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影視生活第一站 時光網
時光網特稿經歷了2017年暑期檔的「寒冬」,2018年暑期檔回春了!據美國方面最新統計顯示,2018年北美暑期檔(4月27日~9月3日)累積收入48億美元,較去年38.24億美元的收入有了大幅提升。
在北美票房影史的排名中,2018年暑期檔48億美元的收入可以排名第二,影史暑期檔第一高是2013年48.7億美元的成績,可見今年表現著實搶眼。
《復仇者聯盟3》和《超人總動員2》拿下2018暑期檔冠亞軍
2018年票房直線躥升,除了《復仇者聯盟3》《超人總動員2》表現強勁之外,還有就是今年暑期檔被迪士尼&漫威提前了,《復仇者聯盟3》在4月27日公映,讓北美暑期檔比往年要提前了一周,戰線拉長了,收入也會相對增加一些,各種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疊加在一起,促進了今年北美暑期檔票房暴漲。
2018年北美暑期檔票房過1億美元的電影一共13部,《復仇者聯盟3》憑藉6.78億美元成為暑期檔冠軍。13部過億美元的影片中,相繼有《復仇者聯盟3》《死侍2》《蟻人2》三部超級英雄電影,還有《巨齒鯊》這樣擁有中國投資的大賣影片,以及票房黑馬《摘金奇緣》,華人面孔在今年的暑期檔格外搶鏡。
今年暑期檔5月、6月、7月、8月這四個完整月份中,6月份北美票房合計收入14.88億元,是今年暑期檔票房貢獻最多的月份。
迪士尼則是今年暑期檔的最大贏家,已經沒有電影公司可以與之匹敵,在2018北美暑期檔中,迪士尼出品發行的影片累計收入18億美元,暑期檔的蛋糕被迪士尼切走了近三分之一。已經啟動併購二十世紀福斯的迪士尼,未來幾年的影市霸主地位更是無可撼動。
但迪士尼也不是百戰百勝,《遊俠索羅:星球大戰外傳》就票房失利,其它電影公司也有票房敗北之作。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復盤2018年北美暑期檔。
好萊塢六大公司戰績縱覽
迪士尼笑傲群雄 華納擺脫續集束縛
好萊塢六大馬上就要成為歷史了,但現在還是以迪士尼、環球、華納、福斯、索尼哥倫比亞、派拉蒙、這六家電影公司來盤點。
迪士尼笑傲群雄
迪士尼電影今年北美暑期檔累計收入18億美元(這其中也包括幾部春季新片上映至暑期的票房,比如《黑豹》在暑期也收入了數百萬元),有票房冠軍,也有票房失利之作。
《克里斯多福·羅賓》
暑期檔相繼上映了《復仇者聯盟3》《超人總動員2》《遊俠索羅》《蟻人2》《克里斯多福·羅賓》等影片,除了《遊俠索羅》之外,基本都保證了賣座。尤其是《復仇者聯盟3》《超人總動員2》聯手制霸暑期檔,這兩部影片在美國本土雙雙突破6億美元票房,是暑期檔票房雙星。
同時,《超人總動員2》還是北美影史動畫電影票房第一高,之前北美影史都沒有票房破5億美元的動畫電影,《超人總動員2》的北美票房就直接衝到了6.02億美元,製作公司皮克斯威武。
不過,《遊俠索羅:星球大戰外傳》的成績就非常黯淡了,影片在北美收入2.13億美元,全球合計收入3.92億美元。影片美元公布具體的投資,但因為《遊俠索羅》有大部分是重拍,所以成本超過2億美元是很可能的,盈利是談不上了,這是有史以來首次賠錢的「星戰」真人電影。上一部「星戰外傳」《俠盜一號》在北美的收入是5.32億美元。
環球影業多虧有大恐龍
環球影業在2018年北美暑期檔累計收入7.27億美元,還是依靠王牌《侏羅紀世界2》的發力。
環球影業在暑期檔先後發行了5部新片,《侏羅紀世界2》以4.15億美元成為該公司的票房最高之作。緊隨其後的是《媽媽咪呀2》收入1.18億美元,這是環球影業在暑期檔僅有的兩部過億美元電影。其它作品諸如《人類清除計劃4》(收入6906萬美元)、《摩天營救》(收入6742萬美元)、《破門而入》(收入4653萬美元)等等,表現均屬尚可。
現在的好萊塢六大基本都是續集和知名IP打天下,其它電影公司都沒有迪士尼那麼龐大的IP庫存,想要在暑期檔出現多個爆款是比較困難的。
華納擺脫續集束縛?
華納影業在2018北美暑期檔收入5.45億美元,一共有三部票房過億的電影。
華納在今年暑期檔最亮眼的表現是「基本」沒有依靠續集,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瞞天過海:美人計》算是《十一羅漢》的番外篇,關聯性不強,不算是續集。
《巨齒鯊》
華納在暑期檔累計上映6部新片,《瞞天過海:美人計》以1.39億美元成為該公司的暑期檔第一高票房作品。李冰冰、傑森·斯坦森主演的《巨齒鯊》以1.23億美元位居第二,由華人明星主演,且在中國取景拍攝的電影中,這個成績相當耀眼了,而且《巨齒鯊》還不是續集電影。
《摘金奇緣》
北美暑期檔黑馬《摘金奇緣》收入1.17億美元(還在上映中),這部華納發行的電影是全亞裔主演陣容,而且只是一部愛情片,居然能在北美周末票房三連冠,著實讓人感到驚喜。
索尼哥倫比亞憑動畫領先
索尼哥倫比亞在2018北美暑期檔累計收入票房4.02億美元,一共有兩部暑期電影票房過億。
動畫電影《精靈旅社3》北美收入1.62億美元,是今年暑期檔該公司票房最高的作品。《精靈旅社》三部曲在北美市場累計收入4.8億美元,整體表現不錯,這樣的一棵搖錢樹,會不會出第四部呢?
