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民族出版社攜《壯族傳揚歌100首》《古詩漢壯對譯》亮相書展

2020-12-24 網易

2020-12-21 12:42:23 來源: 中國新視野網

舉報

  12月17日,為期4天的2020廣西書展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舉行。12月19日,廣西民族出版社舉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壯族傳揚歌100首》《古詩漢壯對譯》分享會」,攜這兩本新書亮相2020廣西書展。

  

  《壯族傳揚歌100首》《古詩漢壯對譯》分享會 黃浩雲 攝

  分享會在廣西壯文學校學生代表用壯漢雙語朗誦的《壯族傳揚歌100首》《古詩漢壯對譯》中拉開序幕,令觀眾感受到了貼近現實、通俗易懂、富於韻律、朗朗上口的壯族傳揚歌的魅力,感受到了將典雅的漢語古詩與日常壯語糅合而成的別樣滋味。

  

  壯族傳揚歌100首

  據介紹,壯族「傳揚歌」,本義是「勸人歌」「勸善歌」,是壯族民間倫理道德長詩的總稱,產生於壯族人長期的生產勞動和生活實踐中,是他們用樸素理念處理社會問題和人際關係過程中的經驗總結和智慧結晶,經過長期演變,逐漸形成某種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升華為民族文化傳統,轉化為民族生活方式,凝結為倫理道德,衍變成民族文化精神。壯族傳揚歌是獨具特色的少數民族倫理道德歌,是壯族人民的文化瑰寶。千百年來,傳揚歌在壯鄉影響深遠,生動而深刻地引導壯鄉人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壯族傳揚歌100首》以已出版的古壯字抄本和標註新壯文為底本,精選100首寓意深刻、發人警醒的作品,訂正舛誤,細加解讀,重新翻譯,並配以手繪插圖。用「歌」來傳播、傳承壯族優秀傳統文化是這本《壯族傳揚歌100首》少兒繪本的策劃初衷。編者期望這本書能以「歌」的形式陪伴青少年成長,在「歌」中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幫助青少年從小樹立良好的素質品格、生活習慣,自覺提高道德實踐能力,增強文化自信,形成一種向上、向善的力量。出版該書,可以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古詩漢壯對譯

  《古詩漢壯對譯》編譯者藍漢光之子藍岱笙介紹說,父親從浩如煙海的的《詩經》、兩漢樂府、南北朝民歌以及唐詩、宋詞、元明清民歌民謠中精選120多首經典古詩,將這些膾炙人口的古詩譯成今用的標準壯文詩句,歷經約30年時間,殫精竭慮,將經典一一重現。

  廣西廣播電視臺綜合廣播新聞910評論員、主持人、主任編輯韋波以壯漢雙語朗誦了唐代詩人王維的絕句《相思》、樂府雙璧之一的《孔雀東南飛》片段、千年傳唱的越地民歌《越人歌》片段。

  廣西民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蒙元耀介紹了廣西區內少數民族民間文學與漢語言文學的相互輝映的情況。他們認為,將漢語古詩詞翻譯成壯文,賦予古詩以民族特色,有利於壯族人特別是壯族青少年對漢語古詩詞的閱讀和理解,必然會受到讀者歡迎,因此將會有長久的生命力。

  

