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觀眾最近看了熱播大劇《那年花開月正圓》之後都有一種「翻身逆襲」的快感。女主周瑩,在經歷了夫死、沉塘、被誣陷等人生坎坷之後終於走上了洗刷冤屈,逐步邁向商界強者的逆襲之路。
商戰從開篇開始一直貫穿劇情始終,在周瑩重振吳家東院的過程中,編劇將看點十足的商戰細節全視角呈現給觀眾。
在清末的動蕩時局中,周瑩力破傳統舊思想,帶領一群有著經商理想的青年俊傑,經歷商海浮沉與利益之間的博弈,將秦商信諾重本的大義形象刻畫的淋漓盡致。
而在接下來的劇情中,周瑩與沈星移將遠赴迪化經營布匹生意,打響「絲綢之路」上的商業之戰,與當下國家推行的一帶一路政策不謀而合。《那年花開月正圓》為觀眾還原了大時代下「大義秦商」的良苦用心。
《那年花開月正圓》傳遞正三觀、正能量的同時,用更為直觀、有趣的故事形式為觀眾解讀了現代「一帶一路」的深遠意義與影響力。
除了迪化賣布貼合「一帶一路」國家現實政策外,「茶馬古道」、「走西口」等貿易經商實踐同樣向觀眾展示了一代陝西商人以「忠」為核心價值,以「道」為經營理念,以「勇」為行為特色的精神架構,對當代商人具有極高的指導意義。
《那年花開月正圓》以陝西省涇陽縣安吳堡吳氏家族的史實為背景,講述了清末出身民間的陝西女首富周瑩跌宕起伏的一生。
近年來以「大女主」為主題的電視劇屢見不鮮,今年更多達十餘部之巨,創作規模可謂空前絕後。
在這樣的電視市場行情下,《那年花開月正圓》很容易會被觀眾界定為「大女主劇」,然而該劇不能僅僅定位為「一個女人的逆襲之路」,更具有價值的,是其真實再現了清末秦商在商海中披荊斬棘、破釜沉舟的熱血燃情。
雖然劇中孫儷與兩位男主之間的情感糾葛賺足了觀眾的笑與淚,但時代、商戰、成長才是這部劇的精髓所在。透過劇中角色的恩怨情仇,命運糾葛,觀眾能看到,關乎一個家族榮辱興衰的,是誠信不欺的經營之道。
周瑩到吳家做學徒時,吳大當家吳蔚文既欣賞周瑩的悟性,又怕其聰明反被聰明誤,於是親自向其傳授自己作為商人的「三硬」精神:人硬、貨硬、脾氣硬,以及「東院發家靠的是兩個字:誠,貨真價實。信,信譽卓著」。
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卻體現了雲橘波詭的亂世之中,秦商能保持本心,在經商中追求大義,屹立於商海的秘密。
經商如做人,以誠相待,方可贏得人心,《那年花開月正圓》正是用劇中人物的正能量不斷感染觀眾,來達到「以劇療心」的目的,充分展現了「誠信劇」的大格局。
當然,除了人物角色對正能量的傳遞值得肯定之外,《那年花開月正圓》作為「原創劇」的價值也非常值得行業參考。
歷時5年的劇本創作研磨、長達8個月的拍攝時長、陝西秦文化民俗專家入組的指導,整個劇組對電視劇的走心創作態度在中國電視劇史上值得被記下濃重的一筆。
為了完整準確地在電視劇中展現清末原汁原味的秦商生活,片方斥資搭建數萬平米的外景、棚內景、外景全部為平地全新搭建,棚內景也將秦商幾大家族各具特色的宅院細緻入微的呈現。
整體布景取景跨越全國五省一市,創作者通過前期調研將陝西涇陽在清末時期的商業街進行系統還原,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對於能直觀體現人物性格特徵的服裝造型,劇組專門邀請了有奧斯卡「新東方主義美學代言人」葉錦添擔綱服裝造型設計。
劇中出現的每一套服裝的款式、色彩、紋路都極為考究,在展現清末東西方文化交融特色的同時,又會根據人物的成長變化進行調整,既兼顧美感,又能真實還原歷史原貌。
