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心定且安,一個旅行愛好者。
點個關注,帶你了解更多有意思的地方~
今天咱們的目的地是武漢平和打包廠。
一、 這是哪兒?
平和打包廠舊址,位於漢口青島路10號,始建於1905年,是英國商人在漢口舊租界內建立的最早的棉花加工打包倉庫。
經過1918年、1933年、1949年的擴建,平和打包廠成為了由6棟各具特色的單體建築組成的一個建築群。
據百度百科介紹,從1905年到現在,平和打包廠已經成為武漢市現存最為完整的早期工業建築,也是最早的大型鋼筋混凝土建築,廠房規模龐大,內部結構保存完好。
1993年,該廠被定為武漢市優秀歷史建築;2011年被列為武漢市文物保護單位。
如今的平和打包廠,經過改造後,已經成為了武漢文創產業的新地標,不僅聚集了武漢眾多優秀的文創公司,也吸引了很多人前來打卡遊玩拍照。
二、 這裡有什麼看點?
我最初了解到平和打包廠舊址,是始於武漢的一個本地公眾大號——武漢吃貨。
「武漢吃貨」是武漢十點半公司旗下的一個武漢美食類公眾號,有著百萬粉絲,我最初做新媒體的時候,這個號裡的排版、設計等是我經常參考的對象,有一次推送發現,他們的公司搬到了一個叫「平和打包廠」的地方。
我向來對那種文藝、小眾的地方感興趣,前段時間忙裡偷閒,從武昌坐車大老遠跑到漢口,只為見識下這打包廠的真面目。
剛進平和打包廠的時候,著實讓我驚訝到了。從外部看,平和打包廠不算很大,進去之後才發現別有洞天。
幾棟建築圍成了一個院子,天井被現代鋼架擋板半遮住,這避免了陽光的直射,又能接收一定的陽光,這樣的設計讓整個廠房顯得又隱蔽又開放,真是一種奇妙的感覺。
平和打包廠雖然經過了改造,但是主體建築都沒有經過大的改動。在參觀遊覽的過程中,我能很直觀地體會到改造者對這座百年建築的尊重,也能感受到過去與現在風格上的融合。
來平和打包廠,除了欣賞民國風格的建築、打卡拍照外,樓頂的天台也十分值得一去。
樓頂的天台是開放的,站在上頭甚是開闊,你能看見武昌徐東那棟被「剃頭」的綠地中心、你能看見不遠處江漢路上那座安靜矗立的平安大廈、你能看見老漢口街區的擁擠狹窄、你能看見近處原來還有一座鐘樓在為你報時……
三、 門票與交通信息
平和打包廠不需要門票,不過疫情期間需要登記,這個配合下就好。
至於交通,不同的朋友出發點不一樣,我就列出3個出發點僅供參考吧!
1、 武昌火車站:在武昌站坐地鐵7號線,到螃蟹岬站換乘地鐵2號線,到江漢路站下,然後找輛共享單車,按照地圖規劃騎行600米即可到達。
2、 武漢火車站:在武漢站坐地鐵4號線,到洪山廣場站換乘地鐵2號線,到江漢路站下,後續同上。
3、 漢口火車站:在漢口站坐地鐵2號線,到江漢路站下,後續同上。
四、 溫馨提示
近來疫情仍未完全杜絕,小夥伴們注意做好防護工作,天氣還挺寒冷,想去打卡的朋友們,可以趁暖和點再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