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媒體蘋果日報近日刊登了一篇文章,煞有介事般的把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支付寶狠狠地批判一番,稱「我們香港上等人不用支付寶」!結果卻引發了一片香港網友的群嘲。
隨著行動支付讓內地群眾解放了雙手,過上了出門只帶手機不用帶錢包的生活,最近支付寶去到了香港推廣。
正在香港群眾準備迎接輕鬆出門,掃掃支付的生活時,卻有香港媒體發了這麼一篇文章。大聲說:
「我們上等人不用支付寶!」
Exceuse me?!
此文作者稱,「我到現在還是不明白支付寶先進在什麼地方。在形式上它用手機支付,外出只需帶手機不必帶卡。但是,手機的體積比卡大得多,一個人能帶手機出街,為什麼就不能帶一張卡出街?」
手機的確體積大,但手機幾乎是每個人出門的必帶品啊。而且,支付寶可以綁信用卡,你信用卡可以打電話嗎?你可以用信用卡吃燒烤吃路邊攤去菜市場買菜嗎?
作者還稱,「當然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支付寶的性質其實就等於八達通或EPS,它是一張儲值卡,你把錢放進去才能使用。不對,它連八達通都不如,八達通是可以跟信用卡掛鈎,自動充值的,每日上限250港幣。支付寶卻必須預先充值,有錢才能用,沒有錢的話就無法使用。說得坦白一些,有信用的人,根本不需要用什麼支付寶。你為什麼用支付寶?因為你沒有信用,銀行不信任你,不肯提供信貸額給你。所以你只能把錢先放進支付寶,然後使用你預先放進去的錢。」而信用卡才是最先進的消費途徑,各個銀行體制及信貸體制完善的先進國家都發行信用卡,顧客拿著信用卡可以去不同國家消費,你不用預先放錢進去,消費過後一至兩個月才需要還錢。因為你是有信用的人,你被信任。」
這個觀點真的很無知!如果你要批評一樣事情,首先你要熟悉了解它才能批評它對不?但此文作者連這個基本的常識都沒有,只為了反對而反對!
根本不知道支付寶可以綁定信用卡和螞蟻花唄這一事實。 「螞蟻花唄」作為消費信貸產品,能根據消費者具體情況,授予用戶500-50000不等的消費額度。用戶可以享受「先消費,後付款」的購物體驗。
淺薄的作者當然不止以上這些無知,他還能稱:
「支付寶有什麼用?你可以拿著支付寶去日本的秋葉原買電子產品嗎?你可以拿著支付寶去日本搶購馬桶和電飯煲嗎?你可以用支付寶去法國買紅酒,去義大利買手袋嗎?甚至,你可以用支付寶去美國吃一碗大約10蚊美金的越南生牛河嗎?你當然不能。」
不好意思,我們用支付寶你所說的這些當然可以實現。
自2015年10月支付寶作為第一個中國行動支付平臺,把掃碼付業務落地日本以來,目前近4萬商戶接入支付寶,中國人的出境遊變得愈加便利。
東京銀座的商場、奧特萊斯、成田機場、老牌雜貨鋪多慶屋、堂吉訶德、松本清,在7-ELEVEN、羅森及全家三大便利店,甚至是在日本計程車公司日本交通在東京的4100輛計程車裡,都已經實現了支付寶系統的接入,支付寶目前基本上已經涵蓋了日本衣食住行買各大領域。
哪怕日本人不喜歡學英語,大家無法有效溝通交流,但有了支付寶,我們就可以在日本放飛自我地買買買。
奇文作者夜郎自大式的自我優越感:
「我們明明是有信用的上等人,使用著文明國家之間通用無阻的信用卡,怎麼會有人認為支付寶先進?也太反智了。」
被網友一矢中的地指出了核心:「不得不承認,雖然大家都是中國人,但是『一國兩智』的現象是存在的。」
財爺貼出全文大家親自「鑑賞」:
圖片來源:環球時報
此奇文不單內地群眾看得「反智」,就連香港各大臉書專頁、論壇討論區的香港網民們都坐不住了!紛紛表示:這也太弱智了,不能忍啊!懟它!
來看看香港網友是如何怒懟這位自詡「香港上等人」的!
【財爺來翻譯一下繁體字:用過支付寶的人,根本不會再用回信用卡,正如用過智慧型手機,就不會再用大哥大。】
是這個道理!
【翻譯:人家還沒說香港落後,反而自己先去笑別人。要證明自己強就要做出成績,不然少說兩句,免得被人笑話... 】
體驗過支付寶的香港網友也說上親身體驗,給這篇奇文作者補補腦。
【翻譯:都說了幾十次了,支付寶是為了方便那些支付不起nfc\visa收款機租金以及手續費的商戶。如果信用卡收款機免費送,那支付寶實體付款業務馬上完蛋。人家優點缺點,怎麼運作都沒搞清楚,就在這裡瞎誇信用卡。】
【翻譯:寫這篇奇文的作者肯定沒用過支付寶,不要混淆視聽,為貶低而貶低。我用了支付寶很多年,不僅可以綁定多張銀行卡,轉帳、消費、大額、小額都是一臺手機搞定。在內地,衣食住行全靠一部手機就可以搞定。世界變了,充滿優越的香港人該醒醒了。】
當然啦,不是所有的香港網友都是這麼明智,也有支持「奇文」觀點的:
walkera2006:
【翻譯:大陸人可以試下去瑞士的勞力士表廠,看看用支付寶行不行。人家的保安馬上一腳把你踢出去!】
他成功地「引起注意」了!