  嘉賓為讀者籤售

  讀者表示,通過活動感受到了民族文化和傳統文化魅力,增強了文化自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一個國家和民族如果喪失了根脈,丟掉了靈魂,就無法在世界上立足。在新時代,要將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與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統一、緊密結合,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讀者也希望有更多此類活動,繼續深入推廣全民閱讀和建設書香社會。(文旅中國,郭凱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廣西民族出版社攜《壯族傳揚歌100首》《古詩漢壯對譯》亮相廣西書展
    12月17日,為期4天的2020廣西書展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舉行。12月19日,廣西民族出版社舉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壯族傳揚歌100首》《古詩漢壯對譯》分享會」,攜這兩本新書亮相2020廣西書展。
  • 《壯族傳揚歌100首》《古詩漢壯對譯》亮相廣西書展
    12月19日,廣西民族出版社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壯族傳揚歌100首》《古詩漢壯對譯》分享會」,亮相2020廣西書展。參加此次活動的嘉賓有《壯族傳揚歌100首》主編,中央民族大學原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黃鳳顯,廣西民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蒙元耀,廣西民族語文研究中心主任黃如猛,廣西廣播電視臺綜合廣播新聞910評論員、主持人、主任編輯韋波,《古詩漢壯對譯》編譯者藍漢光之子藍岱笙。
  • 《農星之路——廣西農業創業案例》亮相2020廣西書展,為農業創業者...
    12月17日至20日,2020廣西書展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主會場)及全區各市新華書店(分會場)舉辦。廣西民族出版社攜《農星之路——廣西農業創業案例》亮相書展,並於19日上午展開「品味《農星之路》交流三農創業」直播活動,與書友分享該書背後的農業創業故事。
  • 廣西壯族民族服飾圖案元素及特徵有哪些?
    廣西壯族服飾依據本土生態環境、民族文化的影響而呈現獨特的服飾特色。常見的壯族服飾自清朝末年以前,都是自己紡織、自己縫製的,女子的服裝比男子多彩些,女子服裝的圖案紋樣大抵分布在服飾的衣領、袖口、腰帶以及圍裙等富有細節化的分布,女子的頭飾也有紋樣的裝飾。由於氣候的原因,廣西壯族服飾以藍黑色衣裙、衣褲式短裝為主。
  • 廣西壯族民族服裝的設計元素和特點是什麼?
    這些壯族服飾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的熱愛,特別是一些圖案的圖案與生產生活、自然生態的肌理密切相關。壯族服飾的實用功能體現了民族信仰、社會倫理、審美禮儀等文化內涵。根據《天下郡國利病書》,「壯人花衣短裙,男子著短衫,名曰黎桶,腰前後兩幅掩不及膝,婦女也著黎桶,下圍花幔。」廣西壯族服飾根據當地生態環境和民族文化的影響呈現出獨特的特點。
  • 2020上海書展,上海文藝出版社有哪些新書
    首部全景展現上海抗疫的紀實文學《第一時間》、「回歸上海」的《收穫長篇專號2020春卷》《收穫長篇小說2020夏卷》、首次集結5本亮相的「讀城」系列、首次推出的「作家餐桌計劃」……在2020上海書展,上海文藝出版社將攜旗下品牌機構——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故事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上海咬文嚼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打造一場滿溢書香的文化盛宴。
  • 校友會2020廣西壯族自治區一流專業排名,廣西大學第一
    哪些專業是2020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大學的最好專業?  備受矚目的2020年全國高考即將到來,為了給2020年全國高考考生選擇報考廣西壯族自治區大學及專業提供權威參考指南。近日,由全國第三方大學評價諮詢機構艾瑞深校友會網(Cuaa.Net)撰寫的《2020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高考志願填報指南》一書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報告最新發布校友會2020中國一流專業排名、2020廣西壯族自治區一流專業排名等。
  • 2020上海書展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王焰社長推薦十種好書
    8月12日,2020上海書展將如期而至。據「書香上海」消息,自7月18日起至本屆書展開幕,「書香上海」將推出「2020上海書展社長、總編輯薦書」專欄,邀請各出版單位負責人向書迷們推薦本單位亮相書展的新書好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的十大好書,你喜歡哪一種?
