 廣東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合理用藥專家共識(第二版)[J].2020

15 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治療藥物信息彙編(第一版)[J]. 中南藥學,2020,18(4):7-8

16 成人急性感染性腹瀉診療專家共識 [J]. 中華消化雜誌,2013,33(12):793-800

17 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 [J].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2012,28: 增錄 2a-1-32

18 糖皮質激素急診應用專家共識 [J]. 中華急診醫學雜誌,2020,19(6):765-769

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及常見合併症藥物治療與藥學監護指引 [J].2020

相關焦點

  • 淄博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外治法創造放療後損傷康復奇蹟
    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魯中網9月7日訊(記者 荊睿 孫豐鳴 通訊員 李愛學 王其超)王女士是一位乳腺癌患者,先後經歷了手術、化療、放療等一系列令人煎熬的治療,眼看馬上取得抗癌最終勝利了,一家人也覺得可以鬆口氣的時候,患者放療後出現了4級放射性皮膚損傷,脖子、前胸、腋窩等處皮膚陸續出現發紅
  • 淄博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外治法消除放療後損傷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杜昶 通訊員 王其超 淄博報導癌症患者王女士在抗癌治療時,出現了4級放射性皮膚損傷,腋窩處出現了大面積破潰、滲液、化膿感染的情況,先後就診於多個醫院,但效果均不明顯。患者曾先後經歷了手術、化療、放療等一系列治療。在抗癌治療的最後階段,患者在放療後出現了4級放射性皮膚損傷。脖子、前胸、腋窩等處陸續出現發紅、變紫、腫脹、皮溫高、起水泡的皮膚問題,腋窩處更是出現了大面積的破潰、滲液、化膿感染的情況,病情發展迅速,患者痛苦不堪。先後就診於多個醫院,但效果均不明顯。
  • 癌症放療的痛苦,未來有望通過FLASH質子放療解決
    然而,這一療法要求患者長時間、大面積暴露在放射線下,往往容易導致人體正常細胞受損,帶來脫髮、疲倦等副作用。 是否有更有效且更安全的放療方案呢?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新型質子FLASH放射治療系統,可以在毫秒級的時間內精確控制光束通量,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有效避免對正常組織的傷害,這可能代表著未來腫瘤學領域的巨變。
  • 放療後頭頸部疼痛怎麼辦?專家給出解決妙招,遠離神經痛
    鼻咽癌華南地區高發,放療後神經痛讓人「崩潰」 伍少玲教授介紹,頭頸部腫瘤尤其是鼻咽癌是我國華南地區高發腫瘤。近年來,隨著放療技術發展和其他輔助治療手段進步,頭頸部腫瘤患者的生存率逐年提高,但部分患者會出現放療後併發症,如放療區疼痛、肌肉纖維化、難治性鼻竇炎、中耳炎和吞咽困難等,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 腫瘤醫院院長:放療用處大,患者不要害怕
    很多人甚至每天都在擔心:得了癌症怎麼辦?如何科學就醫?確實,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這確實是難點,今天,小艾總結了幾個腫瘤專家的治療建議,希望對大家有幫助。結直腸癌:大部分患者都能保肛結直腸癌的誘因有自身病變因素導致,也有家族遺傳的表現,病變因素的結直腸癌,往往跟我們的現代生活有很大的關係,現代人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吃的太多,而這些精細化的食物往往會導致便秘等一些腸道方面的問題,進而對結直腸癌的發生留下的隱患。有些便秘患者會出現腸道息肉,而腸道息肉又會逐漸演化成癌症。
  • 放療和化療不一樣!尤其是這4點差異,你可不要搞混了
    如果腫瘤還沒有轉移擴散的情況,可以通過手術的方式切除病灶,才能夠防止癌細胞轉移和擴散帶來身體傷害。另外,很多人手術之後還要結合其他的方法才能夠控制病灶發展,將體內的癌細胞殺滅,部分癌症患者會應用放療,化療的方式來控制疾病發展。那麼,放療和化療兩者有哪些區別呢?放療和化療有哪些區別呢?1、治療範圍不同一般來說,放療跟化療明顯的區別就是治療的範圍不同。
  • 化療和放療哪個痛苦
    核心提示:在目前的情況下對於腫瘤疾病的治療,化療與放療都是最常使用的方法,不過化療與放療這兩種方法,對於我們的身體都會造成非常大的傷害,也會使患者感覺到非常的痛苦,那麼化療和放療哪個痛苦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腸道微生物或可防輻射
    腸道微生物或可防輻射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31 21:53:33 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Jenny P. Y. Ting研究組,利用輻射倖存者的多組學分析發現能夠輻射保護的微生物和代謝物。
  • 放療副作用——你必須知道的常用知識
