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諸葛亮借東風是真的嗎?他是怎麼借的東風?

2021-02-07 向前看世界 向後看歷史

赤壁之戰諸葛亮借東風的故事是真的嗎?話說三國形成時期,孫權、劉備聯軍於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一帶大敗曹操軍隊,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著名戰役。赤壁之戰,曹操自負輕敵,指揮失誤,加之水軍不強,終致戰敗。孫權、劉備在強敵面前,冷靜分析形勢,結盟抗戰,揚水戰之長,巧用火攻,創造了中國軍事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下面和趣歷史小編一起去看看。

歷史上的赤壁之戰,大體進程是這樣的:

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南徵荊州。

八月,荊州牧劉表逝世,少子劉琮繼位,駐襄陽。劉備屯樊城。

九月,曹操到達新野,劉琮瞞著劉備,不戰而降。劉備倉促南撤,敗走夏口。曹操進軍江陵,欲趁勢徵服江南。

十月,諸葛亮出使江東。孫權決計聯劉抗曹,命周瑜、程普為左右督,魯肅為贊軍校尉,會合劉備軍,進至赤壁。

十一月至十二月,孫劉聯軍在赤壁與曹軍初次交戰,曹軍失利,退至江北烏林一帶。曹軍發生疾疫,將士多有死者,乃將戰船相連。黃蓋詐降,火燒赤壁,大破曹軍。曹操自華容道北歸。

當然赤壁之戰的功臣不知周瑜一個,另一個便是他既愛又恨的合作夥伴和宿敵諸葛亮。諸葛亮草船借箭、借東風,是讀者再熟悉不過的故事了。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使用了很多藝術手段,讓讀者對諸葛亮呼風喚雨、能掐會算的能力大為驚異。首先,讓我們重溫一下這個故事:

赤壁之戰前夕,周瑜已經做好了準備,要發動火攻一舉燒毀曹軍的戰船,打敗曹操。但周瑜忙中出錯,竟然沒有想到火攻對風向的要求很高,而隆冬時節長江中遊一帶多刮西北風,沒有東南風。如果就著西北風放火,曹軍處於上風頭,剛好燒了自己,根本燒不到曹軍。

周瑜想不出辦法,一下子病倒了。諸葛亮當時在周瑜軍中幫著出謀劃策,他知道周瑜的病因,便給周瑜開了一個"藥方":"欲破曹軍,須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讓諸葛亮想辦法"搞"來東風,諸葛亮當即答應:"可以借。"於是周瑜讓人建起一座七星壇。諸葛亮裝模作樣地上壇作法。要"借東風"。到了作戰那天,果然東南風大起,周瑜乘機發動進攻,一舉擊攻了曹軍。

其實,諸葛亮是善於預測天氣,他是通過預報知道這一天有東南風的,根本就不是"借"來的。這不過是諸葛亮氣象學方面知識的一次實踐而已。那諸葛亮是如何得知赤壁之戰之時會刮東南風?何時刮東南風呢?

赤壁在亞洲東部的長江中遊地區。在冬季時,陸地降溫比海洋快,因此在亞洲中部地區常形成冷高壓,如西伯利亞高壓。這樣,赤壁地區在那時應盛行西北風。

不過長江中遊地區要在隆冬時節颳起東南風不是沒有可能的。總括來說有兩種可能。

1.由於大氣運動是複雜而多變的,很可能在赤壁地區西邊偶然地出現了一個小低壓。北半球的低壓為氣旋,氣流逆時針流入。這樣,在低壓東部的赤壁就正好吹起東南風。

2.也有可能是在赤壁東邊出現了一個小高壓。北半球的高壓為反氣旋,氣流順時針流出。這樣,高壓西部的赤壁地區就正好吹起東南風。

所以,"借"東風的真相其實是:

一個小高壓在赤壁以西形成,並逐漸向東移。當此反氣旋經過赤壁地區時,赤壁地區受其影響,晚上大霧,白天晴好。當此反氣旋移動到赤壁地區以東時,赤壁地區在其作用下,盛行東南風。東風也就"借"來了。至於孔明能預料到東南風也有以下幾種可能。

1.他精通天文地理知識,可以根據當時的一些自然現象來判斷氣候的反常。

2.可能是東南風已經開始刮,孔喻二人隨機應變做出的軍事決策並不是做好準備"等"東風。

3.的確有可能借東風燒赤壁是訛傳,在無風的狀態下,利用一些地形因素也能放火燒曹軍。

不過,對於這個問題史學界一直都有著爭論。作為普通人,我們寧願相信羅貫中所說的這一切只是諸葛亮的神乎其技吧!

