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粕正彥這個名字,對於當代的中國人來說,是陌生的。提到「滿映」,「滿映」就是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的簡稱,也許也有些人不是很熟悉的。但提到「長影」,就是長春電影製片廠,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不僅僅是知道,而且有的還非常熟悉。因為這家電影製片廠出產的製品很多人都看過,有很多人都是伴隨看「長影」的影片而成長起來的。我這裡說的「滿映」即滿洲映畫株式會社,就是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前身,而一個名叫甘粕正彥的人就是「滿映」的當家人。
甘粕正彥這個人應該說是多種身份的人,有人說他是日本憲兵,有人說他是日本特務,也有人說他是滿洲國警察,還有人說他是日本協和會的頭目,更有人說他是「滿映」的老闆,培養電影明星的大班……
這些說法雖然不一定非常準確,但都有些影子可尋,甘粕是個傳奇的傢伙,在「滿洲國」時期,他的影響力挺大。光陰流過這麼多年,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這個叫甘粕正彥的人該是個什麼樣的身份?
甘粕正彥在1891年1月26日出生在日本仙臺市的一個士族家庭。那麼啥又是士族呢?所謂的士族,又稱門第、門閥,就是指世代為官的名門望族。甘粕正彥的父親叫甘粕春吉,是仙臺市警部的一名警官。甘粕正彥在家排行老大,按照日本人給兒子的命名習慣,是將兒子們都稱為「郎」的,(一般都將長子,稱作大郎,但日本卻不叫大郎,而是叫「太郎」),但甘粕卻沒有將家裡的老大,稱為「太郎」,而是叫做「正彥」。但從家裡的老二和老三就開始按照習俗稱呼了。二弟銀行家甘粕二郎、三弟甘粕三郎陸軍大佐。甘粕正彥的叔叔卻是很牛氣的人了,他是駐蒙軍司令,名字叫甘粕重太郎,軍銜為陸軍中將。
甘粕正彥在家中是長子,自然就佔有重要地位。在1905 年入名古屋陸軍幼年學校學習,1910年轉入陸軍士官學校深造,並畢業於該士官學校的二十四期。在這裡他受到了教官東條英機的教育。1915年9月,在一次騎馬訓練中,不慎也不幸落馬負傷,從此就不能擔任陸軍軍官了,就悄悄地轉為了憲兵。1922年當上了東京涉谷憲兵分隊長。1923年9月16日,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在大地震的災害中,甘粕正彥乘機殺死了日本無政府主義者大衫榮和他的妻子伊藤野枝,及其六歲的侄子,都毆打致死,然後將屍體投入井內。災後這件慘案被揭發出來,甘粕正彥的殘暴行徑一時將日本人震驚得一愣一愣的。從此,"甘粕正彥"成了殘無人性的法西斯分子的代名詞。同年12月8日,軍法會議判處甘粕有期徒刑10年,但日本軍方卻認為甘粕正彥此舉源自於忠君愛國,傾全力暗中營救,甘粕僅服刑兩年零10個月,於1926年提前保釋出獄。這就是史稱為「甘粕事件」。
這張照片就是在1923年9月拍攝的
出獄後,甘粕就於1927年的七月去法國學習西洋畫了,在法國學習了近三年繪畫和音樂,於1930年回到了日本。回國後不久後就派往中國東北的瀋陽的關東軍特務機關,為日本間諜土肥原賢二效力,讓日軍更多地參與鴉片生產和走私到中國本土,這時日本關東軍正陰謀策劃對中國的更大規模的侵略,甘粕同關東軍參謀板垣徵四郎和石原莞爾等,成為策劃入侵中國的先鋒隊伍,策劃籌建滿洲國的工作。