  • 《農星之路——廣西農業創業案例》直播活動舉行
    《農星之路——廣西農業創業案例》新書直播現場。廣西新聞網記者 黎瑩瑩 攝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20日訊(記者 黎瑩瑩)12月19日,廣西民族出版社在廣西書展上舉辦了「為農業創業者點一盞燈——《農星之路——廣西農業創業案例》」直播活動。
  • 愛唱廣西各民族的原生民歌的組合——梢麗組合
    「梢麗」在壯語裡是「漂亮姑娘」的意思,梢麗組合是四位來自廣西不同民族的年輕姑娘組成的,她們是由壯族的潘婷、侗族的姚啟媛、布依族的韋新琳、以及漢族的劉海嘉。雖然她們來自廣西不同的民族,但都因為熱愛山歌走到了一起。她們擅長演唱廣西各民族的原生民歌,歌聲裡既有精湛的技巧,同時也保留了古老民歌淳樸的味道。
  • 第17屆『上海書展』來了!「未來圖書館」首度亮相!
    東一館1層匯集了各地出版社的書籍,就像是熱鬧的書攤,今年也是特殊的一年,可以看到場館內的讀者大多佩戴好了口罩~雖然上海這幾天持續高溫,依然擋不住很多人逛書展的熱情。與抗疫主題相關的書籍,向讀者科普防疫知識~那些黑白的片段,喚起的是無數人舉國抗疫的記憶~還有關於老上海的故事書籍,在這也能找到~上海書展今年首設的「未來閱讀館」,是一大亮點!在現今的形勢下,聽書和知識付費儼然成為了一種新的風潮!這裡匯集閱文集團、七貓小說、喜馬拉雅、蜻蜓FM、悅悅圖書等數字展團,集中展示數字閱讀的渠道平臺、內容產品、技術形態、IP運作等新技術、新模式。
  • 歌海裡頌唱壯美廣西——廣西各地各部門精心策劃組織「壯族三月三...
    在「扁擔節」上,各族群眾載歌載舞,向八方賓朋展現獨特民族風情和精神風貌。下洛「扁擔節」只是2019年廣西「壯族三月三」系列活動的一個縮影。我區各地各部門在今年「壯族三月三」期間,認真策劃、精心組織了近千場活動,各族人民歡欣鼓舞,以最優美的民族歌舞、最美味的佳餚、最醇香的美酒,頌唱和展示壯美廣西新風貌。
  • 2019唱遊絲路 壯美廣西——廣西「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活動...
    「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8小時大直播,以「唱遊絲路 壯美廣西」為主題,並首次邀請青海衛視、寧夏衛視、重慶衛視、貴州衛視、雲南衛視等5家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省區市衛視主持人和嘉賓,聯合呈現廣西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各兄弟省區市的民族大團結、大融合、大發展的壯美畫卷。
  • 民族服飾設計創意大賽廣西複賽舉行
    11月14日晚7點,由一帶一路網、中外交流網主辦,一帶一路網西南管理中心聯合主辦的「2020第二屆《我從遠古走來》56個民族服飾形象展演暨民族服飾設計創意大賽廣西複賽
  • 廣西百餘壯族小學生「飈壯語」 講述趣味小故事
    鍾建珊 攝中新網南寧10月31日電 (鍾建珊)10月30日至31日,來自廣西57所壯漢雙語小學的116名壯族小學生匯聚南寧,他們之中年齡最大者13歲,最幼者7歲,均不約而同穿起了壯族特色民族服飾,用壯語講述壯鄉發展趣味小故事。第四屆廣西小學生講標準壯語故事比賽此間在南寧舉行。廣西教育廳民教處處長韋蘭明31日表示,今年是《壯文方案》頒布60周年。
  • 設計師雷甜深挖壯族元素 布縵鷲雷亮相國際時裝周
    2019年10月的羅馬尼亞時裝周上,來自中國廣西的獨立設計師品牌——「布縵鷲雷」大放光彩,西方模特們身著不一樣的中國民族風服裝華麗亮相,尊重民俗又不失奢華,傳承經典又大氣凜然,全場觀眾紛紛拿出攝影設備,留下這華美一幕
  • 上海譯文出版社「世界學術經典(英文版)」系列亮相上海書展
    「世界學術經典(英文版)」系列日前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發行第一輯,在2019上海書展首發亮相。該系列叢書由莊智象領銜的上海時代教育出版研究中心研發,計劃出版105部,涵蓋馬克思主義、中國傳統經典、人文學科、社會學科、自然科學哲學等領域,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為各書撰寫導讀,對內容進行必要的注釋,預計兩年內全部出版完成。
  • 壯族三月三 廣西除了文旅還有祭祀儀式
    世界人民足不出戶即可感受廣西壯鄉的民族文化魅力。2014年,「壯族三月三」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將「壯族三月三」確定為法定假期。「壯族三月三·那坡風流街」連續舉辦多年,已經成為廣西邊關民俗文化旅遊重要活動。這一文化盛會,得到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關注。今年按照自治區有關調整三月三假期統一部署,「壯族三月三·那坡風流街」也開展了線上「雲遊」活動。
  • 疫情難斷同胞情 廣西辦民族活動臺胞熱烈「網」來
    廣西百色學院臺籍教師謝乙德在臺灣新北市與同校的廣西教師「雲互動」,創作VLOG,介紹廣西。這是今年廣西桂臺各民族歡度「壯族三月三」活動期間的場景。今年的活動雖然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但臺胞「雲上」踴躍參與該活動。賀州民眾通過微信視頻與臺灣阿美同胞「雲上」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