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衛的電影永遠有一種別人所不及的美感,電影《花樣年華》裡,旗袍是最具象徵意義的道具。王家衛別出心裁地用張曼玉搖曳生輝的一身身旗袍來演繹故事的發展。在幽暗的燈光場景下,張曼玉不斷更換著旗袍的顏色和款式,塑造出一個東方美人的經典形象。旗袍不僅僅是懷舊,更表達了主人公微妙的心情。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東方人骨子裡重尺度,對女性之美崇尚含蓄,卻也不乏曼妙,而最能勾勒這種曖昧美感的衣裝,莫過於旗袍。用旗袍來演繹那永不褪色的東方端莊大氣之美的宋家三姐妹,
2021年1月20日,一九三四文化產業園攜手江蘇省詩詞協會張文老師發起「夢回民國 尋找遺落的旗袍」話題。2021年2月3日立春,「穿越回民國 旗袍名媛會-立春旗袍朗誦沙龍」, 在一九三四文化產業園三期舉行。這場室內
主題文化沙龍,主持人沈文老師帶大家進入多彩繽紛的旗袍視界。本次現場活動邀請了專業人士講解民國髮型的後現代演變、旗袍文化的「前世今生」、葫蘆絲合奏、旗袍走秀、旗袍詩歌朗誦演示旗袍文化禮儀方面的知識。「沒有一個女人不愛旗袍和穿上旗袍的優雅,正如沒有一個女人不愛照鏡子,穿旗袍的女人正如鏡中花,水中月,不論那花是否嬌豔,那月是否圓滿,只為自我欣賞那被水光揉碎後的一抹倩影,也不枉做女人的一片柔情。這也是發起今天這場沙龍活動的起因。」
「民國是一個很傳奇的時代,民國美人既有傳統的內斂又勇於追逐時代的潮流,她們成為一道獨特而令人嘆賞不盡的風景。而民國美人的各種穿搭和造型也成為很多人爭相模仿的對象。民國名媛範兒,氣質和裝扮永遠是超越美貌的存在,髮型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整體氣質,民國風髮型主要是體現知性美、有涵養,比如宋美齡、陸小曼、周璇、唐瑛、林徽因。」彭飛老師一邊演示後現代民國風髮型,一邊介紹民國髮型的靈魂。
活動的第二個板塊由王筱宏老師給大家講解旗袍文化。「旗袍,是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王筱宏老師與大家分享了多年來對旗袍認知和情懷,講解旗袍基礎的分類,講述旗袍的百年演化,解密我們無法接觸到的旗袍工藝,並給大家進行形體藝術指導。
胡家田和葉順花的葫蘆絲合奏《美旗袍》
活動第三個板塊是由胡家田老師和葉順花老師的葫蘆絲合奏。葫蘆絲常用於吹奏山歌、小調等民間曲調,最適於演奏旋律流暢抒情的樂曲。二位老師帶來的作品《美旗袍》與本場旗袍活動完美融合、相得益彰。
活動第四個板塊是「霸王花」旗袍朗誦詩歌群的老師們帶來的情景旗袍走秀。老師們身著高貴典雅的旗袍集體亮相,為了這次旗袍秀,每一件旗袍都是量身定製,每個人呈現不一樣的雅。
活動第四個板塊是由葉順花老師和沈文老師聯手的旗袍詩歌朗誦。葉順花老師的作品《曼妙身姿國粹衣》和沈文老師的作品《遇見旗袍》。以個人成長、情感體驗、背景故事與佳作相結合的方式,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後的價值。「走在一九三四文化產業園的民國風建築群,我在想,百年前這裡是哪般模樣?如果穿越到民國,我又是怎樣的形象?感謝今天的主辦方一九三四文化產業園,這場沙龍讓我的名媛夙願實現了。」旗袍,作為中國女性優雅的服飾符號,一半是絢燦一半是素雅。為讓更多的成功女性感懷一段心靈深處的回憶,一九三四文化產業園在2021年將舉辦更多的與中國傳統文化緊密相關的線下活動。
劉明靜 江北新區作家協會會員,江北新區1934文化產業園招商部與企劃部負責人。溫柔美麗的甜女子,徜徉在充滿民國氣息的文化園內,靜等著您的到來。(微信15905159810)
【主要嘉賓】
張文 江蘇省詩詞協會「春華詩社」理事,南京市作家協會會員,江北新區作協詩聯散文創作委員會副主任,「霸王花」旗袍朗誦詩歌群發起人,業內號稱浪漫詩人紫蝶。
彭飛 2000年 新加坡toni-guy湯尼英蓋畢業
2012年 上海toni-guy湯尼英蓋大師班畢業2017-2019日本peek a boo學院大師班進修2019年至今為多家美業連鎖沙龍運營管理者,有較高的專業領域知名度
沈文 中國石化音樂家協會會員、南京江北新區作協、朗協、音協會員,揚子「百靈鳥」,在單位從事宣傳工作,連續多年榮獲「中石化優秀通訊員」等稱號,《新江北報》特約記者,多篇文章在省市區和中石化獲獎。2016年受香港澳門民政總署和中華健身舞蹈聯合會邀請,前往港澳主持大型文化交流活動,獲「最佳主持獎」;2019年,跟隨南京廣電主辦的「文藝輕騎兵 社區歡樂行」舞臺,主持了40多場演出活動;2020年1月,登上江蘇百姓春晚的舞臺,獲「最佳個人貢獻獎」。
胡家田 葫蘆絲老師,空軍轉業幹部,曾在揚子石化檢修公司黨辦主任,從事音樂幾十年,自己作詞作曲並演唱多部作品,全國葫蘆絲協會會員。
葉順花 擔任揚子石化幼教科通訊報導工作近30年,多部文章獲獎,目前在大廠軍鼓藝術團擔任主持人,軍鼓, 魔術,朗誦表演,並擔任軍鼓藝術團創作一職。
王筱宏 高級教師,高級模特藝術培訓師,模特藝術評審師,大廠陽光藝術團團長。有「旗袍詩人」的雅號,愛好音樂和文學。南京江北新區作協會員,筆名秋葉驚秋,多部文章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