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臺灣對支付寶「擔憂」什麼?

2021-02-13 金融之家

本文首發於金融之家

微信號:jrzjcom

文|芳華

周末,金哥跟兩位臺灣的朋友聊到網際網路支付時,朋友說,在臺灣,支付寶的使用率還比較低,臺灣地區的部分人連儲蓄卡和網銀都沒有,就算註冊了支付寶,也無法綁定銀行卡進行支付充值。

並且,在臺灣刷信用卡付帳似乎也不太方便,包括visa卡。 許多小攤擋和店鋪等地方不能刷卡或者小額不能刷卡,一般是500臺幣以上起刷。據說是銀行收的手續費太高。

金哥聽後很是吃驚,這也太「閉塞」了吧?還記得當初原來臺灣人是怎樣看我們的嘛: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以至於,茶葉蛋變成「奢侈品」和「炫富神器」!

在國內,支付寶的覆蓋率自不必說,上到網際網路大佬、億萬富豪,下到買菜大媽、外賣小哥都在用。支付寶的地位已經不可替代!

在國外,支付寶已經在全球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紮根,除了中國,在美國、東南亞國家、日本、韓國、澳大利亞、中國港澳臺等地區,都可以看大鋪天蓋地的支付寶收款二維碼 。

全球都有身影,被廣泛使用。不過在香港、臺灣地區,支付寶的使用範圍卻不廣,頻率也不高。

支付寶雖然有線上支付的牌照,但不具備線下支付的牌照,而且群眾基礎不如八達通,

去過香港的人,可能都會感慨那張「八達通」的厲害之處:作為地鐵必備的交通卡,八達通幾乎可以在外面各種小額商戶使用(除去一些個體商戶,比如水果攤這些),並且有的信用卡還支持自動增值功能,八達通上餘額一旦不足便會自動增加250元,幾乎覆蓋了很多小額消費的場景。

公共運輸、地面停車、餐飲店的小額消費,甚至是寄存行李……雖然在網上沒法用,但在線下,它幾乎就是「花小錢」時的首選。

這也是在內地擁有數億用戶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打入香港之後會「水土不服」的主要原因:八達通所創造的這套支付體系,已經運轉了將近20年;而支付寶這樣幾乎完全在線上運作的支付工具,在金融監管體系嚴格的香港,也一直沒有專門的法規來監督。

而反觀支付寶,由於香港本地的銀行並不支持綁定銀行卡到支付寶,所以根本沒法做到充值與提現,香港人要在淘寶買東西要麼需要去711等便利店買充值卡,比如充值500港幣,而且沒法提現,要麼找一些中介,中介給出一定的匯率,然後用戶將相應要充值的港幣轉帳進中介給的銀行帳戶,然後憑轉帳單中介會把相應金額人民幣轉到用戶支付寶,非常麻煩以及不安全。

況且,在支付寶/微信支付出現之前,香港也有一種刷銀行卡交易的方法叫EPS易辦事,就是直接從用戶的銀行帳戶餘款扣帳,後來也有同樣是直接扣帳的電話/網際網路支付平臺PPS。現在香港信用卡批核相當寬鬆,只要有一份正當職業、有固定收入幾乎肯定有信用卡。

不同信用卡在不同商戶有折扣優惠,也可以累積積分換飛行裡數、禮物,或者當成現金使用等等。除了極少數高門檻信用卡之外,大多數信用卡實際上都是免年費的。

但是,香港金管局還是頒出了首批「儲值工具」牌照。包括支付寶、微信支付在內的5家公司在拿到牌照後,相當於有了運營各類小額支付業務的合法身份。

之後,香港用戶可以將本地銀行卡與這些支付工具綁定,直接存入港幣用於日常消費,也不用受到內地「網絡實名制」要求的限制。

對於一般臺灣民眾來說,支付寶是一個摸得到,用不到的服務。但對臺灣部分商家來說,支付寶是一個收錢的渠道。

因為,兩岸跨境支付業務近年開放,然而卻只有單向。

支付寶從2016年起開始採實名認證制,開戶條件趨嚴,臺灣人民想開戶必須親赴大陸;且就算臺灣人赴陸開戶,回到臺灣後線下也無法用支付寶付款,因為目前只有擁有大陸身份的人(遊客),才能在臺灣使用支付寶帳戶付款(像是夜市、接受支付寶付款的商家),非大陸人士無法使用。也就是說,臺灣民眾到2017年8月,還是不能在臺灣用支付寶付款,只能在用支付寶在大陸時使用,或是在淘寶上用。

