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蘭的中國同事及後來的故事

2020-12-23 澎湃新聞

李香蘭的中國同事及後來的故事

2020-05-01 18: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老周望野眼 老周望野眼

如今有些文章的寫法,實在讓人啼笑皆非。前兩天在網上看到一則標題:女漢奸在刑場上脫開上衣拿出一物,行刑官立馬予以釋放……內容說的是李香蘭。李香蘭的歷史有點複雜,她1920年生於奉天北煙臺(今遼寧燈塔市)的日本家庭,父親名叫山口文雄,她則叫山口淑子。「李香蘭」的名字來自她父親的朋友、她的養父李際春,解放後以漢奸罪被處決。李際春和吳佩孚關係相當好,吳佩孚葬禮上有一副輓聯:「不愛錢,不蓄妾,不入租界,執簡以書,是為真不朽;同投軍,同就學,同拯國難,扶棺痛哭,豈獨念私情。」這副對子就是李際春寫的。她還有個義父潘毓桂,所以還用過一個別名「潘淑華」在北平上中學。潘毓桂曾任偽天津市長,1961年死於提籃橋監獄。如此複雜的身世,加上她的電影和歌曲作品確實曾被日軍用來宣傳,以「漢奸罪」逮捕她似乎也是必然。但她畢竟只是個藝人,既然能證明其為日本籍,漢奸罪也就不再成立。我想李香蘭提供日本身份證明等等,應該是在正常的法律程序中操作的,「刑場上脫開上衣」之類,連小說家言都談不上,只能是博人眼球的標題黨。

「李香蘭的間諜嫌疑」

民國報紙的寫法讓人大開眼界

有興趣的朋友不可不讀

圖片來自網絡

今天想到談李香蘭,因為前兩天在網上看了一部1942年「滿映」(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拍攝的電影:《迎春花》,由李香蘭主演。看上去這是個普通的戀愛故事,近衛敏明扮演的社長的外甥從日本來到東北工作,結識了李香蘭扮演的中國姑娘白麗和木暮實千代扮演的日本姑娘八重。中間有一些文化衝突引發的笑點,最終日本小夥子愛上了中國姑娘。影片的對白是中文日文夾雜,李香蘭的角色兩種語言都說。電影裡中國人的形象比較正面,但放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這是在為日本的侵略作宣傳,自然只能作為資料參考。

「滿映」片頭

圖片來自網絡

迎春花

「滿映」1942年出品

圖片來自網絡

有意思的是,當時「滿映」中不少中國演員參與了《迎春花》的演出,其中不乏後來人們耳熟能詳的演員。很多滿映的中國演員後來參加東北電影工作者聯盟,加入東北電影公司和長春電影製片廠,在很多革命歷史題材電影中扮演角色,為人們所熟知。既然看了《迎春花》,就看一看這部電影裡的一些演員吧,中國和日本演員都看一看。

李香蘭在《迎春花》中的表演

圖片來自網絡

《迎春花》男二號由浦克扮演

男一號的同事、中國小夥子

圖片來自網絡

「滿映》宣傳材料中的浦克

圖片來自網絡

1962年

浦克在電影《甲午風雲》中扮演丁汝昌

圖片來自網絡

1958年

浦克的太太夏佩傑出演《黨的女兒》

夏佩傑也曾是「滿映」演員

圖片來自網絡

張敏(左)在電影中扮演李香蘭的母親

圖片來自網絡

1941年的電影《皆大歡喜》

24歲的張敏扮演老奶奶

圖片來自網絡

張敏後改名凌元

是觀眾非常熟悉的「銀幕老奶奶」

《平原遊擊隊》中扮演李向陽的母親

圖片來自網絡

凌元1977年在《黑三角》中扮演女特務

圖片來自網絡

男主角中國房東家的兒子

由童星於延江扮演

圖片來自網絡

於延江後改名于洋

1958年的經典電影《英雄虎膽》

于洋扮演解放軍偵察科長曾泰

圖片來自網絡

木暮實千代在《迎春花》中的演出

圖片來自網絡

1952年木暮實千代主演

小津安二郎的經典電影

《茶泡飯之味》

圖片來自網絡

李香蘭唱《迎春花》

視頻來自「騰訊視頻」

山口淑子(左一)

1950年出演黑澤明導演的《醜聞》

左三為出生於青島的日本演員三船敏郎

圖片來自網絡

1989年拍攝的電視劇《別了,李香蘭》

片尾曲《行かないで》(別走)