相關焦點

  • 諸葛亮真能借東風嗎?
    諸葛亮借東風,只是《三國演義》裡面作者的杜撰,為了烘託諸葛亮的高大和智慧的形象。那麼為何作者要寫諸葛亮借東風呢?首先:為了藝術加工的需要,為以後諸葛亮種種的神奇與智慧作鋪墊,讓一登場沒多久的諸葛亮蒙上了一筆濃厚的神秘色彩。
  • 「借東風」暗藏玄機,你看懂了嗎?
    既然「借東風」這個故事的影響如此之大,人們自然要問:這可能嗎?歷史上真的發生過「諸葛亮借東風」的故事嗎?這個故事究竟從何而來?稍微懂點三國的都知道:「諸葛亮借東風」的故事是藝術虛構。據《三國志》等史料記載,曹操率軍進攻荊州後,荊州牧劉表病死,次子劉琮投降。劉備向南撤退,在當陽長坂地區被曹軍精銳的虎豹騎打得大敗。
  • 孔明之變化神鬼莫測——借東風背後,諸葛亮有著怎樣的戰略考量?
    ,自然就得按照三國演義來說,諸葛亮就要開始借東風的計劃了。 在這個時候,諸葛亮的機敏,甚至是有點兒狡詐的一面來了,諸葛亮開始來了一招故弄玄虛,他對江東勢力的所有人說自己會借東風,周瑜自然是不相信諸葛亮會這樣通天的本事,但是周瑜知道,想要戰爭取勝,這一場東風可真的太重要了。
  • 「吹牛」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個諸葛不神奇,也談諸葛亮借東風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良辰美景,曹操帶著八十三萬大軍,面對浩浩長江,躊躇滿志,橫槊賦詩,發下這樣的宏願。知道龐統獻連環,如果有火攻,肯定不妥,但是常識清晰地告訴他,交戰之時,正值隆冬,北風勁吹,自己在江北,東吳軍在江南,周瑜想用火攻?呵呵,小周郎就準備燃燒自己吧!
  • 諸葛亮登七星壇借東風,為何反覆上下祭壇三次,周瑜死前道破玄機
    在歷史上,劉備孫權5萬聯軍在赤壁迎戰,當時曹操帶領80萬大軍,這在數量上的確不佔優勢,但是諸葛亮周瑜使用火攻之計登七星壇借東風,再配合龐統的連環計
  • 創意的「借東風」
    文/犢家記者-河北師範大學匯華學院 大M 圖/金犢獎獲獎作品不繞圈子,那所謂的借東風,也就是把文學上的修辭手法用到廣告設計中來
  • 諸葛亮登七星壇借東風,為何上壇三次下壇三次,周瑜死前道破玄機
    孫權、劉備5萬聯軍在赤壁迎戰曹操80萬大軍,諸葛亮、周瑜使用火攻之計,再配合龐統的連環計,讓曹操大軍頃刻間葬身火海。曹操兵敗如山倒,在收拾殘兵敗將後,倉皇逃回北方,從此再無南徵之力,也由此奠定了魏、蜀、吳三分天下的政治局勢。赤壁之戰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為世人所歌頌。唐代詩人杜牧有詩云:「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 赤壁之戰中的火燒連營計劃,真的非要藉助東風不可嗎?
    然而曹操乃一世之雄,座下謀士亦非浮名之輩,怎會算不到孫劉主臣,可能借火攻改變兵力懸殊的戰局?況且,曹操自是用火高手,早在官渡之戰中,火燒烏巢重創袁紹,今後統一北方,豈會不曉火之神威?然而曹操還有一番籌算,火攻需借風勢,而時值隆冬,西風、北風吼叫,曹操自北而南攻,孫劉若在南岸用火,只需惹火燒身的了局。
  • 北京天氣突然變黑,從諸葛亮借東風到現代的氣象戰爭
    21日下午3點多,北京天空突然宛如黑夜,緊接著就電閃雷鳴,讓人紛紛稱奇,這自然是自然現象,但也有不少人開玩笑是氣象戰爭,2017年有一部叫《全球風暴》的電影描繪了氣象戰的場景,我國的飛彈叫「東風」,美國一個軍火公司叫「雷神」,這些都說明了人類對於「呼風喚雨「 能力的嚮往, 而氣象也的確深刻的影響著人類歷史
  • 諸葛亮借七星燈續命失敗,為何不再來一次?這2種後果他承擔不起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之所以魅力這麼大,很大程度就是因為他在書中的「名場面」實在是太多,三氣周瑜,赤壁之戰,七擒孟獲,相信只要認真讀過《三國》的人,沒有人不被諸葛亮的魅力所折服。但是,是英雄就遲早也會有落幕那一天,諸葛亮也不例外,但他始終都是一位心繫社稷的良臣,哪怕在臨死那一刻,他也要選擇用七星燈來續命,以完成他在蜀國的素願,但諸葛亮使用七星燈續命之時,卻是失敗了。但即便是這樣,諸葛亮為什麼不選擇再來一次呢?因為有兩種後果他承擔不起。
  • 歷史上周瑜是怎麼死的?真的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