事實上,支付寶在2014年之前就已經進入臺灣,但第一次的行動以失敗告終,原因就是臺灣還沒有相應的法律來規範跨境支付。

2015年支付寶捲土重來,選擇手玉山銀行,成為第一家獲得臺灣政府核准、與銀行業者合作的海外第三方支付業者。支付寶業務在2015年12月正式上線,到2015年底前,全臺就已經有超過3000家實體商店支援支付寶「掃碼付」功能,這個數字到2017年,已經超過5萬家。

在臺灣接受支付寶付款的商店,以便利超商為最大宗,知名伴手禮店、百貨公司、商圈與夜市亦在名單內,大陸客人來到臺灣旅遊,可直接使用支付寶支付,免去兌換臺幣的手續;支付寶錢包將以人民幣扣款,商家端則收取臺幣,匯差由玉山銀行及支付寶解決,但支付交易手續費向合作商家收取。

同時,支付寶的即時匯率,與一般銀行相比,匯率相當好,與銀聯匯率基本接近。

所以,在臺灣的發展還不錯,支付寶也努力的拓展市場。

但,單向支付意味著只有大陸客人才可以使用,在隨著大陸客人減少以後,臺灣支付寶2017年的數字,自然也就不會很好。

看來,過得風生水起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想在香港和臺灣立足,任務並不輕鬆。

是時候  贊一下了

商務合作及授權轉載 請添加微信號  fairy-711

現金貸:平臺蜂擁而入來錢快,用戶拆東

螞蟻金服的賺錢之道:年輕人盡情花唄,錢不夠再借唄」

博納影業衝刺A股IPO 明星股東陣容強大 

悶聲發大財,騰訊已悄悄收割最全互金牌照 

京東為雙十一拋出21億物流補貼攜手騰訊放大招 

2017年9月全國網貸50強榜單|權威發布

比特幣風波後,區塊鏈打了翻身仗還是染了一身黑?

從「賣賣賣」到「買買買」,郭廣昌嗅到了什麼?

15億美金「緋聞」的背後,京東金融志在牌照?