在瀋陽九一八事變發生後,他就到了哈爾濱。9月21日上午8時,日本在哈爾濱的朝鮮銀行分行被投擲炸彈,9時20分,日本駐哈總領事館也被投擲了炸彈。直到9月25日的幾天裡,哈爾濱市一直不斷發生炸彈事件,日方藉機叫嚷"哈爾濱4000名日僑突然瀕臨危機。"其實這一系列炸彈事件均是關東軍急於向哈爾濱出兵所製造的,而執行者正是甘粕正彥勾結日本駐哈爾濱特務機關幹的。炸彈事件剛過不久,甘粕便領著5名憲兵下士官,借用哈爾濱市內的紅葉旅館設立了特務機關,用他的母親內藤的舊姓,稱作"內藤機關"。
此後,甘粕正彥參與了關東軍密謀挾持溥儀的活動,並且自溥儀一行1931年11月10日到達營口開始,他便受關東軍高級參謀板垣徵四之託去"歡迎"溥儀,就此,幾乎形影不離地控制溥儀的一切行動。先把溥儀安置在湯崗子溫泉,後又轉到旅順。一直到1932年3月6日,將溥儀運往湯崗子,甘粕正彥奉命自始至終軟禁、監控著溥儀。3月8日溥儀一行從湯崗子前往長春就任偽執政,3月9日在溥儀就任儀式和宴會時,甘粕正彥也不離周圍。由於甘粕深得關東軍的信任,所以他也參與了策劃成立偽滿洲國的活動。
1932年滿洲國成立後,出任滿洲國民政部警務司司長,成為滿洲國警察的最高頭目。推行殘酷的殖民統治。
此後,甘粕開始從事搜集情報及由華北向偽滿輸送勞工的活動。1934年4月1日,甘粕在天津成立了大東公司。大東公司表面是個勞工介紹所,名義上介紹山東、華北等地到滿洲國做工的勞工。冀東保安補充隊,只因日本人擔心這支軍伍譁變,於1937年冬,以換槍為名,將其全部繳械,交給了大東公司。然後騙到了小豐滿修水電站,成了不付任何報酬的苦力。這支隊伍約1400人,日本投降時,因折磨而死,只剩下幾個人。
七七事變後,大批勞工被押往中蘇邊境地區建築軍事工程,因勞役過重和非人待遇,死傷無計其數。據統計,1935年有44萬勞工進入偽滿,1936年有40萬人,到1939年約為49.23萬人,而大東公司從中獲得巨額利益。甘粕將收入的一部分又作為特務活動經費,在天津及各地設立特務活動分站,大搞情報工作。甘粕正彥在滿洲國時期始終生活奢侈,好像有花不完的錢。這都與使用勞工的工作是密切相關的。
1937年4月2日,關東軍委派甘粕正彥出任滿洲國協和會總務部部長兼規劃部部長。甘粕上任後辦的第一件事,便是安排1928年6月被關東軍炸死的張作霖的安葬儀式。此時,張作霖已經去世九年了,靈柩一直停放在瀋陽郊外的老爺廟裡。甘粕提出將張作霖靈柩運到錦州,安葬在張作霖第一夫人墓旁。甘粕此舉是得到關東軍的認可的,並撥付了巨額款項。安葬儀式辦得煞有介事、十分隆重,報紙上作了大量醒目的宣傳報導。關東軍和甘粕的用心不言自明,就是為了收買人心,以鞏固日本在中國東北的殖民統治。從中可以看出甘粕的聰明與狡猾。
在1939年的那個春天,甘粕正彥辭去偽協和會的職務,回到大連享受海風、沙灘、釣魚、飲酒。然而這位滿洲國的人才甘粕正彥可不能讓他如此悠閒悠哉呀,必須讓他為滿洲國發揮光和熱了,否則太浪費人才了。於是當局想讓他出任滿洲映畫協會(「滿映」)理事長一職。
滿洲映畫協會自1937年8月21日成立以來,經營欠佳,深受滿洲國各界的詬病。滿映的影片與上海的影片相比真是相形見絀呀,幾乎毫無競爭力!這對於日本侵華政策來說,非常不利。映畫應該是對外宣傳的工具和武器,要想將滿洲國長治久安,必須要用電影這個文化佔領滿洲,電影要比刺刀看上去更加文明,更能得人心。關東軍對"滿映"協會以根岸寬一理事為首的管理層感到非常不滿:你們這個管理層不進行思維整頓和改革,我就在人員上整頓和改革你們!
