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長春·老長春vol.5】「黑夜皇帝」甘粕正彥與「滿映頭牌」李香蘭

2021-02-13 長春晚報

【混在長春】

一起穿越,品讀長春城市歷史,共同感受,發現長春生活精彩。

【閱讀更多內容】

點擊首頁屏幕下方菜單「老長春」

今天,坐落在長春市紅旗街1118號的長春電影製片廠,就是「滿映」的舊址。「滿映」一個許多現代人都不知道是何物的名字,承載的卻是一段厚厚的歷史。

一、不動刀槍的侵略者——「滿映」

電影作為一種綜合藝術,歷來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宣傳性,尤其對別有用心的侵略者來說,每一部電影都要塗抹上一層濃厚的政治色彩,使其成為殖民統治的工具。為了達到長期對東北進行殖民統治的目的,日本帝國主義在長春成立了一支不動刀槍的「奴化教育先鋒部隊」——「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簡稱「滿映」),上演了一幕幕宣傳殖民主義思想文化的醜劇。

據長春市政協出版的內部刊物《議政》介紹,1937年8月2日,偽滿國務院正式通過了「滿洲電影國策案」,投資500萬元,設立「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8月21日,「滿映」正式成立。

「滿映」成立之初,總部設在大同大街(今人民大街)的日本毛紡織品株式會社(日毛)的二樓上,暫借寬城子二道溝的一座鐵路倉庫(今長春機車廠院內)作臨時攝影棚。此時已開始著手修建新的辦公樓和攝影棚。

「滿映」辦公樓和攝影棚佔地面積163936平方米,總建築面積原計劃為16892平方米,實際完成了20294平方米。建築群包括辦公樓1座,攝影棚6個,錄音室、洗印室各1間,還有大道具廠等附屬建築。「滿映」的設備當時是最為先進的。從拍攝、照明、編輯、洗印、錄音、放映到銀幕合成,設備質量精良,性能優異。嶄新寬大的6個攝影棚,可以同時容納很多攝製組拍攝內景使用,為各片種的生產創造了便利的條件。加上先進的拍攝設備,使攝影的電影效果也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可以非常明確地說,「滿映」從其誕生之日起,就帶著強烈的殖民主義政治色彩。這一點從它所從事的「掛羊頭賣狗肉」一切活動都可以看出——「滿映」是由日本關東軍及其控制的偽政權,為了達到向中國人民灌輸殖民主義思想和文化的目的而建立的「輿論媒體」當時東北境內的電影內容一直受到日本殖民主義者的嚴格審查。有損於日本帝國主義和偽滿政府的,有損於日本「皇室」的,有損於日偽官吏的,特別是有悖「皇軍」「聖戰」思想內容的影片,均被查禁。代之上映的是由「滿映」精心炮製的影片。日偽統治機構又藉助強權,控制了「滿映」,完全獨霸了東北的電影市場。

1941年以後,為了滿足日本侵略政策的需要,「滿映」把拍攝影片的內容進行調整,分成三類:「啟民電影」、「娛民電影」、「時事電影」。所謂「啟民電影」主要是通過電影形式向日本人民灌輸軍國主義思想,在中國人民面前製造「躍進滿洲」的假象。著名電影史學家、「長影」廠辦原主任胡昶曾多次表示,日偽當局就是利用電影從不同的側面頌揚「王道政治」,美化其殖民統治,以此對東北人民進行奴化教育。所謂「娛民電影」,就是故事片。主要是通過黃色、恐怖的內容來毒害中國人民。如《蜜月快車》、《富貴春夢》、《冤魂復仇》、《鐵血慧心》都是「滿映」的國策片,赤裸裸的宣傳「日滿親善」、「王道樂土」、「五族協和」的殖民統治思想。《東遊記》是醜化中國人民的影片,極力宣揚日本帝國主義的所謂文明。所謂「時事電影」,主要記錄偽滿時期的各類時事,當然,這類電影表現的內容,依然是粉飾太平,為日偽政權歌功頌德。

