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子罕》裡說:「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作為自然界裡的一種植物,松柏卻常常被賦予人的品格。
松柏四季常青,無論四時如何變化,它總是蔥蘢綠意地生長著。在人的眼中,松柏從容而淡然,是君子品格的最好載體。
如荀子就以松柏喻君子:「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見君子。」
《鄭風 山有扶蘇》:「山有喬木,隰有遊龍。」
建安七子之一的劉楨則有《贈從弟》,以松柏之不畏嚴寒,來勉勵從弟要有堅貞的人格與操守,「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悽,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我國有所謂「歲寒三友」,即:梅、松、竹。這三種植物,都承載著人們對理想人格的嚮往。
松柏經冬不凋,臨風不倒,那種傲然與堅貞的本性,歷來為人稱頌。
範雲《詠寒松詩》:「凌風知勁節,負雪見貞心。」
宋之問《題張老松樹》:「百尺無寸枝,一生自孤直。」
張說《代書寄薛四》:「歲寒眾木改,松柏心常在。」
「為草當作蘭,為木當作松。蘭幽香風遠,松寒不改容。」人生一世,也應當如松柏般,亭亭玉立,風雨難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