    赤壁之戰期間,諸葛亮只身前往東吳,也就在這段時期,周瑜多次輸給了臥龍先生——諸葛亮。大戰結束以後,周瑜被諸葛亮氣了3次,而且在最後一次還直接被氣死了。 赤壁之戰結束後,曹操回到了許昌,並只留下了曹仁、張遼、夏侯惇等人鎮守荊州地區。曹軍士氣低落,因此荊州地區就成了劉備、孫權搶奪的「肥肉」。
  • 諸葛亮真借過東風?—《三國演義》導讀
    3.舌戰群儒 這個故事敘述的是諸葛亮與東吳謀士的一場辯論。諸葛亮在此情境之下來到江東,其險情險境可見一斑。但是,歷史總是會成就一些冒險家的事業的。諸葛亮憑藉聰明才智和伶俐口才,以一當百,曉以厲害,舌戰群儒,極盡其鋪張之聲勢、諷刺挖苦之能事,終於說服孫權下定決心,為孫劉聯軍合夥抗曹奠下基礎。在這場口舌之戰中,七八個儒生輪番詰問,步步緊逼,一個比一個嚴厲尖刻。
  • 赤壁大戰首功到底是諸葛亮還是周瑜?總算有了客觀評價
    赤壁大戰是爭議比較多的一場戰役,有人說沒有諸葛亮借東風赤壁大戰就不會贏,首功應該歸屬諸葛亮;也有人說諸葛亮在赤壁大戰中根本就沒有出現,調兵遣將、戰略部署全都是周瑜,所以赤壁大戰和諸葛亮沒有關係,實際是周瑜打贏了曹操;更有甚者,找出三國志和一些野史,乾脆說赤壁大戰根本就不存在,而是曹操士兵水土不服,生病嚴重,曹操自己燒了戰船撤軍而已
  • 京劇:群英會·借東風(葉盛蘭、 譚富英、馬連良、蕭長華、裘盛戎、袁世海)
    《借東風》是京劇傳統經典劇目,取材於古典小說《三國演義》,是繼「群英會」蔣幹盜書,黃蓋詐降曹營,龐統勸說曹操連鎖戰船,「欲破曹兵,須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條件下,孔明在南屏山築臺祭風。然周瑜忌材,埋伏將士,欲害孔明。孔明見東風一起,悄然來到江邊,與奉命準備的趙子龍相見,迴轉夏口。
  • 外國版孔明借東風:「霸王行動」一場天氣預報的豪賭
    赤壁之戰是《三國演義》的轉折點,孔明借東風火攻曹操大營。此計策能夠完美地執行,天氣因素東風是關鍵。小說作者利益層層推進的手法,虛構了諸葛亮借東風的神秘性,烘託出古代戰爭天氣的關鍵作用。在近代戰爭,代號為「霸王行動」的諾曼第登陸,同樣是經過精心策劃,在最後一刻利用了準確的天氣預報,最後登陸成功,改變了二次大戰結局的一場豪賭。
  • 歷史上周瑜怎麼死的?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
    來源:網絡《三國演義》中記載赤壁之戰,諸葛亮可謂是大出風頭,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整個赤壁之戰好像成了諸葛亮的一場個人秀
  • 周瑜真是被諸葛亮氣死嗎?如果不是,那周瑜是怎麼死的?
    赤壁之戰記載在《三國演義》中。在這部電視劇中諸葛亮可以說是智慧的化身,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整個赤壁之戰中似乎成了諸葛亮的個人秀,周瑜也開始嫉妒了,主將周瑜則成了一個嫉妒賢能的小人形象。赤壁之戰後,周瑜率兵和曹仁爭奪荊州,諸葛亮卻趁虛而入,佔領了南郡和襄陽。周瑜被氣到吐血。
  • 諸葛亮是歷史上厲害的軍事家,他真的是個神奇的人物嗎?
    真實的諸葛亮是怎麼樣的呢?《三國演義》把火燒博望-劉備、草船借箭-孫權、借東風-虛構、智算華容-瞎扯、三氣周瑜-亂彈琴、七擒孟獲-添油加醋、空城計-子虛烏有,進行刻意杜撰。真實的他,在未取得成都之前,他一直只是個搞後勤的糧食局長或後勤部長。
  • 故事:​諸葛亮登壇借風,為何反覆上下3次?起風后周瑜才明白
    諸葛亮足智多謀,料到周瑜乃是心病,在他來看望周瑜時,取來紙筆,寫下了十六個字遞給周瑜,說道:「我知都督病根,即刻開方對症,若藥不治疾,不取分文!」,他又驚又喜,身體頓時康復,只見紙上寫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原來諸葛亮早就猜到他要用火攻,而且還知道自己的難處,情急之下,周瑜也顧不得許多,當即問道:「先生既知我病根,可有良方?」,諸葛亮當然有,一五一十的把自己呼風喚雨的本事說了一遍,周瑜還真信了,立馬按照諸葛亮安排的來做,又是調兵又是搭臺。
  • 蘇軾的念奴嬌,為何只寫周瑜而不寫諸葛亮?赤壁之戰的真相是什麼
    以「念奴嬌」為詞牌的詞中,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非常著名,這首詞提到了赤壁之戰並歌頌周瑜。可能有人要問了,詞中「羽扇綸巾」說的不是諸葛亮嗎?蘇軾歌頌的為什麼是周瑜,不是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