隨著日本帝國主義殖民統治政策的不斷深入,特別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滿映」的國策影片更是充滿了「決戰必勝」的戰爭氣味。這一時期的電影,都是為迎合日本帝國主義對外侵略而拍攝。如《蘭花特工隊》對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赤裸裸地表達了讚頌之情,《大地逢春》、《黃河》、《碧血豔影》、《銀翼戀歌》等都是極其反動的「國策片」。日本帝國主義對東北殖民統治的十四年裡,電影完全成為法西斯殖民統治的工具。因此,「滿映」只不過是日本侵略者手中的玩偶,也註定了他最終滅亡的命運。「滿映」作為一個藝術作品生產基地,也曾培養出了很多明星,我們姑且把他們稱之為「滿映」的「鮮花朵朵」吧!比如:「古典美人」鄭曉君、「活潑美人」夏佩傑、「永遠青年」浦克、「喜劇青年」王啟民、「金魚美人」李香蘭等等。

這些演員都是閱讀了刊登在《康德新聞》、《大同報》的招生廣告後,經過考試而走上演藝道路的。據相關史料記載,當時的招考地點就在「新京」長春的「日毛」株式會社樓上。報名費一塊錢。那時候,18歲的王啟民是偽滿洲國中央銀行小職員,名字還叫做王福春;那時候,鄭曉君才16歲,是稅捐局的打字員……1945年10月1日,中國共產黨首先在「滿映」建立起了「東北電影公司」(「長影」前身)。很多「滿映」的演員也實現了自我的救贖。在黨的領導下,成了人民的藝術家。這其中比較有名的有《劉三姐》裡的莫進財,由賀汝瑜飾演,他還因為這個角色獲得第二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配角獎。還有《平原遊擊隊》和《橋》的攝影李光惠,《上甘嶺》、《黨的女兒》的美術師劉學堯……

二、「黑夜皇帝」甘粕正彥

1939年11月1日,「滿映」歷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開始粉墨登場了,臭名昭著的甘柏正彥出任協會理事長。對於這個人物,在日偽統治時期曾有這樣一種說法:「在滿洲白天是關東軍的天下,晚間是甘粕正彥的天下。」因此,甘粕正彥也就有了「滿洲國黑夜皇帝」的外號。

1891年生於日本仙臺市的一個士族家庭的甘粕正彥,從小的志願就是當一名軍人。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期間,從師於東條英機。畢業後當上了憲兵。1923年9月,在他任職東京某憲兵分隊長時,在關東大地震的混亂中殺死了日本無政府主義者大杉榮和他的妻子及7歲的外孫。因此被判有期徒刑10年。在服刑2年10個月後獲釋,於1929年秋來到中國東北,同日本關東軍參謀板垣徵四郎等,成了策劃侵略我國東北的急先鋒,專門從事陰謀活動。九一八事變的第二天,甘粕正彥就迅速趕到吉林市,同當地特務機關相勾結,秘密炸毀日本僑民住房,反誣中國人所為,以此作為侵華的藉口。9月21日,他又竄至哈爾濱,採取同樣的手段,炸毀了日本領事館。由於他在九一八事變中做得出色,深受日本關東軍的讚賞。他參加了日本關東軍密謀策劃成立偽滿洲國的活動,在他的秘密串聯下,把溥儀從天津帶到遼寧湯崗子,後經由旅順護送到長春。在策劃成立傀儡政權時,日本關東軍採納了他提出的主張:「滿洲國」作為「大日本」附屬國,不能實行總統制而應實行帝制。偽滿洲國成立後,他被任命為偽民政部警務司司長,以偽滿洲國警察最高頭目的身份殘害和鎮壓東北人民,可謂罪大惡極。

在甘粕正彥任職的6年裡,他對「滿映」作了多次改革,廣泛從日本吸收大批專業人員,並起用了一部分中國導演,在故事片題材上較以前有所放寬,但他更主要的還是利用所謂的國策電影推行殖民主義文化,用電影大肆宣傳偽滿洲國各領域裡的「成就」,為日本殖民統治政策歌功頌德。可以說,在甘粕正彥的直接領導下,「滿映」所拍攝的影片完全是為了適應殖民政治的需要,根本無藝術性可言。但它卻造就出一顆閃亮的銀幕明星——李香蘭。「滿映」成立後,於1938年6月聘李香蘭為特約演員。她雖沒有嫻熟的演技,也談不上什麼藝術創作,但由於她形象出眾,具有東方美人的魅力,使她成為紅極一時的女明星。到偽滿洲國垮臺時,甘粕正彥也同其他侵略者一樣,猶如喪家之犬,惶惶不可終日。他從大陸科學院要來1000包氰化鉀,分給每個日本人一包以防萬一。他還在攝影棚裡安裝了引爆裝置,想在蘇軍進入長春時引爆,讓全體日本人「玉碎」。但是他的這些瘋狂的願望都沒有實現,那一包白色的粉面只留給了他自己。1945年8月20日凌晨,甘粕正彥服下了白色的粉面。一個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以這樣悲慘的方式結束了他罪大惡極的一生。