相關焦點

  • 憑什麼讓香港人用微信支付寶?
    席間有位朋友是臺灣人,說起回家機票難買,就開始數落蔡政府,只抹顏色,不做實事,不顧民生,社會發展停滯,現在回臺灣各種不適應,其中就有一條,還得帶現金,電子支付不發達。聊起這個,大家就開始對比兩岸三地的支付便利性,香港刷微信、支付寶二維碼的商鋪不多,去香港遊還要帶一堆現金,有些人就說「香港的支付科技發展落後」。對高度依賴微信支付寶刷一刷的人來說不夠便利。
  • 香港為什麼不用支付寶?
    香港為什麼不用支付寶?那麼,在香港,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意用支付寶等行動支付工具呢?首先,香港的網際網路科技氛圍不濃,這也讓很多人保留了用現金的生活習慣。這也讓我想起一個關於臺灣的笑話:臺灣曾經有一個女嘉賓在節目中向大陸嘉賓炫耀,你知道嗎?有一次我在臺灣空中充電話費,結果你相信嗎?一個小時後電話費就進來了,快得不敢讓人相信,你們大陸有這麼快嗎?臺灣人哪裡知道,在大陸充電話費,用戶支付完了後一分鐘內如果手機還沒有收到充值成功的簡訊,這家運營商離關門也就不遠了!
  • 在香港打滴滴 可以用微信和支付寶支付車費
    就在今天,滴滴香港(「DiDi」)宣布接入更多跨境線上支付新功能——漫遊用戶在香港支付的士車費時,可以通過微信支付或支付寶進行人民幣跨境支付。這樣一來,去香港遊玩的小夥伴不僅付車費更方便,省去了兜裡揣大票的擔憂,也不用在快到目的地時緊張兮兮地到處找硬幣了。目前滴滴香港支持現金、國際信用卡、微信支付、支付寶四種支付方式。
  • 支付寶進攻香港 支付寶HK發布:界面極簡
    在國外青年「最想把中國的什麼帶回國」的採訪中,支付寶高居第二。5月24日,支付寶宣布一則重磅消息,正式推出香港版電子錢包——支付寶HK,為香港居民提供無現金服務。香港版支付寶主推四個應用場景:線下掃碼付、餐飲優惠、集印花和淘寶。前三個都圍繞線下消費的,可以看出,支付寶希望從高頻消費場景,培育香港人無現金習慣。港版支付寶的掃碼付與內地的使用體驗一樣,商戶掃一下二維碼即可付款。
  • 支付寶HK正式上線,香港居民可進行線下支付
    24日,支付寶宣布推出香港版電子錢包支付寶HK,正式為香港居民提供無現金服務。獨立的支付寶HK除以港幣計價外,更可接受線下付款。
  • 為什麼有些香港人會看不懂支付寶?
    說到底,這一番「仇恨中帶著無奈但又放不下優越感」的酸腐言論,背後事實上也反應了部分香港人的焦慮以及對其前途的擔憂。畢竟,過去的窮鄰居,搖身一變成了在國際上不可忽視的存在,讓其心底很不是滋味。  不過,雖然這只是一家之言,但它在香港一個相對權威而且有一定知名度的媒體上刊登出來,也能從側面反映出香港媒體的守舊以及對大陸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的不安。
  • 「香港上等人」不用支付寶?!
    ——支付寶狠狠地批判一番,稱「我們香港上等人不用支付寶」!說得坦白一些,有信用的人,根本不需要用什麼支付寶。你為什麼用支付寶?因為你沒有信用,銀行不信任你,不肯提供信貸額給你。所以你只能把錢先放進支付寶,然後使用你預先放進去的錢。」而信用卡才是最先進的消費途徑,各個銀行體制及信貸體制完善的先進國家都發行信用卡,顧客拿著信用卡可以去不同國家消費,你不用預先放錢進去,消費過後一至兩個月才需要還錢。
  • 香港噴子:我們上等人不用支付寶!千萬內地網友被逗樂了~
    (支付寶是做錯了什麼嗎??)不少內地網友看過文章第一反應不是憤怒或者有情緒而是笑到不能自已!!!一起來感受一下這位香港噴子毫無邏輯的奇葩爆文▼不僅是日本早在兩年前支付寶就已經走出內地市場、走向國際支付寶首先與臺灣玉山銀行達成合作
  • 香港人寧願帶錢包,也不用微信、支付寶支付,什麼原因?
    相信大家平時出門購物時,無論是在大商場還是街邊小攤販,都能使用微信和支付寶支付,這兩種方式已經成為了國人消費的首選。相較於傳統的現金交易而言,行動支付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能流行起來是必然的結果。那麼如今國內的行動支付發展到什麼程度了呢?微信和支付寶的地位到底有多高?
  • "香港上等人"不用支付寶??睇完笑到我抽筋
    不僅是日本早在兩年前支付寶就已經走出內地、走向國際支付寶首先與臺灣玉山銀行達成合作支付寶用戶在臺灣可以享受到與內地同樣的支付體驗在臺灣差旅都能刷支付寶!接下來的時間就交給熱情的香港網友吧看看他們是如何怒懟這篇文章的先來一波吐槽:
  • 支付寶有了境外流量包,以後去香港澳門臺灣再也不用換卡或漫遊了!
    好多人喜歡去香港、澳門、臺灣自由行,但是總會遇到一些trouble
