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保健風並不是現代人的專利,咱們的老祖宗在這方面可一點不亞於現代。今兒,我就來跟大家聊聊,為了長壽,古人都用了哪些秘訣。
老祖宗的長壽,你想像不到!
彭祖——古代長壽第一人!
據《莊子》、《神仙傳》等道家典籍記載,彭祖他老人家從夏朝活到了周朝,時間跨度長達800多年。
不少人覺得,彭祖只是個傳說中的人物,或許並不存在,因為活800年不符合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
對此,《史記》、《古代曆法計算法》、《楚辭》等書就提出了質疑,關於彭祖活800歲的原因,這三本書有三種不同的說法:
1、古代有個叫大彭氏的國家,存在了近800年,被人們移花接木搬到彭祖身上。
2、古代60天算一年,彭祖只是活了130歲而已。
3、彭祖善於食療,所以活得久。
彭祖
總而言之,不管哪種方法,他的確是中國歷史上記載的最長壽的人。
堯舜禹——「別看我忙,身體可硬朗!」
據《史記》記載:
堯執政70年,活了118歲;
舜執政39年,活了整整100歲;
大禹執政10年,活到80歲以上。
堯、舜、禹
「四大養生秘訣」,看你pick哪個?
張三丰:太極在手,長壽我有!
壽命:200歲
人物:張三丰
地位:武當派掌門人,張無忌的太師傅
成就:百歲之時,自創太極拳、太極劍。
張三丰
歷史上,張三丰也確有其人,據《明史》和《張三丰全集》記載,他生活在元末明初,是武當派始祖,內家拳和太極拳的始祖。
著名中國武術史學者李師融先生在《古今太極拳譜及源流闡秘》一書當中通過對大量史料的分析,說張三丰應該出生於1247或1248年,而死於1458年,享年212歲。
怎樣做到如此長壽的?
1、張真人所創立的太極拳,注重意氣運動,以心行氣,疏通經絡,平衡陰陽氣血,提高陰陽自和能力,因此帶來長壽。
2、修道之人的無欲無求,也許正是因為張三丰的這種精神,才獲得了如此長的壽命。
「美食達人」乾隆帝:長壽是吃出來的!
壽命:89歲
極為自律的飲食
據清代皇宮《膳底檔》記載,每天起床前,乾隆先喝粥,早膳前要吃一碗冰糖燉燕窩。另外,由於乾隆對大魚大肉吃膩煩了,時不時地還要換換口味。
每到春天,看到榆樹發了綠芽,乾隆就命御廚製作榆錢餑餑、榆錢糕、榆錢餅。乾隆為此專門作過一首《榆錢餅》的詩:新榆小於錢,為餅脆且甘。尋宮羞時物,佐餐六珍參。
除了合理膳食,乾隆另一長壽飲食秘訣是節制飲酒。乾隆的看法是:酒是穿腸毒藥。他主張飲酒以健身為本,因時而宜,適度適量。
乾隆
乾隆最愛:「龜齡酒」和「松齡太平春酒」
這兩種養生藥酒,前者可祛病、補腎、養氣、健身,而後者則是活血行氣、健脾安神的良藥。
晚年的乾隆謹遵醫囑,每次只飲一小杯。頗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的佛家意味。
梁武帝——「書中自有養生道」
壽命:85歲
秘訣一:多讀書
《梁書》中說:梁武帝博覽群書、下筆成章,出口成文,才思敏捷。他留下來的著作有20多種,收集古代罕見圖書14萬多卷。
陸遊曾說「病中書卷作良醫」「讀書有味身忘老」,大概就是跟梁武帝學的。有趣的是,陸遊也活了85歲,跟梁武帝一樣。
最早的醫書《內經》就有「聚精會神是養生大法」的說法。研究證明,勤於讀書能促進「腦運動」,輸送充足的氧氣和營養物質,帶動血液循環,延緩衰老,預防痴呆症。
秘訣二:少近女色
性生活淫亂往往是古人短命的主要原因。梁武帝堂堂一國之君,只有嬪妃7人而已,而且他剛過50歲就停了房事。
節制性慾是中醫特別強調的,因為腎藏精、生髓、通腦,為先天之本。中醫還認為「留得一分精,變有一份生機」。
「面膜狂人」武則天:不要太羨慕!
壽命:82歲
武則天,大家都知道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除了政治史,很少人知道,武則天還是個長壽的老太太。
武則天
據新舊唐書記載,武則天是中國古代皇帝、皇后中極少數的高壽之人,而且一直保持著充沛的精力、健康的身體,直到晚年仍然齒發不衰、耳聰目明、容貌靚麗。
養生「秘訣」到底是什麼呢?
很多女性朋友喜歡做面膜,不僅美容還能養生,其實武則天就是一個精通面膜養生的高手。
據唐朝時期的醫書《新修本草》記載,武則天有兩個很有名的美容秘方:
1、「益母草澤面方」:益母草是婦科良藥,既可內服也可外用。外用敷面,有治療膚色黑、祛除面部斑點和皺紋等功效,經常使用能使皮膚滋潤有光澤。
2、「常敷面脂」:御醫張文仲開的,主要成分有細辛、葳蕤(wēi ruí)、黃芪(qí)、白附子等。
面膜用後可以光潔皮膚、祛皺保溼,療效很顯著。武則天因此不但高壽,而且即使到了80歲高齡仍然保持著青春般的容貌,不顯衰老。
《新唐書》中說她「雖然年齡大了,但還是善於自己化妝,即使是侍奉她的人也不知道她為什麼不老。」
民以食為天——老百姓的養生之道
長壽方法一:腐敗?不熟?千萬別吃!
成書於元朝的《飲膳正要》告誡百姓:食物經久腐敗之後,是不能吃的,其次烹飪得不好也不能吃它,就怕不熟。
長壽方法二:別吃太鹹了,會得高血壓的!
喻嘉言在《謹節五味》中指出食鹽過多,可致腎傷遺精。
現代醫學認為,過多食鹽,可增加腎臟負擔,食鹽還有高血壓觸發劑的作用,食鹽吃得越多,高血壓病的患病率就越高。
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健全人的機體具有一定的調節和選擇能力,只要不挑食、不偏食,就能維持營養平衡。另外老子主張「少私念,去貪心」,這是非常健康的養生法,一個在物質享受上貪心不足的人,必然會因為心理負擔過重而損害健康。
在如今為了健康養生而瘋狂的年代,我們不妨嘗試一下古人的做法,平衡飲食、多讀讀書、讓自己的心態靜下來,這樣對健康或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