甘粕正彥(1891-1945)

三、「滿映」頭牌——《夜來香》李香蘭

「滿映」的明星很多,但記者覺得僅就滿映而言,最大牌的明星當屬紅極一時的李香蘭。「滿映」成立後,李香蘭被聘為專職演員,並被大力包裝作為中國歌星與影星推出。李香蘭主演的第一部電影《蜜月快車》,就奠定了她「懂日語的中國少女影星」的地位。

此後,她又演出了《支那之夜》、《熱砂的誓言》和《白蘭之歌》等「大陸三部作」。迅速走紅為家喻戶曉的「超級巨星」,成為與周璇等齊名的上海灘「五大歌后」之一。李香蘭在日本奉天廣播電臺新節目《滿洲新歌曲》中演唱了《漁家女》、《昭君怨》、《孟姜女》等中國歌曲,更以一曲《夜來香》而聲名大噪。《夜來香》是唱片公司特邀作曲家黎錦光專門為李香蘭譜寫的。《夜來香》參考中國民間小調,但旋律和節奏完全採用了歐美風格,譜成了輕快的慢倫巴。很快,這首歌傳遍了燈紅酒綠的淪陷區。日本當局製造和利用了她這個明星,替日軍宣傳、粉飾侵略戰爭。

李香蘭原名山口淑子,1920年2月12日出生於中國遼寧省奉天(今瀋陽)附近的北煙臺,不久舉家遷往撫順。山口淑子出生在日本一個漢學世家,父親叫山口文雄,1889年生於日本佐賀縣,祖父是士族出身,對中國的歷史文化頗有研究。父親受其影響早年到中國學習,後任職於「滿鐵」公司。13歲時,山口淑子認了父親的中國同學、當時的親日派瀋陽銀行總裁李際春為養父,取名李香蘭。由於她天資聰慧,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能歌善舞,經常在電臺演唱歌曲。她也因此有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李香蘭。

1934年,年輕幼稚的李香蘭滿懷著對中國和日本的愛,對未來生活的憧憬,來到北平(今北京),以「潘淑華」這個名字在北平翊教女中念書。「潘」是她的另一個義父——她父親的結拜兄弟,當時任天津市長的潘政聲的姓;「淑」是源於山口淑子之名;而「華」,則是出生於中國之意。

正是因為這三個名字的先後使用,為李香蘭的人生埋下了一個性命攸關的伏筆。抗戰結束後,李香蘭這位紅極一時的影星、歌星以「漢奸罪」被「中華民國」國民政府逮捕,押上了審判臺。一度因為無法證明「山口淑子」、「李香蘭」和「潘淑華」三者是同一個人而險些被國民政府槍斃。但隨後鑑於李香蘭在法庭上出具了證實她真實身份的憑據,在證明了她的日本移民身份後,法官宣布「讓我們以德報怨」,李香蘭被無罪釋放,並於1946年2月遣送回日本。回到日本後,李香蘭改回原名山口淑子繼續其演藝事業。1951年,她曾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1956年離婚。1958年,山口淑子嫁給外交官大鷹弘後,冠夫姓成為大鷹淑子,並告別舞臺轉而從政。

1978年7月6日,「永遠青年」浦克接待了已是日本環境廳政務次官,日本環境代表團團長的李香蘭,重訪長春電影製片廠(「滿映」舊址)時,她這位「滿映」時期的「金魚美人」,還受到「古典美人」鄭曉君、「妖豔美人」白玫、「活潑美人」夏佩傑等舊日同仁的歡迎。

李香蘭(1920年2月12日—)

四、險些被處死的李香蘭何以脫險時至今日,還有人認為李香蘭是漢奸,起碼是一個「文化漢奸」。這樣的說法是否偏頗,答案毋庸置疑,因為李香蘭是日本人,何談「漢奸」之說。人們在歷史已經翻過了近70年的時候,還在議論當年的往事,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李香蘭身世的複雜,也就不難理解她當年險些被當做漢奸處死的原因了。

