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透視 | 中國電影市場分析(下): 華語片

2021-02-18 凱文日記

前幾天最近心血來潮,花了點時間整理了過去7年國內院線上映的650部電影的近5000個數據。數據源自「貓眼專業版」,2013-2018年均取各年度票房榜前100名數據樣,2019年YTD(Year to day)數據截止6月18號,取票房榜前50名數據樣;

分三篇來解構這些數據,試圖找到數據背後的信息。

上、中篇可點擊下面藍色標題閱讀

上篇中預測,2019年國內觀影人次將首度下降(預計16.06億人次),總票房增速進一步放緩(預計620億),而這預測背後的幾個觀影趨勢是:電影市場趨於成熟穩定階段、觀眾也隨著市場高速發展以及實際票價越來越貴等因素、會更理性選擇觀影、票房分布更加集中於頭部影片。

數據透視 | 中國電影市場分析(中): 進口片

中篇聚焦進口片賽道,可以看到在佔市場份額5%的非美國進口片賽道,日本國民級動畫IP電影「現實題材+親情主線」的印度片是兩個已經穩定的類型,各大影展的口碑佳作和強情節的懸疑推理片是突圍機會點,而韓國電影或許會是下一個賽道突圍者;站市場份額40%左右的美國進口片賽道,漫威系和迪士尼的優勢地位愈發穩固,類型上,「超級英雄」以及「特效大片」依然是美國電影的票房保證。

而這一篇,我們跳脫數據,看看華語片賽道。


哪些是華語片趕客因素?


哪些電影天生吸客?


以下討論僅從當前商業電影角度出發,藝術電影自然各有各的熱愛。

目前男主演內地電影累積票房榜前10的華人男星是:吳京、沈騰、黃渤、鄧超、王寶強、成龍、井柏然、徐錚、古天樂、周潤發;女主演內地電影累積票房榜前10的華人女星是:白百合、舒淇、盧靖姍、楊冪、林允、張雨綺、趙今麥、周冬雨、馬麗、景甜。

可以看到,整體而言,男演員有絕對的票房號召力,除了白百合、馬麗、周冬雨之外,其他排名前10的女演員都還不是電影的扛票房元素。盧靖姍因為《戰狼2》(吳京)、《西虹市首富》(開心麻花)、林允、張雨綺因為周星馳電影、趙今麥因為《流浪地球》、舒淇、景甜、楊冪在絕大部分票房電影裡都是二、三番的角色。

所謂票房號召力,我想無非是過往的積累,讓觀眾看到這個演員就自然等同於"某類影片的好品質代表」,比如馬麗之於爆笑喜劇白百合之於小妞電影周冬雨之於新小妞電影;


而相對而言,男演員就有絕對的票房號召力優勢了。目前排名前十的男演員基本也都是各個電影類型賽道的品質代表。

吳京 之於 熱血英雄大片

沈騰 之於 爆笑喜劇電影

黃渤,徐崢 之於 喜感劇情電影

王寶強 之於 鬧騰喜劇電影

鄧超 之於 中生代實力派

成龍 之於 功夫喜劇大片

古天樂 之於 香港電影

井柏然 之於 新生代實力派,當然井柏然的入榜,更多得意於兩部捉妖記的好運氣。

所以基本上以上12位演員作為一番的電影,選擇觀看的風險會小很多

有吸客的,自然也會有趕客的,基本在演員角度,有以下情形的,爛片機率會不小:

1、大於兩位快樂家族成員同時參演的電影(何炅、謝娜、吳昕、杜海濤、李維嘉);

2、大於兩位東北F4同時參演的電影(王小利、小瀋陽、宋小寶、劉小光、沈春陽、楊樹林等);

3、大於兩位港臺過氣偶像團體成員同時參演的電影(飛輪海、棒棒堂、黑澀會、5566等)

目前華人導演內地電影累積票房榜前10位是:周星馳、吳京、林超賢、郭帆、王晶、馮小剛、徐克、許誠毅、陳思誠、閆非&彭大魔。可以看出,和演員類似,基本都是通過多部作品的積累,讓自己和某類型電影的品質劃上等號。

周星馳 之於 無釐頭喜劇電影

吳京 之於 熱血英雄大片

林超賢 之於 戰爭特效大片

馮小剛 之於 馮氏喜劇電影

閆非&彭大魔 之於 開心麻花喜劇

陳思誠 之於 懸疑喜劇電影

徐克 之於 東方武俠電影


王晶上榜很大原因是因為作品數量(164部),所以其票房號召力會打個折扣;而郭帆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許誠毅的東方奇幻喜劇(《捉妖記》)根基還不夠紮實,或許各自來一部票房之作,就可以讓自己成為類型賽道的品質IP了。

相對於演員的幕前光環,導演的個人號召力更需要時間累積;對於蓬勃發展的內地電影市場,新導演更是值得期待的一股力量,如何判斷一位新導演新作品的品質呢?或許一個簡單的方式就是看新導演兩部作品之間的時間間隔,通常一部用心之作耗時3年以上對於一位新導演是合理的。郭帆的《流浪地球》上映前,上一部導演作品是5年前的《同桌的你》。如果一位新導演的兩部導演作品間隔不到3年,那基本新作品的品質就要打個大大的問號了。