玉置浩二演唱

視頻來自「騰訊視頻」

張學友的翻唱版本《李香蘭》

最近我還寫了

如果這些東西你都用過……

亂點鴛鴦莫作真

同道中人話新舊

百圖追憶當年的老徐匯區

夜幕下的天柱山路何處覓聖堂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出處小考

「你就放心吧,我的弗拉基米爾·伊裡奇」

橫沔老街:沒有轟然倒塌,只有慢慢消失……

三十年前的浦東

上海灘「小報狀元」獨愛吃大蒜

穿繃不是穿幫

「戇大」小考

上海老城的夜景永遠不會讓你失望

掃描以下二維碼關注「老周望野眼」

文章已於修改

原標題:《李香蘭的中國同事及後來的故事》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李香蘭」的故事
    山口淑子出生在中國撫順,1942年在上海以李香蘭的名字登上舞臺,拍了經典電影《萬世流芳》,以及經典歌曲《何日君再來
  • 李香蘭:一個日本人的中國式懺悔
    李香蘭的父親是一個親華派的日本人,對滿鐵在中國的侵略行為並不支持,還曾因「私通張作霖」而被撤銷了職務(這件事應該是有史實佐證的)。因此,他對讓女兒去滿鐵控制的廣播電臺播音是不願意的。他一度以山口淑子需要進修學業為名停止了她的唱歌生涯。他曾經到三宅先生家拜訪,很高興地說:「可算是把那件事情(讓女兒去電臺唱歌)擺脫了。」可是好景不長,後來李香蘭還是繼續為廣播電臺錄節目。
  • 還記得星爺唱的《李香蘭》嗎,李香蘭是誰? 視頻
    不過後來我也奇怪,李香蘭到底是誰?影片裡時不時會冒出一句「李香蘭是漢奸!」,這更勾起了我想了解她的欲望。影片最經典的部分,莫過於星爺坐在鋼琴椅上,深情款款地演奏了一首《李香蘭》,把人迷得神魂巔倒。 總覺得,李香蘭,一定有故事!
  • 一曲流連 李香蘭.
    《書畫文化》您關注的是最受歡迎的文藝公眾號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 藝術品收藏 | 茶道 | 文學
  • 李香蘭: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最為傳奇的女星
    當年,日本戰勝了沙皇俄國,繼承了沙俄在中國東北的特權,開始向中國東北大批移民。這也為她後來隱瞞身份,假扮中國人提供了便利。 1936年,山口文雄一家搬到了奉天(即今天的瀋陽)。山口文雄社交能力很強,結交了許多權貴。山口淑子就拜奉天銀行的總裁李際春為乾爹。
  • 撕裂人生李香蘭丨鳳凰知道
    據《滿洲年鑑》的統計,觀看過滿映電影的中國東北民眾在1943年大約為450萬人,1944年達到500萬人左右。滿映製作的電影,有一個特色,就是啟用中國演員,演出對日本效忠的故事,幾乎所有的演員都是中國人,唯一的例外就是李香蘭。李香蘭的經歷是獨特的。
  • 《別了,李香蘭》別了,李香蘭
    自傳《在中國的日子——李香蘭:我的前半生》:日中不再戰,我們同是黑髮黑眼睛。///"我,站在北京的城牆上。......這樣無論從外面飛來的日軍炮火,從城牆裡面射出的中國子彈,都將第一個打中我......我可能第一個死去。我本能地想,這是我最好的出路。
  • 周星馳最迷戀的李香蘭,張學友吟唱過的李香蘭,走了......
    1945年日本戰敗,她以漢奸罪被捕,後因日本公民身份被遣送回日本,改回原名山口淑子繼續其演藝事業。1956年與雕刻藝術家野口勇離婚後,嫁給外交官大鷹弘,1974年步入政壇。李香蘭不僅是彼時老上海「七大歌后」中唯一的外籍歌星,更是促進中日友好的使者。除了日後被諸多歌星翻唱過的《夜來香》等經典歌曲外,還在《醜聞》(黑澤明)《一夜風流》(邵氏兄弟)等作品中留下身影。
  • 李香蘭:她的每個名字都是一段歷史
    然而由於李香蘭的天資聰慧及形象出眾,這些影片很快在日本走紅。和她同時代的明星周璇、白光、陳雲裳一樣,李香蘭能歌能演,較之早她十年、只會演不會唱的影星胡蝶、阮玲玉來說更為多才多藝。  在《大陸三部曲》中,李香蘭塑造的天真的、愛上日本男人的中國女孩形象,將日本國內對中國大陸的「中國夢」熱潮掀至頂點,因為這正滿足了日本觀眾對中國充滿優越感的想像。
  • 《別了,李香蘭》請不要帶著偏見來看
    李香蘭後來對於自己早期出演滿映的國策電影充滿了悔恨,但無論李香蘭、甘粕和更多的中方工作者,都是被日本的滿洲國幻想所裹挾,甚至都不理解當時自身的所作所為吧。所以,當李香蘭去跟甘粕談離開的事情時,甘粕才會毫不猶豫地一把火燒了李香蘭地合同,因為他知道自己孤注一擲的滿洲國從一開始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幻滅。但是,除了宣揚殖民文化之外,我們也在戰後接收了滿映的遺產。
  • 《夜來香》原唱李香蘭去世