滿洲當局認為只有甘粕能夠打開"滿映"的被動局面。而甘粕正彥也一直特別注意在日本統治下的"民心動向",可是,甘粕正彥在日本的文化人中間,名聲並不太好,「滿映」內部的很多人都對甘粕正彥為"滿映"理事長表示反對。但是甘粕正彥並不在乎,咋的?老子就是要當「滿映」的老大!看哪個不服?甘粕心裡非常明白,咱的靠山是關東軍!
1939年11月1日,甘粕正彥正式走馬上任了,他在9時前5分乘車到洪熙街"滿映"總部,那時的洪熙街,就是現在的紅旗街。9時便叫來庶務課課長,問:部長以上的幹部現在幹什麼呢?庶務課長回答:他們10時以前才能到。於是甘粕下令:用車把他們都接來! 等到主任以上的職員到齊後,他首先作了自我介紹:「我是甘粕正彥,現在來擔任理事長,請多關照!」然後板著臉訓示道:從明天起,必須9時準時上班!
在全廠職工歡迎他就職的大會上,甘粕自我介紹後,走下臺來,「滿映」的總務部長致歡迎詞:我們歡迎滿洲建國功臣甘粕先生擔任理事長,這是我們的光榮。我們決心為公司粉身碎骨地工作,即使死了,骨頭也要埋在滿洲……甘粕毫不客氣地打斷他的話:我不是什麼建國功臣,日本人死了,骨頭是要埋在日本的!
隨後不久,甘粕突然召開全廠職員大會,他以嚴厲口氣痛斥原有管理的腐敗和無能,鼓勵大家當場揭露,甚至大喊:摧毀個把滿映,算得了什麼!又說:別管他什麼理事、部長,有問題你們敞開說!全場幾百號人無不為之震驚。
甘粕對於"滿映"原班上層管理者反對他就任理事長是一清二楚的,不久便將工作人員進行了重新任免。同時用較高待遇聘請日本電影界一流專家來「滿映」,除刷新人事外,甘粕還改善職工的待遇,例如他說:李香蘭(日本籍女演員)的月薪是250元,而李明(中國籍女演員)45元,相差太大了。把李明的月薪提高到200元左右!最低層的演員只有18元,這怎麼夠吃飯,至少應提高到李明現在45元的水平。給他們高薪水,他們一定會努力工作的。甘粕的話語非常有溫度,讓全體「滿映」工作人員擁有了無限的熱情去工作。這也是甘粕的聰明管理手段。
另外,過去中國導演只能充當副手,而實際上只是為演員當翻譯,甘粕確定中國導演可以獨立拍片,並採用中國人編寫的劇本,題材範圍也有所放開。
「滿映」演員李香蘭
在新京市市長官邸舉辦的日滿要人宴會上,「滿映」女演員們被安排陪酒,對此,甘粕故作憤慨地說:女演員不是藝妓,是藝術家!並要求市長再舉辦一次以女演員為主的宴會犒勞她們。甘粕有時還自己掏錢,在長春大和旅館大辦宴席,招待「滿映」全體演員,並一改往常的死板面目,滿臉笑容、主動地上前幫女演員脫下外套,還訓斥在自己身後的理事、課長們:你們還站著幹什麼,快給客人們寬下外套!甘粕這些舉動大大激發的屬下更加賣力拍攝影片,以便通過「滿映」電影,以此達到日滿和親的目的。
"滿映"成立之初,是擁有資金500萬元的株式會社,由滿洲國政府和「滿鐵」各佔五成。甘粕接任理事長以後,經他一手經營,「滿映」得到迅速發展,到1940年,資金增加到900萬元,影片生產猛增三倍,甘粕本人也被稱為「滿映之父」。
每當拍攝出新片時,甘粕一定親自去國務院請張景惠總理先行過目,通常是安排在"滿映"的高級俱樂部,那座叫湖西會館的地方,先宴請後看電影。甘粕正彥身材矮小,頭髮稀疏,鬍鬚也不多,戴近視眼鏡,西服革履,衣冠楚楚,文質彬彬,有時還給人以沉默寡言的印象。
