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展恩華
逝者長已矣,情操炳日月。
孔祥存先生離開我們已經三年了,然而,每每想起他,他依然讓我們怦然心動,他的事跡、他的精神,總是讓人感懷不已。
這,讓我想起一古一今兩個人的名言。一位是老子。他說:「死而不亡者壽。」(《道德經》第三十三章)意思是:那些對人類社會有過大貢獻且品德高尚的人,他們雖然死了,卻千秋萬世被人懷念,所以他是長壽的,是不朽的。一位是臧克家。他說:「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和老子說的是同一個道理。
孔祥存先生去世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宛在眼前,他所留下的物質的、精神的遺產依然為我們、也為我們的後代所享用。他用無私的奉獻回饋了社會、造福了百姓、澤被了後世,自然會受到一代代人的永遠懷念。
我們懷念孔祥存先生,追憶孔祥存故事,讚美孔祥存品格,不是例行公事,而是為了學習他、效發他,要像他那樣做事,像他那樣做人。
那麼,我們應該學習效發孔祥存先生什麼呢?
作為孔先生的忘年交,我對孔先生的襟懷情操有著較清晰的了解。所以,願把自己的見解拿來與大家分享、共勉。
一要學習孔祥存先生的松柏精神。
什麼是松柏精神?魏晉時候,有個叫劉楨的詩人,寫過一首詩——《贈從弟》。詩云: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悽,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意思是說:高山上挺拔聳立的松樹,頂著山谷間瑟瑟呼嘯的狂風。風聲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剛勁!任它滿天冰霜慘慘悽悽,松樹的腰杆卻終年端端正正。難道是松樹沒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著耐寒的本性。陳毅同志有一首《青松》詩,寫得更加簡潔明了: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讚美的都是松柏的秉性與氣節。
松柏有一種秉性:不懼嚴寒,不懼風霜,紮根巖石,決不動搖。憑著這種堅韌不拔、堅定不移的精神,完成自己的大業,成就自己完美的人格。
孔祥存先生在人生的歷程中,倍受風吹雨打,倍受霜冰雪壓。大學夢破滅,他種過地,販過菜,當過泥瓦匠,幹過臨時工。即便掌了瑪剛帥印,也沒有過過一天舒適的日子。他像一位善打硬仗的將軍,帶領瑪鋼人一路櫛風沐雨、攻城拔寨。他吃別人不能吃的苦、受別人不能受的罪,終於幹成了別人幹不成的事。他的成功,靠的就是這種「千錘萬擊還堅韌」的松柏精神。
二要學習孔祥存先生的雲水風度。
什麼是雲水風度?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故莫能與之爭。」最高的善行就像流水一樣,水滋潤萬物,讓萬物生機勃勃,而不與萬物爭利。有這樣秉性的人,誰又能與之爭雄呢!
孔祥存先生有著濃重的水的特性:他像水一樣,用善行去滋潤這個世界。他出資修橋、補路、建學校、搞公益、做慈善,只要是對社會和人民群眾有利的事,他就會毫不猶豫的慷慨解囊。許多企業遇到困難,他出手相助,使之擺脫困境。他出任縣企業家協會主席,他無私地向同行「傳經送寶」。企業遇到發展障礙,他毫不猶豫地獻出「錦囊妙計」。有了孔氏「德水」,平陰經濟欣欣向榮,一派生機。
陳繼儒《幽窗小記》有這樣一幅對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寥寥數語,卻道出了深刻的道理。真正的達人: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寵辱不驚、去留無意。這樣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
賺錢是企業的第一政治,孔先生卻從來不惟錢是圖。他視金錢如糞土,「撒出去才有用。」他一生不知濟了多少危,扶了多少困。
對於有恩於自己的人,他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對於有求自己的人,他雪中送炭,解人燃眉。他一生也遇到過許多「各色」的人,或整治過自己、或刁難過自己、或攻擊過自己,他向來是一笑了之。甚至是曾經的「仇人」,他也會以德報怨。榮譽從不看重,奉獻從不吝惜,謗我從不在意。這就是孔祥存先生身上所特有的雲水風度。
三要學習孔祥存先生山海氣派。
林則徐先生有一幅楹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意思是說,海之所以浩瀚廣大,在於能涵納百川細流;人的德行要廣大,也要有像海一樣的廣闊胸懷。同時,也要像歷經風吹雨打、雷劈電擊而屹立高聳的陡峭巖壁一樣,要做堅持正義,無私無畏、剛直不阿的大丈夫。
我把這兩種品格稱之為山海氣派。而孔祥存先生就是具備這兩種氣派的人。多少年來,他始終抱著一種謙卑的心態向他人學、向實踐學,學古今聖賢,學中外名家,學而致用,知行合一,。正如他的一句名言所說:「天天做,天天讀,天天悟,找到金山銀山,找到金鑰匙。」他從善如流,學貫中西,不斷感悟,在感悟中升華,在實踐中印證,從而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治企理論。
他個頭不大,卻形象偉岸。他一生愛憎分明,身上沒有媚骨。面對邪惡,他敢於鬥爭;面對威脅,他大義凜然;面對錯誤,他堅持正義。他有一柄「尚方寶劍」——法。他講情,他說理,他更遵法。他以情動人,以理服人,更注重以法正人。他有一句口頭禪:堂堂正正做人,規規矩矩做事,明明白白掙錢。在瑪鋼廠,在玫德公司,一切都是公開的,一切都有白紙黑字。不畏書、不畏上、只畏實。事實求是,永遠是他行事的準則。孔先生如此為人,也正應了孟老夫子那句話:「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這,就是中國人所崇尚的「浩然之氣」。
松柏精神、雲水風度、山海氣派。這就是孔祥存所特有的秉性與特質,這是孔祥作為一個大寫的人的重要標誌。
《魏書·張普惠傳》上說:「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復何恨。」一個人,能在合適的地方、堅守自己的理想、信念,終生不渝,那麼,他的精神就會與天地同在,與日月同輝。
最後,以幾句小詩,以表達內心的深切感懷:
逝者長已矣,託體同山阿。情操比松柏,精神炳日月。
生者當勉力,效法孔公德。竭我畢生力,報之家與國。
(本文作者三口之家,右為展恩華先生)
作者簡介:展恩華,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先後出版散文集《精神家園的守望》、《草廬漫話》、《生命的聖宴》;詩集《平陰吟贊》;長篇報告文學《大地為鑑》《羌山見證》《鑄夢》;報告文學集《叩問大地》;長篇小說《梅莊舊事》等多部著作。長篇小說《梅莊舊事》榮獲濟南市第八屆「文藝精品工程」獎和山東省第九屆「文藝精品工程」獎。長篇報告文學《大地為鑑》(合著)山東省第九屆「文藝精品工程」獎。自有公眾號「展恩華」,歡迎訂閱。
【壹點號 山東創作中心】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