    如果治療患者的副作用反應嚴重的話,放療醫生會要求患者進行休息、調整治療時間或改變放療的類型,但不會中止放射治療,因為這樣做大大會影響放療的治療效果。噁心嘔吐噁心、嘔吐是放療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之一。這大部分是由於放療引起的胃腸功能紊亂,屬於放療的消化道反應。
  • 腫瘤治療中,放療與化療有什麼區別?請看放射治療知多少
    Q:放療能治療哪些疾病? A:放射治療適用範圍很廣泛,約70%—80%的腫瘤患者需要接受放療。 A:需要根據病種和病理分期來確定放療劑量,再根據不同的治療技術確定分割模式進而確定治療次數,常規外照射治療模式是:每周五天,每天一次。 一個療程短則一周,長則七周。 Q:放療對人體的副作用大嗎?放療後會脫髮嗎?
  • 放療是治癌的有效手段,為什麼有人卻說,放療後的患者都活不長
    目前這兩放療設備在我國巳基本被淘汰。3、由醫用直線加速器所產生的高能X線及電子線,這是目前主要體外放療方式。以上三种放射治療設備主要用於體外照射。4、組織間和腔內放療。1、放射線無論是對正常組織或是腫瘤細胞均具有殺傷作用,由於腫瘤細胞比正常組織細胞對放射線更為敏感,經一定劑量的放療使腫瘤細胞喪失再生增殖能力,直至被殺滅,而正常細胞經亞致死劑量的照射,其損傷是可以完全恢復的一種可逆性改變。
  • 放療中各類不良反應,請這樣解決!
    照射部位的皮膚儘量少塗抹肥皂,不要用力搓擦撓抓,以免加重局部皮膚的損傷。放療前後照射區域要避免陽光照射,避免蚊蟲叮咬和碰撞破損等。 厭食、噁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 消化道或者胸部、腹部放療後的噁心、嘔吐是放療引起的胃腸功能紊亂,胃腸道黏膜損傷等引起的,頭部放療後因為水腫等造成的顱內高壓也很容易出現噁心和嘔吐
  • 化療和放療,哪種對身體傷害大?得搞清楚了
    對於不同的癌症類型,所採用的的治療方法也是不同的,有些癌症對化療比較敏感有些則是放療,具體的選擇還是要根據患者的自身情況來選擇,但是無論是選擇哪一種方法來治療,對患者的身體都會造成一些副作用,這也是沒有辦法避免的。化療嚴重還是放療嚴重?
  • 化療和放療有啥不同?哪個對身體傷害更大
    很多癌症中晚期的患者,一般都會經過化療和放療的階段,化療和放療是兩種不同的方式,對身體的影響也會不用,很多患者在化療階段還好,等到放療階段就會出現掉發,食欲不振等症狀。雖然化療和放療可以抑制癌細胞,但對身體有哪些影響?化療和放療有什麼區別?
  • 化療嚴重還是放療嚴重?分析一下放療和化療的區別,你就知道了
    當然對於放化療的治療過程中患者都會出現一系列的治療反應,不同的治療反應也是有輕有重,那麼到底是化療嚴重還是放療嚴重呢?今天我們就通過放療和化療的區別來分析一下哪個更嚴重!區別一:治療形式不同有人將放療和化療分為「外」和「內」。「外」指的是放療,放療是應用在體外的治療手段,通過射線進入體內,對身體某部位的病灶體進行治療,也就是說通過體外放射線殺死腫瘤細胞。
  • 乳腺癌術後放療有哪些不良反應
    關於乳腺癌術後放療有哪些不良反應這個問題,成都頤和醫院專家為您解答:   乳腺癌術後放療的不良反應分急性不良反應和晚期併發症。急性不良反應發生在放療中和放療結束後半年內,包括乏力、血白細胞減少、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肺炎。保乳患者可有乳房腫痛。
  • 放療一次需要多長時間?一個療程是幾天?給你一份詳細的答案
    在治療腫瘤疾病方面,除了有傳統的手術治療之外,也多了很多較新的治療方法,如放療、化療、靶向治療等等,不同的治療方法都有各自不同的療效和特點。放療技術自從在臨床上應用之後,很多腫瘤患者都獲得了不錯的治療效果。並且隨著放療技術以及放療設備的升級,療效也顯著提升。那麼,放療都有什麼特點呢?家庭醫生在線邀請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放療科副主任醫師張健為大家做出詳細的解答。
  • 為寶寶便便抓狂的粑粑麻麻,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因為腸道長滿腫瘤,堵塞腸道了。這時大便一般會變細,排便次數增多,腹瀉和便秘交替出現等情況,常有排便不盡的感覺。痔瘡沒有這些特點。 兒童患腸癌的情況很少,腸癌這段是讓粑粑麻麻們看的。 人到中年,各位朋友們,千萬千萬要小心,不要把腸癌誤認為痔瘡了。
  • 放療說全程直播2020鼻咽癌放射治療臨床規範及新技術應用學習班!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放療科【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放療科】成立於1964年,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放射治療中心之一。科室主要的放射治療設備包括直線加速器12臺(包括TOMO治療機1臺、Versa HD治療機1臺)、Nucletron近距離治療機1臺和模擬定位機6臺(MR模擬機1臺, CT模擬機2臺,常規X線模擬機3臺),放療計劃系統包括eclipse、monaco、pinnacle、iPlan及oncentre等多套,並有放療計劃系統醫生工作站75臺,以及放療網絡系統mosaiq及整合平臺MIP等,能夠開展3DCRT
  • 乳腺癌放療患者必讀:常見8大副反如何「解」?
    放療前準備:醫生會在放療前介紹放療目的、治療安排和治療計劃,首先要進行放療定位,確定放療部位的準確位置和範圍。定位時,醫生會在患者身體上用記號筆做一些標記線,這些標記線用於保證放療準確性,十分重要。但是,放療在殺滅癌細胞的同時,不可避免的會對正常組織產生一定的損傷和副作用。放射治療造成的副作用大體上分為:治療中,立刻產生的急性副作用(如皮膚變化、喉嚨痛、白細胞下降等);治療後,經過幾個月才出現的慢性副作用(如上肢水腫、肺纖維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