  • 支付寶、微信支付戰火燒到香港 取消實名制要求
    螞蟻金服螞蟻金服國際事業部副總裁彭翼捷表示,獲得牌照後,支付寶將推出香港版電子錢包,並且在此基礎上,為香港用戶提供吃喝玩樂購等移動生活服務。騰訊騰訊國際業務部香港及臺灣辦公室總經理譚樂文表示,獲發此牌照,將有助於騰訊繼續為用戶提供流暢的支付體驗,推動香港的零售支付服務創新,並通過不同的活動鼓勵用戶使用行動支付服務。與香港相比,內地行動支付行業發展處於世界前列。
  • 紫東:支付寶統一臺灣,一步步來
    【520後支付寶不綁定臺胞證餘額要凍結?! 看到這則消息後,很多臺灣朋友紛紛發來「唁電」。畢竟作為方便的行動支付,支付寶已經深入臺灣民心,根據臺灣媒體估計,有十萬左右使用支付寶上淘寶購物的臺灣網友將會受到影響。
  • 如何註冊香港手機號碼/香港支付寶/香港微信錢包
    >寫香港銀行卡辦理寫的多了,寫寫其他吧,不聊敏感話題,只談輕鬆無害的小知識,那就來聊一聊怎麼擁有一張香港手機號碼吧?香港手機號碼有什麼用,可以開通香港支付寶(不用香港銀行卡也可以)還可以開通香港微信支付(需要港卡)還可以註冊各類的APP,僅限娛樂工作使用,請勿作他用.
  • 上等人不用支付寶?香港人不愛用支付寶的原因,竟然是…
    去過香港血拼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香港商場大多只接受銀聯卡和現金付款(支持行動支付的很少,不過現在也開始逐漸接受支付寶)。內地火爆的支付寶、微信支付為何在香港遇冷?在內地,每十個人中就有八個人安裝了支付寶、微信,它們成為了內地居民生活中最重要的支付工具。有英國媒體選中國的「新四大發明」--高鐵、支付寶(或微信支付)、共享單車和網購,行動支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內地行動支付火爆的年代,香港卻還處於行動支付荒漠時代。
  • 支付寶又出逆天新功能!以後去香港上網不用換卡或漫遊了...
    ,換卡又麻煩,真真需要一個既便宜又方便的上網小tips,最近,小編發現,支付寶又新增了一項逆天新功能!直接在支付寶上就可以購買境外流量包!丨香港丨澳門丨臺灣丨可以購買無限量流量套餐!簡直不要太貼心!接下來小夥伴們就可以看到各種可供選擇的流量套餐(but...目前只開通了「香港、澳門、臺灣」三地的流量服務。
  • 為什麼香港人不用微信支付寶埋單
    去年8月,香港金融管理局發放了第一批儲值支付工具牌照,支付寶HK和微信支付HK都在這批持牌者名單當中。今年5月,支付寶HK率先正式上線,支持港幣結算,可綁定香港銀行卡。根據支付寶HK官網的說明,香港用戶也能使用線下掃碼付款的功能,已有超過2000個香港知名商戶門店接入了其掃碼付,包括周大福、百佳、屈臣氏、豐澤電器、莎莎、卓悅、佐丹奴、美心西餅、海洋公園等等。
  • 沒有支付寶的臺灣夜市,不是好夜市,我在花蓮過春節
    臺灣的夜市都很有人氣,經常會有幾十年如一日經營的攤位,很多回頭老客,難捨古早味。今年最大的特點就是,夜市被支付寶搶鏡了。一路走過來,剛在墾丁各大景區見識了支付寶的攻勢,沒想到,支付寶在花蓮也如此強勁。看看這個攤子,似乎支付寶是主角了。簡單介紹一下花蓮的大東門夜市。
  • 微信、支付寶同時獲得香港支付牌照,以後去香港不用帶現金了?
    但不得不說,這個以「八達通」為支付主旋律的城市,將帶給支付寶和微信的,是一條充滿挑戰的道路。行動支付的戰火從大陸延燒到了香港。25日,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錢包在香港同時拿到了金管局的支付牌照。此次,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發的是首批儲值支付工具牌照,其中獲得牌照的一共有五家,包括支付寶錢包、微信支付、Tap &Go拍住賞、TNG電子錢包、八達通卡。
  • 臺灣人不用微博、微信、支付寶,到底用什麼聊天和支付呢?
    微信和支付寶一直沒有放棄臺灣的市場,但是臺灣人還是沒有大規模使用,主要是臺灣政府過多的幹擾造成的,臺灣人不用微信和支付寶用什麼聊天和支付呢?說起聊天,臺灣基本上以line為主,line雖然沒有我們微信這麼多的表情以及圖片功能,但是日常使用群聊還是很方便的,這就是為什麼臺灣人的簡訊比我們多的原因,因為這東西單人聊天相比簡訊沒多大優勢。臺灣人除非有在大陸工作或與大陸經商,否則是不用微信的。臺灣大多數人用的是Line。Line 由韓國網際網路集團NHN的日本子公司NHN Japan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