李香蘭是一名日本人,但是她卻生在中國、長在中國,還有「李香蘭」和「潘淑華」兩個中國名字及兩個中國乾爹。加之,她飾演的角色幾乎都是與日本男人苦戀的中國女子,表達的都是「中日親善」的主題。李香蘭的身上因此有著很濃的「中國味」,甚至很多日本人都認為她是中國人。1938年,李香蘭以「中日親善」代表的身份頭一次回日本。當她交驗了護照剛要下船時,卻突然聽到一聲粗暴的斥喊:「你回來!」她最初以為聽錯了,但是回過頭去,發現那個日本官員正怒視著自己,於是她指了指自己,意思是問:「是在叫我嗎?」

日本官員再次不耐煩地喊了句:「你回來!」她讓同行的女演員先走,隨後自己來到了那個日本官員的旁邊,按照要求再次把剛剛審理過的護照遞交過去。日本官員再次逐字核實了李香蘭的護照,隨後雙眼圓瞪,大聲呵斥:「你這東西還是日本人哪!一等國民卻穿三等國的支那服,說支那話,不覺羞恥嗎!」這無恥的話語裡既包含了當時的日本人瞧不起中國人的意思,也包含了普通日本人不知道李香蘭這樣大明星國籍的意思。

日本戰敗後,李香蘭這位紅極一時的影星、歌星,被押上了歷史的審判臺。作為偽滿洲映畫協會的主要演員,李香蘭被認定有協助日本侵略者做宣傳的罪行。檢察官最後判處她死刑,立即執行。罪名是「身為中國人,卻和日本人共同拍攝冒充中國的電影,協助日本的大陸政策,背叛了中國」。

李香蘭極力為自己辯解,她哭喊著:「我真的是日本人,真的是日本人啊!我叫山口淑子,父親山口文雄曾是撫順滿鐵的中國話教員,母親叫石橋愛子……」法官嚴厲地說:「你叫李香蘭,在北平翊教女中念書的時候,用的是潘淑華這個名字,這難道不是你作為中國人的證據嗎?你怎麼能證明,山口淑子、李香蘭、潘淑華,這三個人是同一個人?」要想解開法官的疑問,只有尋找到國籍證明。可是當時,身陷牢籠的李香蘭哪有這個能力啊!

就在李香蘭已經無力爭辯、準備赴死時,她兒時的俄羅斯籍女友——柳芭,出現了。柳芭當時已加入了蘇聯共產黨,成為領事館的一名工作人員。她問李香蘭:「有沒有一些身份證明能夠證實你是日本人呢?」在沒有得到確定的答覆後,柳芭隻身一人從上海來到北京,找到了李香蘭的父母。此時,李香蘭的父母已經找到了李香蘭日本身份的證明,只是無法將這份證明轉交到李香蘭的手中。他們甚至懷疑,自己的女兒是不是已經因漢奸罪,而離開了這個世界。

最後,在柳芭的幫助下,李香蘭得救了,法官最終宣布她無罪釋放。

——————《老長春》——————

作者簡介:

張賢達,長春晚報社《老長春》專欄記者,長春歷史研究者、傳播者。長春市政協文史專員、民進吉林省委社會法制委員會委員、長春市歷史保護專業委員會委員。著有《長春歷史話題》、《百年人民大街》等書籍,自2006年主筆《老長春》以來,發表近200萬字長春人文歷史作品。作者微信號:CCZXD831

(編輯:肯特)

