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廣大粉絲還在為金秀賢、李敏鎬等大長腿歐巴痴狂,追捧EXO、SJ等韓國明星時,一支00後「萌正太組合」TFBOYS已蓄勢待發。
現在的娛樂圈,已經看膩了「完成時」的明星,進入「養成」模式了。粉絲可以和自己的偶像一起成長,也可以指導自己的偶像成長,可以說,明星進入了粉絲定製時代。然而,這群靠網絡滋養自我成長的「小鮮肉」,是否能進入傳統主流觀眾的眼中還有待觀察,但毫無疑問的是,這群00後們,真的已經開始闖江湖了。
本報記者沈參 長沙報導
TFBOYS是誰?從5月份開始,全國的娛樂記者們都在主動或被動地提出這個問題。因為再不了解,可能就要被「鄙視」了。近日,這個平均年齡才14歲的男生組合在網上驟紅,組合成員隨便一條微博都能轉發上十萬,堪比韓流偶像。
這個成立於2013年的組合,全稱為
The Fighting Boys,組合由3個男生王俊凱、王源以及易烊千璽組成,平均年齡才14歲,最開始的作品以翻唱為主,《洋蔥》、《董小姐》等作品在網上風靡,連五月天以及範瑋琪都有轉發他們的作品。
5月 20日,TFBOYS來長沙錄製《快樂大本營》,還沒開錄,粉絲們的熱情已經讓導演組們驚呼:原來他們這麼火。與網上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在主流媒體圈裡,這個組合完全還純屬路人。不少80後娛樂記者都在感嘆,「我還沒聽說過,莫非真的已經老了!」
現場
「人牆」不停彩排,生怕嚇著偶像
當天錄節目的時間是18:00。上午10:00,三個成員的大幅照片已豎在廣電門口。粉絲們分為兩個陣地,一部分在前門牽易拉寶、拉橫幅,「這是給湖南衛視和路人看的,讓他們知道TFBOYS有多受歡迎。」而大部分人早就在側門的過道站成了四排「人牆」,一位年輕的姑娘站在粉絲團面前大喊,「注意秩序,等會不能亂。」所有人都目不轉睛地盯著對面那條坡道,據說他們的偶像,將在11點從那進入錄製現場。
一位TF家族後援會湖南區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早上8點就來布置現場、組織粉絲,「人牆」有二三百人,橫幅部分有五六十人,而早前接機的粉絲,將近400人。說完,這位才大一的姑娘還很遺憾地表示,機場的「人牆」彩排得不夠好,「後來太混亂了,一定把他們嚇到了。」
這陣仗把來訪的記者全驚到了,連導演組的人也表示沒見過,「上次韓國組合過來,也有很多人,但沒他們這麼整齊,這樣的陣勢還比較少見。」不過,「黃牛」們倒是早有預見,有工作人員透露,前天下午黃牛黨就已在四處收門票。「他們都是2000塊一張到處收,你可以想像他們會多少錢賣出去。」
此外,記者獲悉,現場還有韓國公司也聞訊過前來進行考察。
業內說·怎麼紅的?
新「養成模式」,先網絡再主流媒體
大家印象裡的「一夜成名」,在經紀人任小姐看來,其實是他們摸索了四年的一次爆發,她所在的北京時代峰峻公司,四年前開始試水日本傑尼斯的培訓生模式,「國內幾乎沒有人去做,因為這需要很長的積累期。與日本模式不同的是,這群訓練生只是業餘時間屬公司。」
任小姐透露,目前這個組合的發展是按照他們的規劃在走,先用一些音樂和視頻培養粉絲,然後開始進入主流媒體,然後再有作品,但是他們走紅速度比她預想的快了些。在她看來,這麼高的粉絲基礎,源於這種養成模式,「他們的成長是和公司還有粉絲是一起的,就是這樣一種理念。」任小姐透露,翻唱以及短劇都是他們的日常課程,「我們隔段時間會做測驗,看看市場的接受度如何。」這些視頻看起來像是「過家家」,「但大家都可以給出建議,這會讓粉絲覺得這個組合是大家在一起培養的。」
粉絲說·怎麼粉的?
我們追的是「弟弟」和「兒子」
在粉絲看來,他們現在的「火」是累積的過程。上述TF家族後援會湖南區負責人告訴記者,老粉是從2010年就開始關注,那時候還沒有成立組合,王俊凱跟易烊千璽有參加湖南衛視的《向上吧!少年》的選拔,那時候有了一批「散粉」。後來王俊凱跟王源進入公司後,陸續有了更多的發展。
粉絲團的人成分不一,90後的「姐姐粉」居多,也有80後的「阿姨粉」,以及00後的小粉絲,他們看來,這個組合併不是那麼的完美,「他們畢竟唱功是有限,跳舞也沒有像SJ、EXO那種專業,他們自己也知道,也在努力學習。」
既然沒那麼好,為什麼還會這麼入迷,這位姐姐粉說,一方面是因為單純,另一方面是因為這種無距離感。「你可以看著他們成長,現在很多阿姨都喊他們喊兒子嘛,就是因為可以看著他們長大的這種過程。」
1VS1
問:聽說這次還帶了課本過來?
王俊凱:嗯,我要中考了比較緊張,帶了物理和數學、英語。
王源:啊,我啥都沒帶。
問:你們覺得自己能紅的魅力是什麼?
王俊凱:我覺得我比較酷,比較帥,然後學習成績還不錯。
易烊千璽:我覺得我跳舞比較好,唱歌一般,比較傻吧。
觀點
網絡「倒逼」,能熱多久很難說
做《快樂大本營》多年,一直在關注年輕人的製片人羅昕說,自己一開始也有點訝異他們的火爆,「訝異之餘也覺得很欣慰,最起碼粉絲們在喜歡一個我們國內自身打造的組合。」在她看來,與此前的不少日韓組合不一樣的地方,是他們的稚嫩和青澀,「日韓他們的培養都是非常系統的,但是這個組合是純天然的,天然地憑著自己的呆萌和可愛,還有那種青春的活力。而這種青澀恰恰也是他們走紅的原因之一。」
娛評人宋光振認為,這種組合火起來是必然的,「這種養成模式目前國內稀缺,能夠喚起大量的女性粉絲這種母性意識,換一批人可能也能火。」
而在他看來,這個組合的走紅,更大意義是讓大家看到了從網絡衍生的力量,「不同於常規的造星程序,他們的前期培養完全離開了傳統媒體,靠著新媒體的營銷和推廣,達到了這樣一種熱度,然後轉而讓傳統媒體主動來進行宣傳,這種『逆向成名』應該很值得大家關注,可以看到新媒體的力量已經開始越發強大,已經能夠讓明星先聲奪人佔領一片陣營了。」而回歸傳統媒體之後,這種從網絡走紅的組合能否被大眾接受,宋光振認為不是問題,「觀眾和媒體在關注,在疑問他們為什麼會紅的時候,其實已接受一個信息,他們紅了。」
這個組合能紅多久?宋光振表示很難預測,「他們現在年紀還小,不確定因素太多。生理上來說還在變聲期,也在生長期,會有什麼變化不清楚。其次他們隨著年紀長大,慢慢也會有自己的想法和個性,三個人可能會有不同的方向,很多組合都是因此散了。」而除了自身之外,粉絲的走向也難預測,「目前三人很萌很嫩,唱得好或差,演得好或差大家都會很包容,但是如果沒有好的作品,很難持續吸引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