西奴末日:
「2016年支付寶已經進軍瑞士實體零售店」,巴黎很多奢侈品店 都可以使用 支付寶
jsmleung02:
「你井底蛙便咪出聲啦. 」
【翻譯:你個井底之蛙別說話啦!】
豬木屍吃河童:
「買勞要去廠買? 你做批發架?你去買厠紙去Tempo廠?」
這位理智網友的回應真的智商很在線:
無聊閒人2011:
我本身無用支付寶,不過見到閣下嘅言論,實在感嘆現時香港某d人因為唔鍾意內地而令到智商下降
無論系支付寶定信用卡都只系一種購物嘅付款方法。支付寶始終發展唔耐,當然用到嘅地方無信用卡咁多。正如信用卡初出時都唔系好似現時咁多地方用到,攞住信用卡有幾咁值得自豪?
而最重要嘅一點系,如果閣下張信用卡嘅信用額唔夠,入到去表廠/行一樣會俾人一腳撐返出去。明白嘛?
【翻譯:我自己不用支付寶,不過看到閣下言論,實在感嘆現在香港某些人因為不喜歡內地,而令自己智商下降。支付寶只是一種付款方式,發展沒多久,當然有不如信用卡的地方。信用卡也有過這樣的日子。那麼我們拿著張信用卡有什麼可自豪的?最重要的一點是,如果閣下拿著一張額度不夠的信用卡去買勞力士,照樣會被人一腳踢出。懂嗎?】
奇文作者在文中就不遺餘力地誇頌信用卡的「高人一等」,但現實中又是怎樣呢?
【翻譯:很多用著信用卡的人都沒信用】
冷漠的香港人:
「支付寶系用自己戶口裡的錢,信用卡嗎?許多人,尤其是廢青,根本冇錢,靠借度日。」
【翻譯:支付寶用自己戶口裡的錢,信用卡呢?很多人,尤其是不長進的年輕人,根本沒錢,全是靠「借」度日。】
ngblowwater-03:
「大把爭卡數要跳樓+還min pay 比貴息lor原來咁叫有信用」
【翻譯:很多人為了還信用卡跳樓、忍受高額利息... 原來這樣叫做「有信用」】
去年8月,香港金融管理局發布第三方支付牌照,支付寶香港公司成為首批支付牌照獲得者,可以為當地用戶提供數字金融服務。
到了今年5月25日,螞蟻金服旗下的支付寶正式推出獨立的港幣版電子錢包應用,兩周內,下載登錄的用戶數便從0飛躍到六位數。
港版支付寶上線後,所有香港居民都可以通過綁定香港當地銀行信用卡或餘額充值使用支付寶,直接用港幣付款,使用更加方便。
支付寶在香港的歷程
目前,包括周大福、百佳、屈臣氏、豐澤電器、莎莎、卓悅、佐丹奴、美心西餅、海洋公園等,已有超過2000個香港知名商戶門店接入了港版支付寶的掃碼付,範圍涵蓋百貨、便利店、超市、酒店和主題樂園等場景。
香港消費者除了方便淘寶和天貓購物外,還能在超過2000家本地線下商超掃碼付款。
「在北京,我都習慣不帶現金出門了,回香港就有點不習慣。」王小姐是一位在北京工作的香港人。
一位陳姓消費者在Facebook上曬出他蘋果手錶屏幕上彈出的扣款提示,並表示「希望日後支付寶HK也可當八達通用」。
自此,支付寶HK必然將對香港金融創新和「無現金」社會的變革帶來潛在的深刻影響。
而在上個月,就連香港計程車,也可以通過支付寶支付了。10月30日,螞蟻金融服務集團旗下支付寶宣布,由即日起支付寶將接入香港市區及新界計程車,乘客可利用「支付寶」或「支付寶HK」完成付款。
現今,內地的行動支付技術已經在數年間遍及數以千萬計的商場、小攤乃至寺廟,但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香港仍「固執」地停留在卡和現金時代。
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陳家強曾在公開場合表示,香港零售流動支付服務已遠遠落後於內地。
路透社也寫了一篇評論,稱作為金融中心的香港在全球競爭力排名中始終名列前茅,但在金融科技創新上卻吊車尾,投資額也遠低於內地,發展情況「似乎落後了十年」 。
也許我們中國文化中對於現金作為財富象徵的依賴和香港商鋪的密度,讓當地人對於無現金化的需求並不那麼迫切,但是社會文明總在進步,科技也在不斷發展,科技生活是必然的未來趨勢!
套一句馬雲的「名言」:
「連西湖邊的乞丐都用支付寶乞討了,你抵制有什麼用?」
「我們上等人,不用支付寶!」
沒有在香港區懟,你可以在這裡懟啊,歡迎留言開懟~~
相關閱讀:
·共享單車已進入「迴光返照」?
·美國人居然白宮請願,「雙十一」火燒全球!
·雙十一攻略|500家電商黑名單、如何選快遞、如何防坑
·為什麼全球最有錢的5個女人都在中國?
·日本產業再曝危機,這個行業也只能靠中國養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