相關焦點

  • 【昔日故人】「滿映」的當家人甘粕正彥
    但提到「長影」,就是長春電影製片廠,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不僅僅是知道,而且有的還非常熟悉。因為這家電影製片廠出產的製品很多人都看過,有很多人都是伴隨看「長影」的影片而成長起來的。我這裡說的「滿映」即滿洲映畫株式會社,就是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前身,而一個名叫甘粕正彥的人就是「滿映」的當家人。
  • 甘粕正彥:偽滿洲國的「夜皇帝」!
    9月21日至25日,甘粕正彥乘坐無牌號汽車,勾結日本駐哈爾濱特務機關黑夜出沒在哈爾濱街頭投擲炸彈,有時用手槍亂射,日方藉機叫嚷「哈爾濱4000名日僑突然瀕臨危機」。炸彈事件剛過不久,甘粕便領著5名憲兵下士官,借用哈爾濱市內的紅葉館設立了特務機關,用他的母親內藤的舊姓,稱作「內藤機關」,其中一項任務是「針對馬佔山軍的」。
  • 長春的寶藏景點,入選國家工業遺產,老電影愛好者必逛地
    長影舊址博物館是在完整保留原「滿映」建築的基礎上修繕的,「滿映」成立於1937年8月,1939年,「滿映」的新廠房落成,就是現在的長春電影製片廠。「滿映」從一開始成立,充滿濃厚的殖民主義政治色彩,用電影作為傳播手段,宣傳殖民主義思想,用來給老百姓洗腦。提到 「滿映」,有一個人不得不說,就是甘粕正彥,電影《末代皇帝》裡,坂本龍一扮演的那個人。
  • 《別了,李香蘭》請不要帶著偏見來看
    對於李香蘭這位傳奇色彩的女子,或者說對於中日曠日持久戰爭時代的電影我抱有強烈的探索心。因為,在那個時代,初創的電影工作者們懷著飽滿的激情登上舞臺,因為戰爭而流散,戰後天各一方。直到今日,對我們的華語電影格局仍然有著深遠的影響。在這其中,長春的滿映和上海的中華是兩個非常特殊的存在,因為它們是日本佔領區配合日本殖民宣傳的電影機器。
  • 【混在長春·老長春vol20】偽滿大臣們的斷簡殘篇
    【混在長春】 一起穿越,品讀長春城市歷史,共同感受,發現長春生活精彩。
  • 往事的影像:探訪長春電影製片廠
    帶著對往事時光的追憶,走進新中國電影的搖籃,走進長春電影製片廠。川島芳子的哥哥金壁東曾經擔任過「滿映」首任理事長,從金壁東時期到甘粕正彥時期,「滿映」核心拍攝的所有設計,完全由日本人手所控制。1946年抗戰勝利後由中國人接收,更名為中央電影局東北電影製片廠,當時的工廠人員主要由延安派來、滿洲映畫株式會社遺留員工和來自全國解放區的一些電影工作者組成。
  • 吉林長春有座建築,原是日本洗腦中國人而建,今成新中國電影搖籃
    芒果旅行日記:吉林長春有座建築,被稱為新中國電影的搖籃,誕生了多個新中國電影的第一。這座建築叫長影舊址博物館,位於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紅旗街,始建於1937年,建成於1939年,初始名字為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簡稱「滿映」,是日本人為洗腦中國人而建的一個電影機構。
  • 有著驚人美貌和氣質的老一輩女藝術家們,原來都在長春電影製片廠
    這次在長春,去了長影舊址博物館,在裡面看到了很多中國老一輩藝術家們的照片,真的是風採極佳,特別是女藝術家們,更是有著無可擬比的美貌,絕對不是整容整出來的,而是自然未經雕琢的美麗和優雅的氣質,完全不輸於國外的老牌演員,比如奧黛麗赫本啊,比如英格麗褒曼啊,可謂不比她們差,甚至還超越於她們。
  • 日本藝人李香蘭去世 偽滿時期演唱《夜來香》《何日君再來》紅極一時
    1933年,山口淑子被父親的中國結義兄弟李際春收為義女,遂取中文名字李香蘭。李香蘭的乾爹李際春曾任直魯聯軍第九軍軍長,兵敗後蟄居於天津日租界。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他積極協助日本大特務土肥原賢二陰謀製造「華北自治」,並幫助日本關東軍將末代皇帝溥儀劫持到長春。後來李際春被任命為偽滿洲國奉天(今瀋陽)銀行總裁,日本投降後被國民政府以漢奸罪處決。
  • 長春電影製片廠:新中國電影的搖籃
    作為新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長春電影製片廠製造了太多的經典,陪伴幾代人長大,並成為他們無法抹去的時代記憶。託生於「滿映」說到長影製片廠,首先是要談談偽滿時期的日本「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電影作為一種傳媒類型,從19世紀時開始出現。