滿洲最大的電影雜誌《電影畫報》第三卷第三期三月號,慶祝滿洲「建國」10周年卷上,甘粕正彥發表一篇題為《戰事和電影》的文章,明確說明了「滿映」國策宣傳的歷史使命。部分原文如下:電影在平時,固然是一種國民的心糧,陶冶情操純化思想,以致力於娛樂的魅力為主體,但是在戰時,由於巧妙的操縱它的寫實效果,由於認它做宣傳報導的寵兒而使之充分的活躍去宣傳國家的威力,把實象比文字比繪畫更深刻的傳達給國民,籍使前線和槍後相結合,電影是負著使國民全般協力的覺悟和愛國的觀念旺盛的任務的……「滿映」建立後,為了儘快形成生產能力,早日出片,很快健全了內部機構,擴充了人員,還增加了電影專業人員……
《白蘭之歌》、《支那之夜》、《熱砂的誓言》這三部電影就是甘粕正彥擔任「滿映」理事長之後,「滿映」拍攝的代表片子,都是宣傳日本侵華政策,奴化中國人的影片。這三部片子被稱為「大陸三部曲」。
甘粕正彥與板垣徵四郎、石原莞爾、東條英機、岸信介、古海忠之等日本政要的關係均非同一般,勢力之大令人震驚,曾流傳有「統治滿洲國的,白天是關東軍,夜裡是甘粕正彥」。從中可見甘粕正彥的能力。在當時的長春城,處處都存在著甘粕正彥的影響力。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9日,蘇聯紅軍進入東北,甘粕也從他所住的大和旅館移到了"滿映"理事長室。12日,關東軍司令部和溥儀及大臣們也逃到通化去了。15日「滿映」全體職工在大門前聽了天皇無條件投降的廣播。17日晚,甘粕正彥邀來平日的親近好友古海忠之等人,舉行威士忌酒會,參加酒會的人都意識到這可能是甘粕的訣別酒會。為了防止他自殺,晝夜有人伴守著他,20日,伴守的人沒有看住,甘粕正彥還是服毒自殺了,據說他服用的是叫氰化鉀的那個東西。
後來,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被中國共產黨派來的人接管了,更名為東北電影製片廠,再後來更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
附:滿洲映畫協會所拍攝的影片:
1938年:
《壯志濁天》:監製坪井與
《明星的誕生》:監製松本光庸
《七功圖》:監製矢原禮三郎
《萬裡尋母》:監製坪井與
《知心曲》:監製高原富士郎
《大陸長虹》:監製上砂泰蔵
《蜜月快車》:監製上野真嗣,杜寒星、李香蘭的處女作;
《田園春光》:監製高原富士郎
《國法無私》:監製水ケ江龍一
1939年:
《國境之花》:監製水ケ江龍一
《富貴春夢》:監製山內英三・上野真嗣・鈴木重吉
《冤魂復仇》:監製大谷俊夫
《慈母涙》:監製水ケ江龍一
《真假姊妹花》:監製高原富士郎
《菸鬼》:監製水ケ江龍一
《東遊記》:監製大谷俊夫,與日本東寶映畫合作拍攝,1940年在日本公映;
《鐵血慧心》(美しき犠牲): 監製山內英三,1941年在日本公映;
《白蘭之歌》:監製渡邊邦男,與日本東寶映畫合作拍攝
1940年:
《愛焰》:監製山內英三
《現代日本》:監製大谷俊夫
《如花美眷》:監製荒牧芳郎
《情海航程》:監製水ケ江龍一
《誰知她的心》:監製朱文順
《有朋自遠方來》:監製水ケ江龍一
《風潮》:監製周曉波
《藝苑情侶》:監製大谷俊夫
《流浪歌女》:監製山內英三
《人馬平安》:監製高原富士郎
《王屬官》:監製高橋紀・藤川研一
《新生》:監製高原富士郎
《現代男兒》:監製山內英三
