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0日,一條媒體誇讚網紅李子柒的博文引發了人們的關注。
人們驚訝的發現,在一些媒體眼中,李子柒講好了中國故事,是成功的文化輸出。這意味著,李子柒終於贏得了一定的公眾認可。
「李家有女,人稱子柒」。這是時下最熱門的網紅,發出的個性宣言。
身著古裝的嫻靜少女,再加上一段田園牧歌般的視頻,就是李子柒圈粉無數,並獲得媒體點讚的奧秘。
然而,媒體誇讚李子柒博文發表後,也引來了不小的爭議。
贊同的人說李子柒是仙女,她的視頻能夠治癒人生;可反對的人則認為李子柒背後是一個團隊,她本人不過是擺拍視頻的演員,所謂的文化輸出,根本就是網紅騙錢的一場秀。
雙方各執一詞,誰也說服不了誰,圍觀群眾們看得眼花繚亂,卻依然不得要領,反倒是李子柒,在這場爭論中愈發多了幾分神秘色彩。
那麼,引發人們瘋狂爭議的李子柒,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帶著這個疑問,且讓我們穿越時光的隧道,一起去看看,李子柒最真實的樣子吧。
一、坎坷童年
1990年,李子柒出生在四川綿陽的一戶農家。不同於一般人對童年的美好回憶,小時候的李子柒,有的只是一片父母離異的灰色陰霾。
5歲那年,李子柒的父親去世。繼母是個十分嚴厲的人,常常對李子柒非打即罵,還要求她承擔大量的家務。
李子柒不會忘記,6歲那年,因為一件小事不合繼母的心意,繼母便拽著頭髮將她按在水溝裡毒打,險些要了她的命。
這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即便是成年後的李子柒,回憶起來仍然心有餘悸。
好在不久後李子柒的爺爺奶奶聽說了孫女的事情,捨不得孫女受苦的老倆口,將李子柒接到身邊來住,才讓李子柒擺脫了那段噩夢般的生活。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曾經的苦難讓李子柒變得格外懂事勤快。
同齡的孩子們追逐打鬧的時候,李子柒卻收起玩鬧的天性,跟著做過鄉廚、木匠的爺爺學習各種本領,不斷解鎖種菜、做飯、做木工、做手工等等生活技能。
可惜,這段難得的幸福時光,卻被上天早早收回。李子柒上小學五年級時,疼愛她的爺爺去世,奶奶年事已高,一人承擔家庭開銷與李子柒的學費十分吃力。
於是,不忍奶奶操勞的李子柒在14歲那年輟學打工,獨自進城闖蕩,只為能多賺些錢來養家。
二、漂泊之路
李子柒的求職之路走的並不容易。儘管李子柒跑了很多公司,做了很多次自我介紹,可一沒文憑,二沒人脈的她,終究是一次次希望而去,失望而歸。
夜晚,華燈初上,城中亮起萬家燈火,險些晃花了李子柒的眼,然而這霓虹萬千的城市中,卻無一盞燈為李子柒而亮,偌大的一個城市,竟無片瓦讓李子柒安身。
無奈之下,李子柒只能睡到橋洞中,最窮的時候,她甚至將一包方便麵掰成兩半,作為自己兩餐的食物。
這樣的苦難生活,李子柒還經歷了很多。除了橋洞,她還睡過公園長椅,只為能夠多節約一點錢。
日常的生活費,李子柒更是省了又省,連吃兩個月的饅頭,對李子柒而言不過家常便飯。
迫於生計,李子柒不敢挑工作。飯店裡300元一個月的服務員,她做;酒吧中的夜場DJ,她也做。
雖然李子柒也曾坦言她並不愛音樂,可夜場DJ的「高薪」,能讓她每個月多給奶奶寄些錢,這樣也值得了。