拿前二十幾集中出現的喪葬劇情來說,為了更貼合劇中時代的喪葬習俗,劇組甚至在「白髮人送黑髮人」所佩戴纏頭尺布的長短問題上也下足功夫,做到最精準貼合史實。
為了再現涇陽美食,劇組還請到陝西當地一級廚師入組烹飪,涼皮、羊肉泡饃、油潑麵等經典陝西美食都在劇中一一呈現。
從劇本精磨到服化道的極致完美打造,《那年花開月正圓》充分展現了匠人團隊創作良心好劇的誠意,堪稱國劇標杆之作。
不僅對服化道苛求完美,為了呈現秦商群像,劇組對演員也幾經甄選,既有實力派演員孫儷、陳曉、何潤東、胡杏兒、俞灝明等傾情出演,又有黃金「老戲骨」的重磅加盟。
曾攬獲金雞獎、華表獎、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的劉佩琦、兩次榮獲金鐘獎的張晨光,金馬獎最佳男主角謝君豪、《雪山飛狐》中一人分飾程靈素和冰雪兒兩角的戲骨龔慈恩等實力坐鎮,令整部劇演技爆棚。
周瑩的機靈狡黠、忍辱負重,沈星移的紈絝浪蕩實則有情有義,吳聘的溫潤如玉、謙和有禮,看似玩世不恭的周老四,其實父愛爆表,為了女兒毅然放棄了「自由」,吳家大當家吳蔚文,仁義禮信,將秦商的大義展現得淋漓盡致...每一位演員都將劇中的角色演得活靈活現,豐滿了整部劇的血肉,真情實感,令觀眾感同身受。
已經播出的30集,劇情極為緊湊,該劇從商戰及感情兩條線索出發,一條是周瑩與吳聘、沈星移的感情線,周瑩從賣藝的江湖女子變身吳家東院少奶奶,到經歷家族內鬥、入學行商、生死一線後終於洗刷冤屈準備重新開始。
另一條是商戰線,以俞灝明飾演的反派杜明禮為首,用一單軍需用品的生意撥亂涇陽商界,在吳、沈、胡三家中挑撥離間,更不惜使出殺人嫁禍的陰險計策。看似商家互鬥的外表下,實則是清末朝中大臣權利的博弈,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劇情布局,精彩異常。
感情線與商戰線的交織,人物關係網絡的全面鋪開,為接下來周瑩經歷商海浮沉,最終成長為陝西女首富的商海大戰拉開帷幕。
緊湊的劇情完全沒有拖沓長冗之感。可以期待的是,在即將播出的周瑩逆襲翻身的經商之路裡,必然更加精彩。即使是70多集的總長,也不會覺得拖沓。
重複套路,扎堆IP,是造成國內影視劇創作疲敝的兩大誘因,加之「小鮮肉戰略」盛行,更造成了國產劇的發展瓶頸,停滯不前。
反觀《那年花開月正圓》,拋開IP的熱度效應,看似「大女主戲」實則改編自傳奇女性真實故事的劇情更顯厚重。
相比於花哨奪目的特效炫技、頻繁的靠顏值刷臉博取眼球帶來的視覺審美疲勞,觀眾在影視劇發展中也積累了足夠的審美經驗。
比起短暫的感官刺激,觀眾更需要的是濃墨重彩的故事、精良的製作、自然流露的演技等構築良心劇的元素,讓觀眾在觀看過程中汲取精神養料。
《那年花開月正圓》用事實說話,不偏頗單獨群體的喜好,從精良的服化道製作,到演員演技的實力承託,再到故事劇情打磨,每一幀都以歷史的宏觀視角向觀眾展開。
該劇從個人到家族、階級、國運、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立體展示大時局的人物、事件,每一個人物個體都是歷史的一份子,在觀看之後,留給觀眾的更多是對人生的感悟和深思。
整部電視劇就像一個多面玲瓏骰子,每個角度都能帶給人無限新意,這正是內容為王的《那年花開月正圓》自開播以來享譽好評的原因。《那年花開月正圓》目前每晚19:30在東方衛視、江蘇衛視播出;同時,騰訊視頻會員可以在22:00欣賞到同步跟播衛視的內容。接下來的40集,讓我們繼續見證「周瑩式人生」的傳奇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