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電影的「年輕」與「當下」

2020-12-20 人民網娛樂頻道

原標題:尋找電影的「年輕」與「當下」

「從國產票房前10位的類型趨勢來看,喜劇開始出現下降的趨勢,動作片、犯罪片、愛情片保持穩定,奇幻和災難片大幅往網絡平臺遷移;

目前國產電影的前5名,無一例外是新類型、新題材。如果說今後中國電影什麼樣的片子會爆紅,我們用數據告訴大家,那就是新類型和新題材;

年輕觀眾更喜歡『與當下有關』『與我有關』。這個『當下』是現實生活,是個人情感,是與你我相關的家國情懷……」

11月26日,在第33屆金雞百花電影節期間,影視業人士圍繞不斷湧現的新內容和新趨勢展望未來,其中,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文娛電影業務負責人李捷在阿里影業內容戰略發布會上分享的行業數據以及市場觀察,引發關注。

今天,影視行業正面臨一個「前所未見」的未來。數據顯示,當前很多年輕觀影用戶不在院線觀看電影。據優酷平臺統計,25歲以下的用戶40%在過去一年沒有進過電影院。「他們未來是不是不會進影院?答案是不一定。如果我們能找到與當下有關、與年輕人有關的題材,這些年輕人依然會走進電影院。」李捷說。

為了更好地講述有時代性的年輕故事,擁抱和直面觀眾對於未來內容的需求,阿里影業當天宣布推出全新廠牌「可能製造」,在創作方向上高度聚焦三大主題內容:當下青春、趣味人生、近未來科幻。

阿里影業製片人、「可能製造」廠牌負責人柳青伶介紹,「當下青春」聚焦的是「正在發生」的當代青春故事;「趣味人生」挖掘的是新時代生活方式不斷被重塑下,不同年齡段的「新人生故事」;「近未來科幻」將呈現科技進步帶給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按計劃,「可能製造」首批將陸續推出20餘部自製影片,導演大部分是「80後」。在這份導演名單中,既有入選「青蔥計劃」(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主辦的中國青年導演扶持計劃)的導演,也有其他重點節展創投單元中湧現的優秀導演,既有專業科班出身、拍類型片的導演,也有拿著DV拍網絡視頻起家的導演。

作為第三屆「青蔥計劃」的五強導演之一,梁鳴也是「可能製造」廠牌推出的一位年輕導演。由他執導的電影《日光之下》,此前在平遙、香港、澳門等各大國際電影節上包攬了眾多獎項,近期正在全國公映。在梁鳴看來,「可能製造」不僅為年輕導演提供機會,而且充分尊重年輕導演的創作,「我用什麼樣的主創團隊和班底,他們都特別支持。包括後期剪輯,他們會提出意見,但最後會說『導演你來做決定』,這對年輕導演來說非常難得和珍貴」。

「希望這些新作及其背後的年輕導演,能為中國電影的未來增添新的動力。」李捷表示,「影視行業人才稀缺,故事更稀缺。今後我們不僅要繼續挖掘優秀青年導演,幫助他們釋放潛能和才華,還要不斷尋找好故事、好項目,實現內容多元、創作互通,打造出更多與『我』和『當下』緊密相關的優質作品。」

(責編:蔣波、劉穎穎)