《地平線上》:監製荒牧芳郎
《大地秋光》:監製島田太一
《劉先生回顧》:監製山內英三
《都市的洪流》:監製周曉波
《胖痩鬧》:監製新田稔
《黎明曙光》:監製山內英三,與日本松竹映畫、大同劇團合作
1941年:
《籬畔花香》:監製宋紹宗
《她的秘密》:監製朱文順
《雙妹涙》:監製水ケ江龍一
《新婚記》:監製朱文順
《天上人間》:監製周曉波
《雨暴花殘》:監製山內英三
《巾幗男兒》:監製王則
《運轉時來》:監製高原富士郎
《明星日記》:監製山內英三
《黃金夢》:監製大谷俊夫
《鏡花水月》:監製大谷俊夫
《花瓶探索》:監製水ケ江龍一
《串難交響樂》:監製張天賜
《夢幻曲》:監製周曉波
《鐵漢》:監製山內英三
《家》:監製王則
《園林春色》:監製周曉波
《奇童歷險記》:監製徐紹周
《荒唐英雄》:監製張天賜
《滿庭芳》:監製王則
《青春進行曲》:監製張天賜
《王麻子膏藥》:監製朱文順
《小放牛》:監製王則
《玉堂春》:監製王心齋
《夜未明》:監製張天賜
《春風野草》:監製水ケ江龍一
《龍爭虎鬥》(共上、下兩集):監製水ケ江龍一
1942年:
《迎春花》:監製佐々木康,日本松竹映畫代攝;
《胭脂》:監製大谷俊夫
《瓔珞公主》:監製山內英三
《黃河》:監製周曉波
《歌女恨》:監製朱文順
《一順百順》:監製王心齋
《雁南飛》:監製楊葉
《皆大歡喜》:監製王心齋
《黒痣美人》:監製劉國權、笠井輝二
《花和尚魯智深 水滸傳初集》:監製水ケ江龍一
《娘娘廟》:監製水ケ江龍一
《愛的微笑》:監製丁明
《雁南飛》:監製楊葉
《恨海難填》:監製朱文順
《黑瞼賊 》(共上、下兩集):監製張天賜
《豹子頭林衝 水滸傳第二集》:監製朱文順
1943年:
《誓ひの合唱》:監製島津保次郎 ,與日本東寶映畫合作。
《碧血豔影》:監製劉國権
《求婚啟示》:監製王心齋
《銀翼戀歌》:監製大谷俊夫
《白馬劍客》:監製張天賜
《富貴之家》:監製周曉波
《劫後鴛鴦》:監製朱文順
《千金花子》:監製王心齋
《燕青與李師師》:監製張天賜
《白雪芳蹤》:監製朱文順
《今朝帶露歸》:監製楊葉
《莎韻之鐘》:監製清水宏,與日本竹下映畫加茂片場合作,臺灣總督府出資。
《萬世流芳》:監製張善琨、卜萬蒼、朱石麟、馬徐維邦、楊小仲,與上海中華電影公司、中華聯合製片公司合作,1944年在日本公映。
1944年:
《可怕的蝨子》(蝨は怖い) : 監製加藤泰通
《軍官學校》:監製加藤泰通
《晩香玉》:監製周曉波
《綠林外史》:監製王心齋
《好孩子》:監製池田督
《愛與仇》:監製笠井輝二
《血濺芙蓉》:監製廣瀬數夫
《夜襲風》:監製廣瀬數夫
《影城風光》:監製大谷俊夫
《王順出世記》(妙掃狼煙): 監製大谷俊夫
《化雨春風》:監製佚名
《一代婚潮》:監製周曉波
《百花亭》:監製張天賜
《月弄花影》:監製廣瀬數夫
《我的夜鶯》(私の鶯):監製島津保次郎,與日本東寶映畫合作。
1945年:
《虎狼鬥艶》:監製大谷俊夫、池田督
《芝蘭夜曲》:監製朱文順
《蘭花特攻隊》:監製笠井輝二
《蘇小妹》:監製木村莊十二
《大地逢春》:監製周曉波
《夜半鐘聲》:監製王心齋
孫雷
2020年12月26日
光陰不會蒼老
記憶就是力量
【留駐光影】記下時光的印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