  • 撕裂人生李香蘭丨鳳凰知道
    日本佔領東三省後,為了宣揚大東亞共榮思想,1933年5月,關東軍參謀小林最早提出了建立偽滿洲國電影機構的設想。1937年8月,「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正式成立,簡稱「滿映」。「滿映」佔地16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20294平方米,包括一座辦公樓,6座攝影棚,一座錄音室,一座洗印間及大道具廠等建築。
  • 李香蘭:一個日本人的中國式懺悔
    真實的李香蘭,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李香蘭,抗戰時期是日本控制的滿鐵映畫電影公司的頭牌女演員,並且以歌聲甜美而著稱,曾經翻唱周璇的大量唱片,風靡一時。李香蘭的歌聲的確很有魅力,而且在當時的日本人中影響很大。
  • 長春電影製片廠為何被稱為新中國電影搖籃?創造了七個第一
    走進長影舊址博物館,我們仿佛穿越了時光的隧道,重新回到那個熱血沸騰的年代……一你知道嗎,長春電影製片廠是在一家日本電影製片廠的基礎上,脫胎換骨而成的。這家日本電影製片廠,叫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1937年8月,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簡稱「滿映」)成立於長春。經過兩年的建設,1939年11月,「滿映」竣工。
  • 東方好萊塢,曾經的長春電影製片廠,長春旅遊應到此處看看!
    東北地理的中心之稱:長春,這座有著東方底特律和東方好萊塢之稱的工業城市。常年並不出現在大家的風光旅遊圖譜之中,廣為人知的則是在臨近城市吉林的霧凇島和周圍的滑雪場。而作為新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堪稱新中國電影的搖籃的長春電影製片廠,則是在長春市的朝陽區,今天要去看的便是這國家工業遺產!現在的長影舊址博物館是長影集團在完全保留1937年原來的「滿映」建築的基礎上,根據「修理舊物」的原則修理的。
  • 兩個「長春電影製片廠」之謎
    1946年5月,國民黨軍隊攻佔四平,情況危急,「東影」必須隨東北局撤往哈爾濱,選址建廠。東北電影公司是在我黨地下黨員劉健民、趙東黎支持下,經過無數工作和鬥爭,把已經被國民黨分子姜學潛一夥掌控的「滿映」奪過來,建立的電影公司,號稱「東亞第一大廠」,人多,機器設備也多。這裡職工構成複雜,還有日本人、朝鮮人,後撤難度非常大。
  • 李香蘭的中國同事及後來的故事
    「李香蘭的間諜嫌疑」民國報紙的寫法讓人大開眼界有興趣的朋友不可不讀圖片來自網絡今天想到談李香蘭,因為前兩天在網上看了一部1942年「滿映」(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拍攝的電影:《迎春花》,由李香蘭主演。「滿映」片頭圖片來自網絡迎春花「滿映」1942年出品圖片來自網絡有意思的是,當時「滿映」中不少中國演員參與了《迎春花》的演出,其中不乏後來人們耳熟能詳的演員。
  • 在電影《末代皇帝》中,坂本龍一演了1個角色還作了44首曲子
    《俘虜》中的大衛·鮑伊與坂本龍一1987年,在貝託魯奇的影片《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中,坂本所作的音樂捧得奧斯卡,在影片中,他還飾演了監控溥儀的日本軍官甘粕正彥。劇本裡寫著,我所飾演的甘粕正彥是切腹而死。到了拍片現場後,我很固執地不願配合,心裡覺得:「雖然我很希望出演這部電影,但是切腹實在令我相當反感。對日本人來說,切腹是多麼的可恥。」於是,我拼命說服導演:「一提到日本人,就會聯想到切腹。像這種刻板印象,你應該也覺得很丟臉,而且你在全球的影迷也應該不會接受吧!」甘粕曾經在法國待過兩年多,在當時是個相當時尚的男子。
  • 【樂活】帶你尋覓長春的前世今生……
    小吉想到一句話:「一座城,就像一個人,你對它的感情怎樣,並不在於你和它相處得有多久,而在於你對它了解得有多深……」那麼,今天就和小吉一起到這些地方去了解長春的前世今生吧!作為「新中國電影搖籃」,長春電影製片廠可謂榮譽等身。博物館包括原主辦公樓、攝影棚、洗印車間等區域。攝影棚展區又包括電影道具展、電影特技展、譯製片展、「滿映」時期的混錄棚、攝影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