相關焦點

  • 【當下完美 同志電影】
    2017曼谷國際電影節世界首映|2017阿姆斯特丹同志影展|繼泰國同志純愛經典《愛在暹羅》後年度最浪漫的偶遇系純愛電影-《當下完美》。
  • 你如此年輕,世界是你的,去尋找詩和遠方吧《我還年輕 我還年輕》·老王樂隊【尤克裡裡吉他彈唱譜】
    --給我一瓶酒再給我一支煙說走就走我有的是時間我不想在未來的日子裡獨自哭著無法往前《我還年輕 我還年輕》這首歌的原唱是老王樂隊,人生總有那麼幾個迷茫期,二十出頭的我們可能正經歷著這第一個時期吧!我還年輕,並不是真的年輕,那一句「完蛋」當然也不是真的完蛋,反而有點兒暗爽。老王的歌就像「政大厭世陣線」常開的自殺玩笑,以誇大的痛苦嘲諷現實的荒謬,以互嘲表達自己,暫時忘記未來的渺茫。
  • 從電影《尋找羅麥》尋找韓庚
    電影《尋找羅麥》實際上幾年前就聽說過了,因為是武漢的朋友公司參與投資拍攝的,而且該影片在2013年5月,法國出品方Reboot公司
  • 《燕山派與百花門》 打造屬於當下年輕群體的江湖世界
    該劇根據亞洲動漫榜(國漫)排名前十的自有漫畫孵化,迎合時下年輕觀眾的胃口和取向,將二次元和喜劇元素融入其中,希望喚起那些曾經打動觀眾的江湖情懷「武俠風」。該劇將由執導過《花千骨》、《青丘狐傳說》的著名導演高林豹親執導筒,力求打造屬於當下年輕群體的江湖世界,講述小子後生們的傳奇經歷,展現充滿刀光劍影和愛恨情仇的熱血新武林。
  • 《一點就到家》首映 導演許宏宇:青春就要活在當下
    28日,由導演陳可辛監製、張冀任劇本監製、許宏宇執導的青春勵志電影《一點就到家》在北京舉辦首映觀影,導演許宏宇攜主演劉昊然、彭昱暢、尹昉、譚卓、張琪出席了首映活動。片方指出,電影的主旨不是企圖讓人們逃離生活,而是鼓勵人們回歸內心,找到自己真實的嚮往並堅持下去。影片裡的三位主人公持著不同的理由來到了雲南古寨,他們從這裡出發,把蜿蜒的山路踏成了夢想的大舞臺。談到在片中站在高處是否害怕時,劉昊然回應說:「年輕人就該站在能看到天空、看見星星的地方,在那裡,人會有想順風而飛的感覺。」
  • 《一點就到家》首映 導演許宏宇:青春就要活在當下
    28日,由導演陳可辛監製、張冀任劇本監製、許宏宇執導的青春勵志電影《一點就到家》在北京舉辦首映觀影,導演許宏宇攜主演劉昊然、彭昱暢、尹昉、譚卓、張琪出席了首映活動。片方指出,電影的主旨不是企圖讓人們逃離生活,而是鼓勵人們回歸內心,找到自己真實的嚮往並堅持下去。影片裡的三位主人公持著不同的理由來到了雲南古寨,他們從這裡出發,把蜿蜒的山路踏成了夢想的大舞臺。談到在片中站在高處是否害怕時,劉昊然回應說:「年輕人就該站在能看到天空、看見星星的地方,在那裡,人會有想順風而飛的感覺。」
  • 電影平衡的尾巴 ——《藍精靈:尋找神秘村 》
    你看懂了花開,卻看不懂那世外桃源,你看懂了落葉,卻看不懂這秋意瑟瑟,世界很大,電影很大……那何不現在就開始,讓我們去看那些不一樣的風景…
  • 《電影文學》(2019年第14期)當下中國軍事題材電影海外傳播研究
    [3]尤其是對英雄人物的書寫,能夠聚焦到大寫的人和典型的人格精神,而這正是軍事題材電影具有普泛性受眾接受魅力的原因所在,因為透過軍事題材電影,可以尋找這個時代的英雄主義。[4]再次是對中外軍事題材電影跨文化比較研究。
  • 英國輕喜電影《時空戀旅人》,幸福是活在當下
    《時空戀旅人》就是這樣一部講述擁有時空旅行能力的年輕人提姆的故事,時空穿越的設定並不罕見,但與很多以此為亮點的電影相比,該片注重的不是穿越時間線的嚴謹與邏輯,而是更注重主角提姆的心路歷程,研究時空旅行對愛情與親情造成的影響,最後落在「幸福是活在當下」這一主題上,整部電影氛圍浪漫,甜蜜溫馨。
  • 十幾個年輕電影人和他們的海邊七日
    從一對一劇本診療,到圓桌討論、實訓課程、分享課和論壇,在劇本工坊的每一天,所有的活動都圍繞著給年輕電影人的創作提供幫助、建議展開。在這個計劃裡,優秀的青年電影人,可以獲得從劇本創作到實際拍攝再到尋找資金的全方位幫助。這一體系一旦建立,並穩定、持續地推進,將形成一套理想的年輕電人孵化機制。長此以往,或許可以為行業真正輸送年輕電影人才,為市場注入更多新鮮的創作血液。而其中的FIRST,則在其中扮演「陪伴電影人成長」的重要角色。
  • 陳可辛電影《投名狀》中方第一副導劉鑫雨加盟《活在當下》電影
    最新獲得的消息陳可辛執導的電影《投名狀》(李連杰、金城武、劉德華主演)中方第一副導、2011年陳可辛監製、劉偉強執導電影《血滴子》(黃曉明、餘文樂主演)執行製片、17億票房韓寒的《飛馳人生》執行導演劉鑫雨已經正式加盟上海雙滋傳媒總部投資籌備的青春都市正能量電影《活在當下》,擔任項目的高級製片顧問,全面指導、支持《活在當下》電影項目的製片工作。
