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為期4天的2020廣西書展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舉行。12月19日,廣西民族出版社舉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壯族傳揚歌100首》《古詩漢壯對譯》分享會」,攜這兩本新書亮相2020廣西書展。
《壯族傳揚歌100首》《古詩漢壯對譯》分享會 黃浩雲 攝
分享會在廣西壯文學校學生代表用壯漢雙語朗誦的《壯族傳揚歌100首》《古詩漢壯對譯》中拉開序幕,令觀眾感受到了貼近現實、通俗易懂、富於韻律、朗朗上口的壯族傳揚歌的魅力,感受到了將典雅的漢語古詩與日常壯語糅合而成的別樣滋味。
壯族傳揚歌100首
據介紹,壯族「傳揚歌」,本義是「勸人歌」「勸善歌」,是壯族民間倫理道德長詩的總稱,產生於壯族人長期的生產勞動和生活實踐中,是他們用樸素理念處理社會問題和人際關係過程中的經驗總結和智慧結晶,經過長期演變,逐漸形成某種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升華為民族文化傳統,轉化為民族生活方式,凝結為倫理道德,衍變成民族文化精神。壯族傳揚歌是獨具特色的少數民族倫理道德歌,是壯族人民的文化瑰寶。千百年來,傳揚歌在壯鄉影響深遠,生動而深刻地引導壯鄉人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壯族傳揚歌100首》以已出版的古壯字抄本和標註新壯文為底本,精選100首寓意深刻、發人警醒的作品,訂正舛誤,細加解讀,重新翻譯,並配以手繪插圖。用「歌」來傳播、傳承壯族優秀傳統文化是這本《壯族傳揚歌100首》少兒繪本的策劃初衷。編者期望這本書能以「歌」的形式陪伴青少年成長,在「歌」中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幫助青少年從小樹立良好的素質品格、生活習慣,自覺提高道德實踐能力,增強文化自信,形成一種向上、向善的力量。出版該書,可以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古詩漢壯對譯
《古詩漢壯對譯》編譯者藍漢光之子藍岱笙介紹說,父親從浩如煙海的的《詩經》、兩漢樂府、南北朝民歌以及唐詩、宋詞、元明清民歌民謠中精選120多首經典古詩,將這些膾炙人口的古詩譯成今用的標準壯文詩句,歷經約30年時間,殫精竭慮,將經典一一重現。
廣西廣播電視臺綜合廣播新聞910評論員、主持人、主任編輯韋波以壯漢雙語朗誦了唐代詩人王維的絕句《相思》、樂府雙璧之一的《孔雀東南飛》片段、千年傳唱的越地民歌《越人歌》片段。
廣西民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蒙元耀介紹了廣西區內少數民族民間文學與漢語言文學的相互輝映的情況。他們認為,將漢語古詩詞翻譯成壯文,賦予古詩以民族特色,有利於壯族人特別是壯族青少年對漢語古詩詞的閱讀和理解,必然會受到讀者歡迎,因此將會有長久的生命力。
嘉賓為讀者籤售
讀者表示,通過活動感受到了民族文化和傳統文化魅力,增強了文化自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一個國家和民族如果喪失了根脈,丟掉了靈魂,就無法在世界上立足。在新時代,要將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與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統一、緊密結合,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讀者也希望有更多此類活動,繼續深入推廣全民閱讀和建設書香社會。(文旅中國,郭凱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