    騰訊娛樂訊 9月14日消息,據日媒報導,日本侵華時期著名藝人李香蘭(本名:山口淑子),已知於本月7日上午10時42分逝世,終年94歲。 1920年2月12日,李香蘭出生於中國撫順市。李香蘭進入偽滿洲國電影界,並成為其頭號女星。拍攝了多部電影,從而成為當時的頭號演藝巨星。1942年,到上海發展,以李香蘭的名字登上舞臺,拍了經典電影《萬世流芳》並主唱電影主題曲《賣糖歌》及插曲《戒菸歌》使之紅遍全中國,成為與周璇、白光、張露、吳鶯音齊名的上海灘「五大歌后」之一。
  • 一位好校友,在聽張學友:李香蘭
    一位好校友,在聽張學友:李香蘭早上起床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手機。就是剛才,我看到一位校友發來的小視頻。我認真地看了,視頻是在歌神張學友演唱會的現場拍攝的,視頻的內容是歌神張學友正在演唱《李香蘭》的片斷。這位校友還附上了兩段文字。她說:「老師,深夜打擾啦。
  • 《第二夢》像李香蘭一樣的活著
    點擊觀看《第二夢》視頻:  2012年11月一次上海出差路途中,無意在飛機的視聽視頻中聽到了這首由蒼井空演唱的《第二夢》歌曲和MV,可能由於正好前往上海,而MV拍攝和講述的故事就是老上海
  • 傳奇女星李香蘭百年
    (資料圖/圖)山口雪莉:取悅美國人的日本女人2008年,荷蘭作家、學者伊恩·布魯瑪根據李香蘭人生經歷寫成的長篇小說《中國情人》(The China Lover)出版。正如標題所暗示的,中國情人固然指的是李香蘭,但也可以理解為日本,換句話說,作為日本研究專家的布魯瑪以李香蘭為隱喻,影射的是日本是從軍國主義到戰後完全以美國為尊再到成為現代民主國家的歷程。
  • 張學友歌中的主人公,是個日本女子,她是李香蘭!
    李香蘭這個名字,乍一聽,這不是歌神張學友唱過的一首歌嗎?這首歌有著極高的傳唱度,E神陳奕迅也翻唱過。然而,李香蘭聽起來卻又像個中國人的名子,那麼這個人有怎樣的故事呢?她和我們的國家有什麼關係呢?由於其長期生活在中國,在偽滿洲國滅亡後,她被國民政府視為「漢奸」逮捕起來,後來,在柳芭的幫助下,她向政府出示了自己的日本身份,才被遣送回國。山口淑子在中國長大,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她從小就學會了一口流利的漢語。
  • 一代歌后李香蘭,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
    1931年,日本侵佔中國東北,成立偽「滿洲國」。她的父親山口文雄在日本控制的滿洲鐵路公司內教中文。1932年,少年時代的山口淑子親眼看到日本憲兵槍殺大批中國人,那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平頂山慘案」,當時3000名中國平民遭到日軍集體屠殺。滿鐵公司投資的滿洲電影協會,當時主要是製作宣傳美化日本侵略行為的電影,它讓李香蘭飾演在抗日運動中,被日本徵服而夢想投誠日本的中國少女。
  • 【日本演歌】山口淑子(李香蘭)《夜來香》等二首
    (轉引自《參考消息》1960年10月22日)1960年的李香蘭甚至在為日本青年可能缺乏中國少女的階級覺悟而勞神。這之後,隨著中日關係回暖,李香蘭先後三次訪華。 歷史至此展現了巨大的弔詭,在日本侵華期間拍攝電影的李香蘭,一度被認為是「文化漢奸」,但40餘年後,卻被認為影響了許多人加入抗日行列。 在日本國內,李香蘭是著名的親華派。1988年,日本參院議員李香蘭與中國人大常委愛新覺羅·溥傑在東京見了面。李香蘭紅遍偽滿時,溥傑尚是皇親,兩人非常熟悉。
  • 李香蘭:熱愛中國的日本美女,曾被當成漢奸,盛時火遍全中國
    一、出生在中國的日本人1920年春,李香蘭出生於遼寧省燈塔市,隨父親山口文雄的姓氏,給她取名為山口淑子,其祖父山酷愛中國文化,曾是日本九州島佐賀縣的漢學學者,父親也曾在南滿鐵路株式會社擔任夜校的中文教員,而幼小的山口淑子經常被父親帶到教室裡學習中文。
  • 回望 李香蘭:生存在中日夾縫中的歷史傳奇
    「潘淑華」這個名字是淑子去北平翊教女中念書時使用的,由另一個義父潘政聲(又名潘毓桂)所取。潘政聲是淑子父親的結拜兄弟,是當時的天津市長。潘淑華這個名字,包含了中日友好的希望——「淑」源於山口淑子之名,而「華」則是淑子生於中國、長於中國之意。「李家有女初長成」,李香蘭從小天生麗質,說一口流利的漢語。
  • 李香蘭的傳奇人生:從文化漢奸到和平使者
    左右為難的尷尬佔據了李香蘭的前半生,她在自傳中寫道:「夾在相互爭鬩的母國中國和祖國日本中間,拼鬥的火花濺滿全身。我被生生撕裂。」。  2014年9月7日,94歲的李香蘭在日本逝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稱「李香蘭女士戰後支持和參與中日友好事業,為此作出積極貢獻。」來自「母國」官方的追悼,對於這位傳奇女性掙扎了一輩子的身份糾結,或許是最後,也是最好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