單純想賺錢的李子柒,或許不會想到,日後她成為網紅時,這段酒吧打工的經歷卻成為了她的黑歷史。
網上許多說她在夜店工作過,抽菸混社會,與視頻中雲淡風輕的仙女形象全不相符的原始論據,便是她為了賺錢的DJ工作。
這份給李子柒招黑無數的DJ工作,其實她並沒有做多久。
2012年,李子柒的奶奶得了場重病,李子柒怕今後留下遺憾,幾經考慮後決定離開城市,回家鄉陪伴奶奶的晚年。
重回農村後,閒不住的李子柒決定開個淘寶店補貼家用,為了給淘寶店宣傳,李子柒又開始為店裡的寶貝拍攝視頻。
一代網紅博主,就這麼在生活所迫下橫空出世。
三、網紅博主
為了能夠拍好視頻,李子柒沒少費心思。
據她自己介紹,毫無攝影基礎的她,一開始只能通過觀看網上的熱門美食視頻,或是與熱愛攝影的網友交流來摸索拍攝技巧。
誰知等到正式開拍後,李子柒拍出來的視頻效果與網上的畫面簡直是兩個模樣,既沒有網上的景深,又不如網上的清晰。
百思不解的李子柒只得在線求助攝影大神,最終網上的攝影發燒友只得無奈地建議說:「換個單反吧」。
於是,李子柒一狠心,買了一臺單反,和一根一百塊錢的三腳架,開始了一個人就是一個團隊的美食拍攝之旅。
每次拍攝視頻前,李子柒總要先調整好角度,有些三腳架搞不定的刁鑽角度,李子柒便將家中的大小板凳通通搬上場,一番折騰後按下拍攝鍵,然後迅速跑到鏡頭前開始內容錄製。
視頻拍攝完成後,李子柒又親自操刀剪輯工作。
據她在採訪中透露,一開始她不會使用電腦上的剪輯軟體,只能把素材導入手機再剪輯。
然而,一些網友並不相信李子柒一個人可以單獨搞定視頻的全套流程。於是團隊論的觀點應運而生。
一些激進的反對派甚至在李子柒的每個視頻中尋找破綻,相機角度、剪輯技巧等都成了反對派認定「團隊操作」的證據。
反對派所謂的證據,李子柒曾公開解釋全都是子虛烏有。為了證明自己沒說謊,李子柒還專門曬出了自己拍攝素材的錄影資料以及手機剪輯視頻的截圖。
解釋到最後,李子柒還略有些委屈的表示,當初用手機剪輯時,由於手機內存有限,有時候素材太大軟體崩潰,她就只能重頭再來。
但這還不算最糟糕的,當李子柒將剪輯好的視頻重新上傳到電腦後,才發現這種電腦導入手機剪輯,再重新導入電腦上傳的模式,會讓視頻的畫面受損很大。
以至於有些網友看過視頻後,發出「為什麼這個視頻有單反的景深,卻不清晰」的困惑。
然而,網友們還是認為李子柒一定有問題,團隊論之後,又有網友提出,李子柒其實是個富二代,視頻中的美好田園,全是資本運作的結果,目的就是想營銷炒作。
一些持有這種觀點的網友,也曾全力尋找李子柒可能存在的破綻,甚至不惜出動無人機,在李子柒家上空全天候監視。
網友們的極端做法嚇壞了李子柒年邁的奶奶,也激怒了李子柒。激憤之下,李子柒一度萌生退意,甚至寫好了退出網絡的告別信。
但喜歡李子柒的網友們捨不得李子柒走,他們不僅良言寬慰李子柒,還向李子柒提出了與專業攝像師合作,以便讓自己輕鬆些還能改善視頻質量的良心建議。
或許是反對者的言辭確實傷害了李子柒,也或許是李子柒對視頻有了更高的要求,總之,原本堅持一切親力親為的李子柒,終於鬆口同意與攝影師合作。
此後,李子柒的視頻質量愈發精良,但認為她有團隊的網友也感覺找到了實錘,網絡中自此掀起了新一輪的口水仗。
網友的質疑,促使李子柒不斷學習進步。漸漸地,李子柒學會了電腦剪輯,學會了構圖,也在網上認識了許多相關專業的朋友,還有了一批喜歡自己的粉絲。