丹澤爾·華盛頓首部出演的續集電影《制裁特攻》(《伸冤人2》)北美收入1億美元,第一部在北美收入1.01億美元,這個系列的票房走勢確實是比較穩健。照這個趨勢來看,第三部已經在路上了。
福斯、派拉蒙、獅門等等
福斯在暑期檔的表現一般,只有一部新片《死侍2》亮相,影片在北美拿下了3.18億美元的票房。福斯已經確定被迪士尼收購,未來幾年之後,福斯就是迪士尼陣營了。
派拉蒙在北美暑期檔有3部影片亮相,《碟中諜6》收入2.06億美元(仍在上映中),《讀書會》收入6856萬美元,《行動時刻》收入505萬美元。
獅門影業在北美暑期檔上映的電影很多,一共有6部,累計收入1.39億美元。這6部作品沒有續集,但也的確不是大賣的商業片,票房最高的是《落水姻緣》收入5031萬美元,票房第二的是《德魯大叔》收入4241萬美元。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公司,獅門在《飢餓遊戲》系列、《敢死隊》系列終結之後,市場號召力就有所削弱了。
2018北美暑期檔之思考
兩點變化,三個隱憂
北美暑期檔就是好萊塢六大公司的戰局,迪士尼領銜的六家大公司戰局了90%的市場份額,只給獅門影業、STX、A24等等這樣的中小型公司10%的市場份額。可以這樣說,不是六大發行的影片,在暑期檔都很難締造超過1億美元的票房,簡直比登天還難。
今年北美暑期檔的變化有兩點——
第一,暑期檔延長了,迪士尼&漫威影片的《復仇者聯盟3》在4月27日北美開畫,把往年5月初的暑期檔提前到了4月底,使得暑期檔周期延長到了130天。再加上《復仇者聯盟3》強勁的票房表現,以及後續《超人總動員2》《侏羅紀世界2》《摘金奇緣》等多部影片的熱賣,終於把暑期檔總票房給推到了一個高點。
第二個變化是亞裔影片的熱賣,《摘金奇緣》的全亞裔主演陣容,而且還是一個現代愛情故事,居然能夠在北美熱賣超過1億美元,是非常不可思異的事情。之前賣座1億美元的亞裔主演陣容電影是《臥虎藏龍》,而《臥虎藏龍》還是華語片中的拳頭產品武俠片。《摘金奇緣》的勝利,也給後續的同類型影片和劇本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不僅僅是《摘金奇緣》,《巨齒鯊》的熱賣中也有中國資本和華人明星的參與,黃皮膚黑頭髮的亞洲面孔今年暑期檔受到追捧。
2018北美暑期檔掀起了一輪輪的票房高潮,48億美元的票房成績也著實喜人。但是,北美暑期檔中依舊暗潮湧動,好萊塢的電影市場仍然有很多隱憂值得注意——
第一,過度依賴超級英雄電影。《復仇者聯盟3》《死侍2》《蟻人2》三部影片創下了合計12億美元的北美票房,佔去了暑期檔票房的四分之一。這麼高的產出當然很厲害,但是,沒有《復聯3》的話,暑期檔豈不是黯淡許多?即便是2019年暑期檔還有《復聯4》,但漫威宇宙在《復聯4》之後進入新的階段,短期內不會有《復聯5》了,明年的超級英雄電影是不是能保證部部大賣?這還是一個疑問,太依賴超級英雄電影的好萊塢只能是奢望這個類型不要失利,一直都賣座……
第二,深度依賴續集電影。超級英雄電影和續集電影還不能混為一談,比如《侏羅紀世界2》《碟中諜6》《精靈旅社3》都不是超級英雄電影,但都是續集電影。今年暑期檔賣座10強中,前8位都可以算是續集電影,暑期檔續集扎堆這個傳統已經延續了快30年,續集電影最大的壞處就是缺乏原創力,新的故事越來越少,大公司也不敢輕易嘗試原創新故事,導致電影拍得越來越像電視劇了。
遙想當年,《雨人》《阿甘正傳》《甜心先生》《荒島餘生》等劇情片闖入年度票房十強的盛況,今天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阿方索·卡隆執導電影《羅馬》只會在院線小範圍上映
第三,流媒體的發展壯大。以Netflix、亞馬遜為首的流媒體快速成長,讓更多的觀眾喜歡在家裡看電影。這導致北美院線的觀眾流失,這在去年的暑期檔尤為明顯,少了幾部強片的出現,讓2017年暑期檔以38億美元收官,越來越多的觀眾喜歡在家裡欣賞各種影視劇,去影院並不是看電影的唯一選擇了。
尤其是Netflix在原創電影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他們甚至希望做到院線和網絡同步上線一部電影,阿方索·卡隆執導的巨片《羅馬》,為了衝擊奧斯卡12月份只會在院線小範圍上映,在線播放才是出品方的重點。由此來看,好萊塢受到流媒體的挑戰越來越明顯。
更專業的影視媒體,更全面的票務周邊服務,盡在時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