當然,很多人對演員轉型當導演稍微偏見,其實大可不必,因為這類的成功概率是不低的(吳京、趙薇、徐崢、周星馳、黃渤、陳思誠等等),不過如果要避雷,或許有個簡單的方式:這位導演在「演員」這個職業上有沒有做好?參考導演:包貝爾(《胖子行動隊》)、張歆藝(《泡芙小姐》)、郭德綱(《祖宗十九代》)、何炅(《梔子花開》)、林子聰(《笑林足球》)等。

細分到華語片的各個類型,有些已經有穩固的賽道冠軍,有些任然競爭激烈。

愛情:童話愛情看好萊塢(迪士尼)影片、校園愛情看臺灣清新情懷電影、寫實愛情看內地都市疼痛愛情電影;以上三類無法兼顧融合,例如臺灣校園愛情片融合內地元素大概率失敗(《我的青春都是你》)、童話愛情電影如果放在華語語境裡同樣高風險(《假如王子睡著了》)。

喜劇:這個賽道王者依然佔領高地(開心麻花系、寧浩鐵三角、王寶強、周星馳)、新人只能出奇招。

動作:成龍、張晉、吳京、彭于晏也基本在各個細分的動作領域完成了攻城拔寨。倒是下一個喜劇動作代表(下一個成龍)值得期待。

戰爭:吳京、林超賢的兩座大山面前,新人要翻越也是艱難但值得期待的。

運動:這一類型,一直有待開拓,陳可辛的《中國女排》和《李娜》或將開拓這一賽道的無限可能。

動畫、現實劇情、科幻、奇幻、武俠、懸疑等類型,或舊領軍已老、或新霸主尚嫩,當然也是賽道空間巨大,下一個《我不是藥神》(文牧野及背後的「壞猴子」)、下一個《捉妖記》(許誠毅)、下一個《流浪地球》(郭帆)、下一個《唐人街探案》(陳思誠)、下一個《大魚海棠》、下一個徐克都值得期待。

恐怖、犯罪由於審核限制,嗯,尚待時機。

最後的最後

不知道為什麼

特別想分享昨晚SHE的一段表演:


