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在醫學上來講是一種常見的肛腸疾病,但是在醫學方面關於痔瘡的病因,目前還沒有得到明確的證實。有人說十人九痔,可見痔瘡的常見性,那麼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得了痔瘡?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排血
在大便的時候,如果出現排血的現象一定要警惕,痔瘡無論是內痔外痔還是混合痔,最早期的常見狀況就是排血。排血時並沒有痛苦,排便之後就會有鮮血。但是有些時候便血則是因為過於用力,使得糞便擦破了肛道的黏膜,導致擴張血管破裂出血。輕者就是便血,而重者就會變成噴射性的出血,在數天之後就會自動停止,這一點一定要注意區分。
二、瘙癢
一般患有痔瘡疾病的人群,在肛門部位經常會有粘液流出,因為這些粘液分泌物的刺激性,使得肛門周圍產生不適導致瘙癢,甚至會出現類似皮膚溼疹的症狀。如果出現這種狀況一定要注意,不要撓抓,撓抓非常會容易引發細菌感染的情況,一旦感染就會容易出現反覆發作的症狀,這樣就會影響患者正常排便。如果不及時治療,則會導致肛裂,肛瘻等症狀。
三、疼痛
很多人都知道疼痛是痔瘡的明顯症狀,但是這種疼痛一般只發生在外痔症狀上。患者一般會出現肛門不潔,瘙癢,潮溼等情況,一般皮下血腫的時候就會出現疼痛的症狀。疼痛時建議患者儘量不要坐立,選擇趴著的姿勢可以有效緩解疼痛。而內痔一般出現在直腸的無痛區,並不會像外痔一樣有疼痛感。
患上痔瘡之後應該怎麼調節呢?
一、進行適當的運動
在運動時做的主要動作就是提肛,提肛運動非常的簡單,在生活當中站立、行走都可以做這個動作。具體的方法是將全身放鬆之後進行自然的呼吸,呼吸的同時有意識地將肛門向上提,並自然吸氣,呼氣的時候放鬆,這樣一松一提進行30次左右,一天可以進行3~5組的運動。這個動作不僅可以鍛鍊臀大肌,同時還可以有效的起到排便通暢的作用。
二、坐浴
坐浴時水的溫度最好控制在40度左右。一些人總是認為溫度越高就會越容易達到殺菌的效果,其實這個想法是錯誤的,溫度太高非常容易損傷肛周黏膜,在坐浴的時候要注意時間的掌控,20~40分鐘左右最佳。
三、藥物性治療
藥物性治療只是針對外用藥物,因為內服的藥物起效時間非常的慢,一些病情輕的患者可以選用痔瘡膏或者是痔瘡精油,痔瘡膏和精油分為兩大類中藥忌制和西藥忌治,通常中藥機制比西藥機制的慢一些,但是對身體的損傷會較小一點。
我們可以選擇 甘 伯 宗 冰 幨 凝 膠,它萃取了植物精華,採用純天然無添加的製取方式。裡面的薄荷腦,苦參,爐甘石,黃柏等藥物不僅可以幫助患者減輕病症痛苦,同時還可以起到治療痔瘡的作用。
薄荷腦:具有清涼、止痛的功效,並且對長期充血的部位有著去淤血、清熱的功效。
苦參:根據醫學研究表明對於治療皮膚病有很大的作用,同樣有豐富的草本營養,能夠促進受損的血管以及神經細胞恢復。
得了痔瘡並不可怕,但是一定要做出及時的應對策略,儘早發現,及時治療才是必不可少的,當然一些痔瘡嚴重的朋友就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在這裡提醒痔瘡患者們,切記不要暴飲暴食,要有良好的飲食規律,這樣才不會給腸胃增加負擔,在排便的時候才會輕鬆。平時要多喝水,多吃一些粗纖維的食物,飲水能夠軟化腸道當中的大便,粗纖維食物能夠幫助腸道促進蠕動,有利於排便。排便時間不易過長,千萬不要一邊上廁所一邊玩手機,因為蹲廁時的姿勢可以促使靜脈再次充血,這樣就會加重痔瘡的症狀。便後要給肛門一個乾淨的環境,記住擦乾淨肛門,便後最好用清水清潔肛門,如果沒有清水的情況,要選擇用溼廁巾再次清理肛門,希望大家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