  • 電影《獵犬》觀後感:在萬物中尋找愛
    若不是藉著電影《獵犬》(Shooting Dogs),我永遠不會去關注非洲這片土地,也無法想像當我在懵懂入學之際,在世界的另一個地方,成千上萬和我同齡的孩童正死於仇恨的長刀之下。1994年4月至6月的盧安達大屠殺是胡圖族對圖西族的種族滅絕殺戮,據說有將近一百萬人喪生。這部電影之所以打動我,首先是因為它真實地揭露出人性的軟弱和人類渴望自我救贖的幻滅。
  • 自在園讀書會 活動簡報:和胡因夢一起看電影——年輕的心《搖滾吧!爺奶》
    年輕的心《搖滾吧! 「克裡希那穆提的教誨被很多人所誤解,認為他的思想是一條閉靜空的道路,只要有欲望的念頭就是錯誤的,似乎要必須進入一個大徹大悟的空極境界,要在每一個當下進入一個徹底的解脫, 才是真正了解到他教誨的精髓。事實上一般人是做不到的。原因就是這個世界上的人是需要意義的,是需要尋找價值的,是需要充分自我實現的。自我價值實現意義的實踐與空無的東方高層境界的體會這兩者是否有可能融為一體。
  • 尋找小津 尋找「電影藝術失去的天堂」
  • 親子電影薦||立足當下,放眼未來
    有人想回到過去改變歷史,有人想要去往未來找到將來,也有人選擇留在現在,把握當下。假如可以穿越時空,你想回到什麼時間呢?上世紀70年代末,好萊塢編劇鮑勃·蓋爾偶然間看到父親高中時的照片,他頓時萌生出一個影響了電影史的想法:由這個點子所激發,於是就有了80年代的高中生馬蒂穿越到30年前他父母上高中的時候,並與他們產生交集的故事,並成就了1985年7月3日上映的經典科幻電影——《回到未來》。
  • 探尋電影之美高峰論壇——當下電影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中國電影博物館與中國電影家協會作為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論壇項目承辦單位,將於8月26日在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大宴會廳舉行「探尋電影之美高峰論壇——當下電影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探尋電影之美 透析產業發展「探尋電影之美高峰論壇」是北京國際電影節主論壇之一,旨在深入研究產生電影作品效果的美學普遍化規律,探索電影作品背後的文化哲學思維和文藝思潮,探索電影藝術的創作規律和美學品格,探索電影藝術與其他藝術之間的關係,探索電影藝術的審美價值和社會功能,探索鑑賞電影藝術的心理機制、過程、特點、意義和方法,以及觀眾與電影藝術間的審美關係。
  • 尋找朱庇特:關注未成年人社會問題,年輕的錯誤不是人生的終結
    》(一)太美的承諾因為太年輕——不成熟的愛情,也是心動問題少年約瑟夫13歲就成為了一個孩子的父親,他的女兒名字就做朱庇特,孩子的媽媽麥德林也是一個孩子。這也是當下,社會,學校和家庭,在引導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人,正確看待懵懂美好的「早戀」情懷的重要原因。遏制情感,絕無可能。引導不是強壓,因為孩子即使年幼,也是有血有肉有感覺會難過的獨立個體,他們不是機器人,可以按照設定好的程序,絕不出錯,絕不越軌。
  • 《尋找朱庇特》《14歲的母親》:太年輕的錯誤不是人生的終結
    朱庇特》(一)太美的承諾因為太年輕這也是當下,社會,學校和家庭,在引導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人,正確看待懵懂美好的「早戀」情懷的重要原因。遏制情感,絕無可能。引導不是強壓,因為孩子即使年幼,也是有血有肉有感覺會難過的獨立個體,他們不是機器人,可以按照設定好的程序,絕不出錯,絕不越軌。
  • 《一條狗的使命》|活在當下就是狗的使命
    活在當下就是狗的使命。」《一條狗的使命》是由《忠犬八公的故事》的導演萊塞·霍爾斯道姆執導,喬什·加德、布麗特·羅伯森、丹尼斯·奎德等主演,該片根據W·布魯斯·卡梅倫同名小說改編,以汪星人的視角講述了一條名叫貝利的狗,歷經了4次輪迴,不斷尋找著自我使命,最終又回到自己主人身邊的溫情故事。
  • 劉昊然、彭昱暢與尹昉演繹當下「中國合伙人」
    這部由陳可辛導演監製的電影,在《中國合伙人》之後,依然充滿著炙熱的夢想和友情。隨著一組劇照曝光,「三傻組合」的新鮮形象和憨憨的喜劇感溢出屏幕。就是這樣三個「鐵憨憨」,在追夢路上,三人同行,互相扶持,彼此為各自夢想助力打call,尋找到自身價值。這部由陳可辛監製,許宏宇導演的電影,與知名導演陳可辛之前關注現實題材的眾多作品相似。