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良辰美景,曹操帶著八十三萬大軍,面對浩浩長江,躊躇滿志,橫槊賦詩,發下這樣的宏願。知道龐統獻連環,如果有火攻,肯定不妥,但是常識清晰地告訴他,交戰之時,正值隆冬,北風勁吹,自己在江北,東吳軍在江南,周瑜想用火攻?呵呵,小周郎就準備燃燒自己吧!
林志玲版小喬,迷倒了多少人,無怪乎曹公動心
周都督當然不能示弱,意氣風發,設下苦肉計,坐著樓船,親自探查曹軍水寨,並且在初次水戰中取得勝利,只待後續火燒連營,大破曹操。
周瑜於山頂看隔江戰船,盡入水寨。瑜顧謂眾將曰:「江北戰船如蘆葦之密,操又多謀,當用何計以破之?」眾未及對,忽見曹軍寨中,被風吹折中央黃旗,飄入江中。瑜大笑曰:「此不祥之兆也!」
不過,得意忘形正觀之際,忽狂風大作,江中波濤拍岸。一陣風過,颳起旗角於周瑜臉上拂過。瑜猛然想起一事在心,大叫一聲,往後便倒,口吐鮮血。諸將急救起時,卻早不省人事。正是:一時忽笑又忽叫,難使南軍破北軍。
周瑜對勘察曹營很滿意
是啊,一陣風吹醒周瑜:大冬天的,哪裡來的東風?
周瑜一病不起,眾人不解,連軍醫也束手無策,諸葛亮探視,開出「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藥方,讓周瑜一躍而起,懇請諸葛亮借東風。
諸葛亮是大言不慚,吹牛不上稅,「亮雖不才,曾遇異人,傳授奇門遁甲天書,可以呼風喚雨。都督若要東南風時,可於南屏山建一臺,名曰七星壇:高九尺,作三層,用一百二十人,手執旗幡圍繞。亮於臺上做法,借三日三夜東南大風,助都督用兵,何如?」
周瑜雖然是對諸葛亮嫉妒的牙根都痒痒,此時為了能打勝仗,對諸葛亮有求不應,真的設立七星壇,讓諸葛亮借東風。這諸葛亮也不含糊,真的裝模作樣。不如此,不能騙取周瑜片刻信任,自己也不能順利脫身。
諸葛亮意氣風發
魯迅先生曾經點評:諸葛亮智慧若妖。的確,這個凡人,怎麼可能影響天氣,改變天氣呢?
其實,機會都是給有準備的人,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諸葛亮多年居於南陽,走遍荊襄九郡,踏遍江東八十一州,了解每地的風土人情,天文地理狀況,在與曹軍對抗之際,諸葛亮單獨生活在小船上,估計是早已於當地漁民了解到微氣象,清晰地了解交戰之地,每年某個階段天氣會發生變化,所以才對周瑜打下保票借東風。其實,哪裡是借東風,只是對當地微氣象比別人更了解一點罷了。
在草船借箭時,諸葛亮其實已經說出了這個秘密,「為將而不通天文,不識地利,不知奇門,不曉陰陽,不看陣圖,不明兵勢,是庸才也。」首先說的就是天文,只是很多人未理會而已。
諸葛亮睿智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甜,或者說諸葛亮吹牛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諸葛亮之所以能夠成功,全靠數十年對天文知識的了解和掌握,他的聰明和睿智,全是背後默默求索、探查、學習後的結果。
這對我們比不上諸葛亮的人是否是個啟示呢?讓我們更加勤奮,更加深入實際調查學習,通過親自學習變得睿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