青春是一段最華麗的夢,至少我夢過一場

熱愛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祝福熱愛的人永遠熱血沸騰

相關焦點

  • 《電影文學》大數據視域下2019年中國電影產業分析研究
    中國電影產業和市場的日益成熟也促進了良性消費和高質量影片的創作[1-2]。目前,國內電影產業分析的方法主要為傳統的文字描述和統計分析,通過時間、票房和影片的描述進行對比研究,缺乏系統地利用大數據及可視化方法進行實證分析。
  • 貓眼票房數據下網大發展勢頭良好 或助推電影市場新繁榮
    隨著貓眼電影開啟網絡票房查詢功能,網絡電影也和院線一樣,開始在大數據平臺中對外發布票房數據。首輪對比發現,國產電影中表現最好的居然是《血戰銅鑼灣3》這部網絡電影。上映2天,便斬獲了200萬的分帳票房,截止目前5天點擊率突破1500萬,累計分帳票房已經接近400萬。足見網大發展勢頭兇猛,或許在不久的將來網絡電影將會在助推電影市場的繁榮中展現自己更多的實力。
  • 2016年中國紀錄電影市場透視
    兩項數據較2015年均略有降低,這反映了當前環境下市場對紀錄電影的保守審慎態度。 2016年,紀錄電影全年總票房為2.05億元,其中真人秀紀實電影1部,票房總計1.25億元,「純」紀錄電影票房總計8032萬元。在高達457億元體量的2016年度中國電影總票房中,還不足0.5%的紀錄電影票房佔比顯然是偏低的。曾代表著電影誕生初始樣態的紀錄片,現在尷尬地淪為電影的「窮兄弟」。
  • 【票·數據】上半年港臺票房:漫威英雄絕對強勢,華語片艱難求存
    點擊上方關注 ↑據香港票房有限公司提供數據,中國香港市場2019年上半年票房收入達10.46億港元
  • "網際網路+"下大數據分析謀布局 電影宣發難再"黑箱"操作
    人民網北京4月21日電 (記者李巖)昨天下午,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特約活動「網際網路影響下的中國電影新機遇」在北京國際飯店隆重舉行,百度副總裁、百度糯米總經理曾良先生出席,並在活動現場與嘉賓分享了在線電影O2O領域的多組數據
  • 中國電影院線行業市場的競爭分析
    經營者為發展和保護其經營利益,在某些城市或地區,掌握相當數量的電影院,建立放映網絡,藉以壟斷某國或某一電影製片公司新版影片的公映。現如今已經已經越來越多人走進電影院觀看電影,那麼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我國電影院線行業市場的競爭分析。
  • 【市場】華語體育電影踏上「破風」之旅?日韓體育片各闢蹊徑 國片醞釀突破
    相形之下,亞洲的體育片儘管也層出不窮,但仍然有一個需要進步的空間,從看似簡單的競技運動中挖掘人性的善與惡,累積深度,系亞洲體育電影最需要完善的部分。當然,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電影工業的成熟程度也制約著亞洲這種類型片的發展。
  • 2018香港電影市場票房前10名,好萊塢8部,韓國2部,華語片0部
    2018年,華語片在中國內地電影市場上表現出色,扛住了好萊塢大片的強勢進攻,在年度票房排行榜前10名中佔據5席,票房前4名全是華語片。
  • Excel數據透視表:4步統計各項所佔百分比和排序!
    -在 Excel 中,數據透視表主要用於分析統計,它與普通表的區別在於可任意組合欄位,從面方便分析統計各項數據。Excel數據透視表怎麼做?它有通常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創建空數據透視表,另一種是創建統計好的數據透視表;其中前者需要自己統計,後者不用;一般來說,如果有符合要求的統計好的數據透視表,通常選擇它,這樣不必再統計。
  • 貓眼發布2020電影市場數據,中國首度成為全球票房最高的電影市場
    1月1日,貓眼娛樂發布《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數據洞察》。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總票房為204.17億。同時受中國境內疫情防控利好形勢的影響,中國電影票房產量恢復到了去年三成,年票房折合約為31.29億美元,歷史上首年成為全球票房最高的電影市場。
  • 貓眼娛樂發布《2020中國電影市場數據洞察》
    1月1日,貓眼娛樂發布《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數據洞察
  • 釜山電影節默默閉幕 華語片輸了獎項贏了市場
    此外,本屆電影節總共放映了來自79個國家的312部電影,其中96部電影為全球首映。「亞洲電影市場」(包括國際電影中介和電影產業博覽會)總共有來自24個國家的195個公司設立了109個展位,連續幾年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
  • 2018香港電影市場排行榜出爐,十強不見華語片
    2018年香港電影市場票房排行榜出爐,很遺憾,票房前十名的電影中都沒有香港電影的名字,港產片依舊是逆境求生,面對海外電影的強大吸金實力,港產片節節敗退,再也沒有1980~1990年代的風光了。
  • 北美票房前十的華語片,看來歪果仁只鍾情一種中國電影
    華語電影在電影市場上還是有著不錯的口碑的,但請注意這不包括那些所謂製作精良,卻靠著刷票房佔領市場的。而在北美票房上排名前十的華語電影無一不是被國內外都稱讚為好片的電影,無論是武打還是槍戰,這些華語電影真正的體現出了屬於中國電影特有的特點。
  • 2018年1-7月全國電影市場數據分析:單月電影票房69.5億 同比暴增38%
    2018年1-7月全國市場共產出綜合票房約390億。7月票房相比6月35.7億元來說,環比大增94.39%;單月觀影人次為19719萬人,環比增長88.59%;7月電影上映場次950.20萬場,比6月上映場次增加了52.4萬場。2018上半年實現票房389.5億中國電影產業在國民經濟新的發展形勢下實現了穩健增長。
  • 北美票房前十的華語片,看來歪果仁只鍾情一種中國電影
    華語電影在電影市場上還是有著不錯的口碑的,但請注意這不包括那些所謂製作精良,卻靠著刷票房佔領市場的。而在北美票房上排名前十的華語電影無一不是被國內外都稱讚為好片的電影,無論是武打還是槍戰,這些華語電影真正的體現出了屬於中國電影特有的特點。10.
  • 2018-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運行狀況分析
    一、2018年  2018年,中國電影產業穩定發展,整個市場繼續保持增長狀態。但從票房、觀影人次等相關數據來看,增速明顯放緩。  數據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2018年,中國內地故事片產量共902部,比2017年增長13.03%,另外,還有動畫電影51部、科教電影61部、紀錄電影57部、特種電影11部,共計1082部,影片總量增長11.54%
  • 2020暑期檔數據分析:老片帶動市場,《八佰》加速增量
    43內,我們的電影市場總票房高達36.09億元,觀影總人次超過1億人次,更是連續11天票房大盤突破一億。▍老片帶動市場,《八佰》加速增量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影院復工前兩周(7月20日-8月2日)一共有59部電影進入市場,其中全國範圍內重映片達到28部。
  • 貓眼票房分析:國內電影爆發之年
    回首2019年的中國電影市場,它仍然隨處可見。  如今,中國電影業正經歷著從崎嶇走向成熟的"痛苦"。儘管處境艱難,但電影業在年底仍然關閉,發出了一個積極信號。其中,國產電影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提高,中美票房差距也進一步縮小;在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主題下,出現了亮麗的電影,很多高評分的電影頻頻出現,並在市場上廣受歡迎。
  • 2019年全年中國電影產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市場規模將...
    2019年全年中國電影產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元  2020-01-27 13: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