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8 14: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0
12
8
投稿信箱:jlzy63070000@163.com
「華北之大,
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
1935年一二九運動
這句滿含血淚的話從無數青年口中喊出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責任
八十五年前 他們
為捍衛民族利益和尊嚴而大聲吶喊
勿忘失地喪權之痛
回望歷史
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學生數千人舉行了抗日救國示威遊行,反對華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國主義,要求保全中國領土的完整,掀起全國抗日救國新高潮。12月12日,北平學生舉行第5次示威遊行,高呼"援助綏遠抗戰"、"各黨派聯合起來"等口號。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次大規模學生愛國運動。
「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帝國主義加緊侵略中國。他們在東北地區推行殖民地化統治的同時,利用南京國民政府的不抵抗主義,把侵略魔爪一步步伸向華北,民族危機日益嚴重。
1935年五六月間,日本侵略者密謀策劃,在天津和河北等地製造事端,並以武力相威脅,先後迫使南京國民政府接受達成了「何梅協定」和「秦土協定」,把包括平津在內的河北、察哈爾兩省的大部分主權奉送給日本。之後,日本帝國主義積極策動所謂華北五省「防共自治運動」,策劃成立由其直接控制的傀儡政權,全面在華北進行政治、經濟、文化侵略,「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了」,激起北平各階層人民的極大憤慨。
1935年12月6日,北平學聯召開代表會,通過並發表了《北平市學生聯合會成立宣言》。隨即,平津15所大中學校聯合發出通電,反對「防共自治」,要求政府討伐漢奸殷汝耕,動員全國人民抵抗日本的侵略。就在這天,傳來了在日本侵略者逼迫下將於12月9日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的消息,廣大同學和各界進步人士極為震驚。12月7日,在中共北平臨時工委的領導下,北平學聯決定於9日舉行學生大請願,反對「華北自治」。8日,彭濤、姚依林、郭明秋、黃敬、孫敬文等人開會研究,決定由黃敬任遊行隊伍總指揮,姚依林、郭明秋進行隊外指揮。
事件過程
走上街頭
1935年12月9日凌晨,廣大愛國學生的抗日怒火像火山一樣爆發。東北大學、中法進國大學、北平師範大學等校學生舉著大旗和標語,分別朝著新華門進發。清華大學和燕京大學近千名愛國學生離城較遠,到達西直門時,城門已被軍警關閉,請願隊伍無城。兩校學生就在西直門一帶召開群眾大會,向附近居民和守城軍警進行抗日宣傳。
救亡怒潮
12月16日凌晨,1萬餘名北平愛國學生陸續走上街頭,一場聲勢浩大的抗日救亡大示威爆發了。示威遊行隊伍共分為4個大隊,分別由東北大學、中國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率領從不同方向前進,途中衝破軍警的封鎖阻攔,最後在天橋會合。
當走到西單絨線胡同西口時,遭到大批軍警扑打,數十名學生被砍傷,街道上血跡斑斑,慘不忍睹。在「一二·一六」大示威中,全市學生共有22人被捕,300餘人受傷,再一次暴露了反動當局的兇殘面目。
聲援北平
北平學生的愛國鬥爭,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揭露了國民黨當局的賣國行徑,得到了各界愛國人士的支持響應,促進了抗日救亡運動的開展。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號召下,由北平愛國學生首倡,迅速席捲全國的「一二·九」運動,極大地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標誌著中國人民抗日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
事件成果
北平學生的抗日救國示威遊行,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政府的賣國活動,迫使冀察政務委員會不得不延期成立。一二九運動得到全國人民的支持和響應。天津、上海、南京、武漢、廣州、杭州、西安、開封、濟南、太原、長沙、桂林、重慶等城市的愛國學生舉行請願集會、示威遊行,或發表宣言、通電,聲援北平學生的愛國行動。
一二九運動廣泛地宣傳了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的抗日主張,掀起了全國抗日救國運動的新高潮。
八十五年前
年輕的前輩們走上北平街頭
他們為祖國的興亡吶喊
八十五年後
當代青年的使命就是要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
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責任
當代中國青年應當擔當起黨
和人民賦予的歷史重任
在激揚青春、開拓人生、奉獻社會的進程中
書寫無愧於時代的壯麗篇章!
圖文來源於網絡
原標題:《一二九運動 | 勿忘國恥 吾輩當自強》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