她的視頻越做約精美,構思越來越獨特。
她能用黃泥做麵包窯,用吃剩的葡萄為自己染一身連衣裙,還能用竹子做全套羅漢床,用各色時令水果做果醬,採藕做藕粉,剪羊毛做毛筆,甚至專門跑去找拉麵師傅學手藝,只為能拍攝出正宗的蘭州拉麵。
在李子柒的視頻中,沒有特效炫技,沒有大片場面,有的只是詩意般的田園生活,一人,一院,一壺酒,一溪雲。
偏偏網友們就愛看這樣清新自然的美食視頻。生活在鋼筋水泥中的都市人,在李子柒的視頻裡,仿佛回到了內心渴望的詩酒田園。
如今,靠著這些美食視頻,李子柒的微博粉絲量,已經達到了兩千多萬。
而當這些視頻被傳到國外後,外國友人們也開始瘋狂關注李子柒,一度讓李子柒的視頻在某海外著名網站的訂閱量,達到了與CNN持平的 749 萬。
李子柒,火了。
四、人紅是非多
有道是人紅是非多,成名後的李子柒,作為網紅的煩惱也不少。一些網友說李子柒身後有資本,有團隊,本人只是出鏡一兩秒,擺拍做個樣子。
為此,李子柒曾專門解釋說,自己前期的拍攝,所有的工作都是自己一個人完成,而後期的拍攝,也僅僅是多了一位攝像師和一位助理而已,加上李子柒三個人,就是網友說的資本團隊。
為了證明自己所言屬實,李子柒還專門放出了拍攝花絮。
從花絮中清晰可見,李子柒砍木材時,不慎傷了手指,可她為了減少相機損耗,連傷口都沒有處理就繼續拍攝了。
而製作蘭州拉麵的過程也同樣艱辛。由於拉麵對面的質量要求很高,常常是李子柒調好鏡頭後,面放得太久已經不能用了。
結果拍攝這個視頻總共廢了20多斤面,事後李子柒講這些面做成大餅,吃到從此看到大餅就反胃。
但質疑聲仍然不休,很快又有網友說農村生活根本不是李子柒鏡頭下的樣子;
還有網友說李子柒穿著古裝幹農活不現實;
更有號稱綿陽本地人表示,綿陽根本看不到視頻中雪山,直指李子柒視頻造假。
對於這些質疑,李子柒也都一一回應。她坦誠視頻中的農村生活有美化的成分,但這不是紀實片,而是一個愛美食的匠人,打造出的精神家園。
用外國友人的話來說,便是:
「我不在乎,我喜歡她是因為一位女性讓我們想起,在進口和超現代化之前,我們的日常生活是什麼樣子的,我喜歡她展示過去的各種可能性和在自家後院創造出想要的東西的思維。」
而身穿古裝及雪山的質疑,李子柒也坦言有一些效果的成分在,但即便如此,卻絲毫不影響視頻中的美好。
雪山、叢林、鮮衣怒馬的李子柒,還有那帶月荷鋤歸的生活,就是無數人嚮往的詩和遠方。
五、這樣的網紅太少了
曾有記者問李子柒 :「為什麼會這麼多生活技能 ?"
李子柒說:「你眼中的技能,可能只是別人的求生本能 "。
其實,技能也好,本能也罷,真也好,假也好,只要李子柒是在用視頻詮釋美,帶給人們愉悅的精神感受,那便足夠了。
何必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用聖人的標準去苛求一位視頻博主呢。
退一步說,即便李子柒真是商業營銷,這麼美的視頻,營銷的也是正能量;就算李子柒真是網紅,那她也是位合格的網紅。
正如白巖松所說:像李子柒這樣的網紅,實在是太少了。
不知何時,「文化輸出」成了賦予李子柒的光榮使命,就是這樣的日常中國,帶給了全世界感動。
大約,最自信的文化,就是這種美麗的樣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